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天朝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装备的新进展 -- tangcoms

共:💬160 🌺4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世界最大断面直弧形特大型宽厚板坯连铸机研制成功

      世界最大断面直弧形特大型宽厚板坯连铸机研制成功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6/27/c_13951210.htm

      最新发现与创新

      由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自主创新设计的世界最大断面直弧形特大型宽厚板坯连铸机,日前在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一次试车成功。

      近年来,我国重型装备超大型化,核电、军工、船舶、建筑机械制造等快速发展,对厚度大于100—300mm的特厚特宽钢板需求量大增。同时,小商品、家电、汽车市场、高速列车的发展,对模具钢的需求大幅增加。此外,随着大型锻压、挤压装备能力的提升,对大单重特宽、特厚钢坯和高合金、高强度钢坯需求也急增。

      板坯宽厚达到一定程度,其冷却的可控制程度、弯曲矫直应变控制等工艺参数和装备集成就会和常规板坯连铸机有本质区别。中国重型院这次研制的宽厚板连铸机成功投产,使我国由连铸坯直接生产特厚特宽轧制钢板的瓶颈被打破,标志着我国连铸工艺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

      这套直弧型连铸机,断面为420mm×2700mm,连铸机主半径为12m,是目前世界最大断面直弧型特大型宽厚板坯连铸机。其采用了30多项国际一流技术工艺,如采用蝶形可独立单臂升降回转台;适用于特厚铸坯的多点弯曲多点矫直曲线;钢流防氧化保护浇铸及下渣检测;大容量中间包及中间包在线连续测温;结晶器液压非正弦振动;液面自动控制;漏钢预报及结晶器专家系统;大钢度板坯诱导装置;刚性连续性液压夹紧式扇型段;二冷区动态轻压下、二冷区电磁搅拌、二冷区动态配水并幅切技术等。

      该技术装备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其生产的普通碳结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造船及海洋用钢、管线钢、锅炉与压力容器用钢、桥梁结构钢、工程机械用钢、汽车大梁用钢、耐候钢、耐磨钢、模具钢、合金钢等产品,将对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史俊斌 奥金茸)

    • 家园 我国科学家制造出超高质量的铁硒超导单晶薄膜

      我国科学家制造出超高质量的铁硒超导单晶薄膜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6/27/c_13951214.htm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任海军、驻北京记者张小军报道:中国科学家在新材料制备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帮助下,确认了铁硒超导体中电子配对的方式。这项成果为揭开铁硒等铁基超导体的超导机制之谜打下坚实基础。

      超导是物理世界中最奇妙的现象之一。正常情况下,电子在导体中运动时会损耗能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导体有电阻。但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个临界温度时,部分导体的电阻会突然降为零,或者说进入超导状态,其原因是导体内部的电子呈配对状态,成对的电子可以在导体中毫无羁绊地前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家发现了多种高温超导材料,高温超导材料是临界温度相对较高更容易进入超导状态的材料。不过,目前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进入超导状态的临界温度仍远远低于室温。

      铁基超导材料是高温超导材料领域最新的研究热门。然而,对于铁基超导材料的电子配对机制,科学界仍存在广泛争议。在此次研究中,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陈曦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马旭村等科学家确认了铁硒超导体的电子配对方式。在超导状态下,铁硒中的电子配对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在2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马旭村介绍说,此次研究中,中国科学家借用名为“分子束外延”这一半导体领域的制备技术,制造出了超高质量的铁硒超导单晶薄膜。这种新技术保证科学家可以精确控制薄膜中的每一种化学成分,精确度达到原子水平。然后,科学家利用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对薄膜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技术具有原子水平的空间分辨率和高能量分辨率。

      陈曦在接受新华社电话采访时说,中国科学家此次所使用的材料制备技术等为国际科学界进一步研究超导体提供了新工具。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 家园 中国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将为新能源利用提供支持 

      中国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将为新能源利用提供支持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6/28/c_13954338.htm

      新华网沈阳6月28日电(记者陈梦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历时多年进行研究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为中国未来风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据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民介绍,液流电池不同于传统的固态电池,是利用液体的流动进行储能。从2000年起,该所就成立课题组进行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研究。

        为测试电池寿命,2007年7月9日,该所开始对研制成功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试验,日前成功突破1万次大关,这是中国的液流电池首次通过1万次充放电循环实验。

        张华民表示,充放电循环实验将一直继续下去,直到进行实验的电池达到寿命极限。他说,寿命超过1万次充放电循环的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中国自主研发的这种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所用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价格比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要低50%以上。

        据介绍,电能输出不稳定是风能等新能源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个瓶颈。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主要用于存储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不稳定的风能、太阳能转变为稳定的电力供应源平滑输出。目前,内蒙古、新疆等地风电场使用的多为铅酸储能电池,这种电池寿命短,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张华民说,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现在被证实是最适合风能发电平滑输出的储能技术,该系统使用寿命是铅酸电池的5倍以上,而且材料回收简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电解液的安全性也更高。

        除了可以用于风电的平滑输出以外,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还可用于电网的“削峰填谷”,将用电低谷期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时输出,还可以用于医院、军用设施、通讯基站等不能断电的特殊场所的持续供电。

    • 家园 国产立式多级低温液氧泵通过鉴定

      国产立式多级低温液氧泵通过鉴定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6/29/c_13955650.htm

      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立式多级低温液氧泵日前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

      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自2008年起开展立式多级低温液氧泵的研制工作。2009年6月,由其研发的立式多级低温液氧泵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调试运行。经过近两年的连续运行,机组运行平稳,技术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据介绍,立式多级低温液氧泵是用于空气深冷分离、天然气液化和接收的重要设备,此前仅有几家国外公司可以生产,且价格昂贵。(钟化)

    • 家园 国内首款全电动高空作业车下线

      国内首款全电动高空作业车下线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6/29/c_13955675.htm

      日前,由沈阳北方交通重工制造的国内首款全电动高空作业车——北方交通KFM-ZZ型曲臂自行式高空作业车下线。

      据北方交通内部人士介绍,该产品旨在为北方交通高空车事业部打开高端市场。车辆作业高度12-20米,承载重量可达227千克,是一种适合拥挤区域作业以及空间狭小的场合使用的高空作业车。同时,该系列产品的问世也打破了同类进口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局面。

      KFM-ZZ高空作业车采用交流驱动系统,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零尾气排放、无噪音、环保无污染。此外,由于KFM-ZZ系列产品采取交流驱动方式,交流电动机没有直流电动机对最大电流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电动机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得到更快的转速及更大的制动扭力,因此可以驱动更大质量的车辆,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

    • 家园 重汽研发成功天然气燃料发动机

      重汽研发成功天然气燃料发动机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7/04/c_13963761.htm

      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863计划课题《天然气专用发动机开发》,6月28日在济南顺利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天然气发动机是以天然气为燃料产生动力,与汽油机和柴油机相比,排放更清洁,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我国天然气发动机技术研发起步晚,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近年来,在国家推动下,我国天然气发动机和装备天然气发动机的重型汽车研发技术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承担《天然气专用发动机开发》课题的中国重汽集团科技人员通过产学研结合,以中国重汽的天然气发动机为基础,经过不断研究自主开发了电控系统和供气系统,提升了整机燃烧技术,研制成功满足国IV排放标准的天然气燃料发动机。产业化后的天然气发动机在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提高。(记者王建梁)

    • 家园 全球最大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在中信重工投产

      全球最大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在中信重工投产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7/05/c_13965503.htm

      新华网郑州7月4日专电(周瑞华、梁鹏)记者4日从河南洛阳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日前在该公司正式投产。这一世界级高度自动化的锻造平台,可轻松将数百吨的钢锭像“揉面”一样锻造成型。

        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介绍说,这一油压机组是中信重工总投资39亿元的“新重机”工程的核心标志装备。该机组目前规格和功率均创世界之最,最大镦粗力达到18500吨,可锻造600吨的钢锭、单重400吨的锻件;锻件正负误差不超过2毫米,快锻次数每分钟可达44次以上,锻造一个锻件可同时做10个动作,一人即可操作完成。特别是其液压传动系统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泵控技术,比之传统的阀控可大大减少能量损失,实现20%以上的节能效果。

        中国锻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金说,这台“世界之最”的油压机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大型自由锻件的锻造能力达到世界水平,将为满足我国水电、火电、核电、加氢反应、冶金、船舶等大型装备关键大型自由锻件需求作出贡献,也将有效提升我国大型锻件、重型装备制造的产业形象。

        任沁新介绍,这台油压机组自今年3月进入试生产以来,承接了多项大型锻件的生产任务,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就圆满完成了100至300吨级共48根钢锭的锻造任务,顺利实现了对轴类、板类、饼类、圈类等多种产品的成型及尺寸控制,锻造质量完全达到工艺要求,具备了生产大型高端锻件的能力。目前中信重工的大型锻件合同已经排至2012年。按照预测,今年年底前油压机组的产能有望全部释放。

        中信重工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时期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1993年整体资产划拨中信集团公司。如今,中信重工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高端重型装备制造企业。

    • 家园 我国化石研究用上自主设备:1千万元CT机带来的启示

      我国化石研究用上自主设备:1千万元CT机带来的启示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7/05/c_13965701.htm

      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朱敏研究员的心情很不错。他梦寐以求的高精度CT实验室终于落成了。他只要沿着办公楼的阶梯走到地下二层,就能对古生物化石进行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检测。

      古脊椎所高精度CT实验室里新装了一套两台CT机:225kV-3D—微分辨率ICT和450kV—通用型ICT。这是中科院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CT机。整个研制经费在1000万元左右,但就是这1000万元的项目演奏出了一曲自主创新的凯歌。

      申 请

      国内还没有专门的用于古生物研究的CT机,朱敏只能带着古生物化石飞到美国或澳大利亚去进行“体检”。一份申请购买高精度CT机的报告应运而生。

      2007年1月,一份报告送到了时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的白春礼办公室。报告起草人是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朱敏,内容是要求拨款购买一套高精度的CT机。

      朱敏是从事古生物学研究的,在研究中朱敏经常会借助CT机对3—4亿年前鱼类化石进行扫描,了解其内部结构,进行科学分析。不过,由于国内没有专门的用于古生物研究的CT机(其他CT机主要是精度达不到要求),他只能经常带着古生物化石飞到美国或澳大利亚去进行“体检”。

      “CT技术应用于古生物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很快,其最主要特点是对化石可以进行内部结构的观察,但对化石本身没有任何损伤,是一种无损探测手段。”朱敏说,10几年来,CT技术应用于古生物学的文章已有数百篇之多,其中不少刊登在《自然》、《科学》以及其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古脊椎所已和美国德州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方面的合作难以形成我们的自主的知识产权。而一些重要的标本(如古人类头骨)根本不可能拿到境外去扫描。

      现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就是科研仪器。谁有最先进的工具,谁就在科学发现和研究中占得了先机。朱敏不想永远在国外去申请、排队使用CT机。因而一份申请购买高精度CT机的报告便应运而生。

      朱敏申请经费1000万元人民币。

      立 项

      为什么我们不自己研制一套呢?一个由中科院古脊椎所、高能所、自动化所研究人员组成的研发高精度CT机的学科交叉项目立项了。

      对于朱敏递交的购买国外CT机的报告,时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的白春礼没有批准。他完全知道CT机对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但他想得更远。他十分清楚中科院的学科分布情况和研究能力,知道中科院有做CT机的研究所,也有从事软件开发的研究所:为什么“我们中科院不自己研制一套呢?”

      根据白春礼的指示,在时任中科院秘书长李志刚的组织协调下,一个由中科院古脊椎所、高能所、自动化所研究人员组成的研发高精度CT机的学科交叉项目立项了。他们精打细算,做了一个极其“抠门”的预算:研制一套高精度CT机大约也需要1000万元。朱敏是项目组的负责人,“虽然都是中科院的单位,但我不知道院里有研究所能做CT机。我与项目组里的其他研究所的人也不相识。在项目组里,我只是提出具体要一个什么样的CT机。”

      朱敏的要求很具体。新研制的CT机,小要能检测0.5-1厘米的鱼化石的脑部,大要能检测一个恐龙的头部(约80厘米)。即小要达到高分辨、大要达到大尺度,据此,项目组决定研制一套两台,一台通用型的,一台微分辨的。

      研 制

      CT机的硬件由高能所研制、三维图像重建及后处理软件研发工作由自动化所承担……

      高精度CT机的硬件由高能所研制。尽管这个所在研制CT机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但这次研制的目标是世界最先进的CT机。“我们根据古生物化石样品密度和空间分辨要求高的特殊性,瞄准世界‘工业CT技术’在古生物领域应用的领先水平,精心研制,力求最好。”高能所研究员史戎坚说,项目组这次研制的CT机设备,与医用CT和一般工业CT相比,要求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对固体样品具有强的穿透能力,并同时具有好的微尺度分辨和不同密度的衬度分辨能力。

      CT机的三维图像重建及后处理软件研发工作由中科院自动化所承担。自动化所研究员田捷领衔软件工作,“以前的X光扫描,照出来的是一张平面图,而用CT扫描,照出来的是一幅立体的三维图像。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扫描所获得的数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软件处理成三维图像。”通过研究,他们实现了扫描的海量数据处理,并达到了较快速提取内部结构及准确分割,以及可视化的效果。

      而古脊椎所则根据对设备的需求,提供了鱼类、爬行类、哺乳类及古人类的不同种类的几十块化石标本,进行了反复的样品测试;并通过与国外同类型设备实验数据对比,提出调试意见。

      ……

      2011年4月,项目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收 获

      脊椎所应用该设备取得了一批优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同类设备的实验数据;自动化所通过这个项目研究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并申请了多项专利……

      225kV-3D—微分辨率ICT和450kV—通用型ICT研制出来后,研发人员对样品进行了多次测试。这套高精度CT机可以对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标本进行高精度的扫描、图像重建和处理,研究人员可在10几分钟之后就得到清晰、多角度的三维图像。其中,该项目研制的225kV-3D-微分辨率ICT扫描标准测试样品空间分辨率达到5微米,密度分辨(相对)达到百分之一,指标可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同类设备水平。

      这期间,古脊椎所应用该设备取得了一批优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同类设备的实验数据。目前,设备主要应用于对中小脊椎动物化石的精细器官及内部微组织进行断层扫描和三维立体重建,已开展了对牙齿本质釉质结构、早期鱼类脑化石中微小神经通道、古人类颅内膜及脑容量等方向的研究,已发和待发的学术论文已有数篇。

      这仅仅是收获的一部分。

      自动化所研究员田捷对这次三家合作十分满意。他们不但通过这个项目研究写出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刊登在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而且还申请了多项专利,其中有的荣获北京市首届发明专利奖,有的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田捷十分感慨。以前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出论文。这次他们不但出论文,也出创新产品。

      启 示

      集成创新一定是跨研究领域合作的结果,但集成创新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知道谁有需求、谁又有能力做产品。

      研制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设备在当前的中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这次由三家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高精度CT机对我国的科研或许还有新的启示。

      中科院古脊椎所副所长董军社认为,此项目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的跨研究所、跨学科、跨研究领域的合作。

      集成创新一定是跨研究领域合作的结果。在本项目立项之前,对CT机有需求的古脊椎所不知道高能所能研制最先进的CT机;能够研制CT机的高能所也不了解古生物学研究需要CT机;而自动化所具有为各种自动化设备开发多种算法的能力,但如果没有需求,也不知道要为谁干和怎么干。三个研究所正是在中科院领导的“撮合”下才拧成了一股绳。集成创新需要更多的能够了解各家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

      集成创新需要跨研究所、跨学科、跨研究领域。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所之间交叉合作尚有屏障,如果是两三个没有任何行政关系的研究单位交叉合作,难度就更大了。相对而言,集成创新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知道谁有需求、谁又有能力做产品。

      集成创新一定涉及几家单位合作的问题。在本项目中对CT机不甚了解、对算法也不知晓的古生物学专家朱敏成了项目牵头人。在研发中,他只是提出实验要求就可以,搞硬件的、搞软件的都是为“朱敏们”提供科研服务,项目的成功与否,既不在于硬件研制得多么漂亮、软件开发得多么迅速,而在于朱敏们觉得是否好用以及是否能达到实验目标。“听朱敏的。”这是一种需求导向。

    • 家园 国内最大的“钢铁穿山甲”于秦皇岛成功下线

      国内最大的“钢铁穿山甲”于秦皇岛成功下线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7/07/c_13970849.htm

      国内目前最大地铁施工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吉祥九号”,7月2日在秦皇岛成功下线。它的成功研制和下线,标志着我省装备制造业进入了新的水平,同时标志着我国地铁施工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据“吉祥九号”设计总主持人和制造总工程师——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郭京波教授介绍,“吉祥九号”盾构机于去年9月在秦皇岛开始制造。其刀盘直径达10.22米,是目前国内地铁施工所采用的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并首次应用了“一洞双线”技术,开挖直径10.26米,最大掘进速度为每分钟8.5厘米,可有效减少地铁建设中的拆迁量和施工占地面积,比以往节省约40%的施工量。

      据了解,盾构机是一种高度智能化,集机械、电气、液压、土木、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隧道掘进大型工程机械,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隧道工程,被誉为“钢铁穿山甲”,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设备设计、研究和制造水平的标志。盾构机由于其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附加值高,再加上每个工程使用的盾构机都是根据某个城市特殊地质条件“量身定做”,这就使得盾构机的进口价格非常高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建设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地铁施工领域中使用盾构机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随着新的铁路项目的开工,今后五年内隧道工程将超过5000公里,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里程的工程量,实现隧道快速施工机械化迫在眉睫,而目前我国隧道施工的大型先进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设备购置费用高、维修费用高、配件供应周期长,给施工单位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吉祥九号”的研制成功,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据了解,“吉祥九号”制造过程中,先后产生了高频技术、同步注浆等12项国内专利技术。

      “吉祥九号”将迅速应用于正在施工的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北京地铁14号线为北京大运量等级轨道交通干线,西起丰台河西张郭庄站,北至望京北部地区的善各庄站,线路全长47.3公里。已于去年4月29日破土动工,争取在2013年园博会前完成丽泽商业区以西的线路,至2014年底全线通车运营。地铁14号线工程的建设开通,将成为缓解未来北京南站交通压力的重要配套设施,并为区域的商业发展提供保障。“河北制造‘吉祥九号’”将为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隧道快速施工发挥突出作用。(冯素琴 张建新)

    • 家园 西电研制成功解体运输现场组装大容量高压变压器

      西电研制成功解体运输现场组装大容量高压变压器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7/07/c_13971505.htm

      日前,中国西电自主研制的解体运输、现场组装330kV36万kVA三相一体自耦有载调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完全满足国家标准和技术协议的要求。这是中国西电继今年4月研制成功解体运输、现场组装的500kV75万kVA三相一体自耦无载调压油浸式变压器之后,在这一领域取得又一重大成就,为我国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的运输提供了宝贵经验,满足了工程建设对国产设备的需求,提升了我国变压器整体制造水平。

      这台高新技术产品,是国家电网公司通过集中招标,为甘肃省电力公司临江330kV变电站订购的。由于330kV三相一体主变压器外形尺寸大、重量较重,在偏远山区运输十分困难。中国西电通过分解运输、现场组装变压器有效地解决了超高压、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的运输问题,既有运输简单的优点,又具有三相一体变压器的技术特征,非常适合于运输条件受限制的电厂和变电站,同时所占面积为三个单相变压器的50%以下,节约了建设用地,降低了用户投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家园 包钢:自主研发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钢轨生产线

      包钢:自主研发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钢轨生产线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7/07/c_13970213.htm

      我国铁路提速方兴未艾,高速铁路建设热火朝天,这一切都需要高强度、高韧性的钢轨作支撑。作为我国三大钢轨生产基地之一的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突破技术瓶颈,自主研制开发的万能轧机高速钢轨生产线,规模生产出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钢轨,这条生产线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钢轨生产线。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钢轨,是目前国内技术指标要求最高的钢轨。

      包钢有着几十年的钢轨生产历史,铁路钢轨一直是其主打产品、拳头产品和形象产品,我国第一支60kg/m重轨和第一支75kg/m重轨就是由包钢研制生产的。为此,国家把研制、生产高速铁路专用钢轨的重任交给了包钢。包钢迅速汇集人才,组织起实力强大的“高速铁路钢轨生产技术的集成和应用”课题组,根据国家制定的高速铁路专用钢轨有关技术指标,特别是高速钢轨对钢的洁净度、钢轨外形尺寸等方面提出的高要求,课题组开始了艰难的攻关之路。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许多重要数据和轧制高速铁路钢轨所需要的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国外的万能轧制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与创新,实现了技术集成创新和产业化。

      2006年9月15日,耗资10.37亿元的包钢万能轧机高速钢轨生产线正式竣工,这条生产线一年的产值就接近40亿元。2008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包钢高速铁路钢轨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包钢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上获得的最重要的科技奖项,也是内蒙古在这次大会上获得的唯一奖项。项目的圆满完成及其生产线的成功运行更是获得了国内外科技界、特别是冶金工业界的高度评价。

      刚刚投放市场,这种新型高速铁路钢轨的订单便纷至沓来。特别是进入2009年以来,包钢签订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合同量每月都在万吨左右,新型高速铁路钢轨正一批批运往全国各个铁路建设工地,成为一条条新的钢铁大动脉。包钢集团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作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

      依托科技创新,包钢集团利用内蒙古特有的稀土资源,推出第二代稀土钢轨,目前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生产高速钢轨的企业,每年的订单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京沪高铁60%的钢轨都来自包钢。包钢集团生产的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钢轨(7月3日摄)。新华社发(赵婷婷 摄)生产中的包钢万能轧机高速钢轨生产线(7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 家园 船舶业进入"无石棉时代" 绿色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船舶业进入"无石棉时代" 绿色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7/07/c_13970189.htm

      新华网南京7月6日电(记者 刘巍巍)中国船级社(CCS)6日向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颁发了首张船用产品无石棉认可证书,标志着中国船舶产业正式进入“无石棉时代”,船舶业大国的绿色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

        石棉因其良好的绝缘、耐火和吸音特性,曾广泛应用于全球船舶行业。但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国际海事组织于2009年通过决议,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全球所有船舶禁止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目前,日本、韩国等船舶业大国均已全面禁止石棉的使用。

        为接轨国际市场,增强中国船舶工业的竞争力,中国船级社本次正式推出船用产品无石棉认可模式,通过对船用产品中是否含有石棉成分进行第三方检测这一模式,为船舶企业提供无石棉产品认证。

        获得首张船用无石棉认可证书的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司生产电线电缆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为应对国际公约的新要求,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展对船用电缆绝缘材料不含石棉的研究、试验和检测工作。

        中国船级社副总裁高照杰表示,中国作为造船大国和修船大国,旨在通过无石棉认证推动船舶企业对石棉问题的关注,从而避免因石棉问题而给中国航运、修造船和船用产品配套行业带来冲击。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船舶工业大国,如今全球每10艘新增船舶中,就有1艘产自中国。今年前5个月,中国造船完工2507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1811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18415万载重吨,船舶工业已成为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机电产品出口支柱产业之一。

        CCS作为中国国家船舶技术检验机构,是中国政府唯一授权法定检验船舶的专业机构,也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13家正式会员之一,其技术权威性和公正性得到国内外一致认可。

    • 家园 中国一拖收购法国农机企业

      中国一拖收购法国农机企业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1-06/28/c_13954120.htm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拖)成功收购法国McCormick France公司。这是中国农机工业收购世界级农机企业的第一案例。

      McCormick France公司是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拖拉机传动系专业生产厂,位于法国东北部Champagne省的St.Dizier市,占地面积20余公顷。主要产品是拖拉机用传动系,功率覆盖90~230马力拖拉机,技术水平属于目前国际主流机型水平。

      此次收购一是能快速获得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制造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利用其动力换挡制造技术提升中国一拖的主机技术水平、扩大国内高端拖拉机市场份额;三是利用当地公司生产东方红拖拉机主机,开拓法国及欧洲市场。

      中国一拖将在今后五年内,对该公司加强研发和营销策划,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拖拉机液压传动装置供应中国市场。此外,还将启动一条拖拉机组装生产线,并创办中国一拖欧洲研发中心和欧洲区域营销管理中心。(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