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站队了站队了,贬江朱的站我这边啊(1) -- 达雅

共:💬503 🌺4969 🌵5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要表达什么?

        批评我对朱镕基的评价简单话了?那你写个不简单化的好了。

        批评我是无意义的胡说八道?我本来就是胡说八道么。

        遗憾忙总不来了?那忙总反正不来了,职业选手不下棋,那不只好我这种业余的跳出来耍么。

        另外,我绝不认为任何时候中国国企管理层找不到100个忙总,但是确实不会这一百个都得到重用,这里有用人者的问题,也有备用者的问题。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来个疑问

      抱着学习的态度在看楼主的帖子,不过看到国企爬科技树那个说法,觉得有些奇怪,在我看来,国企不改,一直按部就班爬下去,也不会爬出发达中国。

      还是因为市场对于资源调配太重要,中央长鞭一挥,指的方向要是不对,爬错了枝没爬几步就掉下来了

    • 家园 车轱辘话再说一遍,江朱缺乏对底层人的关怀

      本人来自农村,现在在上海工作,买房很吃力的那一类

      江朱时代农村有多惨,看看李昌平的书就知道了,李昌平任职的那个乡,就在我长大的那个乡的旁边。其实李昌平任职的那个乡,因为在洪湖旁边(应该还拥有洪湖的一半),水产比较丰富,其实比我们那个乡好多了。

      以前,每年得交公粮、税费,每年还有开河筑堤的任务,不去的话就会以资代劳。棉花种植面积有限量的要求,棉花只能卖给指定的粮站,而且,卖了之后只能拿到代金单。95年我升高中,母亲拿着卖棉花得到的600元的代金单去找一位本家借钱凑学费被拒绝,至今仍有重重的心结。

      这么说吧,那几年,人手多、勤劳、而且能有余钱投资买肥料的家庭才能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还能有点手艺(木工、瓦工之类)才能每年有点结余,有不少只能到了年底就找亲戚、邻居去借粮。

      每年过年,最直观的评价指标就是,XX家今年砍了多少斤肉,一般能有超过10斤肉就算比较殷实的了。

      在我的同龄人中,只有我一个人上完了大学,2个人上完了中专,他们家里条件很好,来自于我前面说的那个本家;其余的七八个人,没有一个人上完初中,有几个根本就没跨过初中的门槛。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成绩欠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没钱,不然怎么也该把初中读完。

      98年洪水,水稻基本绝收,最后我们家5口人就分到了11斤米的补助。从97年开始,我家就不再种地,抛荒去外面做工去了,分到的田扔给别人种,每年都得往上交1000多块。当然后来有几年没交,免农业税之后就一刀切统统不算了。那个时候质量最好的中稻大概是70元/百斤,肥料充足的话一亩地能有超过1000斤的产量,不然就只有七八百斤。那些年一般人家还都是一年三熟,早稻交公粮,中稻卖,晚稻留着自己吃

      这些年都不在家,家里的情况也只知道个大概。取消农业税之后,再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税费和任务,至少温饱不再有问题。种多少收多少都是自己的,而且每年都还有种粮的补贴,虽然不太多。农村合作医疗执行以后,也能报销一多半。80%以上的家庭都新盖了楼房,九年义务教育真正得到了执行,不会再有辍学儿童之类的事情;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去上高中、上大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谁都能上大学也是江朱扩招的结果。

      当然,这些改变,并不只是在土地上实现的,更多的人外出务工,享受着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也给留守在家的人留出了更多的机会,一方面是留守人员的人均土地更多,另一方面大量人员外出务工也抬高了当地的人力成本。现在一个合格的泥瓦工,一天的收入超过100元,没有什么技术的辅助工也能超过70元。

      在江朱时代,你再勤劳,你也只能得到一个温饱;而现在,只要你足够勤劳,不管是外出还是留守,你都能得到不错的收入,你能盖起自己的房子,再也不担心下雨时会漏水了;再也不担心子女甚至会上不起学,更加不担心那些粗暴的基层人员会来你家把你的粮食或者家畜抢走。

      对于当代的中国来说,谁解决了农村问题,谁就获得了成功。农村发展了,扩大内需就不再是一句口号,别说电视机、摩托车了,现在农村装空调、热水器甚至买汽车的越来越多

      站在哪边,对我而言,是不言而喻的

      通宝推:迷途笨狼,注册之后,大麦头,纳米小洞儿,
      • 家园 有个存量和增量的问题!

        楼上所说,当年全经历过。是否也可以解读为:当年家底太薄实在是没办法,这些年发展得好些了,开始反哺,算是还当年的帐。现在也有很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没达到一定高度造成的。如果实现收入翻番任务,很多属于物质的问题,是不是就会好一些。

      • 家园 这件事可能要换个角度说

        江朱是否真的想让农民这么重的负担?

        我对江朱时代的改革这样理解:当时的国家像一个青年拖了一辆破牛车,拖不动,不放手的话这个青年可能就要被拖死,起码是变得羸弱不堪,直至站不起来。这个时候的选择可能只有让他放手,破牛车放在一边,自身自灭,让这个青年快去找吃的,先把自己养壮。这个情况也许很悲惨,其实在个人和家庭层面上,以前类似的情况很多。

        10多年后,青年养壮了自己,这个时候该回来找到牛车继续拉,因为车上还有自己饿了许久的父母和弟妹,他有责任来帮助他们。从免除农业税到现在的改革,就是这样一个还债的过程、回到给他富裕的路上来。

        当然,很多已经富了的人并不希望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最近的争斗会比较激烈。

        • 家园 免除农业税谈不上帮助吧

          个人所得税有个起征点,按月收入计算,哪个农民能达到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标准?凭什么征收农业税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一种掠夺

          合作医疗、种粮补贴和村村通的公路才算是帮助,但是村村通的公路,在我们那里,其实大部分也是村民自己出资

    • 家园 呵呵,胡温不在摘桃子吗?

      呵呵,胡温不在摘桃子吗?

      没有江朱,哪有后来温可以说取消农业税?没有江朱,哪里有加入世贸后的大发展?

      胡温干得不好吗?既保住了前人的成果,又将国家也建设的更好来。一代有一代的环境,一代有一代的难题。评论不是你达雅如此可以评论的

      • 家园 花复: 既然吃五个馒头饱了,为啥不直接吃第五个

        前面四个多浪费啊,拿去给别人当第五个,不就大家都饱了么?

        呵呵,这是我从lz文章中感受到的。

      • 家园 这桃子有几分真是江朱种的么?

        胡温第一任期,一片欣欣向荣,陈经在《官办经济》里几乎认为经济史就此终结了。

        但是,这种欣欣向荣,有几分是江朱的桃子,有几分是胡温自己种的桃子呢?

        举个例子,如果胡温不搞“东北振兴”,那东北经济能恢复么?东北经济不恢复,胡温的钱袋子至少要瘪掉一大块吧,那还有没有钱取消农业税、擦医改的屁股呢?

        把一切都归功于分税制是不符合实际的,经济还得发展。可是第一,经济发展你总得归功于现任领导人吧;第二,经济发展的成果怎么分,老朱任上可是有钱给公务员加工资没钱取消农业税的哦。

        • 家园 老朱好像还搞了公务员下岗吧

          公务员系统的廉洁高效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之一,老朱搞加薪下岗,就是沿着个思路在走吧

          另外,公务员招考制度好像是从02年开始并固定下来大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老朱推动的,个人认为这个才是对公务员系统最大的冲击,比神马阳光工资,机构改革之类的大多了

    • 家园 我对江无异议,对朱意见很大。

      我对江无异议,对朱意见很大。

    • 家园 我也站队,不过是站在离你最远的地方。

      没太多时间讨论,简述一下我的观点和态度:

      拜托,386才是扮猪吃老虎,外战内行,内战也内行

      除了对台攻略有所失策,其它方面,从事后的结果看他几乎已经称得上英明神武了。无论是克林顿还是国内几千万的下岗工人还是国内外反对中国入世的势力,都被他玩的团团转,在10余年中一举实现了中国国力翻几倍(>3)的华丽转身。此等大手笔,恐怕是毛邓也未必赶得上,因为他们的建树多半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而不在于治国和发展经济。创业难,守业难(想想89后TG的困境),何况还要继续开拓和发展!其实就经济发展而言,想要当这个内战内行,远比外战内行难得多。

      • 家园 "此等大手笔,恐怕是毛邓也未必赶得上"? 全河全国投个票

        如何?

        看看支持你的谬论的有几个?

        而国力翻几倍到底是江朱还是胡温时代了?

        江朱任内GDP排名一直都在7名左右徘徊的

        基本常识要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