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一些事实以及其他 -- 史文恭

共:💬478 🌺5477 🌵16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于一个事物的做出判断 应当掌握尽可能全面的事实

      只有好的 或只有差的 都不足为凭

    • 家园 如果今天问河里的任何一个人,唱红的大背景是什么,

      我想没有人会说不知道吧,因为我们都在经历着。如果问8平方的大背景是什么,我想河里的大多数人也都知道是些什么。

      同样作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很想问一问文革发生的大背景是什么?很希望经历过这场运动的人,能客观的站出来说一说,而不是光用结果去评价好与坏。我相信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把一场浩大的政治运动说成是一个人的“独裁专政”,我觉得说这些话的人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别有用心。

      我曾经和很多同样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朋友、同事聊过这个话题,得到的结果都是:东哥“独裁专政”,想“永享天下”。看来别有用心的人真是达到目的了。

      • 家园 可以看看这位亲历者的现身说法

        外链出处

        没得到转载许可,就不贴原文了,只放链接,内容在收评后面的来信里。

        这位老人家可以说是文革受害者,立场却比很多未身历的人客观得多,很值得一看。

        • 家园 历史没有是非功过

          看了链接,认同老者的大部分观点,但并不意味着我想回到那个时代。

          如何看待过去和当下的历史,厚古薄今和厚今薄古一样是不足取的态度,历史的行走轨迹是单向的,是唯一的,因此是必然的,穿越历史看问题与穿越小说一样不靠谱。

          还有,在历史的洪流中,作为个体来说,看似如水滴般渺不可计,但却既是参与者,又是创造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旁观者。从数学角度看,也是如此,正负数之外,不要0可以吗。

          所以,历史没有功过是非,文革有文革的历史诉求,改开有改开的历史诉求,未来自有未来的历史诉求,我们(包括过去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置身其中,则是这些诉求的提供者和实践者。

      • 家园 很不错的角度,花!
      • 家园 唱红的外延扩大了

        今天的手机报特刊有这样几个栏目

        学红人 看红影 说红言 寻红史 颂红诗

        文革我经历过 小学高年级 开始报纸上打笔仗批判三家村燕山夜话 不懂 以为批坏人 偶然闯进了批判罗总长的会场(基层的) 吓了一跳

        后来 发动起来了 大字报 大辩论 大批判 觉得有趣 只是那些主席书记副总理们都挨批 不解 有点难过

        破四旧(旧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立四新 抄家 武斗 串联

        后来 家父 单位一把手 也被批斗 被抽嘴巴 监督劳动 后来“解放”了 继续劳动

        后来就烦了 总是这么乱 什么时候结束啊 后来就开“九大”了 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

        总之不是太喜欢 不能住大房子坐小汽车吃小灶了 看电影他们送来最好位置的票 也没有了 也没有什么电影可看了

        那时爱说波澜壮阔 俺只觉得波折起伏

        后来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 想起 那时工农兵挺扬眉吐气 知识分子有点委屈 走资派们 就是领导同志比较惶惶

        父亲经历了那一场 据说是浩劫 好像没有改变什么

        八 乘 方的时候 部队开进 车轮滚滚 俺们愤愤 老人家 却兴致勃勃 说 刚才过去有一个团的兵力 观点和俺们相反。

        又过了一些年 父亲仙逝 我撰写的碑文:

        “爱党忠心耿耿

        敬业诚意殷殷”

        • 家园 不过,有许多也表现鲜红变成了粉红啊。

          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会是红歌?

          历史上矛盾斗争过程中,指鹿为马的事例比比皆是。四两拨千斤自己可以用,对手同样也会用。

        • 家园 谢谢你这么客观的描述,让我验证了一些得不到证实的想法,

          非常感谢!

    • 家园 请过来人解惑

      首先声明我没经历过文革,我了解的文革要么是从家中长辈口中,要么就是网上看文章,河里文章不少,“极左”的观点我知道了,萨派史派理论我也了解,还有不少现身说法的河友,当然看到的大部分是“3口人12平米,5口人19平米,每个月吃n回肉”之类的苦日子。不过要说房子,我家是直辖市,父亲中学教师,母亲工人(后下岗),1994年还是1家4口住15平米,6户合用的院子里又违章搭了个砖头小厨房,一米八的我晚上睡那儿。后来拆迁,拿着给的那些钱去郊区买房还是到处借,还债多年才还清。当然那时候工资是涨了,至少吃肉不成问题,拿邓派的说法,感谢改开,要不我也长不了一米八不是。

      现在我很想请过来人给补课:文革之前各位家里住什么样的房子?每个月吃几次肉?三年困难时期就不用说了,两千万三千万,五千万八千万,哪天“学者”给出一亿的说法我都不奇怪(不是说数字,而是说不奇怪有这样的“学者”)。有没有经历过的人,给讲讲54-58年,63-65年的人民的生活,再让我和文革时期的比较一下,看看文革到底造成了人民生活的多大退步,历史到底开了多少年的倒车。老是60年代出生的人忆文革生活苦,自然改开就是好就是好,要不邓派这三十年白混了。

      还要问邓派一个问题,咱们的猫论,再过三十年,能不能让这些孩子家乡的娃娃们,过上现在坐在电脑前各位的儿女享受的生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让山区孩子吃顿猪肉

      • 家园 三十年前,并非如史MM说的这样不堪

        35年前,我家住在东北北边一个偏远的农场,房子进门在今天看来算是个小门厅,再直进去,是厨房,门厅向右进门,是正房,里面一半面积是坑,坑上住父母和我们三兄妹,还是很宽敞。

        大约20-30平米吧,这样标准的房子,在当时,占农场多半。

        说到吃肉,猪肉不说,

        牛奶:我母亲每天5点起来,走2、3里路到离场部最近的生产队,几分钱能买一壶,一家人早餐没问题。

        鸡鸭鹅:小时候,每年春天,家里都会孵一堆小鸡小鸭,天暖时赶到外面或是水泡子里,晚上自己都能找回来。过年过节杀只鸡,也是常有的事,而且鸡蛋,经常还是能吃到。

        蔬菜:每家都有菜园,夏天2、3个月里,各种菜基本自足。

        另外就是自留地,种的土豆,主要就是过冬吃。

        然而过年猪头,猪肉还是会买不少,至少过完十五,还要猪肉吃。

        至于30年前,我们家搬了一次,面积大了一些,客厅和卧室分开。各种各样的吃的穿的用的开始多起来。

        当然也许我家的情况并无普遍性,毕竟是农场,吃的方面,比周边农村强了不少。但这主要体现在面粉上,其他鸡鸭蔬菜,在当时周边很大区域内,并无特殊之处,今天到东北农村转转,依然是这样,每家每户,房前房后,都有不小的园子,夏天吃菜,都能自给自足,吃不完的晒成干,冬天还可吃。

        所以那个年代,东北农村的日子,还是过的去的。

        • 家园 你说的是实话,真话

          但那时候的东北,估计是国内条件最好的地方!86年的东北啊!工农业都是国内最领先的!

          俺在上海,近郊农村靠长江不远,离市区40分钟车程(当年的公交车,如今只需要20分钟),俺家82年或者83年,才开始晚上一顿吃米饭,之前都是喝粥的。83年以后,俺才有压岁钱拿,因为之前农村根本存不下钱。

          • 家园 还有当时孩子多也是问题

            现在如果像以前有3,4个孩子,吃饭都是问题。蛋白质摄取量维持不了现在的生活水平。就是白饭加上蔬菜吃饱的水平

      • 家园 关键词:13.4亿人的发展中国家

        30年前,这样一盆猪肉,在天津会引起轰动,在山区估计会引起暴动

        • 家园 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我小时候就在山区。农民家里都会养猪的,杀猪后,大部分拿去卖,半个猪头或者下水给屠夫,还有半个猪头,猪血,下水,就是养猪人家自己 吃了,一般会给村子里其他人家送碗猪血。

          结婚的时候,扛盒里有整头猪的肉也不稀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