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井岗漫记之土籍与客籍 -- 抱朴仙人

共:💬195 🌺2885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确实有决策者的问题,尤其是80年代后

                                  但东北前些年受的“委屈”恐怕有其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必然。在毛泽东时代,因为要支援全国发展,必然从东北调出人、财和物,但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吃穿一样,那些受益的地区和人民倒也不能说是剥削。在改开年代,确实就带有剥削的意味了。

                                  但也要看到,这里面毕竟有一个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在改开初期,因为主要以轻工业作为战略发展,实现出口导向的发展。为了保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重工业的产品和价格不得不作出牺牲。因为当时整个国家都是为了生存,一点点与东南亚等小国抢饭吃。但是当工业化到了中期,即所谓重化工业阶段,东北的地位就不一样了。

                                  老兄引的这些资料大抵属于2002年前后的文字,确实当时东北最难堪。但等到国家想在产业链上向上走,东北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 家园 辽宁现在还可以。

                                    黑龙江现在是一撮一撮地流失年轻人口。

                                  • 家园 我说的很清楚,早期高抽成,为国家,还有情可源

                                    总有个先后关系,先发的为后发的上位提供条件,然后这后发的,又要反过来接应先发但后来劲不足了的.

                                    这才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这么大个国家,谁敢说谁就千日好,没有一日愁,地区也一样.

                                    问题是中间有一段,有人是想玩苏东化,散了厂子吃国资,这个根子直到现在都没断.

                                    不是我老想提这个事,把俄国全民破产的私有化券拿出来要推,才不过就几个月之前,国务院的相关部门刚干完的事.

                                • 家园 建议参考一下忙总关于东北问题的思考

                                  他在东北做过企业

                                • 家园 最后朱棺材还让东北下岗,太讽刺了。
                                • 家园 东北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太多了。

                                  当初真人还在四川的时候,把纪云派到北京要补贴。后来真人进京,反手就跟四川要上缴。你看看中央部位里有多少东北来的?

                                • 家园 放弃东北工业是极其严重的错误

                                  政府对于东北所犯下的错误,与撒切尔夫人在英国的政策没有区别。

                                • 家园 这个帖子说明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很多深层次的东西,真的没法说

                                  好在李克强提了东北振兴五点一线

                                  • 家园 东北历史上缺乏一个商业阶级,这也是后来衰落的原因之一。

                                    游牧民族就不算了。但是逃难到东北的,显然都是失地农民。既然他们往东北跑,而不是往南方跑,说明他们本身不是靠手工业混饭吃的手艺人,也一定不是做买卖的小资产阶级。而东北本身是没有一个商业基础的,新来的又不懂商业,所以东北虽然工业农业条件都很好,但商业意识匮乏,这是特别拖后腿的。

                                    辽宁因为有大连、沈阳,目前的发展势头还可以。黑龙江、吉林等地的人来沈大工作的很多很多,另外山东威海、烟台来的也多。

                                    东北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一个稳定的农业阶级。人口少,城镇化率又高,在改开这一轮以劳动密集为原始资本积累的进程中,和庞大的农民去比赛,看谁累死的早,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 家园 你说的是纯粹扯淡

                                      早在闯关东之前,关外和关内的贸易联系就已经非常广泛,既有行商,也有坐商。因为即便在十六到十九世纪,东北也很难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东北缺少棉花、盐、糖、油脂等重要的生活物资,且东北的开垦是相当靠后的时候,大规模开垦更是要推到建国后。因此东北实际上一直都存在商人阶层,或者至少是商人群体。

                                      闯关东开始后东北实际上是同期开始了更为浓郁的商业氛围,包括伴随而来的大量物资需求,整体商业氛围更浓,尤其到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随着东北工业化的推进,新兴城镇大量出现,特别是几条重要铁路线的竣工,大大促进了物流及沿路城镇的繁荣。实际上,东北的商业氛围即便不是超过同期的山东、直隶、河南等地,至少也是等量齐观。并且,东北本身属于物产较为丰富的地区,更便于商业上的往来调剂。

                                      东北商业基础还要得益于俄罗斯及日本。

                                      俄罗斯割让我国远东地区之后,长期处于物资匮乏的处境,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之前,俄远东地区基本上唯一的通商出口就是和东北,这也促进了对俄贸易及人员往来。

                                      另一个是日本对东北的准殖民开发,客观而言,日本对东北的开发态度与对关内是截然不同的,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城镇管理客观上强化了东北的城镇化发展,也进而促进了东北整个社会阶层的演变,城镇商业阶层逐渐成型。(应该指出,日本对东北的影响远在1931年918事变之前,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对东北的商业渗透、人员渗透就已经逐步展开到了非常广泛的地步,从这个角度说,不管田中奏折是否确有其实物,日本的战略举措确实依据其而实行)。1931年之后,日本关东军快速扩张,依军队需求而形成的商业网络在东北占据了重要地位。

                                      东北农民阶层与关内有较大差异,东北一直是以自耕农为主,佃农比例相对较低。这一结构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之后。这一阶层也为明朝抗击后金提供了源源不断地兵员。清朝中叶之后,大量关内佃农逃到关外形成自耕农,夯实了农民阶层基础

                                      因此,在建国之前,东北无论是城镇商业阶层,还是农民阶层,都具有非常坚实的基础,整个东北的商业氛围,也远远好于直隶、山东等关内地区。

                                      建国后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 家园 你说的那种商业,就是贸易业,那是非常狭义的。

                                        你说的那是贸易,在整个中国都十分普遍,北方也丝毫不逊色。我国各个地区都不缺乏倒手买卖的阶层,从卖大宗商品到拐卖妇女儿童。

                                        我说的商业,那是指一个系统,产业链全面的系统。

                                        东北尤其欠缺一个以普通人日常生活品制造业为主的市场经济体系,而这恰恰是我国传统乡落社会的产物。河南这种经济基础比东北差的多的地区,尚且在农产品加工业有不少知名品牌,东北今天有什么轻工业著名品牌?

                                        • 家园 你的想法实际上需要进一步梳理清楚

                                          你先是说“东北虽然工业农业条件都很好,但商业意识匮乏”“东北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一个稳定的农业阶级。”。

                                          这回又说“东北尤其欠缺一个以普通人日常生活品制造业为主的市场经济体系”。

                                          那么你究竟是在说东北因为商业意识差所以没有商业阶层?

                                          还是在说东北因为“生活品制造业”差所以导致没有商业阶层?还是在说东北因为从贸易到轻工制造业都不行,所以没有商业阶层?

                                          还是在说东北没有轻工知名品牌,所以商业意识差?

                                          要知道,传统中国社会里,无论是徽商、晋商还是潮汕商人,都毫无疑问是相当中坚的商业阶层,也是当地社会建构的重要支柱,但是他们的起家和立足,是因为当地“产业链完善”么?是因为当地“生活品制造业”发达么?是因为当地有“知名轻工品牌”么?

                                          东北的商业氛围确实无法和江浙、潮汕相比,因为发展历史和资源禀赋完全不同。但东北绝不是你所说的因为自己“缺乏商业阶级”而导致“后来的衰落”。更不能用你自己都讲不清楚的所谓“商业”系统这种含混的说法,去让东北人失了血,失了命,还要去“别赖别人,找自己原因”。

                                    • 家园 何不食肉糜,东北衰落真的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政策

                                      您肯定不是东北银,所以你错了,错的厉害。

                                      1、东北的商业气息很浓,无论解放前还是现在,东北工业体系相当完整,工业化组织和商业化运作也未必落后南方。当然,地域不同,环境和氛围是相当不同的。最早五口通商之后开放的第一批口岸中,最北方的就是营口。我家祖上曾经阔过,清代就开过钱庄当铺,也开过纺织作坊,他家大儿子从小就在家里的票号帮忙,后来哈尔滨组建地方金融机构的时候还把他找去了。长孙作为黑五类的娃子从用罐头瓶子倒腾油漆开始一直干到当地最大的建材商。东北其实根本不缺乏商业基础。尤其是辽西盘海营,几不输于江浙。

                                      2、东北缺乏稳定的农业阶级更是个笑话,东北粮食产量现在是占到全国的19%,东北是国内及少数适合大规模农机作业地区。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谷贱伤农的粮食政策,我家老家种一亩粳子只能收一季,刨去种子农药化肥和人工,忙乎一年不到二三百块,谁还种地?

                                      3、很多内幕更没法子说,关于国企,关于资源,关于政策......

                                      仅仅对比山东,真真感觉到了山东人狡黠、辽宁人的憨直

                                      东北资源无偿输出,负担自行消化,政策相对歧视,既要抽血还不给吃草,不衰落才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