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班主任篡改30余名学生志愿 (我所知道的招生) -- 大匠

共:💬37 🌺1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应该是理解错了。

      因原始志愿填报过高不能被录取的考生,8月16日填报了征集志愿。
        最大的可能是班主任认为学生报的志愿太高,不可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班主任对学生的水平应该了解得比较清楚。

        第一志愿相当重要,第二志愿完全无用,第三志愿如果不是填的很低的学校也基本无用。往往就是第一志愿差一两分被滑过,一下子就掉到随招办调配的地步。而考生一般都不知道,一般都会第一志愿报高点碰碰运气,第二志愿才按自己的实力,这样是要吃大亏的。

        老师不会那么傻,为点眼前的蝇头小利把家生全卖了,如果他的学生考上的大学好他得的利更高。

      • 家园 绝对没有。你太低估某些老师的无耻程度了。

        哪天我把我遇到的混蛋老师和好老师都写出来。很好玩的。

        但你看这里:

        杨文祥在考生正式上机填报志愿之前,将该班部分考生的志愿预填表收到自己手中,在中午时间私自上机代考生填报志愿,借此机会篡改考生志愿,并伪造笔迹代填了志愿确认表。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我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成绩只能上二专。复读的时候成绩一直在本科最后一个专科第一个。报考的时候,填的志愿很冒险,以之前的成绩看,是绝对考不上的。我们班主任也来找我谈,说我填的太高了,但他只是建议我改,我不听,他也没有帮我改志愿。

        这里的班主任如果真的是为学生着想,完全可以找学生谈话,给学生建议。可他居然会伪造笔迹来篡改志愿。这是为学生考虑的方法么?而且一下30个!光伪造笔迹的工作量就不小了。

        因原始志愿填报过高不能被录取的考生,8月16日填报了征集志愿。
        这句话应该和前边一句一起看。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照经过考生确认的预填表,根据录取规则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投档。

        仅仅是对后续发展的一种描述,说明被改志愿的考生和正常考试后边的手续什么的都一样了,而不是说改志愿的考生填报的都比较高。

        可惜的是报道里没有给出30个被篡改志愿的考生,是不是被填了同一所高职的志愿。

        • 家园 我估计到最后他都懒得伪造笔迹了,全是自己的笔迹了
        • 家园 俺只是猜测而已,不足为凭。

            不过班上的学生考上比较好的学校,老师能得到的好处肯定比一次性卖学生多。

            关于志愿的问题再说一下。

            我在九0年曾到内蒙招生,那是唯一的一次,后来就说我资格不够不让我去了,那一次说是他们把关不严。

            那一次学校招生的时间相当紧,每个档次只有三天,投档是按1.2,我们学校当年在内蒙招七人,给了九份档案。我们两个人,九份档案中每个字都要仔细看,看其中会不会有问题。当时发现了有一位高二体检有身体缺陷,高三又正常。这位考生刚好在包头附近,通过招办把他叫来,招生点里的医生检查后出了证明才算过关。

            我们是第二天下午搞完,该退的两份退掉,然后写录取通知书。第三天上午在附设的邮政点把录取通知书寄出,把档案打包寄回学校,我们的事就算完了。

            我们的招生人数不多,还搞到第二天下午,招生多的学校往往要搞到第三天,就是最后一天。

            好一点的学校一般第一志愿就满了,第二志愿报好点的学校是没用的。在某些时候,招生老师是带着目标来的,如果这目标没有第一时间被投档,就会想法退掉一部分档案再补投。但谁也不敢保证目标会被投出来,所以这时招生老师会保留一部分较好的考生档案留做机动,目标出来就退掉,不出来就招。如果目标出来的迟,这部分相当好的档案退的也迟。这时候他们的第二、第三志愿往往也已经招满,因为同一档次的学校不管好坏是同时投档的。实际上到了第二天,这个档次中的中间学校也已经招的差不多了,到第三天只能找那些没多少人愿上的学校了。

            就是说最吃亏的是那些志愿报的稍微高点的考生,如果你差一分没被第一志愿取上,因为这一分之差一般都会被投给第一志愿,等它退出你的档案时你的第二、三志愿也已经招满了。

            所以根据我那次招生的经验,第一志愿宁低勿高,绝对不要报刚刚够线的学校,这样的吃亏最大。

            当然第二志愿也不是完全无用,当你的分不够第一志愿的投档线,而第一志愿报你的第二志愿的考生又不够这个学校的投档数,这时才会被投到第二志愿。所以你的第二志愿要填得比第一志愿低很多才管用。

          • 家园 后续报道已经出来了,的确是我说的。

            而且连价码都跟我说的一样。90年和现在不能比的,那个时候学校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果考不上学,城里的去当临时工,农村的修理地球。现在不同了,考不上去打工可能钱比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多呢。学校也多。

            我们学校,因为在我们市是比较差劲的,五年制或三年中专的学生,有的刚的别的学校报道,军训期间就因为打架被开除了(也不能说开除,因为那个时候学籍根本没建好,只能说是撵回家)然后又到我们学校报道,我们学校也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