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往事忆趣”的故事 —— 往事忆趣之楔子 -- 习之

共:💬144 🌺65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可能是没有仔细看清我说的故事,

          打会的组织者,事先肯定要做好一个“社会调查”的。了解谁想买“大件”,又苦于资金暂时短缺,需要打会凑钱,又不愿意自己组织的。因为打会的组织者,每个月要去将与会者的钱收齐,交到当月应得钱的与会人。打会的组织者解决了自己的资金困难后,是要付出后期的劳作的。不想买“大件”的,组织者不会去邀集,邀集了他也不会愿意来的。打会也不限于本班组的。

          我的故事中不是有这么一段吗:“小张是想买块手表、小刘是想买台缝纫机、老黄是想买台留声机和一些唱片……但他们都不在急上。”

          后面的人不是毫无得益,只是得益有先后而已。采取的“政策”是急者先得益,不急者后得益。

          谢谢您参与我的故事的讨论!

          欢迎您继续讨论其他相关问题!

          • 家园 可能是我过于以现在的观点看待打会的问题了

            又仔细想了一下,可能是我过于以现在的观点看待打会的问题了。

            假定有10个人,每个人每月都可以存20块钱,每人又都准备买一件200块的东西。那么,如果不打会,各自用自己的存款买,那么大家都只能等上10个月才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而如果打会,那么各人可依次提前1-9各月买到东西,效果明显。

            先用钱的人无疑是最划算的。至于后用钱的人,面临的问题呢有两个(主要从现代观点看)。一个是利息的损失,以最后用钱的人为例,自己前9个月存的钱都要先给其他人用,损失了存款利息。另一个是本金的风险,假如其他人(特别是已经用了钱的人出现了意外问题)比如家里有人生病,需要花钱,每个月打会的钱出不起了,就会影响到后面用钱的人。

            因此,从现在的观点看,后面用钱的人肯定是不划算的。首先他要损失利息。其次他还要冒本金损失或者拖延的风险。

            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看,这都不成为什么问题。存款利息嘛,金额太小,又够不上零存整取的最低时限,按活期算也没多少利息;况且当时银行估计也不多,专门跑一趟费时费力。本金风险嘛,大家都同一个单位,知根知底,单位开的工资也十分稳定,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估计也没什么风险。

            • 家园 是的,你不能用现在的观(念)点去看待过去的事情

              是的,你不能用现在的观(念)点去看待过去的事情。过去,一般的工薪族,基本上是不需要上银行存款的。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月光族”。所以什么利息等概念那时的人是不需要有的。记得我第一次存款是我参加工作8年后,结婚时收了不少朋友送的礼金才去银行存款的。

              至于本金风险问题,基本上不存在。那时人们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如果打会的组织者或成员有不诚信的“前科”,与会者是不会参加的。

              谢谢你参加我写的故事的讨论!

      • 家园 估计是"抬会"的谐音
        • 家园 回复 等明天

          “打会”不是“抬会”的谐音。 “打会”与“抬会”虽都是一种民间的经济互助形式。但性质和内容却完全不一样。“抬会”,使用人必须交付利息。“打会”不要。“抬会”有点象民间银行,“打会”却完全是一种民间自助组织。

      • 家园 打会在七十年代还比较普遍。

        俺没参加过,有的地方先拿钱的要多出点。

          留声机的比较详细介绍:

          最早的留声机是无电的,动力靠手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象这种,还可以录音,使用时要不停地转手把,录放音介质就是左边那个圆筒涂上硬蜡,录音时针尖刻上细纹,细纹的左右摆动就是声音信息。这么大个圆简交换也不方便,大概只能上展会演示用了。

          为了使用方便,录音介质使用胶木唱片,可以成批发行,生产时做好模具一压一片,运输也比滚筒方便多了。加了发条储能,上紧发条后就能坐下听了,但这个没法自己录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因为没电,发声靠唱针在细纹带动左右摆动再带动唱头上的振动片(如下),声音不大,但一间不太大的安静房间里也够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约在60年俺上小学时,音乐课上还用过这种留声机,全班4、50人坐在一起都能听见。

          在某些场合下上面那种声音就嫌小了,于是加上喇叭扩音,可以在小型舞会上用。这也是没电的,算是机械扩音吧,实际上就是增大能量转换效率,并把能量集中发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了电子管以后,电扩音开始用在留声机上,声音就可以“无限”扩大,留声机的体形也变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因为经济发展较晚,等留声机在中国普及时电子管已经变成晶体管,所以电子管的留声机在中国很少见。

          到用电的时候,名称已经变成电唱机,严格地说留声机与电唱机是不同的。

          一些具体技术也有了进步,早期的唱片刻录纹路较粗,一张唱片只能刻一首曲子,后来可以刻得很细,一张可以刻七八首到十几首,所以唱片有粗纹和细纹之分。有了细纹之后,唱片可以做得比较小,小唱片直径不到原先的一半。精细工艺的提高,唱片转速降低也能保持放音质量或比原来高,国内见到的早期是78转,慢速的是33转,转速降低录制密度也可以提高。七十年代生产的唱机还是双转速的,以后逐渐变成只有一个33转。早期的那种黑色唱片是热固型塑料制成,压制时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等它固化,小唱片是热熔型塑料制造的,压制效率要高得多。

          以前的唱针是钢制,耐磨性不好,要求放一曲就换一根,否则磨秃了会损伤唱片。国内七十年代开始用宝石唱针,好象是红宝石做的,可以一直用到不能用为止,省去换唱针的麻烦。上面这张照片用的还是钢唱针,所以还有个装唱针的小盒子,黄色的那个,用宝石唱针的没有这个盒子。

          七十年代国内生产的电唱机还有用发条驱动的,我在七四年买的还是,以后就变成电动机的了。

        • 家园 回复njyd

          谢谢您的回复!

          您关于留声机的介绍很好,使我受益匪浅!

          我想,广大读者也会有这样的感觉的。

          谢谢!

          • 家园 你的故事写得极好,

              咱们应该是同龄人,±10以内吧,极可能小于5,我对这些事只能别人提后想起来说一些,自己写就成不了文。

            • 家园 回复njyd

              谢谢你的鼓励!

              正如我在《往事忆趣之楔子》中说的,我也是在别人的提议下,才动了想写这个系列故事的想法的。我觉得这些东西,不是在怀旧,不是在批评过去,是在歌颂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飞跃,是在为没有亲身经历那个特殊时代的年轻人提供一些鲜活的史料。

              好,谢谢你了!

    • 家园 依稀看到一颗冉冉升起的新发帖之星。过一段日子一定推举认证
    • 家园 你的② 当时在南京要6元上下,小地方应该便宜些。

        不象现在的农产品,小地方反而贵。

        另外,价格涨幅不一,不大好这样比。

        比如那时南京的猪肉,统货货是7毛五还是七毛八,净腿肉是9毛5,排骨比较便宜,但现在排骨比净腿肉贵。

        鸡的差别更大,土鸡和肉鸡要盖两三倍。鸡蛋土的和洋的差别也不小,但在那时是一样的。

        不过用在买食品上,综合算起来20几倍也差不多。

        关于自由市场,各地各时段禁止的力度也不同,记得七十年代初的冬天回宁探亲,国营菜场没青菜卖,俺骑车到城郊结合部找到小贩,那时叫投机倒把的,卖2毛,菜场价是4分。他卖的时候东张西望,就怕人来抓。到七十年代中期就比较松了,在市中心新街口傍的一个人巷中,见到七八个贩在那里卖农产品,我在那里卖了一条草鱼,大约重三斤,价记得是两块四,在当时算是贵了一点。

        后来在78年9月初,俺LD生产的前三天,我们过江跑到浦口买菜,那里有个相当大的集市,印象中与现在的农贸市场不相上下,可见那时已经相当宽松。

        关于割资本主义尾巴,我的看法是只是少数地方的极左分子所为,因为那时很少有大型养殖场,供应城市的肉类主要靠社员一家一户的饲养,在一些地方还是硬性任务,这可参见河里老光的文章。至于我见到的,69年夏天曾经到苏北农村去过,有位在那里插队的同学说他的任务是每天照看地里的庄稼,防止被社员养的猪、鸡吃了。当地社员不愿干这活,因为要赶猪、鸡会得罪人。另外那时据在苏北插队的同学说,农民年终分配基本上见不到现钱,日常需要的油盐醤醋都只能拿鸡蛋去换,可见当时当地是允许私人养的。我68年到71年在内蒙插队,那里是牧区,牧民除了放队上的羊外每家都有自留羊,几只到十几只不等,自家养猪(算副业)也是可以的。

      • 家园 那时大型的养猪场确实不多,毕竟那时养猪要靠泔水,

        拿粮食来养猪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了集体食堂,集体养猪场也就不大可能了。

        我们生产队集体只是养了一群鸭子,一个饲养员而已。那个“俺是个公社的饲养员”的歌只是歌颂了个别现象。

        每年生产队都有生猪收购任务的,一年要卖多少斤肉类都是规定下来了,如果超额就可以抵消一些粮食的统购统销任务。据我所知,很多地方大体是同样的政策。

        你的同学说的是事实,农民日常需要的油盐醤醋是拿鸡蛋去供销社换的,因为供销社也有收购任务。村里有人家杀猪也是队里的一个大事,每家要多少肉都要由会计记上账,年底从工分里扣。

        个人到集市上卖猪肉却是不敢的。在政策宽松的时期,卖鸡卖鸡蛋是有的,附近一些拿工资的厂矿企业职工有时也会偷偷地跑到村子里来买东西。

        不知牧区的自留羊是通过什么渠道销售的?

        • 家园 这个没了解过,

          不过我想只有两个出路,1自己吃,皮卖给供销社,牧民吃肉还是比较多的;2卖给供销社。

            我们那里交通非常不便,当时要步行50公里以上才能到有班车的地方,在这范围内除了牧民还是牧民,即使允许私人也不可能来买羊。但有旗里的人托我买酥油的,到大队按供销社收购价买。

    • 家园 提个问题,95年左右甲鱼就要2、3百一斤了吗?

      另外,当时一个月100块钱工资,似乎也有些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