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花剌子模帝国简史 -- 赫克托尔

共:💬1076 🌺6538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倭马亚王朝的集权,是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的

            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人的帝国,只有阿拉伯人才是统治层,其他民族,尤其是构成帝国人口主体的埃及人、叙利亚人和波斯人,即使皈依伊斯兰教,也是二等公民;但是阿拉伯人的人口不可能很多,而且同是阿拉伯人,北部和南部阿拉伯人之间(好像是分别叫盖斯人和也门人),以及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还挺大的,所以分派到各地的大员们,只能带少量的本部落亲随,他指挥的军队主体都是后皈依的穆斯林,那么他一旦要反对中央,正好给反对派搞死他的借口。而且倭马亚王朝时期,帝国基本上在膨胀,大家奉了哈里发的命令,去抢劫异教徒的土地和财富,那多快活,活着的发大财,死了也可以上天堂;既然可以合理合法的圣战,跟着自己的领导对抗中央,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情理而且没有吸引力。而且这些阿拉伯征服者,多半是鼻孔朝天,傲得不得了,和下属的关系不可能太好,比如西班牙的征服者穆萨,就为了争功,囚禁和鞭打了他的先锋官,柏柏尔人塔利克,那么当他的主公哈里发苏莱曼收拾他的时候,可以想见他的柏柏尔人属下会乐见其成的。

            但即使是如此,倭马亚王朝的阿拉伯帝国也还是叛乱不断,一类是什叶派或是阿卜杜拉-本-祖拜尔这种争夺哈里发位置的政敌,另一类是新征服地区的地方实力派造反,尤其是在哈里发位置发生更迭的时候,比如689-704年间,河中地带就一直在叛乱的穆萨-本-阿卜杜拉-本-哈齐木手里。而且正因为倭马亚王朝的中央集权强势,所以对这些叛乱者,那是毫不留情,加上当时中央还有兵可用,结果就把这些人都镇压了,杀的人头滚滚;与之相比,阿拔斯王朝是穆斯林帝国,所有的穆斯林基本上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形成地方上依据本族人的割据势力;这时的阿拉伯帝国,就类似于稍早一些的唐帝国,各地藩镇割据,但大部分情况下,在名义上承认阿拔斯哈里发的宗主权,而阿拔斯哈里发对付这些藩镇,也是以阴谋为主,一是暗杀,二是教唆不同的藩镇互相残杀。阿拔斯哈里发似乎颇会用毒,摩洛哥地区的伊德里斯朝第一任谢里夫伊德里斯一世,东伊朗塔希尔朝的开国君主塔希尔,就都是被毒死的。(塔希尔在闹独立的当年822年11月即暴死,他的再传接班人,阿布勒-阿拔斯-阿卜杜拉也曾面临哈里发穆阿塔希姆的暗杀,哈里发送他美女,准备用浸毒的缠头巾毒死他,但阿卜杜拉估计很帅,征服了那女人;因此阿卜杜拉十分小心,连去麦加朝圣都不敢-估计如果他真去了,哈里发必在沿路派人暗算他);萨法尔朝的阿幕尔,则被哈里发支持的萨曼朝的伊斯玛仪俘虏送往巴格达,开战之前,双方都从哈里发那里拿到了委任状。

          • 家园 另外有一个问题,为啥波斯人保持了民族特性

            纯阿拉伯人是游牧民族,人数不可能很多(阿拉伯半岛的条件摆在那,根本就养活不了那么多人),现在被称为阿拉伯国家的埃及、叙利亚等国古代就人口众多,尤其是埃及,这么多人不可能是被杀光了,只可能是被同化为阿拉伯人了。那么为什么同样是人口多、文化发达的埃及人、叙利亚人能被同化,而波斯人就没有被同化呢?在被阿拉伯第一批征服的地方,只有波斯人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民族特性

            • 家园 波斯和埃及叙利亚不一样

              后两者在征服前已经被一神教的基督教洗礼过,没有过去文化的印记,对于同样是一神教的伊斯兰教接受很快,波斯和中亚之前都是长期多神教盛行,传统文化依托于这些宗教,伊斯兰教要渗透进去就非常难,伊斯兰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不得不接受本土化的过程,一千零一夜里头就有相当部分波斯民间故事的改编,而菲尔多西的王书出炉也和散落在民间的波斯史料有关,而伊斯兰征服前叙利亚和埃及还有前罗马时代的记载么?连文字都失传了。

            • 家园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只能瞎说一下

              1 叙利亚和埃及在公元前便已经被庞培和凯撒征服,早已丧失了独立文化,换了阿拉伯主子,改信伊斯兰的难度不大。波斯人拥有自己的独立强大国家和光荣历史传统,与被统治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不同。

              2 萨珊波斯有2大复兴基地,一个是东方呼罗珊和中亚,此地距离阿拉伯帝国核心区域伊拉克和叙利亚较远,波斯人的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曼王朝都来自这里。另一个是里海低地,此地相当于波斯人的四川盆地,交通闭塞民风剽悍,不仅保留波斯文化的种子,更成了什叶派的乐园,波斯人的席亚尔王朝、布韦希王朝都来自此地。埃及和叙利亚也有些交通闭塞的地方,保留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种子,例如叙利亚黎巴嫩山区的马龙派基督徒,一战后法国为了安抚马龙派建立了黎巴嫩,多少可以视为传统叙利亚文化的遗存。当然这个遗存的年头不长,只能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

              3 地理上的差异,特别是高大肥厚的扎格罗斯山脉的阻隔。扎格罗斯山脉大致是南北走向,此山和波斯湾以东,安纳托利亚高原以南,地势较为平坦,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高山,除了肥沃新月之外,大部分是沙漠和干燥草原,交通便利,文化交流畅通,容易被伊斯兰化。

              • 家园 也有个问题

                波斯保持了民族性而拜火教在波斯很少,埃及丧失了民族性却保留了相当规模的科普特教会?

                • 家园 还有一个原因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兼容性更好些

                  其实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兼容性最好,中古绝大部分时间内伊斯兰教统治者对犹太教徒很宽容(他们打架是100年之内的事情),对基督徒呢,从十字军之后就差些了。因为伊斯兰教的是上承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传统的,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和耶稣,都是伊斯兰教认可的先知;伊斯兰教认为犹太教徒和基督徒都是安拉的信徒,只是后来思想走了弯路,离开了正道而已。他们被称为有经人,即他们的经典是被穆斯林承认为合法的,只是比伊斯兰的教义要原始,所以级别低;和必须消灭的偶像崇拜者是不同的(所以佛教完全被砍倒了)。

                  拜火教就差一些了,因为穆罕默德在创立伊斯兰教的时候没给他们开这么宽的后门,虽然因为拜火教徒人多,一时不能彻底消灭,在阿拉伯帝国时期也暂时得到了类似“有经人”的地位,但是对他们的打击是比较重的;另外,最讨人嫌的是摩尼教徒,不论是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打击他们(虽然当时被冠以摩尼教徒罪名的很多人不过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自身的二元论异端分子)

                  另外,拜火教对祭司和神庙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原始一些),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崇拜形式更加灵活,所以抗击打能力就强一些

                • 家园 伊朗至今也有拜火教,虽然信徒不多

                  伊朗最重要的祆教基地在中部的亚兹德(Yazd),亚兹德是个中等城市,距离大城市较远,周围多沙漠,成了伊斯兰海洋中的孤岛。

                  祆教,特别是萨珊帝国晚期的祆教有很多问题,让祆教成了民族宗教和统治者的宗教,在伊斯兰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我总结了一下祆教的问题。

                  1 祆教与萨珊统治集团的关系太紧密,阿拉伯征服者必须打击他们。太祖阿尔达希尔是伊什塔克尔城的世袭统治者,萨珊帝国天然是个政教合一国家。

                  2 实行种姓制度。第一波斯帝国时代,祆教便已经流行,但种姓制度的出现,开始于萨珊帝国中期,种姓制度切断了下层的上升通道,马兹达克教宣传人人平等,试图砸碎种姓制度,最终失败了。伊斯兰教宣传人人平等,通过对异教徒的战争,可以发财升官,对波斯下层人的诱惑太大。

                  3 祆教拜火,与两伊、里海沿岸盛产天然气有关,在自然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很难相信这些来源充足、清洁明亮、不需添柴的火坛不是神迹。但是反过来说,离开了波斯湾和里海沿岸这些天然气产地,拜火就不好玩了,严重影响了祆教的发展。可谓成也天然气败也天然气。

                  总之,祆教的失败是全方位的,是民族宗教对普世宗教失败的典型案例。埃及科普特基督教、黎巴嫩马龙派基督教都是普世宗教,在伊斯兰面前并不吃亏。

                  通宝推:泉畔人家,
                  • 家园 现在祆教徒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吧

                    当然是伊斯兰征服后的伊朗移民,叫法尔斯人,也就不到十万人而已。

                    伊斯兰在印度的攻势也很猛,生生弄出了一个巴基斯坦,另外在印度还有一亿多穆斯林,不过入侵者总是没法征服印度南方,所以总是消灭不了印度教的基地。

                    另外我觉得伊斯兰(还有其他一神教)在教义上对佛教的战力并不强,中亚被伊斯兰化主要是靠武力,呵呵

                    • 家园 在孟买一代的拜火教群体,一般译作帕西人

                      和“法尔斯人”一样,就是波斯人的另译了

                      佛教和世界上常见的几个一神教不一样,他是部分人的宗教,修行者的宗教(一神教也可以是部分人的宗教,但这部分人本身组成了一个小社会,比如犹太隔都;佛教则不同,他不要求所有的人都皈依,也不改变信众的社会结构;在中国,他植根在中国民间信仰之上,关帝之类的神仙也成了护法神;在日本,他嫁接到神道教上)所以佛教的失败,是他和当地社会结构的联系被打断之后,就无法自存的结果,当然伊斯兰教最恨的就是偶像崇拜,所以伊斯兰教和佛教根本就不会讨论教义问题

    • 家园 【原创】第12章 古尔双王

      摩诃末二世是花剌子模帝国首位真正的皇帝,也是倒数第二位君主,更是名气最大的。摩诃末(Muhammad)是穆罕默德的另一种译法,鉴于中文史料一直称他为摩诃末,笔者也这么称呼他。摩诃末与他的高祖父同名,因而也称摩诃末二世。1200年8月4日,摩诃末正式即位,此前他的徽号是忽都不丁,意为宗教的幸福,上位后改称阿劳乌丁(Ala-ud-Din),意为教运兴隆,也译作阿老丁或阿拉丁。

      摩诃末的父亲突骑施的儿子颇多,见于史书记载的有5位,长子是马立克沙,本来是法定继承人,可他没有做算端的福分,死于1197年春季,于是继承权落到老二摩诃末手中。对这一安排,最不满的是马立克沙的长子欣都沙(Hindu Shah)。

      欣都(Hindu)有许多种译法,如身毒、贤豆、信德等等,唐朝的玄奘法师一锤定音:【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从此印度成了标准译法。严格的说,玄奘法师的译法并不准确,印度人对自己的国家称呼不是印度(Indu, India),而叫欣都或欣都斯坦(Hindustan),斯坦(stan)出自古雅利安语,本为站立(stand),引申为站立时脚下的土地,进而引申为土地。印度第一大报《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单从读音来说,应该叫【欣都斯坦时报】;印度的主体宗教印度教(Hinduism),也该叫【欣都教】。所以欣都沙的名字意为【印度王】,进而我估计他的母亲是印度人,除了名字之外,另一个证据是摩诃末的长子扎兰丁的母亲是印度人,扎兰丁与欣都沙都是突骑施的孙子,既然扎兰丁是印度人的儿子,欣都沙也有可能是。

      摩诃末即位为算端,他的大侄子印度王不能自安,举目四望花剌子模的周边国家,西辽是花国的宗主国,近20多年关系还不错;阿塞拜疆对花国称臣;巴格达哈里发与花国多次交手,每战必败,更不可依靠;唯一可以投靠的只剩下阿富汗的古尔王朝,就这样,印度王投奔了古尔两位君主—穆罕默德兄弟:哥哥该牙思丁-穆罕默德、弟弟失哈不丁-穆罕默德。

      说到这,还得回溯古尔王朝在1170—1200年间有何作为。穆罕默德兄弟上台并扫除各路敌人之后,首先把矛头指向了伽兹尼。在巴格达东方的大王朝中,伽兹尼王朝是罕见的长命王朝,1140年丹丹坎战役败于塞尔柱帝国之后,伽兹尼王朝丧失了北方全部土地,只能龟缩在阿富汗的穷乡僻壤中做个地方性自守贼,臣属于强大的塞尔柱桑伽算端。1150年前后,伽兹尼王朝遭到连续4任古尔国王前仆后继的攻击,直到首都伽兹尼被古尔王4号阿劳乌丁-侯赛因-贾汉苏兹攻破和焚毁。然而遭此重创的伽兹尼王朝依然没有灭亡,1152年,阿劳乌丁被桑伽击败、俘获、释放,此后阿劳乌丁收敛了一些,伽兹尼王巴赫兰沙收复了伽兹尼城,并于次年去世。

      1153年库思老沙(Khosrow Shah)即位的时候,正赶上赶上古兹人入侵的大潮,貌似强大的桑伽在这年兵败被俘,已经衰落不堪的伽兹尼王朝也不能幸免于难,1160年,首都伽兹尼被古兹人夺取,在阿富汗的地盘全部丢失,好在祖先留下的地盘足够大,库思老沙迁都北印度的拉合尔(Lahore)—现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省会,由阿富汗王朝变成印度王朝,从此旁遮普成为穆斯林在印度的最重要根据地。

      还是在1160年,库思老沙去世,其子、亡国之君库思老马立克(Khosrow Malik)即位。对库思老马立克而言,丢失伽兹尼给古兹人不完全是坏事,因为盘踞伽兹尼的古兹人成了自己与日渐强盛的古尔王朝之间的缓冲,后两者之间进行了10多年的较量。1163年古尔朝穆罕默德兄弟上位,哥俩励精图治,积极进取,终于在1173年拿下伽兹尼。

      之后哥俩做了分工,哥哥该牙思丁-穆罕默德坐镇西面的故都卑路斯库赫,向西、北的呼罗珊攻略,于1175年从桑伽的一个旧臣手中夺取呼罗珊南郡赫拉特,进而肃清了阿富汗的古兹人,到1180年时,已经拿下了几乎整个现代阿富汗。算端沙被哥哥突骑施赶出玉龙杰赤之后,曾经投靠该牙思丁,不过那时古尔王朝还不与花剌子模接壤,因此无法给予算端沙有效帮助。算端沙在该牙思丁处呆了一段时间,听说老兄与西辽为敌,便投靠了西辽,并靠西辽借给自己的3000人马,在呼罗珊北部打下一片天地,建立起南花剌子模王国。算端沙与老兄突骑施纠缠了23年,期间多有该牙思丁在背后支持的影子,或者说算端沙的南花是古尔王朝与北花之间的缓冲。1188年,算端沙与突骑施和解,又于1190年与该牙思丁翻脸,溯穆尔加布河而上入侵阿富汗,却被该牙思丁打败,迫使算端沙放弃了向阿富汗扩张的打算。随着算端沙于1193年9月去世,南北2个花剌子模统一,实力更加强大。

      从常理分析,花剌子模与古尔王朝的冲突似乎不可避免,但是直到突骑施于1200年去世,双方的边境却出奇的平静。从突骑施的角度说,他正在向西方的伊朗进军,并于1194年灭亡了盛极一时的塞尔柱帝国,迫使哈里发纳绥尔承认他为东方之王,突骑施晚年的主要敌人是到处搞恐怖活动的木剌夷国,更没有精力搭理古尔王朝。从该牙思丁的角度说,他的实力不如花剌子模,自忖不是对方的对手,突骑施不来主动找自己的麻烦已经谢天谢地了,老虎屁股还是不摸为好。

      该牙思丁的弟弟失哈不丁-穆罕默德则坐镇伽兹尼,向东、南方向的印度进取。失哈不丁沿用阿富汗和中亚征服者攻略印度的传统路线,沿着喀布尔河、开伯尔山口南下进入印度河流域,1175年消灭了木尔坦(Multan)的易司马仪什叶派政权。不久又企图拿下坚固的乌奇(Uch),此城的王公是印度教徒,失哈不丁向王后送信,说如果她把乌奇交给自己,便娶她为妻,王后谢绝了这份荣耀,却替自己的女儿接受,于是这个女叛徒杀掉丈夫,献出了城市。1178年,失哈不丁从苟延残喘的伽兹尼王朝手中拿下白沙瓦。伽兹尼算端库思老马立克无力抵抗日益强大的敌人,于1186年向失哈不丁投降,历时224年(962--1086)的伽兹尼王朝灭亡。库思老马立克被囚禁到1201年,被杀。

      征服了伽兹尼王朝,拿下旁遮普和拉合尔,失哈不丁面对的是广阔的北印度平原。在英国人来之前,印度或欣都斯坦只是个地理名词,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或君主—包括孔雀帝国、贵霜帝国、笈多帝国、嚈哒汗国、戒日王、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曾经统一过印度。从地形上说,以文迪亚山脉为界,印度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是一片大平原,东到印度和缅甸的边境,西到巴基斯坦西南部的信德省,由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组成。南部有海拔较高的德干高原,因为三面临海,也叫印度半岛。

      北印度地形平坦,特别适合北方征服者的战车(雅利安人)和骑兵驰骋,印度土著步兵在战车、骑兵面前几乎不堪一击,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战象,然而看似皮糙肉厚无坚不摧的战象的问题很多,绝非想象的那么好用。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何印度人不使用骑兵来对抗入侵者的骑兵呢?这个问题又与印度的酷热气候有关,马起源于蒙古草原,是一种温带动物,对严寒也有一定抵抗能力,最怕高温。《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由于印度天气酷热,这些出产于温凉地带的马匹,不能存活很久】。这样就形成一种循环,北方征服者用骑兵征服北印度,成为主人之后,骑兵不断削弱,转而倚重战象,直到被下一波征服者用骑兵征服。例如老虎巴卑尔用骑兵征服使用战象的德里苏丹国,但纳迪尔沙、艾哈迈德-杜兰尼入侵莫卧儿帝国时,莫卧儿军队又倚重战象了。对印度的气候,北方干爽地区的人同样很不习惯,老虎巴卑尔很幽怨的吐槽印度:【此地既无良马又无驯狗,既无葡萄又无甜瓜,既无凉水又无好面包,既无蜡烛又无热水浴】。文迪亚山脉以南的南印度的地形更加崎岖复杂,气候也更热,北方征服者的骑兵难以驰骋,印度步兵的优势被放大,加上北方人、马更难适应的气候,所以印度南方始终没有被北方人彻底征服。

      失哈不丁-穆罕默德来自古尔王朝,因而被印度人称为古尔的穆罕默德(Muhammad of Ghor)或穆罕默德-高里(Muhammad Ghori, Ghauri, Ghouri),尤其以穆罕默德-高里最为知名,下文改称他为穆罕默德-高里。在穆罕默德-高里侵入印度之前,最重要的穆斯林征服者有2位。第1位是穆罕默德-本-卡西木(Muhammad bin Qasim),有时被简称为本-卡西姆或卡西姆,此人是著名的伊拉克总督哈查只(Al-Hajjaj bin Yousef, 714年卒)的侄子,于710年率领约1万军队,征服了印度河下游的信德地区。第2位是伟大的伽兹尼算端马哈茂德,他在33年在位期间(997--1030),17次入侵北印度,大发横财。不过穆罕默德-本-卡西木和马哈茂德的征服,很大程度上只是掠夺或抢劫,穆罕默德-高里灭亡伽兹尼王朝,占领旁遮普的时候,印度河流域或现代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要么已经伊斯兰化,要么在穆斯林政权统治之下,印度北方和东北的恒河流域,依然是印度教徒的乐园。北印度或恒河流域的真正伊斯兰化,是从穆罕默德-高里的征服开始的。

      穆罕默德-高里的第一个大敌,是拉齐普特(Rajput)罗阇(Raj)领袖普利色毗-兆汗(Prithviraj Chauhan)。相信大部分对印度有些了解的读者,都知道印度有个神奇的种姓制度(caste),把人分为4个等级或族群。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Brahmins),掌握祭祀、宗教、意识形态,或者说他们是祭司群体,相当于法国三级会议中的第一等级教士。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Kshatriyas),掌管军队和行政,职业是武士和贵族,对应三级会议的第二等级贵族。《左传-成公十三年》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印度的对应正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至少在《左传》的时代,中国的祭司地位排在武士的前面。印度有个专门名词,佛经中音译为【罗阇】(Raj),意译为王公,这个词来自古雅利安语,与现代英语中的皇家(Royal)同源。罗阇们多属于刹帝利种姓,用武力捍卫印度的文化和制度。古往今来的外来入侵者,来到印度做罗阇,多无力或无意改变种姓制度,因为种姓制度实在便于统治,他们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他们最适合融入刹帝利种姓,原有的婆罗门也乐于承认他们是刹帝利。

      穆罕默德-高里来到北印度时,罗阇们多来自拉齐普特人(Rajput),其实拉齐普特的本意就是【罗阇之子】,他们的发源地叫罗阇斯坦/拉贾斯坦(Rajastan)或拉齐普塔纳(Rajputana),现为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这些罗阇或拉齐普特人很可能是嚈哒人的后代,或印度化的嚈哒人。他们从小接受军事训练,武艺高强、尚武好斗,直到莫卧儿帝国入主印度时,依然是印度最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与印度其他地方相比,拉齐普特或拉贾斯坦地区不那么酷热,比较适合马的生存,因而拉齐普特的骑兵数量较多、战斗力也傲视同侪。

      第三等级吠舍(Vaishyas)、第四等级首陀罗(Shudras),大致相当于三级会议中的第三等级—平民。由于种姓的限制,他们很难通过战争改变身份,既然无论如何城头变幻大王旗,自己永远是被统治者,所以他们对谁做国王或罗阇没有兴趣,反正谁来都得交税、服徭役。

      单论战斗力,世代习武的刹帝利罗阇,不输于任何入侵者和日本武士、欧洲骑士,问题在于他们不仅数量太少,还世代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通婚和活动,面对外来入侵者时,根本不能调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中下层吠舍、首陀罗卖命。在穆罕默德-高里入侵前,罗阇们缺乏外来军事压力,只能在彼此之间争斗不息,还形成了一大套在中国春秋和之前、中世纪欧洲、日本战国时代和之前非常流行的繁文缛节,例如一个勇士只能与他地位相当的人战斗,开战前还要鼓动唇舌奚落对方一番等等。这种情况下,战役势必退化为英雄或贵族之间的决斗,战争则变成了混乱的持久战,在攻城战中,围城者会非常慷慨的允许敌人向城中运粮,导致战争的胜利被推迟了几个月。

      伴随着“印度式武士精神”的形成,北印度人形成了理想化的慷慨和浪漫。游吟诗人歌颂着传奇英雄与他们浪漫的爱情故事。据记载,一位拉齐普特君王礼聘了3300名游吟诗人作为自己的随从,以吟诵一些赞美他的英雄事迹的诗篇。这种风尚也反映在王公贵族的娱乐爱好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战象决斗”的比赛,武士骑在象背上与对手殊死格斗,在克什米尔,这种危险游戏居然还发展成了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以至于一位12世纪的君王在这样的消遣中杀死了他所有优秀的战士。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罗阇们及其军队,勇武和贵族气质自然没的说,可相比欧亚大陆其他地方突飞猛进的军事理论、技术、装备和实践,已经严重落后。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罗阇们在即将到来的入侵面前一败涂地。

      普利色毗-兆汗(Prithviraj Chauhan)是阿杰梅尔(Ajmer)、德里(Delhi)的罗阇,更是印度乃至印度教历史上的重要英雄人物。而北印度势力最强大的罗阇,则是拥有《大唐西域记》中大名鼎鼎的曲女城(Kannauj)和婆罗奈(Varanasi, 贝拿勒斯)的贾依金德(Jaichand)。据说贾依金德的一个美丽的女儿被普利色毗-兆汗抢走,这令本来就不和睦的2位罗阇,关系更加恶劣。

      1190年冬季,穆罕默德-高里的大军南侵,勇猛的普利色毗-兆汗组织起拉齐普特联军应战,据说他的阵中有3000头战象和20万匹战马,而强大的贾依金德选择了作壁上观。1191年,真主和湿婆的信徒在塔拉因(Tarain)展开会战,是为第一次塔拉因战役。拉齐普特人以旺盛斗志和高超的武艺,压倒了古尔军的两翼,穆罕默德-高里为了挽回颓势,率领中央方阵发起反击,与罗阇的兄弟进行单挑,用铁矛打落了对方的牙齿,但也被对方的标枪刺中而身受重伤。穆罕默德-高里怕自己跌落下马会导致全军惊惶而全盘崩溃,只得退下阵来。幸好此时一个突厥古拉姆赶到他背后,让他坐稳马鞍才撤下来。尽管本人逃得性命,他的大军依然大败,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拉合尔。愤愤不平的穆罕默德-高里下令绞死所有在战斗中败逃的土王异密,据传,他发誓在在报仇雪耻之前,决不换衣衫也不和妻妾同房休息。

      1192年,穆罕默德-高里发扬祖先们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精神,再起大兵讨伐拉齐普特,据说有12万骑兵。有了心理优势的普利色毗-兆汗率领150位罗阇前去应战,在塔拉因展开第二次塔拉因战役。这次战役中,穆罕默德-高里充分发挥骑兵的数量、机动性和骑射优势,用帕提亚战术,且战且退诱使敌人追赶,并逐步迂回到出击的敌军的侧后,用弓箭大量杀伤敌人和降低敌人士气。尽管如此,拉齐普特人依然没有崩溃。战至黄昏,两军都疲惫不堪,穆罕默德-高里命令各部佯装溃逃,本来就组织松散的拉齐普特联军以为古尔军崩溃,纷纷自发的冲向古尔大本营抢夺战利品,导致阵型破碎、乱作一团,普利色毗罗阇无法控制局面,指挥系统失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突厥、阿富汗人统治下的印度。西北方的可不里是喀布尔,印度河上游成扇面形的5河流域,是旁遮普。旁遮普(Punjab)的本意正是五条河流,旁(Pun)出自古雅利安语,与现代英语中的【五】前缀(Pen)—如五角大楼(Pentagon),同源 =====

      就在拉齐普特人蜂拥而进时,穆罕默德-高里的预备队—1.2万古拉姆重骑兵,突然从古尔的营地之后掩杀而来,冲向队形混乱的印度人,顷刻之间拉齐普特联军全线崩溃。而佯装撤退的古尔轻装骑兵也调转马头,挥刀砍杀已经散了阵的拉齐普特步兵。普利色毗见败局已定,丢下指挥作战时高踞的大象,骑上马赶紧逃跑,古尔骑兵全力追赶,在距离战场几公里的地方俘获了他。此战不仅让穆罕默德-高里摧毁了印度抵抗力量,也收获了大量战利品,大发横财。

      与其他伊斯兰国家相比,古尔王朝更加依赖突厥古拉姆。作为一个山国,阿富汗并不盛产骑兵,步兵倒是质优量足,为了弥补骑兵的短板,以北防花剌子模、南攻北印度平原,古尔王朝只能购进突厥古拉姆,并严重倚重他们。穆罕默德-高里手下有一批优秀的古拉姆将军,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忽都不丁阿伊巴克(Qutb-ud-Din Aibak),此人原是一个突厥奴隶,被奴隶贩子卖给尼沙普尔的一位法官,与法官的儿子一块长大并习文练武,法官死后又被其子卖掉。在伽兹尼,忽都不丁被穆罕默德-高里买了下来,他虽然貌不惊人,却“赋有一切可嘉的品质和令人钦佩的印象”,赢得了主人的信任,并很快高升为主管骑兵的【马厩总管】(Amir-i-Akhur)。

      在第二次塔拉因战役后,忽都不丁获准“不仅可以无拘束的治理新征服地区,而且可以自行决定扩大征服区”。1192或93年,忽都不丁攻克德里,1194年协同主子穆罕默德-高里,在昌德瓦战役战胜和击毙贾依金德罗阇。与忽都不丁地位相当的突厥古拉姆还有几位:塔赤丁由勒都思(Taj-ud-Din Yildoz)、纳绥如丁忽巴察(Nasir-ud-Din Qabacha)、舍木苏丁伊利秃迷失(Shams-ud-din Il-Tutmish),他们彼此通婚,日后都成了印度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几位古拉姆将军四出攻击,在10年间,席卷了几乎整个北印度,向东推进到孟加拉国境内,向南达到文迪亚山脉北麓,从此穆斯林在北印度深深扎下了根,连巴基斯坦前总理穆沙拉夫,都生于北印度的新德里。因讨伐异教徒有功,忽都不丁获得了阿伊巴克(Aibak)头衔,意为【信仰之轴】(Axis of the Faith)。

      这边穆罕默德-高里在印度春风得意马蹄急,那边花剌子模正改朝换代,早看着花剌子模不顺眼的穆罕默德兄弟,将内争失利来投的花国王孙印度王欣都沙,视为归汉的呼韩邪单于,认为现在是入侵和削弱花剌子模的大好机会,于是兄弟二人组成联军北上,欲知摩诃末如何应对,请看下一章《两强相遇》。

      通宝推:胡乱三刀,
      • 家园 这里真是聚宝盆啊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很惊讶印度人居然也能打胜仗。一定是湿婆显灵了。

      • 家园 传说中的弼马温?

        【马厩总管】(Amir-i-Akhur)

      • 家园 好像刹帝利也是吠舍出来的

        我看过这么一个理论,原来婆罗门是武士,吠舍是杂兵,他们来征服印度。把原住民打为首陀罗之后开始分化。一些吠舍因为有功而逐渐上升成为刹帝利,而婆罗门逐渐退化成为祭司专门去研究怎么忽悠首陀罗使其不反抗的种姓制度了。所以吠舍在当时可能还是有某种向上的流动性的,即通过战争变成刹帝利。这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刹帝利可以动员起军队。他的军队里面杂兵还是要吠舍来做的。否则光凭几百刹帝利武士,就是穆罕默德-高里和他的人站着不动让他砍,也给他累死了。

        这在今天也有类似情况,很多北印度的平头百姓打小就教育孩子长大了当兵扛枪打巴基斯坦(巴铁那边也一样)。未必是他们真恨巴基斯坦,而是要谋个出身。

        单论战斗力,世代习武的刹帝利罗阇,不输于任何入侵者和日本武士、欧洲骑士,问题在于他们不仅数量太少,还世代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通婚和活动

        印度教就是这些刹帝利进行小圈子通婚活动甚至打架产生出来的。印度教的那麽多神实际上都是刹帝利军事领袖。印度教神话里很多结婚,生娃出来新的神,也有神跟阿修罗打架。这都是这些军事领袖互相联姻或者开片的象征。这么生着打着加上互相吹捧,印度教就出来了。

        • 家园 你说的和我说的不矛盾

          本章中印度罗阇,我强调他们是拉齐普特人(Rajput),他们已经不是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武士了,更像一个族群。从历史记载看,拉齐普特人出现在嚈哒入侵之后,所以通常被认为是嚈哒人的后代。拉齐普特人是不是嚈哒人,不是本章的重点,重点在于他们是一个族群或民族,而不再是吠陀时代的职业分工形成的同一民族内部的一个阶层或阶级。

          在种姓上,拉齐普特人属于刹帝利;在职业上,属于武士和国王;在社会地位上,他们是贵族。传统上,印度本地的吠舍确实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是在拉齐普特人统治期间,形势不同了,因为拉齐普特人是一个独立族群,大致相当于蒙元时代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可以当官,却改变不了肤色和眼睛颜色,做不了蒙古人和色目人。印度吠舍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可以做刹帝利,却做不了拉齐普特人。

          穆斯林的史料和印度的诗歌,在战役参战人数的叙述上,水分很大,几乎不可相信,具体数字只能靠估计,甚至要靠猜。我估计两次塔拉因战役,印度联军的人数不会超过20万,核心拉齐普特武士,当在5万左右,与查理马特在普瓦提埃战役击破阿拉伯人的法兰克军力相当。因为法兰克人和嚈哒人都是本地化的入侵者的后裔,查理马特能出动数万人,嚈哒人进入印度的时间更长,尽管贾依金德未参战,拉齐普特人的数量不会比法兰克人少。印度联军中,大概有吠舍和首陀罗组成的步兵杂鱼,用来壮声威、当炮灰和干杂活的,真正作战时没法指望。

          • 家园 明白,就是说拉齐普特武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军户”

            不过我非常怀疑拉齐普特武士能有5万?2万就差不多了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