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再分析一下温家宝,薄熙来和重庆 -- BC大头鱼

共:💬280 🌺1694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怀疑你说的话。

                        因此,恢复高考后,清华从各个院系抽调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充实到毕业办,“由内行来指导毕业分配”。王筱颖就是这时候到分配办工作的。铁板一块的分配方式在1983年开始松动,王筱颖记得,这一年,原国家教委决定进行毕业生的分配改革试点。清华是最早进行分配改革的高校。

                          “学校和用人单位开始有了供需见面”,王筱颖说,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用人单位开始活跃。派人到学校,到部委,商量用人计划,争取更多的学生,因为毕业市场是“僧多粥少”。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其中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重点,允许学校有一定自主分配权。

                          随后,原国家教委再次对毕业生分配进行试点改革,试点学校是清华和上海交大,要求学校用招聘、推荐与考核录用相结合的方式分配毕业生。

                          文件出台后,催生了全国第一场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王筱颖说,寒假之前,几百个单位的邀请函都已经发出,约请用人单位来学校摆摊,和学生见面“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学生和用人单位反应都很热烈。”1986年4月29日,王筱颖清晰的记得那一天的场景,在清华大学的中央主楼,前厅、后厅全部摆满了桌子,里面一个圆圈,坐着的都是各个系负责毕业分配的老师,负责办理相关材料,外面一圈,都是用人单位,学生们上来,和单位一家一家谈。

                          “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用人单位”,当时参加的有185家单位,500多人,参加的学生有1000多人。

                          这是大学生第一次在工作前可以与“婆家”见面,这意味着在就业这个人生的最重大选择中,学生可以参与,不再是旁观者。

                          这场见面会当场不签协议,但学生可以和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再将意向转达给学校,再按照计划进行分配,基本上只要条件符合都能同意。

                        毕业生:从“包办分配”到“双向选择”

                        跟你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大事你都不清楚,很怀疑你说的话。

                        • 家园 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大家为了不让你分配,都拼了命的考硕士,考上了就自由了。

                          所谓双向选择,也只是在A国企和B国企之间选择,基本上是哪儿来哪儿去,甘肃的学生在甘肃的国企中选一个,没有北京的国企的选项,和硬性分配区别大吗?我们还有边疆指标,大概是十几个边疆省份必须保证。

                          全面放开我印象中是90年代以后了,大概93年,因为朱镕基调控,经济形势不好,赶上当时毕业的学生出现了就业难,同时大学要收费,大学生是很发了一通牢骚的,不过比起大扩招以后的就业难那就是小意思了。

                          • 家园 你先仔细看看我的引文好不好?

                            你这样的自圆其说水平恐怕辱没了清华的金字招牌。

                            当时去企业的话,一般都是去国企,去乡镇企业的几乎没有,不是不给去,而是不愿意去,这个和硬性分配区别大了去了。

                            除非是蹩脚学校的差生,没单位要了,才会去乡镇企业。当然,对他们来说反而更容易发展,待遇也比国企好。我一个读大专的同学,他的同学功课不好,没有单位要他,他没办法了,就去华西村的摊位试试,人家欢迎的很,然后就去了。他在华西村的工作是什么呢?翻译。就是来客户了,他做当地人和外地客户之间的翻译,把普通话翻成当地土话,再把土话翻成普通话,工资300,每天一包工作烟:红塔山,这个待遇在80年代末不输给特区和外企了吧?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外资企业多了,那么首选就是外企了。

                            来自10个边远省区的学生是必须哪来哪去,甘肃是其中之一,其他省份的学生选择自由度很大,对上海交大的毕业生来说,进京津沪这样的直辖市也不难,平方以后才稍微难一点,但也可以办到,我一个上海交大的老乡就留上海了,因为他女朋友是上海人,其他的老乡是认为家离上海也不远,没必要留,要留也可以,就是费点事。清华不会比上海交大都不如吧?

                            • 家园 你我说的没有矛盾

                              当时的国家计划当然不包括乡镇企业,清华毕业生也不可能去乡镇企业。

                              当年大学加上大专,全国一年录取不过20几万,大专生也不比现在所谓211、985差,要是考虑到63、64、65这几年的超过2500万的出生人数,说不定比现在的还强呢,所以是个大学生就很抢手。当年大型国企的技校招生都是高考落榜的高中生。

                              当年有留京、留沪指标,一般是按照当地生源的数量给的,清华考上研究生的多,毕业的学生少,除了边疆名额必须保证以外,其他省份的毕业生也能得到留京指标。从我们班7个本科毕业的同学看,一个回江苏、一个回河南、5个北京的留北京。

                              去外企的都是曲线救国,毕业就去外企要影响档案、指标、户口、身份等等当年看来无比重要的东西,我们这拨人还是思想解放不到那个程度。

                              • 家园 你我说的有很大差异。

                                双向选择跟国家计划无关,只看企业需要。

                                技校一般是招收的初中毕业生,你说的技校应该是中专。而中专也分两种,一种是招收高中毕业生,一种是招收初中毕业生。

                                去外企的,档案等并不是放在外企,而是放在外服公司,跟去国企一样,也算工龄,那些“无比重要的东西”并不会受影响。

                                至于思想解放,87年下半年,上海希尔顿招聘,应聘的有大学副教授,那时候的大学副教授,不是现在的大学副教授,这个思想解放程度如何?莫非88年的北京还很保守?我记得那时候就已经在流传外服公司的传说了,所以,你说的什么自由不自由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都不知道你说的到底是不是80年代末的事情。

                                • 家园 技校和中专不是一回事

                                  至少到90年代时,二者仍然有明显区别:技校只招收初中毕业生,中专既有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初中专,也有招收高中毕业生的高中专;中专毕业生的身份是干部,技校毕业生的身份是工人。

                                  • 家园 专门打电话问了一下

                                    我们那里是东北的大型军工企业,员工加上家属有十几万。高中同学中高考落榜的同学,我们班里就有4、5个去了技校。我打电话确认了一下,虽然是叫技校,但是是中专,高考落榜的进的是中专,毕业进厂的身份是干部,其中一个同学还做到了某个车间的副总工艺师(相当于资深工程师吧)。现在这个技校已经升格为大专了。是不是当年的“****技术学校”就是中专呀?

                                    当年子弟进厂就业,一个是上技校,或者是初中毕业考技校,以后进厂当工人,或者上高中后高考落榜进技校;这就把人搞糊涂了,因为就一个技校,应该是分成中专和职校两个部分吧。

                                    一个是接班,也就是初中毕业技校也考不上,只好让老子提前退休,顶替进厂上班当工人。

                                    话说当年的中专录取分数也不是很低呢,后来他们都补了一个电大的文凭。

                                  • 家园 说的是,可副教授同志愣是不同意。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这个差异是时代造成的

                                  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概念是很清晰的,双向选择就是在计划之内的双向选择,没有计划的国企进不到双向选择的范围。没有国家计划,就无所谓双向选择了,就是学生选择企业的单向选择。

                                  起码80年代中期,大型国企的技校主要是招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的,现在这些技校大部分都升格成了大专,技术工人培养的渠道消失了,像鞍钢这样的企业,现在又从头开始办技校了。

                                  当年大学毕业的人,到了企业身份是干部,不去机关和企业就没有这个身份,毕业直接去外企,干部这个身份就没了,以后的麻烦事儿一大堆,所以敢这么大胆突破的人,我还真没见过。外服公司保留档案也是分类管理的,人们当时对这个身份如此重视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有一个名词叫做“提干”。所以我说去外企要曲线救国,先到企业拿到个干部身份,然后挂在外服,去外企干活,留下一条退路。

                                  80年代末说起来才20多年,但是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你的许多疑问都是从现在的情况出发提出来的,觉得不可思议很正常。

                                  • 家园 你终于承认有双向选择这回事了。

                                    不知你说的“国家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时候,一般是企业去招人,但很多都招不到,因为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是稀缺品种,就连电大生都很抢手,招到人了,再申请编制,很多这样的情况。

                                    不知道你的单向选择怎么会这么定义,照你这样的说法,现在是单向选择了?

                                    别说80年代中期了,就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技校都是招的初中毕业生,或许我孤陋寡闻,请你告诉我哪个国企的技校是招收高中毕业生的,让我也开阔下眼界。

                                    80年代初、中期,国企比那些工商、税务吃香多了,高考落榜生去国企的多,去工商、税务是高中毕业生的次一等的选择了,但国企招的高考落榜生,不是进技校,而是直接做工人的。

                                    你可以看看楼上镭射的帖子,他说的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关于外服公司,你的说法是错误的,进外服公司也是干部身份。80年代中后期,我耳闻目睹的毕业生的首选单位就是外资企业和外贸企业,带外字头的。

                                    你的描述跟当时的实际情况很不相符,很怀疑你到底是不是那时候的清华人。

                  • 家园 你不知道内幕就别胡说。

                    我们还以为你是当年清华学位委员会主席呢。

                    曾经封给李小琳清华学士学位,结果李小琳自己还不知道。

          • 家园 华北电力大学

            李可不是清华本科,她连大学都考不上,当年有个政策叫委培生,她爹是局长,就是委托培养她去上的华北电力大学职工班,都是系统内。大专而已。

            • 家园 老兄可能是把李小琳和李小鹏弄混了

              李小琳应该(加上这两个字,去掉“正牌”这两个字,要不好像我是内幕知情人似的)是清华大学电机系80级入学,85届毕业,考上本校的硕士,88年硕士毕业的。当年考硕士可不是一般的难,全国录取硕士不过7000多人,和现在40万的数量差着好几个数量级,考上本校的硕士更是难上加难。

              委培生应该是李小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