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生存还是死亡 —— 读《三体》有感 -- diamond

共:💬396 🌺3665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人类以道德,还是给道德以人类—— 《三体》杂谈(二)

      道德是人类必备的品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互助友爱、尊重生命、诚实正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珍视和坚守的。所以,给人类以道德,让人类拥有道德是毫无疑义的。然而,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在小说中,道德原教旨主义者以卫道士的面目出现,无限制无条件地挥舞道德的武器,一次次给道德以人类,让道德去审判人类,一次次把人类推向灭绝的边缘,这是对道德的滥用。

      《三体》里人类的第一次生存危机——三体入侵——就是由叶文洁和伊文思这两个卫道士带来的。我们有权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但没有权力用暴力去管束别人服从自己的道德,比如给别人系贞操带,比如把私通的男女拿去浸猪笼。后面这种人就是卫道士。道德本来是约束自己的,但他们将之用作进攻他人的武器,甚至作为杀人的借口,于是道德就成了鲁迅所说的“吃人的礼教”。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前面这样的卫道士了,但这种职业并没有消失,而是换成另外的面目继续出现,和他们的前辈一样,头顶道德的光环,手持杀人的尖刀。通常我们可以看到的招牌有“保护动物”“保护地球”等等,区别于普通的保护主义者,这些卫道士们并不满足于身体力行和宣传说服,而是用行动去对付那些不符合他们定义的道德的人,堵路拦车泼油漆,不一而足。他们把自己当作道德法官,以为有权去审判、惩罚甚至消灭“不道德”的人。叶文洁和伊文思就是这样。更有甚者,二人甚至不惜引入外星势力来满足自己的道德欲,把全体人类送上绝路,堪称星际卫道士,和那些系贞操带和浸猪笼的前辈相比,和现在那些闹闹哄哄的小资情调相比,手段之毒辣,意志之坚决,后果之严重,超出不知多少条街。如果我们人类不能从内部抑制这种自我毁灭的倾向,不用三体人入侵,也存在不了多久。

      人类的第二次生存危机——末日战役——源自卫道士的执着。本来人类已经拥有了亚光速的宇宙舰队,完全有机会开展星际移民,甚至反攻三体文明,结果却是坐等水滴到来,还列队迎接,结果被屠戮殆尽。先礼后兵也不是这样的,分明是三体文明暗杀地球科学家、封锁地球科技在先,地球人就算不以之为敌,起码也好做两手准备。与人为善固然是美德,但将其作为唯一准则,一味地以善意推测外星人,美德反到变成了绞索,卫道士成了刽子手。在这一节中,卫道士们还用另外一种方式剥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机会,就是用同生共死的道德观消灭了星际移民的可能,如果不是隐藏的面壁者章北海带领少数飞船逃脱,人类文明将荡然无存。

      人类的第三次生存危机——水滴打击广播系统——同样源自卫道士的执着。小说中人类对三体存在和平共处的幻想,甚至起诉刚刚卸任的执剑者罗辑,因为他引发了对一个未知星系的黑暗打击,完全违反了卫道士的观念。“不杀生”、“友爱”和“互助”这些都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但存在应用范围的限制,对于洪水猛兽、殖民侵略,讲道德等于自杀。“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便是这个道理。小说中三体先是和“球奸”勾结打击人类科技,后用水滴屠杀地球舰队,地球人却滥施仁爱,不辨敌友,以德报怨于三体,以怨报德于罗辑,任用道德模范——程心——担任执剑者,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可谓咎由自取。遗憾的是,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在现实中是真切存在的,比如海湾战争中很多伊拉克(地球)人以为美军(三体)会带来文明进步,结果却是一场灾难,类似的还有利比亚的带路党。看来小说的设定还真不是凭空捏造的,细想之下颇有些毛骨悚然。

      接下来人类进入广播纪元,人类面对第四次生存危机——黑暗打击,仅有的逃生机会是光速飞船。此时,卫道士们再一次站出来,以程心的选择为代表,以狭隘的道德观为武器,击破了这最后的机会。在对待逃离地球的问题上,他们拒绝让少数人拥有离开的机会,宁可大家一起在地球上等死。本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一种美德,但也得看情况,比如战场上掩护撤退的部队,就是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兄弟部队的生存,舍己救人同样也是难得的美德。没道理说让所有的人一起等死。终于,在人类浪费了一次次来之不易的生存机会以后,卫道士们终于用道德的枷锁终结了地球文明,不在有任何机会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和卫道士形成鲜明对照的几个人类拯救者,大史、罗辑、章北海、褚岩和维德,他们却全都是传统道德的颠覆者:以无差别屠杀的方式击破地球三体组织总部、毁灭未知星系威慑三体、暗杀妨碍进军宇宙的科学家、发动黑暗战役消灭自己的战友、“只送大脑”和刺杀程心,恰恰是这些所谓反道德、反人类的行为一次次拯救了人类,并为人类文明保留了最后的血脉。

      给人类以道德,还是给道德以人类。这是一个问题。

      通宝推:terron,某人a,尖石,liuhz1983,真理,神仙驴,兰凯,李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道德的优先级

        在我看来,与人为善是一种道德,以牙还牙也是道德。自身不作恶是道德,追寻发展也是道德。机器人三定律有优先级,那么道德是否存在优先级?

        • 家园 如果说道德有优先级的话,那就是生存优先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者其奉行者的行为模式,本身并无超自然意义上的善恶之分,不如说是一种生存策略。所以,最有利生存的道德是最优先的,这不是由人主观决定的,也不是由道德家定义的,而是自然法则的结果,适者生存而已(请勿从狭隘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去理解,适者生存不等于强者生存,更不等于强者靠消灭弱者去生存)。其实这可以说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不信可以观察一种道德和持有这种道德的人群,看看过上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后还能剩下多少。凡是不适合生存的道德,或者被生存者抛弃,或者和携带者同归于尽,没有其他可能。

          实际上当我们给道德定义优先级的时候,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把生存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与人为善是为了互相帮助提高生存机会,以牙还牙是反击妨碍生存的因素,不作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生存环境,追寻发展是为了增加生存能力...。试看机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是优先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第二定律让机器人帮助人类生存,第三才是保护机器人本身的生存,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类生存。人类给机器人规定的道德,其中排序的依据不是一目了然么。

          道德的内涵和优先级也是随时代随环境不断变化的,是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的。所谓“普世”意义上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善与恶--生存和死亡--是不断变化转换的。如果一心固守某种道德规范,最终的结局就是成为僵化道德观的殉道者,比如三体里提到的降临派,再比如儒家道德,曾把我们的文明推上光辉灿烂的顶峰,也险些带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提倡道德虚无主义,前文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道德是人类的生存工具,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必不可少的。借用个禅宗的比喻,某种特定的道德之于人类,相当于船和渡河人,在河中间跳船固然是死路一条,但如果已经过了河,那也不用把船扛着走永远不放下。

          最后补充一点,这里所谓的生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道德载体--的生存,二是道德本身的生存。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然而,也存在背离的情况。有时某种道德在人群中具有强大的自我维护能力,也曾经有助于人群的生存,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合时宜了,但是人们的思想已经被其禁锢了,追求变化者反而被剥夺了生存的机会。结果是道德本身在人群中取得了生存,可是整个人群却慢慢走向死亡,除非弃旧立新才有出路。现实中最好的反面例子就是伊斯兰教之于阿拉伯世界。

          而最好的正面典型是我们的中华文明,面对三千年不遇的危局,果断抛弃旧道德,开始不断的重建尝试,从中体西用到拜上帝会,乃至打倒孔家店,直到共产主义思想,经过无数的失败和不懈的奋斗,终于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命运,甚至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复兴。虽然看上去中国到处是各种乱象黑幕,各种人心不古,似乎没人再讲道德了,其实这不过是破旧立新的过程,暂时的青黄不接而已。在中国,道德远远没有死亡,恰恰相反,从汶川救灾到下乡支教的各种志愿者,从维护奥运火炬的80后到各种打假人士,崭新的道德正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如果你仔细聆听,能听到某种新生的啼哭,仿佛在说:这是我们的文明,这是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共同的生存基础,这是值得我们共同维护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应该就是我们的道德,是我们历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还将是我们在星辰大海中继续寻求生存的动力。

          通宝推:来路,费舍尔飞熊,廖石,特里托格内亚,人在旅途,terron,飞行鱼,黄土布衣,唐家山,友竹,乘波而来,飒勒青,一日千里,mingong,做客地球,jboyin,李根,小飕风风,
          • 家园 我认为道德是维护群体利益最大化的自我约束

            我认为道德,本身只是解决个人之间的意志冲突以达到维护群体利益最大化的自我约束规范。

            任何道德观念,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出现而出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其道德也是要适应于当时的情况而变化。

            儒家的问题,我觉得与道德本身无关,而是儒家为了抢夺和巩固自己的思想地位,强行固化、曲解了道德。这个与中世纪时的天主教如出一徹。

          • 家园 说的太精彩了!必须花!

            总结一下阅读心得:

            这个世界就是在不停的变化中前进的,任何事物如果跟不上变化,无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主观臆想的,都注定要被淘汰,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人类的社会道德就是在维系一定范围内的大多数人的生存利益,决定道德的是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与该族群的现状,因此无论是怎样的道德观,都注定会有牺牲者,注定不能普世,但是大多数人却能因此得以继续生存。道德观也会不断地根据社会变化而不断地修正,倘若不能跟上这种节奏,那么这个道德所建立起的社会结构就注定会失衡,如果最终也不能成功的改变的话,那么就要覆灭。

            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与文明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我们得以自夸的资本,同时还有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修正的智慧和毅力,能够对陈旧思想果决地抛弃,对新生思想快速的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一次又一次的逃离溃灭的边缘而不断地获得新生并且壮大起来。

          • 家园 嫂溺援之以手,权也。
          • 家园 中国道德浅见

            我对古代的道德的了解,很长时间都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小被老师拿出来作为道德案例的,我虽然觉得厉害,却从类没想要模仿,尤其是尾生抱柱一类。长大之后,更是觉得那里面多半是要吃人的。倘若真的人人都像方孝孺那样诛九族其犹未悔,到底还有一份真实的,运气好了,还可以出谭嗣同,用自己的死,去换别人的生。但是实际上呢?我记得三体第二部里面,罗辑冬眠醒过来之后,发现身边的人看起来都聪明,自信,健康,生机勃勃。他想到,看清朝照片的时候,觉得人物都是千篇一律的呆滞,迟钝,自己在这些后来人眼中,大概也是这样的印象。轻生的道德一定会让真诚相信的人先死掉,剩下来浑浑噩噩,没有信仰或者道貌岸然,虚伪狡猾。轻生的道德一定不是好道德,甚至不是道德,也许只是统治工具。忠从孝出,忠孝两全,就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了。自己的生命不重要,重要的当然是那高高在上,天命所归的天子了。获利者们,一定会摆出庄重悲痛的样子,去怀念那些先死掉的人,即给自己抬身价,又强化了这种道德观。天真的人死光了,还有弱者和女人,逼她们去死很容易,逼她们无止境的奉献很容易,因为如果她们不这样做,那么就会落得一个可鄙的名声。满篇的取义成仁,其实没有人真的相信。宋之后的民族英雄,好像多半都是悲剧收场。(说得好乱……

            后来慢慢看到白发魔男伍子胥,死在王尸体上的吴起,在这些复仇的故事里,有种一种切肤的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好像又是脱离道德而存在的,更接近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丛林法则是道德吗?如果不是,那么道德能在多大的层面上去违抗丛林法则呢?

            请指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