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强文】55年让衔、争功与将帅评定 -- 雨夫

共:💬20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强文】55年让衔、争功与将帅评定

    早在1948年,党内就开始酝酿关于军队内部的等级问题,解放以后的1950年12.30,中央收

    到解放军总干部部的报告,就是准备把51年的首要任务定为给军队评定军衔。江山打下来

    以后,众家将领的心思就都在论功行赏上面了,毛泽东不是不知道,所以,很快就指派彭

    德怀、罗荣桓为军衔评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因为,当时军队的主持日常工作的就是彭德

    怀,再有,罗荣桓是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部长,是正管,同时,罗荣桓是军内公认的

    “好婆婆”为人正直公道。其他成员有总干部部的副部长徐立清和萧华、王宗槐、宋任穷

    、赖传珠几个人。

    最初军队的军衔在1952.11定为六等十二级:

    六等就是:帅、将、校、尉、军士、兵。

    十二等就是:

    1.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

    2.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

    3.上校、中校、少校。

    4.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

    5.准尉、上士、中士、下士。

    6.上等兵、列兵。

    但是,这个方案遭到当时的苏联顾问卡苏林的反对,他借口苏军中没有准上将和准尉为理

    由,同时,他还反对中国的准将制度,莫斯科也发来电报支持卡苏林的意见,中方最终妥

    协。

    时隔两年多以后,1955年终于定下了标准,就是后来授衔时的定制。

    一共六等十九级。

    就是:

    1.大元帅、国家元帅。

    2.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3.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4.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此职务专门为副排级干部设立)

    5.上士、中士、下士。

    6.上等兵、列兵。

    由于,毛泽东拒绝出任大元帅,所以,其实就是十八级。

    按照中央的规定,中将以上可以称为:高级将领。

    少将以上的军衔评定交由彭德怀等人处理,元帅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是五大书记)提名

    军衔评定的参考标准分为三项:

    1.军功。2.资历。3.任职。

    最初的时候,元帅提名除了十大以外,还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大将有谭震林、张

    鼎丞、邓子恢、李先念。但是,他们都一致表示不要评了。

    元帅中年纪最小的是林彪,时年49岁;大将中年纪最小的是许光达,时年47岁;上将年纪

    最小的是萧华,时年39岁;中将年纪最小的是刘西元、谢有法、张池明都是38岁;少将年

    纪最小的是吴忠,时年34岁。

    虽然,在战争年代大家都还能够和衷共济,有时尽管因为个别军功的问题闹一下,但是,

    最终也没有撕开脸来,而1955年的军衔评定过程中,有些现象的出现就很是让人觉得不那

    么来劲了。毛泽东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评级时。”的确说出了一些实情,功

    名利虏面前,英雄也要为之气短的。但是,也有那么几个人表现出了中共党人早期那种朴

    素的民本思想即个人进退不萦于怀。是值得推崇的。

    (1)让衔。

    第一个提出让衔的是徐向前,他的理由主要是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他

    给毛泽东专门写过信,但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不评这个军内山头最大的同志为元帅的,

    而徐向前的让衔有小部分原因也是避嫌。

    下一个是主持评定工作的罗荣桓,他不同意自己出任元帅,因为自觉无尺寸军功,然而,

    毛泽东坚持罗荣桓上选,他说:“罗荣桓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他是秋收起义以后

    上了井冈山的老同志,几十年从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他协助林彪同志在解放战争中指挥

    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于是,罗荣桓当选。

    再有就是许光达,许光达是接见苏军代表团以后,被周恩来通知他将被评为大将,他很激

    动不是因为自己的当选而激动,而是他自觉他不应当当选,他连夜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写

    信,要求降低标准,只评上将。他还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是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这

    些同志不死,他们才应该是大将。”周恩来让贺龙做了他的工作,许光达仍然要求把自己

    的行政级别降低为行政五级。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军委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会议上为许光

    达让衔一事做了激动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要向你们介绍一位甘心

    把自己的级别降低的人,他就是许光达同志!这是一面镜子!一面共产党员毫不为己、不

    谋私利的镜子!他将始终成为我党、我军上下的一面很好的镜子!五百年前,明朝有一个

    大将叫做徐达,他是平定中原,威震天下,如今五百年后,我们人民军队中也有一位大将

    ,他就是许光达,他是以他的高风亮节而名震天下的!”接着就是下面的掌声雷动。比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67年,这位被毛泽东夸奖的最年轻的大将因牵连在贺龙一案中备受

    凌辱!平均一个月审问高达79次!专案组成员都曼林、党志壁对许光达公开爆打!许光达

    当场被打伤多处,肋骨骨折、口鼻鲜血?M流。重病期间,专案组仍然坚持突击审讯,许光

    达说:“你们诬陷我说我帮助贺龙上台,说当什么总参谋长,真是太小看我了,我现在就

    是国防部副部长,搞了一次兵变也才捞到一个总长,不值得啊!“1969年6.3日晚,许光达

    惨死于马桶之上!至今关于许光达的死因都没有做出正式结论,成为党内、军内的一大谜案!

    许光达为人磊落,1965年他发现了雷锋似的人物王杰,但是,总政治部主任萧华贪天之功

    窃为己有,然而,许光达毫不介意!可惜,其人不得善终。

    大将中还有一个让衔的就是徐海东,徐海东一生三次让贤,第一次就是因为程子华是上面

    指定下来的,徐海东丝毫没有怨言,主动提出自己做副军长好了,把赶来专门做他工作的

    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感动够戗。第二次,他让给张云逸,主要是考虑张云逸的背景。这

    次,他提出自己在1940年以后几乎没有再工作过,所以,不适合当选如此之高的军衔,他

    推荐了王震。萧克,有意思的是许光达向中央推荐的也是这两个人!徐海东在让衔的时候

    曾经说过:”想起徐宝珊、吴焕先同志功劳都在我之上,却过早的为革命牺牲了,我何以

    能够当得起大将呢?(徐海东、吴焕先、徐宝珊号称四方面军的刘关张,是关系非常好的

    ,也是前后三任鄂豫皖省委书记)

    中将里让衔的就是徐立清和孙毅。徐立清完全有资格评定上将,而且,按照中共中央军委

    规定的条件,正兵团级现役军队高级干部一般都要授予上将军衔。徐立清是完全符合授予

    上将军衔条件的。,彭德怀几次找他谈话,但是,他坚决要求中央把自己降低为中将,彭

    德怀苦笑的说:“别人都说我是犟脾气,我看你比我还犟!”彭德怀在军委召开的一次会

    议上提到这件事时说:“徐立清我了解他,人很好,没有名利思想,而且言必行,行必果

    。”毛泽东接着说:“不简单哪,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和品格,古

    来如此!”。

    在授衔仪式举行的前一天,周恩来又专门打电话邀徐立清同志到中南海面谈。周说:“主

    席说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我说你徐立清也是一面镜,是难得的一位

    好同志嘛。

    此后,周恩来把摄影师叫来,在他的书房里和徐立清合影留念。

    刘少奇对徐立清说:“你是一名应该授上将而没授上将军衔的中将。”

    徐立清死前是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勇的治丧报告

    上批示:“要把徐立清同志的治丧同杨勇同志的治丧通盘考虑安排。”并说他要亲自参加

    徐立清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他对全体参加追悼会的人说:“立清是我的老部下、老战友

    ,他是一个好同志。立清同志政治思想强,忍辱负重、不以个人地位高低为意,永远值得

    我们学习”徐立清是当时让衔唯一成功的一位。

    孙毅也是提出让衔的一位老红军,此公素有名将孙胡子之称,后来,1956年,中国破获了

    一起台湾特务的间谍案,案卷中居然把这位孙毅列成策反的对象,并说已经得到了很大的

    效果,据孙毅自己说,当年,国庆节上天安门观礼台,身为公安部长的罗瑞卿一共朝着孙

    毅瞪了九回眼睛,他说直到后来80年代以后,他才知道这件事。80年代以后,邓小平号召

    军队的老干部以身作则,带动干部队伍年轻化,可是,这帮人没几个动弹的,只有孙毅主

    动要求退居二线,感动的总长杨得志直冲他敬礼!小平后来批示以大军区正职给予孙毅。

    (2)争功。

    和让衔相反的就是争功,这也难怪,按照当时的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

    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

    长待遇;(大将以上可以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将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少将行政

    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而且,中将以上就是高级将领,可以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

    生、厨师、勤务员。的确相差很多。于是,就有了一些人出来争一下了。

    有名的是二王,就是新四军的王必成、王近山。

    王必成在红军时期是四方面军的干部,长征以前的最后职务是红三十军89师副师长,抗战

    的时候是新四军第六师副师长,和上将刘震等人是平级,解放战争时是第七兵团副司令。

    王近山是铁杆儿的红四军出身,长征以前的最后职务是红三十一军93师师长,和陈赓是平

    级的,抗战时任太岳纵队副司令,解放战争二野三兵团副司令兼12军军长和政委。

    王必成因为谭震林的老部下,他就去找谭震林说,谭震林答应帮助他反映,还真反映了,

    让上边一顿批评,王必成知道以后,还专门找谭震林道歉,罗荣桓找了谭震林解释。谭震

    林丝毫不怪罪王必成,还说自己没面子。谭震林这个人,他的很多部下都说,谭老板人是

    左一些,但是,对部下是真够意思。历史上,因为涟水战役,王必成被谭震林骂得狗血喷

    头,可是,到头来,谭震林发现是自己错怪了王必成,还给王必成道歉,这回还主动帮着

    王必成呼吁。王近山也喊过几嗓子,被邓小平严肃的批评了一顿,不敢了。说句实话,那

    时候高级将领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所谓争功也就是按照正常的渠道反映一下,最多发发牢

    骚,像少将白志文,当年最红的时候,连杨尚昆都是他的部下,才评定他为少将,有人就

    建议他去争一下,白志文说:“有什么好争的?多少人连命都没了,我们命大活下来了,

    评一个少将就应该知足了。你们想想邓萍同志(红三军团参谋长,后牺牲,年不足三十)

    ,知足吧。“

    最凶一点的是钟伟,他公开说他的少将肩章是带到狗尾巴上去!钟伟红军的最高职务就是

    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中提拔的很快,他是四野的12纵队司令和黄永胜平级,后来的四

    野49军军长和梁兴初平级,怎么也该是中将,所以,他觉得低了,就骂了人,毛泽东都知

    道了,林彪气得把钟伟叫去问钟伟还是不是共产党员?可是,钟伟真是一个好人,庐山会

    议结束,批斗所谓的军事俱乐部,钟伟为彭德怀叫屈,还公开说他也算是俱乐部成员,被

    萧华当场派人给押出会议室。四野的老人都说这个钟伟真是敢说敢干。其实,关于钟伟的

    军衔评定过低,毛泽东也是清楚的,所以,钟伟的使用一直是按照中将甚至是上将的标准

    来的,他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就是毛泽东点的名(大军区副职、正兵团级)。钟伟被革去

    军职,下放安徽当了农业厅副厅长,从行政五级变成行政10级。钟伟还笑呵呵的说:”我

    这回和洪学智一个级别了,都是上将!“(洪学智因为彭德怀一案被下放吉林省重工业厅

    厅长,所以,钟伟才这么说,巧合的是洪学智当年下放的地方如今是他儿子洪虎发迹之处

    另外,段苏权也是评定过低的一位,他也是和钟伟一样不愿意给彭德怀落井下石而被萧华

    整的下了课的老资格。段苏权是红军时期的独立师政委,解放战争的热河军区司令员、四

    野8纵队司令。此人一向口碑很好,只是不会拍领导的马屁,在东北的时候,连续得罪林彪

    、高岗等人,以致于长年得不到重用。

    (1)关于元帅的评定:

    元帅身后无一例外的(除了林彪)都是要加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的字眼,

    说明他们对于军队的贡献实在是无与伦比的,这也就是刘邦所说的“功人”,而非“功狗

    ”可比!

    原来评定军衔的时候,陈毅的名次是在贺龙之前的,但是,毛泽东亲笔把贺龙的名字提到

    前面,陈毅表示理解(贺龙是二方面军)。林彪排在第三位,不仅是军功的问题,也是当

    时他的现任职务比较靠前(中央政治局委员)。至于罗荣桓何以能够评上元帅,我在前一

    篇里已经做了说明,这里再补充几句,罗荣桓是最早追随毛泽东在井冈山的嫡系人物,他

    为人平和、公道,善于团结各派势力,在山东根据地的时候,他和朱瑞、陈光一道完成了

    对老根据地的完善和巩固(当时他是115师代理师长),特别是他在处理湖西肃反的冷静客

    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更是赢得了党内外的信任。军中素有“罗婆婆”之称。

    此外,十大元帅中除了罗荣桓、刘伯承、朱德以外,其他人都是各自拥有一个相当规模的

    山头,像徐向前、叶剑英、林彪、贺龙等人的山头都是不同时期的政治标志。

    (2)关于大将的评定:

    十大将中论及军功,没有人可以比得上粟裕,此人无论谋略还是指挥在军内都是第一流的

    ,被毛泽东倚为长城。特别是他的劲气内敛的军事指挥风格素为兵家所推崇。徐海东的事

    情已经说的很多了,不作更多的解释了。至于陈赓,主要是他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奋战中原

    与陈粟、刘邓形成对蒋管区的三面夹击的战略完成深受毛泽东的赞许,如果,单独从军功

    和职务来说,陈赓并不是在一些上将之上。

    在评定大将军衔的时候,林彪从青岛来信给毛泽东,他强调说:“必须特别突出井冈山建

    军的重要涵义,必须要让大家懂得只有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在毛主席的古田会议精神

    的指引下,红军才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此信被毛泽东转给中央书记处成员传阅,刚刚

    受过高饶教育的刘少奇、周恩来谁敢说不同意呢?所以,林彪此人的确很会取巧。

    大将中,井冈山下来的占有五个,就是粟裕、罗瑞卿、黄克诚、萧劲光、谭政。红一方面

    军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这里面萧劲光、罗瑞卿、谭政在通过讨论的时候,有一些争议,但

    是,很快就被排除了。萧劲光尽管1930年才从苏联回国,但是,因为他使得毛泽东唯一一

    次在会议上和最高三人团的太上皇李德拍了桌子的。1967年,李作鹏策划打倒萧劲光的时

    候,毛泽东把萧劲光召回北京对他说:“你不要管那么多事,谁要夺权就让他夺去,你的

    任务是把身体养好,工作以后有你做的,有人要打倒你,其实是想打倒我。因为海军的批

    示都是我做的”此话一出,众人都鸦雀无声了。延安的时候,萧劲光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

    令,毛泽东当着大家的面说:“有了劲光同志,我们都可以把脑袋放到枕头上了。”可见

    其信任程度之高。萧劲光也是大将中的几个受到冲击最少的一位,而且,他最后居然又在

    人大做了一回副委员长,晚年比较幸福,只是这个军中的二萧(萧劲光、萧华都是毛的宠

    臣)都患有严重的寡人之疾,萧劲光晚年的特别荒唐已经成为老干部的笑柄。

    罗瑞卿不用细说了,他的忠心耿耿之于毛泽东也是很少见的,只是,被毛泽东误以为和胡

    乔木一样准备投靠刘少奇才使林彪钻了空子,以致于连一条腿都断送了。谭政当知道自己

    将荣膺大将军衔的时候连连说:“我不够格啊,不够格。”其实,关于谭政的提升,毛泽

    东向与会者做了解释,谭政就是作为军队的政治工作的代表人物入选的,而且,谭政在解

    放战争中就协助罗荣桓主持军队的政治工作,建国后又是总政排名第一的副主任,所以,

    评定大将军衔,最重要的是,谭政从井冈山的时候就是毛泽东的大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

    长)黄克诚就比较清楚了,老资格。(黄克诚的具体事迹将在下一期的党史专刊里介绍)

    张云逸是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元勋之一,也是红七军、红八军的领导人,新四军的副

    军长、解放战争中接替罗荣桓留守山东的主要将领(山东军区司令),其实,张云逸也应

    该是算作从井冈山上下来的,只是由于他原来的起点就比较高,实在划不到“跟随毛委员

    闹革命”的营连级军官的队伍里去(比如粟裕、谭政)。王树声是四方面军徐向前的助手

    ,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山头,许光达也是二方面军的一个牌子,有人提出萧克不是红二方面

    军的副总指挥吗?但是,熟知军史的都应该知道,二方面军是二、六军团共同组成的,而

    真正的底子是在湘鄂西的时候打下的,也就是红三军的基础上形成的。再加上许光达作为

    军队的五大军兵种之一的军事主官没理由不评大将的。

    (3)关于上将的评定:

    上将就不能不说一下萧华、王震,萧华和上将周桓一样都是1930年入党的,资格很浅,但

    是,他们被毛泽东称为军中才子。看一下萧华的简历就知道,萧华13岁参加红军,18岁任

    少共国际师政委,此后除了个别的如115师政治部副主任、总政副主任、军委副秘书长以外

    ,其他的都是正职,和韩先楚的一生几乎都是副职形成鲜明对比。

    王震论资格应该和萧克一样,但是,他这个人真是很会察言观色,他是军队将领中最早提

    出军转民的高级将领,深受毛泽东的赞许,多次表扬他是常山赵子龙。公平的说,王震是

    很左,但是,王震在反右等事件中对待落难的人如丁玲、艾青等一大批知识分子态度相当

    好。邓小平、陈毅被批斗、批判的时候,只有王震还敢登这俩家的门,这也是王震后来能

    够复起以致于官高爵显的主要原因。王震和萧克的历史恩怨因为已经有文章做过介绍就不

    多说了。

    李聚奎和王建安是1958、1956年补授的军衔,因为当时总干部正在调查李聚奎在西路军的

    历史问题,王建安的问题是四方面军的几次他经手的事件的复核取证,所以给耽搁了。

    再有就是傅钟,傅钟资格非常老,他是中共1921年的党员,是我党旅欧支部的发起人之一

    ,鄂豫皖的领导人之一,四方面军的头几号人物(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傅钟、周纯

    全、黄超、李特),四方面军的唯一根据地川陕边省委书记。建国以后,长期不得志,竟

    然做过全国文联副主席!

    傅作义之所以没有评定上将,主要是毛泽东说:这对宜生先生不是光荣,而是委屈。周恩

    来奉命对傅作义作出解释,傅作义的女儿曾经有一个回忆文章说到此事:由于傅作义的起

    义,才有了后来的湖南、绥远、新疆等地的和平解放,而董其武、陈明仁等原本就是傅作

    义的后辈,傅作义本来就是行政四级,按照副总理待遇来的,评上上将也才五级。

    再有就是刘亚楼的评定,很多人以为他应该评上大将,其实不然,刘亚楼在红军长征之前

    是红一军团的二师师长,抗战期间去苏联学习,没有参加,解放战争中才以参谋长的身份

    渐渐受到重视。刘亚楼如果不是死的早,很有可能就陷到林彪一伙,因为,毛泽东在1972

    年10月的讲话里提到刘亚楼说:“刘亚楼在空军的工作是辜负了党中央对他的信任。”

    (4)关于中将、少将的评定:

    中将中比较火爆的就是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皮定钧、秦基伟、张震、余秋里等几个

    人,有的居然进了政治局,后来又被当成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处理,比较具有戏剧性。

    少将是最有意思的了,1360名少将中产生了三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二位副主席,这是只有

    元帅中才有的现象(朱德、林彪、叶剑英),少将中的李德生、汪东兴都曾经是中央副主

    席、刘华清做过常委,够可以的。

    • 家园 五五年授衔也很简单的说!

      元帅的授予,就是够军委委员或副主席的级别。

      且55年所授的军衔一向是偏低的。不仅仅是上将,中将和少将里尤其严重!

    • 家园 说一个钟伟低的原因

      钟伟是平江起义出来的,红军时期一直是彭德怀的部下,直到后来才进入林彪的帐下。而主持评定军衔的彭就有意压低了钟伟的级别。善意的理解是彭总高风亮节,压自己的老部下。持这个看法的占大多数。也有个别人认为是因钟伟成了林彪的爱将而怨恨,故意压低。从庐山会议钟伟的表现来看,前一种说法更可靠。也说明庐山上钟伟不仅仅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历史渊源的。

      另外少将也是有不同级别的,好象一共有7、8、9三级(或者是7、8两级),钟伟是7级。是少将中最高的。

    • 家园 【原创】闲谈一点1955年评定军衔的往事

      总体说来一九五五年的评定军衔是比较公正、客观的,基本反映了被评者的真实功勋和成绩,当然少数人也有委屈的地方,然而并不影响全局,这点从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确认就能看得出来。

      元帅者,何也?就是全局大局之才也,能征惯战固然是将领的首要条件,然而怎么让能征惯战的人脱颖而出,那就是帅才才能办到的事情了。陈毅、刘伯承、林彪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特别是陈毅,手下出了个粟裕,一个粟裕包打我党东南半壁也不是夸张的,我以前就说到没有陈毅的极力支持,粟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就那是不可想象的。刘伯承那早就是川中名将,后来刘伯承南下作战时,路过一个庙,那里的主持听到他就是当年的川军刘瞎子肃然起敬,主持原来是护国军的一个旅长。林彪虽然是依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奠定的排名靠前的位置,不过林早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是我军的翘楚了。有人说十大元帅的名分在红军的时候就确立了,这话有些道理。

      再说罗荣桓,罗荣桓不仅是秋收起义的人,也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面旗帜,现在我们一说起政委好像就是做思想工作的,那是把当年的我党属下的军队看的简单了,毛泽东确立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与缔造的位置靠的是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都到了九十年代,中央军委还写文章说古田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呢。政委在那个时节是有最后决定之权的,张国焘在鄂豫皖权力之大,谁不仰望?陈昌浩发表布告时就公然把他自己总政委的名字署在张国焘之前,张问徐向前:“是军分会主席大,还是总政委大?”所以说,罗荣桓那个政委不是吃干饭的。如果拿罗荣桓和张鼎丞、邓子恢等人相提并论也是不妥的,张、邓等人虽则是一片根据地的开创者,可是后来一直在军队中从事单一政治工作和地方协调工作,而罗荣桓当年受命为危难之间挺进山东,是山东根据地的创始人。我党建军三大支系,一个南昌起义,一个秋收起义,一个广州起义,罗荣桓是铁杆的秋收起义,文革时林彪建议把建军节定在九月九日,说白了,秋收起义那是毛泽东的土伦。罗荣桓不当元帅那真是滑稽了。再者,罗建国后一直担任军中要职,和邓子恢、张鼎丞等人早就转向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像程子华,一直都是高级将领,可是四野南下转战时中央调他去山西做第一任省主席,于是脱了军装,以后自然和军衔无缘了。

      再一个叶剑英,有人以为叶那就是参谋参谋,其实太小看叶了,叶是广州起义的领导人,资格很深的,徐向前牛不牛?黄埔时还坐下边听叶讲课呢。说起来,也是叶的间接学生,国共合作时,多少国民党将领看见叶都要敬礼喊一句叶教官好。当然不是说他资格老就应该是元帅,另一方面,叶的功劳也很大,毛泽东给他的评价不是无中生有的,叶以后多次被打终于不倒也是没来由的,叶在瑞金时就是军委的参谋部长(总参谋长),这样的资历是没有多少人可比的,陈毅后来说如果叶挺也活着军队就有两位叶帅了,叶挺那是红军首任总司令,广州起义的总指挥。广州起义诞生了两个元帅,一个是叶剑英,一个则是徐向前。

      说到大将,大家都给粟裕喊冤,说他应该是元帅,我们还要回到原来的问题的起点上,那就是一个名将不见得是一个名帅,再者,以资历论粟裕的资历不深,新四军是粟裕发仞的开始,粟的脱颖而出是后来抗战末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粟那样的军功做大将第一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屈才。如果说到屈,那徐向前才是最委屈的呢。

      十大将里面有两个四方面军出来的,一个徐老虎徐海东,一个是王树声,徐海东不光是四方面军的,还是后来开拓西北根据地的一个标志人物,像许光达,因为湘西肃反杀人太多,贺龙的真正副手段德昌等人早就被杀,所以,许光达自然也就是湘鄂西的领导人之一了,再者,许的资历也不浅,他和孙一中他们一起创立的的洪湖根据地,著名的红六军那时候孙一中是军长(孙一中也叫孙德清,肃反时被杀),政委是周逸群,参谋长就是许光达。罗瑞卿当选大将,被看作是因为“巴结”毛泽东所致,这也是不了解罗的履历,罗在红军时那就是军政委,是罗荣桓以后的替手,军中二罗那也是相当有名气的呢。

      包括那位名声不太好的萧华上将,他十八岁做少共国际师政委,也不是靠着吹捧上去的吧?战争年代官运亨通不能说没有运气在里面,但是更多的则是能力。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后来回忆萧华说,那人真是有水平。龙书金的胳膊打断了,医生说到截肢龙书金不同意,说了一番道理,萧华在旁边听着,后来就表态了,这番表态保住了龙书金的半条胳膊,这些小事上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萧华后来整人自有他的错误所在,不过以此说他不合格当一九五五年的上将那就是虚妄之言了。

      想起许光达大将说的那些话:“要是周逸群、段德昌、许继慎、蔡申熙、吴光浩、吴焕先、刘志丹他们还活着应该评什么将?”这话说出来当时的人无不动容,都服了,我们回想起来这番话时也觉得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

      • 家园 钟伟不低啦

        正军级的就是少将, 部分老资格的给中将,

        个别的还有大校的.

        钟伟整个解放战争年代都是师长,49年才被

        越级提为军长.抗战中还被撤消职务,开除党

        籍,少将不低了.

        • 家园 钟伟那个处分有意思啊。

          这边李先念给他处分,那边黄克诚给他当旅长

          另外,钟是48年任12纵司令员的。

    • 家园 【纪事】一九五五年授予上将军衔的基本条件和使用

      一共是三条:

      1.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是师一级的干部

      2.抗日战争旅一级的干部

      3.解放战争兵团一级的干部

      而当时笼统的说法是正兵团的多数可以评为上将,副兵团的多数可以评为中将,准兵团的多数可以评为中将,正军的多数可以评为少将。军委还有酌情加升的说法。

      有些人尽管军衔评定过低,可是,在使用上则力求做到公平合理,比如廖汉生中将,他自己曾经在评定军衔时受到过毛泽东的表扬,这个表扬,廖汉生自己回忆说不知道,可是,被毛泽东介绍入党的彭绍辉等人却说有这么一回事,不论真有还是假有,总之,廖汉生的使用是按照上将待遇来定的。

      南京军事学员的党委第一书记照例应该由钟期光担任,钟是上将,可是,后来毛泽东与军委还是让廖汉生做了党委第一书记,当然这和钟犯了错误有关,而此前的人大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以后,国防部被任命七名副部长,他们依次是: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肖克、李达、廖汉生。廖汉生是七位副部长中唯一的一位中将。而且,廖汉生一任副部长居然做了三届,直到文革中,文革以后不再设立国防部副部长。而当时国防部副部长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八路军120师一共就出了两位上将,其中有贺炳炎和彭绍辉,彭绍辉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原来有一种说法是120师出三个上将的,毛泽东也表扬了廖汉生等等,但是,廖本人自述说没有听到,所以,就存疑好了。

      关于上将的标准和条件来自《廖汉生回忆录》,所以,此贴名为纪事。

    • 家园 这个贴子太老了:

      也难得雨夫兄转来,这是2003年当时在青史微言做版主时比较卖力气的一篇贴子,不过,至今不敢再看,就是里面的惊叹号实在太多,说明那时候写这类东西自己比较幼稚的一面,所以,也请老兄看后不必见笑。

      谢谢雨夫兄

      • 家园 这个说的有道理,比如上将李聚奎:

        他最后见到彭总一面时,那是什么关口了,他还给彭总敬了最后一个军礼,老部下的感情就是不一般。另外,彭压低钟伟的军衔这种事情应该是有的,彭不同于林彪,彭比较高洁,而林彪比较阴暗,喜欢拉帮结伙。

        • 家园 请详细说说李上将这个军礼是怎么敬的

          除了他自己,还有谁看到了?包括老彭。

          林彪比较阴暗,喜欢拉帮结伙,他的帮伙里谁的衔被拔高了?黄吴李邱中哪一个不该得他们得到的衔?

      • 家园 我说这篇帖子怎么那么眼熟呀?很想以前看过的!

        呵呵!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时光飞逝呀!

        两年前的五月,对我来说两件高兴的事情:西西河的创立;米兰赢得冠军杯!

      • 家园 温相兄,这里面有什么要改的吗?

        生动不乏史实,我看到的没有作者,现在吵将帅不是很凶吗,原来是温相两年前的作品了,我真有眼光啊。

    • 家园 蒋介石只知道重用自己的黄埔系 只此一招 就差之千里
        • 家园 有一个地方,比如我是听白志文的家属说:

          杨尚昆做过白志文的部下,可是,后来网上的朋友们说杨尚昆没有做过白志文的部下,特别是现在党校内部资料室向我们开放以后,我发现其实家属啊、秘书啊,司机啊,警卫什么的回忆也不能作为什么法定文件来看,现在网上论述党史的文章有进入一种误区的倾向,似乎以上这些人说的话就是板上钉钉的东西,不能怀疑似的,比如张宁说的那些东西有些就是经不起推敲的,还被人引做信史,滑稽。

          不过,白志文这件事也怪不得他们家属,溥杰不就回忆他见过清世宗篡位的东西吗?结果杨启樵一去考证才发现敢情这位二皇帝说的东西也水分很大的。

      • 家园 原来是温相大作!以前看过,很是喜欢。特此鲜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