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半原创山寨 + YY】特科信条:红龙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536 🌺4562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个救过周公的是liti,俩字都不会写

          就是长沙大火被枪毙那个,不是sili。

          • 家园 所谓酆悌暗中私放一说

            首先地点混乱,有说闸北,有说浦东,其实都站不住脚。

            “四一二”发生时,酆悌任第一军1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师长薛岳搭档。薛岳当时很左很愤青,曾积极建言中共秘密逮捕蒋介石(要真成事,以后也没张少帅啥事儿了

            蒋介石就是担心自己的嫡系亲共、下不了手,才将第一军调往南京,后来还把薛岳撤职。参见白崇禧回忆:

            “蒋总司令自九江乘舰抵达上海召见我,面示清党之决心,并招集薛岳之第一师,及刘峙之第二师各级干部训话,第一师中之中下级干部有参加青年军人联合会者为数不小,当场就有人责问蒋总司令太右倾。蒋总司令见黄埔学生中竟有少数军官表现如此左倾,更坚定清党之决心。”

            “蒋总司令应了解上海之情形,问我实行清党需要多少军队,我说:‘只要调出薛岳之第一师,留下刘峙之第二师及周凤岐之二十六军便够了。”

            以上引自《白崇禧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44-45页。

            蒋介石接受了白崇禧的意见,在他到达上海的第二天,即3月27日,下令将第一师从闸北区调往南市区,而以刘峙的第二师进驻闸北区,以便就近监视设在闸北的上海总工会与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在第一师被调离闸北区时,中共上海组织与上海总工会“发动各界代表至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挽留第一师,拒绝第二师。”被白崇禧拒绝。

            第二师进驻闸北区后,刘峙遵令强行解散了闸北区党部,严密监视上海总工会与工人纠察队总部。但是第二师部队也受到上海中共组织宣传工作的影响,军心呈不稳迹象。加之此时蒋在部署好上海清党后,欲赶往南京控制局势,于是下令将第一、二两师一齐调往南京,将严重的第二十一师调往苏州。沪上防务全部由周凤岐的第二十六军承担。

            调入上海的第二十六军原为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赤化不严重,和青红帮一起成了“四一二”反共的主力。而酆悌不可能抗命擅离所部,跑到第二十六军防区。周恩来被扣时,酆悌根本不在上海,又如何“私放”?

            前面黄逸峰的回忆说得很清楚,他在赵舒帮助下救出周恩来后,当即乘车返回北四川路东四卡子桥附近罗亦农同志办公所在地。所谓周恩来“第一次脱险后,随即坐小船渡过黄浦江,潜入较平静的浦东贫民区”云云,纯属虚构。

            酆悌故事的核心人物鲍靖中,也颇为可疑。有说黄埔一期毕业,也有说二期、三期、四期毕业,不一而足。遍查黄埔军校前六期学员名录,鲍姓学员仅有以下三人:

            一期三队:鲍宗汉(25年阵亡)

            三期骑兵队:鲍得莹(经历不详)

            六期:鲍步超(鲍从汉),抗战时任忠义救国军少将司令、金门古宁头战斗时任国军第43师师长。

            鲍靖中这个所谓“黄埔学生”、27年4月就位居一期老大哥酆悌手下的“中校团长”,竟然找不到可靠的证据核实其黄埔出身,委实可疑。

            因此,以讹传讹的周恩来“第二次脱险”并未见载于严谨的官修本《周恩来传》,也就不足为奇了。很可能是演义和杜撰。

            通宝推:楚庄王,黄河故人,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夕大火的替罪羊,算来也是常校长杀的

              故人能不能八一八这家伙,黄埔国军中的背时鬼?官运不亨,反受其噬

            • 家园 谢谢,终于解了我一个疑问

              还有一个问题,凤凰网里有一篇关于周公如何在四一二中脱困的文章,提到周恩来曾经在租界的一个很高档的宾馆里住过。

              然后文章感慨那么多人死去,周公和邓颖超却在如此豪华的酒店里避难,避了一个月。

              而后又推导为什么周公身上这么多钱,又得出一个结论,tg的领导人总是把活动经费,带在身上。项英就是例子。

              那篇文章透着浓浓的刀笔吏之感,虽然没有明说,但使用剪裁来暗示周公贪生怕死,共产党领导把党产带在身上。

              不过,我看了以后依然很别扭,桃先生能说说周公当年逃脱具体经过吗?

              • 家园 你说的应该是“礼查饭店避难”

                --又一个臆造的传奇。

                仔细对照官修本《周恩来传》和《周恩来年谱》可知:

                1927年4月13日上午十时,周恩来、赵世炎等参加了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有十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并同群众一起游行。在当日的“宝山路血案”中幸免于难;

                13日下午,上海总工会会所被封闭。14日下午,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被强行解散。中共组织被迫全部转入地下。周恩来在14日转移到吴淞附近徐家宅一处工人住家的小阁楼上继续工作。这里离市区远,偏僻荒凉,巷子狭小,房屋破旧,附近居住的大多是吴淞机器厂的工人,是一处很合适的秘密据点;

                4月15日、16日,出席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

                李立三、陈延年和共产国际东方部派驻中国的代表维经斯基到上海,先找到赵世炎的秘密住处,随后又找到周恩来、罗亦农等,并决定将罗亦农和三个俄国同志增入特务委员会。特务委员会在4月16日和18日举行了两次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十分愤激的发言。(见周恩来在特委会会议上的发言记录,《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458页。)

                中共中央原要周恩来和李立三、罗亦农等一起,在25日前赶到汉口参加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留下陈延年代理上海区委书记。但周恩来因为上海工人纠察队的善后问题还需要处理,没有立刻成行。他请同李立三一起赶到上海的聂荣臻帮他整理工人纠察队,以减少损失。他们共同拟定了计划,将留下的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状态,把枪支弹药隐蔽起来。他还找徐梅坤等安排了江浙一带的地下武装斗争;给流散在外、经济上有困难的工人纠察队员以救济;还设法营救被捕的人员;

                直到5月1号,邓颖超和母亲杨振德才由广州到上海。由杨振德署名,登报找寻伍豪。周恩来看到后,立即派人把她们接走。邓颖超先在一个医院(日本福民医院)内躲了两个星期。也就在这里,日本医生给邓颖超做检查以后,告诉她以后可能不会再怀孕了。出院后找了所房子,周恩来和邓颖超一起住了几天,就先动身去武汉了。(见《周恩来传》编写组访问邓颖超谈话记录,1985年6月5日。)

                由于上海正处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周恩来是晚上九点钟走的,只由一个交通员悄悄地带他到虹口码头搭上一艘英国轮船。周恩来化装后,躲在三等舱里,两天没有出来。同船的有带着武器的保卫人员。船过芜湖时最为紧张。到了九江,才算松下一口气,周恩来也可以换上便装,到甲板上同别人见面了。到汉口的时候,恽代英开汽车到码头来迎接,把周恩来接到中央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居住。

                  周恩来到达武汉,已是5月下旬。

                综上,你还相信“周恩来和邓颖超在礼查饭店住了两个多月,不能出门,靠地下党组织派人来联系”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27年3月下旬,周恩来曾分别探望进驻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师师长斯烈、东路军第三纵队第二十一师师长严重,劝导他们支持革命,并要他们做蒋介石的工作。

                1927年4月25日,也是从斯烈处得知,敌人正悬赏二万五千元缉拿周恩来。

                也就是说,周恩来在被扣前与斯烈至少有一面之缘;脱险之后,通过某种渠道还和斯烈保持联系。

                通宝推:楚庄王,暗香疏影月黄昏,
                • 家园 嗯,我的确是被那篇厚脸皮的报道给蒙蔽了

                  (99%真相 + 1%谎言 )* 脸皮厚度 = 凤凰历史

                  以后网上还有什么能信的东西啊。。。

                  还有好多人都相信这个版本。

                  PS:原文说,《周恩来传》和《周恩来年谱》都没有提那几天的情况。

                  可惜大多数人懒得翻这两本书。

                  • 家园 唉,现在

                    连口述和回忆录都不可尽信,更别提网上铺天盖地脑补出来的“真相”了。

                    要想求真,只能下笨功夫,老老实实熟读比较靠谱的史料,再比照参看尽可能多的相关文献。小心谨慎为上。

                    • 家园 是的。我深受其害。毛主席关于鲁迅活着的问题,我只吐了两口

                      就不断被人上政治课,一看,全是心证,以结果推其逻辑合理性。还一副真理在手的样子。

                      真不知这么简单地一个摆史料,考据的问题,怎么扯出这多废话出来。

                      最大一感觉,除非正史,再不能看看其他的书。

            • 家园 谢谢
          • 家园 看来有必要澄清一下。

            目前流传周恩来“四一二”期间曾先后两次遇险,即斯烈诱骗扣押和酆悌暗中放水。

            不妨先看看金冲及主编的官修版《周恩来传》是怎么写的:

            周恩来原来住在商务印书馆俱乐部,领导工人纠察队的整编和教育工作。十一日晚上,反动派动手前,先由二十六军第二师师长斯烈出面,装作没事似地邀请周恩来到师部去商议一些事情。周恩来考虑到要做二十六军的工作,就去了。

            后来他总结这次教训时说过:“敌人是怎样骗我们的呢?一个驻在闸北的国民党师长叫斯烈,他的弟弟斯励是黄埔军校出来的,是我的学生。斯烈就利用这个关系和我们谈判。我们就迷糊了。认为可以利用他。我们认为他不会对我们动手。其实我们这时重点放错了,重点应该放在保持武装。当时斯烈写了一封信给我,要我去谈一谈,我就被骗去了。当时我的副指挥也去了。”他们一去,斯烈的态度仍然很客气,但拖着不让他们再离开,同时就对工人纠察队下了手。十二日凌晨,罗亦农得知周恩来被扣的消息后,立刻要原来同二十六军党代表赵舒保持联络的共产党员黄澄镜找赵舒营救。

            黄澄镜在回忆中说:“我们到了宝山路天主堂第二师司令部,我看到周总指挥双眼怒视斯烈,抗议他们的反动行为。这时,房间里的桌椅已被推翻在地,茶杯、花瓶散碎在地上。我听到周总指挥义正辞严地对着斯烈谴责道:“你还是总理的信徒呢。你们公然叛变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反对共产党、反对人民,你们这样是得不到好下场的。”斯烈在周总指挥愤怒的训斥下,不得不低着头说:“我也是奉命的。”经过赵舒同斯烈个别谈话,斯烈开始改变主意,向周总指挥表示“事情已过去了,请您来谈谈,并无其他意思。”多次声明是误会,表示道歉。周总指挥根本不理睬他,转头同我一起坐上汽车,冲过重重关口,回到了北四川路东四卡子桥附近罗亦农同志办公所在地。”。

            多年后,周恩来还痛心地谈到这件事。他说:“那时我们年轻,经验还不足。被骗到二师师部后,商务印书馆因为没有人指挥,就松动了,一下子被缴去了”。“当然,不出去也要失败,但不至于一下子就失败”,“这是一个教训”。他又说:“我们那时做了一些工作,但不深入。最主要的是没有精神准备,没有下一步。” 周恩来那年是二十九岁。他后来说:“青年人革命热情很高,但我们那时好像天下大事就那么容易,青年稍微有一点成功就容易骄傲,至少是头脑发昏,结果给敌人骗了。”

            注:文中引言出自1957年12月22日,周恩来在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老工人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

            黄逸峰回忆见《周恩来同志指挥我们战斗》,《文汇报》1979年1月8日。

            显然,周恩来和斯励的师生关系是斯烈籍以实施诱骗的借口和烟幕之一。尚无确凿史料表明周恩来被扣后,斯励自己主动或受托为解救周而与胞兄疏通。所以,说斯励是周恩来的“救命恩人”没有根据。

            时任第二十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赵舒,19岁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后追随孙中山护法讨袁。他倾向革命,和周恩来、黄逸峰的公私关系都很好,因此中共江浙区委书记罗亦农获悉周恩来误中圈套,并被拘留的消息后,立即向中共中央报告,并通过中共闸北区委委员黄逸峰迅速找到赵舒,请其设法营救。赵舒本来就对二十六军的所做所为十分愤慨,正计划率领少部分存有良知的下级军官和士兵脱离该军。得悉周恩来遇险后,他即刻赶到宝山路第二师司令部劝说斯烈,最终迫其同意让周、黄等人乘车离开。

            赵舒后来宣布解散二十六军政治部,脱离军界。抗日时期,他曾当选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7年在缙云病逝。

            黄逸峰,原名承镜又名黄澄镜。毕业于复旦大学商学院、暨南商科大学。曾任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宣传部长、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席。他从二十六军二师司令部救出周恩来,深得党中央嘉许。陈独秀为此专门接见并赞扬了黄逸峰。

            斯烈后升任第二十六军副军长。1928年5月北伐进军济南,日本制造“五三”惨案,斯烈因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被免去军职,返浙隐居,同时从事养植和育种改良。解放后,被选为浙江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并任杭州市救济事业委员会副会长。1952年秋,陈毅、叶剑英受总理委托,上门拜访斯烈。谈到《政协共同纲领》,斯烈表示:”这个大纲很好,如果10年不变,会有很大的成功。“据说陈叶两位在离开前均表示:“斯老辩证法学得很好”。

            如果说,当初救周恩来脱险有功,应该算在罗亦农、赵舒和黄逸峰头上,而不是斯励。斯烈迷途知返,未一意孤行,也算给自己积德。

            先开个会,回来再接着扒漏洞百出、可信度不高的“酆悌放水版”。

            通宝推:楚庄王,
            • 家园 厉害厉害

              好文章。

            • 家园 多说几句黄逸峰。

              当年亲身营救周恩来脱险的黄逸峰,其坎坷一生足以令人嗟叹。

              这位25年入党的老同志,从27年到36年两下南洋、七次被捕,依旧矢志革命,坚贞不渝。1941年3月,经陈毅、朱克靖介绍,黄逸峰被批准重新入党。在陈毅指挥下,他劝说李明扬、陈泰运二部与共产党合作,实现统一战线,先后担任新四军联抗部队司令、苏北参议会议长、中共兴东泰特区地委书记、苏中军区一分区司令员。1946年初,黄逸峰受命担任国共和谈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交通处少将处长,并作为特别执行小组中共首席代表,妥善处理了“安平事件”。

              解放战争期间,黄逸峰担任东北铁路局副局长兼铁路学院院长、东野铁道纵队司令员兼党委书记。在东北铁路总局工作期间,黄逸峰看不惯某些苏联人以“救世主”自居,态度骄横,举止轻浮。为维护中国人的国格和人格,他对公然在宴会中调戏中国姑娘的老毛子毫不留情,当面予以痛斥。谁知这色鬼回国后恶人先告状,小报告一直打到斯大林处。后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向毛泽东反映“黄逸峰瞧不起苏联人”。活脱脱又一个“刘顺元”!

              上海解放后,黄逸峰负责接收上海铁路,出任第一任上海铁路局局长,后调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并兼任下属的华东交通专科学校校长。受“薛承凤事件”牵连,一下子变成被最高层关注的压制群众批评的典型。毛泽东曾在一份材料上写下“压制批评,轻则开除党籍,重则交人民公审”的批示。1954年,毛泽东说,允许别人犯错误,也允许人家改正错误,譬如黄逸峰。1956年底,中共上海市委批准黄逸峰重新入党。

              1978年,年过古稀的黄逸峰受命重建上海社会科学院。1984年转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直到1987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对上海市委正式批复:"同意恢复黄逸峰1941年3月重新入党前的党籍,党龄从1925年10月起连续计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25年8月参加共青团时算起。"

          • 家园 是酆悌(fengti)

            我一直以为是斯烈救下周公的。

        • 家园 聪明正直之谓神,有功德于民谓之神,御大灾捍大患之谓神。

          高大全那是政治需要宣传需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