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茗谈(95):织锦 -- 本嘉明

共:💬78 🌺27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了下财产公示的信息

        应当是可信的,夫妻两数十年积累,加上只有一个孩子,加上做丈夫的大多都是公务出行开销很少,这个数额是可信的。

        只是王大统领的略显高了一些。

    • 家园 中国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为什么没有美国那么有效?

      我看关键的一条,是小农意识,不肯让知识分子发(该他们所得的那份)“财”。好歹有了个成果,首先是单位的,一要感谢国家,二要感谢组织,三要感谢书记,四要感谢伙房,总之一般没你自己多少事。这在以前,国家穷,一大二公,搞点科研都靠单位的物质条件,科技工作者的人身地位如同依附于地主的佃农,这还是说得通的。但今天是微博时代,点子横飞,名人如云,所谓“科研的过程,科研的成果”,都大大多元化了,不能再用老框框来框死工科男们了。你能说,柳传志王选他们搞硬件,是科研;李彦宏搞百度,就不是科研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们既然搞的都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事,那就都是科研。只要不占用公共资源的独自研究,你就应该占收益里的大头。

      现在的年轻人,不分国内外,他们早慧早熟的程度,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人家懒得提醒你们老梆子们罢了。而同时,这代年轻人的心灰意冷,也不是我们老一代能想象的-------因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听前辈装孙子是正常的,论年资还轮不到有发挥空间是正常的,而今天的年轻人根本不吃这一套,觉得不分年齿,有力者上,才是王道。既然你们不让我们上,我们去宅了。

      当这些人中有两把刷子的,真的被激发起来,鼓动起来,掀起新时代的“痞子运动”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又必然为他们担忧,动用自己的社会能力为他们保驾护航。但再保驾,你是保的一方,他们才是小老板新主人,利益要先归他们。所以,发动三个孩子,就同时捆绑发动了三个家庭,发动了方方面面的资源。这些资源,闲着不也一天天闲着吗?人的能力不是逼出来的吗?

      我们不知道哪种具体的方法,可以一举超越美国的“硅谷模式”,但发动娃娃,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发动起来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一哄而起,乱枪打死老师傅,不是不可能。大家现在所担忧的,无非是他们太嫩,不知社会的险恶,娃娃兵上阵,枪都拖不动,所以小本这样鼓吹,是大面积草菅人命。

      大家安啦。孩子们的聪明狡慧,生存智慧,不是自以为是的你我所能衡量的。到底是骡子是马,让跃跃欲试的那部分人自己出来跑一跑,后果自负,打死无怨,就行了,有限责任公司嘛。如果这些小芽小草争先恐后地冒尖,把一块块板结的,死气沉沉的,权贵资本把持的产业版图冲个七荤八素人仰马翻,那我们还要谢谢小哥几个咧。

      • 家园 本兄想造反?

        我朝治国方略精髓乃是利出一孔。人有了钱肯定都想要自由,自立山头,染指政治。故必须利诱收买打压。不服者尽数出局。奈何?

      • 家园 中国的“官本位”文化是一个原因。

        别管懂不懂,只要带个长,就似乎应该知道一切。

        单纯搞技术没啥好处,不如不干的。

      • 家园 别的不说,至少有一个好处

        与其把数代储蓄投入的“房地产",还不如投资到孩子的事业上。

        鼓励大学生创业对两股歪风是有力的对抗:

        1.年轻人必须买房,各级政府地产商联手从孩子父母身上吸金

        2.把有活力的年轻人从吃国企“金饭碗”一条道上解放出来

        听说国内创业的确有很多困扰,迷途本狼说的也不全错,我就知道一个海外归国的官儿代,还是真正的开国官儿代呢,创业过程被折腾到监狱里去了,不了解释他自己的问题还是被被人整的,反正是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困难。

        因此才显得上海政府的有远见有决心,能够主动的鼓励年轻人创业,想必也会从除了资金外有别的支持。国内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之复杂对年轻人创业的确有许多掣肘,但是也不能小看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形成的新的商业机会。比如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就是一个游离于传统社会大染缸之外的一个区间,因为许多社会中有实力的势力并不了解也不屑于去参与,政府也不清楚,反而对于那个时代创业的那一代人是个好事。而互联网的商业机会与用户群完全产生于年轻人,也就是对新事物有了解的一代人中间,等到形成规模产业所有人都弄明白时,这代人已经立住脚了。由此可知,这个代沟其实才是中国发展中一个最有利的元素。

        楼下有人说,互联网的大机会没有了,因此未来的年轻人没希望。类似的观点在柳传志,李彦宏他们那个时代也有老一代的人在说。这个说法其实暴露出的问题就是代沟已经在出现,在这样说的一代人与更年轻的人之间。不是说年龄永远是代沟的绝对标记,但是心理年龄,知识更新频率的年龄的关系更大。比如仍然对黑莓恋恋不舍的人与抛弃黑莓或第一次选手机没有选黑莓的人们中间,就存在这个数据时代上的“代沟”。但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因为起步晚的原因,反而在这个科技发展的速度超过人的生理老化速度的年代有知识更新上的优势,因为他们本来也没有老的知识需要更新。因此,从创业角度看,越是刚出校门的人越容易接受新事物,越容易在有前瞻性的创新上勇于尝试,而不是因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了解反而成了担心风险勤于判断得失的老一代人那样。

        创业的必然规律一定是少数成功多数失败,本质上风险性的。这个性质决定了创业主要的是年轻人的活动,“老人家”们除非是有财务实力并很有vision的人,否则还是当傍观者比较好。

        更重要的是,鼓励创业对于为中国未来培养真正的人才,而不是在国企花房中养大的长袖善舞的“室内”型人才,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更重要。中国依赖大型国企既是“国策”,其中有着深谋远虑的原因,这个既有日韩的影响,也有江山万代红的思考,甚至“帝国”分子们的梦想也很大程度寄予其中。但是不论如何,这个体制对于培养开拓型人才,有远见的未来领导人都不是个很好的体系。年轻人创业应该上升为国家政策,至少还可以为国企提供更好的人才。

    • 家园 鼓励大学生创业是挑动没经过训练的士兵上战场

      鼓励大学生创业是挑动没经过训练的士兵上战场

      怎么贴金也是浪费民脂民膏+谋害未来

      • 家园 原来盖茨和乔布斯都是炮灰

        不算美国的,马云俞洪敏不是教师出身?

        创业不一定是在读大学生,研究生和助教也行啊。斯坦福的大小牛教师,有几个没在外面搞个自己产业的?

        现在的大学生中,就没有有雄心的中产家庭子弟?父辈就没有一点资源人脉可用?你太小看人家了。

        我们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学生创业)的生存率,1%,5%?人家打死无怨,前赴后继,你着哪门子急?

        但如果有3%的成功率,考虑年产600万这个规模,中国硅谷的模式,不就摸索出来了?各个产业的前景,不就一片光明了?

        对了,你创过业没有?创业的最重要要素是什么?蛮勇啊。

        • 家园 花蛮勇

          小资们最缺的就是这个

          • 家园 我早先在国内独自办过一个小公司

            能生存,但遇到发展瓶颈了,不容易做大。加上其他因素,就出国了。

            现在回想,创业第一条,就是蛮勇,没有这个“一”,后面啥都不会有。今天我的能力肯定比当年要高一些,但蛮勇就不一定还有剩了,顾家嘛。

            刀头舔过血,其实蛮有快感的,年轻人应该尽可能品尝一哈,哪怕是开个小店呢。

            • 家园 赞成!

              这档子事情,必先有大勇,后才能有大智。

              刀头舔血,确有痛快之处!

              • 家园 不是大勇

                一是“不懂”,二是“不公”。

                “不懂”,就是无知者无畏。

                “不公”,就是在国营大外贸公司当外销员,经济师职称,完成年任务500万美元以上,然后收入跟外界比比,不能不令人气馁。(当时还是分公房的时代,领导跟小兵的待遇是没法比的)

                所以,国营企业固然在上规模企业领域能有所成就,但内部的不公,低效,浪费,是外界(民企和三资)不能想象的。尤其是扭曲企业内部风气和从业人员的人格,使得人人争官拍马,而不是“争(办)事”。所以“国进民退”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会不可逆地摧毁国家。当然,国营企业不会急功近利地榨干你,而是按部就班严格训练你,这是值得说明的。

                所以我说创业不适合大多数人,毕竟我是受过8年严格训练的外销员,人脉也一大把。但是世界上从没有“准备好的战争”,心里有一把火的,也不要过于畏首畏尾。

                尤其是学IT和财务专业的国内在读大学的朋友,不要怕,先学好专业。我冷眼看了很久了,加拿大的大型商业银行,都配备庞大的IT部门,但下面的业务部,普遍把小工程外包,因为自家的大爷们叫不动。银行是经营什么的?银行不是经营“钱”的,银行是经营“数据”的,几十年上百年,本国家家户户的财务数据。只要“三网融合”,加上一些法规开道,西部成为全中国的“BACK OFFICE”,比如说兰州市跟上海市对口,比现在加倍投入人力(程序员和初级分析员),挖掘数据,提高银行经营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