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美国海军核潜艇力量的未来挑战 -- 晨枫

共:💬178 🌺1312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科技是烧钱的东西

                  不要说苏联。

                  二战后的英国,在科技上不弱,特别是和军工有关的。但是二战后,殖民地独立,国力衰微,最后也是大不如前了。

                  说起科技问题,不得不说的是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中国改开以后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随着对外交流的宽松,出国的机会比前三十年多了。但是也就存在了国内的收入和生活条件竞争不过国外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在前三十年包括文革不存在,因为那时候没有太多出国的机会,就是去苏联老大哥或者东欧学习也留不下来。如果保持封闭的体系就没有这个问题,但是从长远来说封闭是不好的。

                  80年代中老妈出国作博后,美国给5位数美元的工资,国内年薪不过三千人民币一年,加上汽车住房电器等的差别。有多少人选择不回来,有些在国外留不在科研实验室,就开饭店的也有。老妈算回来了。

                  不过老妈单位的领导很开明,对于人员出国还是大力支持,因为毕竟还是有回来的人。

                  1 回来的人也学到了东西。也建立和国外科学家的联系。

                  2 因为国内收入低,出国挣点美元回来,有助于稳定单位人心。

                  3 毕竟在外面是给人家打工。老妈一个师兄出去了,前几年去世时候也就是实验室的实验师。而回来的人,有机会升到教授博导,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学生,以后出国的机会也很多,反而是有更多事业上发展的机会。

                  2010年老妈单位接待过一个俄罗斯访问学者,这个专业不是前苏联的强专业,但是他的大学却是我们认为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强校,本人有留美经历,在大学也有自己的实验室,但是好像工资不高,一个月大概1000美元不到,所以也要经常到其他国家做做访问学者,赚点外快。

                  通宝推:brentpyz,
                • 家园 晨老大,文革对中国军工的影响是正是负、影响多大?

                  很佩服晨兄对军事的研究,但关于文革对军工的影响,晨兄的结论可能有点想当然了。

                  虽然我对文革中军工的发展没有研究,但从文革对中国其他工业的影响来看,未必那么糟糕。

                  文革实际冲击社会比较大的就那么一、两年,后来就缓下来了,而且就有冲击的短时间而言也基本上没有影响到军队和军工。人们对文革的很多印象,实际大都是80年代初伤痕文学/电影以及后来的有意无意的宣传造成的。

                  真正对中国军工影响或伤害大的可能还是80-90年代的针对军队和军工的收缩、消极和无所作为的政策。

                  • 家园 的确是

                    凡事就怕细节,须知,很多军工成果是文革期间出来的。

                  • 家园 你可能认为军工可以脱离一般工业基础而孤军突进?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错了。

                  • 家园 加一句话:人才断档十年的影响

                    67年停止招收大学生,到72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77年恢复高考。72年后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不能说没有杰出的,但那是个例,普遍的进校水平较差,教育不系统,三年制,学术届中工农兵学员要么后来读研究生回炉,要么出国深造。学校的老师们黄金时间都浪费了,我的老师是院士,他对我们讲,实际上从64年“四清”开始,政治就大规模介入科研,他们被抽出组成工作队下乡半年,吃住在农户家中,清算大队干部的经济问题。

                    我个人认为,文革中的重大科研成果是文革前打下的基础,以东方红一号为例,我们单位是58年就成立相关课题组,61年经济困难暂停,64年恢复研究,68年被军管并并入五院,但非军工的部分基本上凋零了。

                    你可能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在文革中什么都是政治挂帅,以我自己体验而言,父母周一、三、五晚上政治学习雷打不动,我们孩子经常睡着了父母政治学习还未回来。

                    文革对我而言,绝对是痛苦的记忆,虽然我在文革中的生活比起周围的人还算是好的。

                    • 家园 你少来!

                      高校和科研院所你呆过几年?人才断档是文革吗?难道不是洋插队?工农兵学员入学基础差又怎么样?毕业的时候,难道大都是水货?问问90年代后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关键岗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多少来自工农兵学员?改开后的80年代走了多少科技人才?你计算过吗?中国80年代和苏联整个90年代相仿,中青年的科技精英们赶着学习英语,都上资本主义国家淘金去了,那才是人才断档的根本!

                      用我父亲的话说,文革的时候,科研经费用都用不完。改开后,科研经费一年比一年少,到后来根本没有钱,只好出国搞科研。改开政策根本不鸟你,你让科技人员怎么办?钱学森被人诟病80年代去研究气功和特异功能,为什么?好好的研究火箭的科学家,他自己愿意?还不是没办法,没钱怎么搞科研?中国的火箭发动机研究,就是在那个时候中断掉的。70年代研制的发动机,一直用到今天。中国科技怎么会落后的,明白了吧?

                      通宝推:摇曳凡尘,
                      • 家园 几个问题跟你商量

                        家里有作科研的,不敢说比你家的人更有代表性。但是可以说一下。

                        文革的时候,科研经费用都用不完

                        不知道您说的什么单位。怎么个用不完。

                        老妈过去的科研单位,文革前考入的研究生。文革开始闹得很厉害,批反动学术权威,连出身不好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都被整。结果一位青年科学家因为被诬陷在香港有特务联系自杀。68年老妈和很多研究生停止工作去解放军农场劳动。后来老妈没有研究生读完,回到原籍当师范教师。到文革后,那个单位才开始重新招研究生,老妈才重新考出来。

                        没法比较经费。但是从研究活动来说,文革负面影响不小。

                        中国80年代和苏联整个90年代相仿,中青年的科技精英们赶着学习英语,都上资本主义国家淘金去了,那才是人才断档的根本!

                        但是你了解俄罗斯十年后有多少人海龟,中国有多少人海龟。老妈2010年接待过一个莫斯科大学(说起来过去也是世界名校)的俄罗斯教授,他是留过美的。在本大学一个月工资不到1000美元。远远低于老妈单位给海龟开的价钱。莫斯科的生活成本不低于中国一线城市。所以此人还要到中国作访问学者挣点外快。老妈现在单位的40岁作用的年轻人几乎都有在国外的博士后访问学者的经历,有国外博士的也不稀奇。现在老妈的实验室可以付钱让西欧某发达国家的科学家来干活,帮着指导学生,还能招到意大利这种稍微弱点国家的毕业生做博士后(这种国家现在经济不景气,博士毕业就是失业,但是你也不能付人家街头民工的钱)。还不是钱的原因。

                        现在看到很多过去作过科技人员的,80年代因为经济原因下海的,或者出国的,回忆过去往事,就是不堪回首。这可以理解。但是似乎这些人的回忆历史就停止在他们中止科研的80-90年代。而后来怎么样他们貌似是不了解的。比如现在网上说的是院士是60-70岁的人论资排辈。如果说过去情况不错。但是,这些人可以看看2007,2009,2011中国科学院增选的院士有多少40岁和50岁的人。

                      • 家园 85年进科研单位的,咋样?

                        就你这个小样,还来劲!我进单位时的办公椅上还写着几连几排,文革中军事化管理留下的痕迹。文革中科研经费用都用不完,是不是做梦啊?钱老我参加过他的系统论学习班,挺慈祥的老头,思路挺开阔,但个人感觉有点开阔过头了,五院院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出身,他这位置还考虑他的科研经费?

                    • 家园 确实不了解

                      文革结束时我还在幼儿园。

                      太祖发动文革是想破掉中国几千年官僚主义、权贵主义的社会现实传统,却没想到官僚们的反抗这么激烈。又或许太祖想到了但认为不得不为。

                      至于中国科研和教育受到的伤害,我想一辈子为了中华崛起奋斗的太祖、周公、朱德那一代人肯定不想有这个结果,但他们这些人由于教育和奋斗经历都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熏陶,再加上共和国从49年到60年代在工业化上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果,让他们对于教育和科研的认识上有了轻视的、不过尔尔的心态,这可能是文革对中国教育和科研造成严重伤害的原因所在吧。

                      • 家园 可能不是这样的

                        两弹一星,耗去当时共和国多少资源。而且都是穷家档里的金字塔顶上的黄金资源。老三现在人模狗样了,就说现在的老大老二,当年修地球供老三,是断了家里文化人的传统。这不是什么美德嘛。说句玩笑话,不在两弹一星里呆过,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科工男。而两弹一星是保命的,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如果留的都是一堆“盘尔西林都吃不完”的货,又有什么用。可以检讨,可以批评,也可以自我批评。但不能把自己丢到泥潭里面,还叫别人踏上一万只脚啊。起码,现在搞出成绩的,大多还是当年的队伍,还有当年的传统。依然给人以希望和期待。其实,真要说断层,我们断了一百多年了。

    • 家园 其实就算当前数量,也足够美军使用了

      美军目标不少,但值得动用核潜艇的任务,并不多。

      要像几十年前那样全球海洋掌控,当然数量不够,但要集中火力对付我国和俄国,还是够了。

      晨大的这个观点很好啊:航母是吸引关注和对付小国的,潜艇才是用来打赢未来战争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