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于光远团伙研究 -- zirun99

共:💬82 🌺144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方舟子晒的刘菊花的学位证书没觉得有什么破绽。

                  与十年砍柴的兰州大学的学位证书类同,款式和毕业时间等都一样。

                  至于有人质疑证书太新,这没道理,我的大学学位证书虽然比其晚几年,显得也很新,再过几年,我相信也一样。原因很简单,极少用,基本都放在柜子里,能不新吗?

                  至于为何没有刘菊花的同窗背书,原因可以很多,比如刘菊花人缘很糟或失联,甚至有可能是方舟子故意阻止,等着韩家拿此攻击,然后再抛出证据,这样打脸才有力嘛。

                  至于你说兰州大学没有出面证实为真,这个想法奇怪,兰州大学为什么要出面,有人申请鉴定了吗?兰州大学主动自作多情的跳出来,不是傻子吗?

                  从证书角度来看,我认为是真证。

                  有人认为证是真的,但证是走后门补办的,这我无法判定,我没这能力。关键是他们也没有拿出走后门补办的证据,全是揣测,这如何服众。

                  还有所谓于光远家92年的合影,上面指为保姆的人,以我看,与刘菊花不像,不是一个人。

                • 家园 你的逻辑反过来一点问题没有

                  1、方舟子后来亮的刘菊花的毕业证书,虽然有网友说明是伪造的,兰大并无学校方面出面证明那份证书是的。

                  2、争论几年,并无一个同学的出面否认刘为同学

                  因此刘菊花是否有大学学历可以基本说是定论。

                  另外,现在不说刘是小保姆了吧?不也曾经言之凿凿?

                  @方舟子 到底是方舟子介绍刘菊花给于光远,还是刘菊花介绍方舟子给于光远?: 韩家军不知从哪弄到一张1992年于光远先生与人合影的照片,然后说其中一个女人就是我妻子,在当于老的“保姆”。这种毁人清誉的谣言,谁传谁信谁他家去给高官当保姆。1992年我妻子还在大学哲学系读本科,十余年后才由我介绍和于老见过一面,也是唯一的一面。 转发(404) | 评论(1084) 今天19:26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7)| 收藏| 评论(4)59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还有,关于同学,如果你要把十年砍柴拿来当证据的话,最好不要,已被辟谣:

                  咳。树欲静而风不止,既然造我的谣,我得澄清:我从未说过“”兰大校友无刘菊花,除非自考“---造谣者智商实在太低。 @微博辟谣 //@姑苏小桥: @十年砍柴 这是真的吗?求辟谣~//@谁是追风筝的人: 推荐给@钭江明私人微博@罗永浩可爱多@陈宝成@翁涛wt@哲学老怪@贺卫方//@沙漠雾菘:这是真的吗?

      • 家园 刘菊花的论文,依网上披露的来看,似是有抄袭之嫌。

        不过,披露刘菊花论文事的人,显然是为了报复或威胁方舟子的打假行为。

        论文抄袭,说实在的,在我国并不是什么少见的事,在丑闻中也不算杀伤力大的。方舟子打假的标准很高,调子也高,说话也刻薄,所以凡是被他打的都觉得委屈,“这事也算事?”,“那么多人都在造,为何打我?”,诸如此类。他们当然会反击,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打方舟子的假,有点难,那自然是找方舟子最在乎的人了,就是方舟子的老婆父母。我看,如果找不到刘菊花的毛病,很可能会转向方舟子的父母。

      • 家园 网上搜出的辟谣声明

        于光远家人澄清谎言声明

        作者: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时间:2012-03-11 来源: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3 月 6 日 下午,胡耀邦史料信息网工作人员电话采访了于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他们表示,对近日来网上流传 “ 于光远安排保姆刘菊花入社科院读研 ” 的谣言深表震惊和气愤。刘菊花曾随同丈夫方舟子一起到光远同志家中拜访,仅此而已 , 从无其他关系。光远同志 1989 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改革的先行者和思想理论界的旗手,受人敬仰。刘菊花 1999 年起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读研时,年届八十五的光远同志不担任中国社科院领导已十余年之久。如今有人居然借“韩方之争”恶意污蔑中伤光远同志,行为令人不齿,应受到公义谴责。光远同志的家人及身边秘书在此呼吁:请广大网友切勿传播谣言,留百岁老人一份清静;并请网友协助查清何人造此谣言。

      • 家园 于光远的二女儿是于小康

        于小康是以她初中学历考上了研究生,不过她上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系。由于历史原因,在78年,以高中初中肄业的学历直接上研究生的并不罕见。

        刘菊花的学历不明。

      • 家园 造谣

        造谣,传谣,是你们这种人的谋生手段!

        • 造谣
          家园 为什么说是“造谣”呢?
          • 家园 别的不知道,至少那几百号人联名说刘菊花论文造假应该

            八九不离十,如果没有造假,后果是什么?岂不是对方舟子更有利。

          • 家园 证据很多

            抱歉,本人系专业人士,无暇回答你的问题!那句话也不是对你的贴!楼上楼下已有人给出许多证据。你们要攻方舟子,可以,需要走正路!但是,捕风捉影攻击别人家人,实在为人所不耻!

    • 家园 看于光远在浮夸风中的推波助澜

      著名的于光远先生就参加肯定政绩工程的事业,他在195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发表文章《小麦增产对于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革命意义》,文章告诫:“我国科学家和科学研宪机关面前摆着一个重大的任务,那就是广泛地调查研究农民丰产的的经验,虚心地学习群众中的新的担暇,并且加以分析和粽合,集中和提高,作出科学的总结,以便使这些经验推广开去,帮助广大的农民群众掌握这些经验,获得更普遍的丰收。”(第27页)对于省委书记们的政绩论证需要,于处长把握的是多么及时啊,于光远能够从中宣部处长位置上脱颖而出到后来的高位,与他总能及时地反应高官们的迫切需要的敏锐嗅觉是分不开的。

      省委书记们唯恐落后,广东能够实现的我们也能实现,这个政绩需要很容易理解,但是也有很多知识精英都出来为高官们的政绩需要服务,都写文章论证高产如何符合科学原理,很多文人都写文章扣帽子说不相信高产的人就是右倾,著名的吴象先生就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为了实现千斤县——记晋中十县农民的决心和干劲》发表在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说“从我们到过的地方看,每个县毫无例外地都有为数不少的双千斤乡、五千斤社、万斤生产队,至于万斤以上的试验田,更是举不胜举。”吴象还在他的文章中间说得活灵活现:“麦子大丰收确实是一把万灵的钥匙,能使任何顽固保守的人开窍。刘三才他们的大麦试验田原定的指标是三千斤,竟把社里一个名叫温四才的老汉气急了,他赌咒:‘你们真能打下三千斤,我拚上脑袋!’直到麦子登场,他看着事情不妙,还是不大相信,但打的结果不是三千斤,而是五千七百零二斤。老汉服输了,当刘三才突击组再试验在回茬地产万斤谷子的时候,他就变成了积极的支持者了。一个夏天,出现了多少温四才式的喜剧,有多少温四才式的人物经历内心深刻的变化啊!”文革初期五一六通知中间猛烈批判“党阀”和“学阀”的结合,扼杀真理,愚弄老百姓,败坏共产党的信誉,最主要的例证都是出现在1958年的浮夸风期间。

      链接出处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全文

        小麦增产对于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革命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 1958年08期

        于光远

         我国广大农民经过冬以来几个月的苦战,战胜了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

        获得了小麦增产的惊人成绩。

        根据初步统计,全国三亿六千多万亩冬小麦共计增产二百二十多亿斤,

        比去年的产量增加百分之五十强。这样高的增产幅度,在世界农业生产史上是

        闻所未闻的。经过这一步的跃进,我国的冬小麦产量就达到了六百四十亿斤。

        在这次冬小麦增产的跃进中,出现了许多大面积高产的地区,如河南省平均

        亩产超过五百斤的县就有孟县(五百三十八斤),偃师(五百三十四斤),博爱

        (五百二十斤),襄城(五百一十九斤),夏邑(五百一十八斤)等县。以夏邑县来说,

        这个县的自然条件并不好,土地瘠薄,很大一部分是碱地和砂地,去年冬小麦平

        均亩产只有一百零七斤,今年一下子就跃进了将近四倍。

        在这次冬小麦增产的跃进中,还出现了许多试验田的高产纪录。据河南、

        安徽、江苏、陕西、山东五省不完全的统计,亩产千斤以上的小麦试验田就有

        二十多万亩,其中有许多亩产三千斤,四千斤,五千斤以上的高产纪录。到目前

        为止,我们已有河南省西平县城关镇和平农业社的上麦试验田亩产高达七千三百

        二十斤的纪录。根据一九五四年出版的苏联卢克亚纽克所著“如何获得冬小麦的

        高额产量”一书记载,当时冬小麦的世界纪录是每公顷一百一十一点八公担,即

        每亩一千四百九十一斤。我国农民在今年夏天所创造的最高纪录已为这个数字的

        百分之四百九十。

        我国农民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断定了今年夏收的高产纪录决不是不可超过的

        最高限度。例如河北省安国县卓头村农业社,今年共种小麦一千六百九十亩,

        平均亩产八百二十斤,其中第一队六十二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一百一十斤。

        这个社的试验田的产量达到了亩产五千一百零三斤。他们总结了今年获得大丰收

        的经验,认为还有更大的潜力,因此,他们计划明年种小麦两千亩,亩产五千斤,

        并搞八十亩试验田,亩产达到一万五千斤。楼上还有楼,天外还有天。这就是

        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从今年冬小麦的高产中得出的结论。

        小麦生产的这样的跃进,不能不在人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上引起一个革命。

        “小麦是低产作物”这种陈腐观念被打破了。“农业只能慢慢地增长,即使在

        社会主义制度下每年增长的速度最高也只能是百分之四左右”这种陈腐的观念也

        被推翻了。

        小麦生产的跃进,也不能不在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上引起一个革命。广大农民

        的创造性的劳动,推翻了农业科学上的许多陈腐观念。

        例如,有一些农业科学家一向轻视耕作栽培在提高作物产量上所起的作用。

        他们断定作物的产量是由品种的性格决定的,再好的耕作栽培也只能使产量增加

        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但是今年小麦增产的实践证明:在使用同样的优良

        品种的条件下,由于改进了耕作栽培方法,就可以使产量提高几倍之多。

        拿密植来说,有一些农业科学家曾经为密植规定了他们的所谓绝对不能超越

        的“极限”。有人引证实验材料断言:“小麦每亩的株数不能超过五十万株,

        超过就太密了,就会不透阳光,不透空气,容易造成霉烂、倒伏,因而大大地

        减产。”但是,现在许多合作社已经用事实冲破了科学家规定的这种极限。湖北

        谷城县新气象五社,在亩产五千四百六十七斤的试验田中,密植的程度达到每亩

        二百四十多万个穗子,据该社主任估算,每亩约一百八十万株左右,即平均每平

        方寸约三株。在这块一亩五分试验田里,他们深耕一尺二寸,又上了一尺多厚的

        河滩淤泥,所用的麦种都经过黄泥选种和赛力散拌种,采用播幅六寸,空行三寸

        的宽幅,条播以后,又追化肥四十五斤,水粪四十一担,除虫三次。可是我国

        农民已经依靠冲天干劲和大胆创造能力,使土壤状况和营养条件发生了变化,

        因此才能实现这样的密植。这是习惯于把各种因素孤立起来看问题的科学家所

        不能设想的。

        现在把农民群众的高产纪录同农业科学机关试验田的产量一比,后者就不知

        落后多少了。这对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有助

        于进一步打破在一些研究机关和大学中长期存在的脱离实际、不愿意向劳动人民

        学习的沉闷空气。农民群众能做到的,拥有大批科学技术人员和优良设备的研究

        机关和大学为什么不能做到呢?问题就在于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他们的思想上

        和研究方法上必须有一个革命。

        我国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机关面前摆着一个重大的任务,那就是广泛地调查

        研究农民丰产的经验,虚心地学习群众中的新的经验,并且加以分析和综合,

        集中和提高,作出科学的总结,以便使这些经验推广开去,帮助更大的农民群众

        掌握这些经验,获得更普遍的丰收。从这些经验的总结中,无疑会大大推动农业

        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农业增产的任务,还要求我国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机关在

        总结群众丰产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掌握世界科学的最新成就,敢想,敢做,

        密切地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实际经验,进行更进一步的

        创造性的研究,为农业生产开辟新的途径,把这些最新科学技术成就迅速普及到

        广大农民中去,使粮食和各种农业作物的产量以更高的速度,更大的倍数增长

        起来。

        今年冬小麦丰产的伟大成就,一方面,大大地鼓舞了我国许多革命的科学

        工作者的干劲和大胆创造的热情;另一方面,仍然有一些满脑袋蛛网尘埃的资产

        阶级科学家,对此抱着冷淡和不信任的态度,散布各种消极和怀疑的论调,他们

        从资产阶级贵族老爷的傲慢偏见出发,顽固地不肯承认工人农民的伟大创造。

        事实摆在他们眼前,他们仍然转开脸去,说:“我俩不相信!”甚至有这样的

        “科学家”,他们参加了验收,仍然不肯承认他们亲自验收的高产成绩。他们

        抬出“科学”的牌子说:“小麦能收好几千斤一亩?这没有科学根据!”还有一些

        人竭力贬低这些成就的意义,说什么这些成就是偶然获得的,无法巩固的,说

        什么还得看三年才能见分晓。这种偶然论当然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试问,

        为什么高额丰产纪录没有“偶然”地出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为什么单单“

        偶然”地出现在我国农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闹技术革命的这个时候,

        而且单单“偶然”地出现在那些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了各种丰产技术

        措施的试验田里?资产阶级学者的这些思想,在知识分子的队伍中还是起着一定

        的影响的。为了促使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进一步的跃进,彻底批判各种错误论调,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是必须继续进行的一件工作。

        原载《红旗》杂志

        • 全文
          家园 这是于光远自认的丢脸事

          不仅是在红旗上的这篇文章,他还有其他自认的丢脸事,他还“提出科研机构同农民竞赛种高额丰产田,如果比不过农民就要被摘掉科研单位的牌子。”

          外链出处

          还有

          有一次,聂总和我们去看毛主席,在中南海的游泳池。张劲夫汇报科学院的情况,我汇报各地方的群众运动。山东省委给中央的一个报告说一个苹果正在长的时候,把它剪下来,插在正在长的南瓜里面,结果,苹果长得很大很大。现在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我相信群众,超过我的科学头脑。我作为一个科学小组的人,向最高领导汇报。我觉得是自己一件“丢脸的历史”。从这以后,我就下定决心,我们搞科学工作的人,一定要坚持坚持科学性。

          外链出处

          我认为确实错了,就该自己认,这是人应该具备的品质,而不应该推三阻四,找替罪羊。

          在大跃进中,包括刘少奇、邓小平等的荒唐言论行为并不少见,他们应该对此负责,不应掩饰。

          不过,毛泽东就是大跃进运动的点火人,这也是确定的,他也必须负责。

          有人显然是利用了当局故意掩饰2代领导人在大跃进言行这种愚蠢的做法,另外编造一个谎言,即大跃进运动是刘、邓等官僚故意使坏,所以失败。其实这手法与反方舟子的人是一样的,反方舟子的人是利用方舟子为亲讳的弱点,他们是利用2代领导人为己讳的弱点,把水搅浑。

          • 家园 这个承认错误就是避重就轻

            一个懂科学的人,为啥相信“群众”超过了相信科学,根源在哪里?我认为他不是相信群众,是相信某些领导超过了相信另外一些领导。他就不是个搞科学的就是个搞政治的。

            当然放二十年前,我也相信他真心诚意承认错误。

            有一次,聂总和我们去看毛主席,在中南海的游泳池。张劲夫汇报科学院的情况,我汇报各地方的群众运动。山东省委给中央的一个报告说一个苹果正在长的时候,把它剪下来,插在正在长的南瓜里面,结果,苹果长得很大很大。现在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我相信群众,超过我的科学头脑。我作为一个科学小组的人,向最高领导汇报。我觉得是自己一件“丢脸的历史”。从这以后,我就下定决心,我们搞科学工作的人,一定要坚持坚持科学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