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另眼来看伊斯兰暨新疆问题 -- 拿不准

共:💬43 🌺30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完之后有那么一个瞬间,我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怀疑

      我到底是一个左派,还是一个右派?

    • 家园 2

        

        

        9/11事件中美国政府搞错了的事情主要有两种原因:1,政府机构没有强制执行其规则,比如恐怖分子的签证;2,这些规则过时了,比如被劫持四架飞机中的三架,使用的仍然是 FAA 1970年代的劫机手册。估计下一次恐怖袭击的时候美国机构可能还在使用9/11之前的条例呢。官僚主义很严重,尽管是越扩充越大,90%的政府机构不行。

        

        只有第四架飞机,93号航班,没有执行那些70年代的劫机准则。这是当天唯一的好消息。乘客们发现政府已经不好使了,决心自己解决问题。前三架飞机就好像空中的欧盟一样,是个典型的奶妈国家形态:禁止吸烟,100%枪支控制,什么都听机组成员安排,空姐服务态度不好,没关系,你态度不好,你下飞机就被捕。事情结果是"规矩教派"失败了,是那些依靠自我的美国人救了上千人的命。

        

        9/11之后六个月,参与劫机的两名恐怖分子所在的佛罗里达飞行学校居然还收到 INS 寄给他们的关于学生签证被批准的信件。结果主管官员只是得到平级调动的处分。

        

        《连线》杂志2004年报道过这么一个故事。危险路段常常有很多警告牌,但是仍然经常出事,原因是司机们一看这么多警告牌反而觉得政府都已经处理好了。一个荷兰哥们出了个主意,干脆把所有警告标志都去掉,让这条路本身看着就危险,这样司机就会自己加小心。据此在丹麦进行的的实验成功了。制造出安全的错觉等于让公民放弃自己的判断。

        

        拿几把开纸箱用的小刀就能劫持飞机,飞机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的空中样板。如果这些恐怖分子在体育酒吧停车场玩这个,早让人打死了。

        

        9/11之后的第一规则应该是这样的:任何试图把自由公民的自我判断力交给政府的措施都是错误的。举个例子比如说 ID卡。干什么都要看你ID,就是搞恐怖活动不要ID。正确的做法应该把判断的权力留给银行和商店售货员。

        

        英国有一个关于宗教的"仇恨罪"(hate crime)法律,根据该法公民不敢批评伊斯兰教。这些都是奶妈国家的症状。

        

        Cradle to Grave

        

        怎样才能提高西方国家的出生率呢?作者认为出生率低的第一个原因是堕胎(难道不是避孕么?可能右派必须就得这么说吧,反正不是什么精子数减少之类的原因)。堕胎是个人决定,而这种个人决定的依据是现代社会不需要那么多孩子做家庭劳力了,必须寻找适合现代社会的方法来鼓励生育。

        

        社会民主国家的福利制度显然不是提高生育率的办法。欧盟因为低生育率和高福利必须吸引外来移民,而吸引来的移民主要来自北非和中东。结果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统计表明享受福利的40%是移民。这种福利制度的问题就是人不再需要自己的子女来帮自己养老,一切都是国家管。这种情况下就是国家刺激生育也没人想生孩子。然后作者提出了一些比较激进的方法:

        - 一个是多生减税。比如如果你有4个dependents, 你的taxable income除以4.

        - 住房其实是个重大因素,孩子多得有大房子。作者认为这方面的确欧洲,包括加拿大(居住比较集中)没有美国这个条件。

        - 作者认为现代教育时间太长。大学上四年太久。导致现代人身体早熟,思想晚熟。最好提供一个好的高中教育,然后早毕业早工作,最好20来岁生两三个孩子。

        

        只有小政府才能培养能依靠自我,个人创新的公民,奶妈国家没前途。

      第十章 The Falling Camel: Last Legs

      [淘股吧]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首先批评现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的所谓 "多元文化主义",然后提出了对付伊斯兰教的一套方案。这个标题的意思是来源于一句阿拉伯谚语:A falling camel attracts many knives,一匹正在倒下的骆驼会吸引好多把刀 。翻译成中文,如果你自己不自立,结果就是墙倒众人推。

        

        英国殖民印度的时候,印度人有个叫做 suttee 的习俗,意思是如果一个女人的丈夫死了,他们会把这个女人在其丈夫的火葬葬礼中烧死殉葬(我记得环游地球八十天里面好像有这个描写)。英国人怎么对待这个"文化"的呢?英国人对印度人说,你们有烧寡妇的习俗,可以。但我们也有个习俗:谁烧寡妇我们就绞死谁。你们按你们习俗办,我们按我们的办。

        

        现在印度没人烧寡妇了。没有主见的文化多元主义是愚蠢的。你尊重所有文化,尊重所有习俗,你怎么不去非洲啊。文化多元主义是西方精英们发明的东西,赞美所有文化,等于实际上否定自己的文化。丹麦卡通事件之后,欧洲开始讨论所谓"媒体规范",要求媒体在报道穆斯林相关事务的时候要"小心",要"自我控制我们的言论自由"。结果怎么样?穆斯林得寸进尺。伊斯兰发现骆驼正在倒下,根本不可能阻止他们往上捅刀。

        

        伊斯兰跟西方的战争将不会是一场戏剧性的热战,而是以逐渐的,不易察觉的方式占领欧洲。使用自杀炸弹的恐怖分子甚至不是孤立的,他们周围有忙着给敌人在监狱里享受人权的美国;有把杀人犯美化成"军队","活动分子"和"起义者"的媒体,以及一个被移民瘫痪了的欧洲。看来正确的问题不是什么"为什么他们恨我们",而应该是"为什么他们看不起我们"。

        

        极端分子甚至放话说早晚要用民主手段在唐宁街10号悬挂伊斯兰旗帜。- 其实现在英国已经不知道该挂什么旗了。2005年英国监狱已经禁止悬挂英国国旗,国旗可能会令穆斯林联想到十字军。驾照与车辆注册局,以及 Heathrow 机场,也都禁止悬挂国旗。恐怖分子如果只是爆炸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的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让你一点一点感觉不舒服,然后慢慢妥协。

        

        美国国内其实也面临移民问题,主要是西裔(大多来自墨西哥)越来越多。他们不是穆斯林,但在文化多元主义的社会气氛下不知道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同化这些移民。

        

        9/11之后欧美各国政要首先想到的是去访问清真寺,意图向世人表明不是与整个伊斯兰为敌。这在历史上是非常怪异的举动:你很难想象珍珠港之后首先应该吃寿司看蝴蝶夫人。这里的要点是" 少数民族权利教条 ",那些属于所谓"受害者"群体的人不管做什都会被原谅。美国把这场冲突叫做"反恐战争"(war on terror),本身就是不敢于指出敌人的名字。西方社会主流文化一方面不敢得罪穆斯林,一方面又从不顾忌讽刺指责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这正如那个冷战笑话:美国人说我们美国每个人都可以随便批评总统,苏联人说我们也一样,在我们苏联也是每个人都可以随便批评美国总统。

        

        叛乱者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其目标社会缺少自信。 爱尔兰共和军(IRA)正确地计算出英国完全有能力把他们彻底摧毁,但英国没有这个意志。所以他们知道自己虽然在军事上赢不了,但是也输不了。现在伊斯兰主义者也是这么计算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加本地化。

        

        其实伊斯兰的自信也是自相矛盾的。新西兰的伊斯兰妇女非得在开车的时候也戴面罩,警方认为这影响视线,而且有可能被用在抢银行之后的伪装,但是没人敢反对。最后一个警察说,你们宗教传统要是这么强,那你们干脆不开车不就行了么?然而伊斯兰就是要同时拥有17世纪的社会形态和21世纪的便利。不过等到欧洲彻底穆斯林化这些先进东西可能就没有了,正如伊斯兰当年从鼎盛时期必然衰落一样。

        

        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伊斯兰化:巴基斯坦1977年实施了伊斯兰法律,伊朗1979,苏丹1984。尼日利亚本来是英国法,现在也一半是伊斯兰法。

        

        那些生活在西方世界的穆斯林能被西方国家同化么?不能。因为"文化多元性主义"导致西方国家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怎么同化别人? 民主,移民,文化多元性主义,这三个东西你只能选择两个。文化多元性主义是建立在谎言只上:假定所有文化都是同等正确。然而不管用什么标准衡量现实都绝非如此。鼓吹多元文化,看谁都好,自己感觉也好,其实是一种社会斯德哥尔摩症状(被绑架者爱上绑匪)- 本质是急于接受任何外来的东西,没主见。

        

        面对伊斯兰到底应该怎么办?向伊斯兰投降,彻底消灭伊斯兰,还是改革伊斯兰?作者认为唯一具有可行性的就是改革伊斯兰。但只有穆斯林才能真正改革伊斯兰教,外人所能做的只能是提供让它改革的条件:

        

        1- 支持妇女的真正权利,而不是那些女权主义者的东西。妇女权利是伊斯兰的最大软肋。

        2- 组织瓦哈比主义和伊朗等意识形态的传播。

        3- 在伊斯兰世界支持政治和经济自由。哪怕选出来的是政府不好也比独裁好:叙利亚,埃及。

        4- 通过国际社会制裁那些迫害本国非穆斯林者的伊斯兰国家。

        5- 掐断沙特和伊朗在海外建立清真寺和思想团体的资金。

        6- 推广美国意识形态。

        7- 边缘化联合国,北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之类的过时组织。

        8- 发展新能源,减少石油依赖。

        9- 终结伊朗政权。

        10- 有机会就军事打击。

        

        对与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欧洲已经给出了一个教训。社会民主主义,文化多元性这些东西,实际上是社会自杀。

      • 2
        家园 为什么妇女在伊斯兰教里的地位那么低,限制那么多,

        而这次5个杀手里,居然有俩女的?她们就是真的得到72个处女,也没啥用吧?

        • 家园 MSL 女人从小就被洗脑对男人言听计从
          • 家园 所以最好让她们从很小就接受教育,一直上到起码大学毕业

            若有一半以上的维族女性都能大学毕业的话,她们的择偶观和教育下一代的观念必然会大大改变,性选择,估计她们很难选择本民族素质不高的男性,进而造成一代“剩女”和大量与汉族联姻的状况。

            汉族的剩女不也是这样产生的吗,这样的融合我认为应该比较有效果~~~

            • 家园 还不如大规模移民实边稀释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一个人从社会关系里面解脱出来后再回去影响原有的社会关系?这个难度比土地革命时期解放妇女只高不低。

              还不如大规模移民实边稀释。比如川陕甘地震带的人们移民1000万过去。按照20万人一个城镇,也就50个城镇,每个城镇附带一个较完整的工作生活体系(前30年就有这样的成功移民案例,只不过看现在的官僚群体还有没有这个能力操这个心了)。

              • 家园 那个增加环境压力

                而且移民过去也容易激化矛盾。

                我还是推崇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少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受教育年头越长,女的生孩子越少。跟汉族在一起多了,慢慢滋生感情,有助于融合。受教育年头长了,就不容易出嫁~~~各方面齐活了。

                • 家园 这个就是与推广汉文化是一致的

                  前两天新闻里说有个维吾尔姑娘嫁给汉族军人就是这样,那女孩子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姐姐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小伙子的追求下终于喜结连理。而且估计没有洗肠。

      • 2
        家园 是在无法想象女权主义者加入伊斯兰

        感觉这是主张权利主张到走火入魔了,就好比有些人在国内对中国男人耍野蛮女友,真嫁到外国就变得贤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