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特斯拉究竟是在做什么? -- 大山猫

共:💬278 🌺1330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话要说清楚

                    作为学理工的,逻辑、事实和审慎的态度缺一不可。你看你对龙芯发表的言论,没有调查乱下结论,对国内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缺乏起码的尊重;强调专业,却对毫无核心技术的特斯拉奉如圭臬,而对业内顶尖的企业视若蚍蜉,自相矛盾。良药苦口,再好的想法不接地气也终归是美丽的泡泡。对自己视界之内的多点敬畏,视界之外的,少点浮躁,相信你能更加透彻平和。

                    这个帖子,随便你公开不公开。

                    • 家园 其实你完全可以把龙芯的结论分析一通

                      用行动反驳,就那么找几个新闻转贴,却对大山猫的论据顾左右而言他,难怪你的贴除了骗花管用外,一点干货都没有。

                      期待你真正的观点。

                      • 家园 请看清别人的文字

                        再来发言,谢谢。

                        本来不想回这个帖子了,况且楼主已把我拉黑。奈何有些人转进拉偏架搞双重标准的水平太高。

                        1,请看清楚,我转帖关于龙芯的文章是回应楼主关于龙芯及国内IC从业者的两个观点:一,他认为他所说的“常识”国内的同行都不知道,或者知道的不透彻,简言之就是他比他们高明。二,他认为龙芯是骗钱的,原文:

                        十年以前,国内在狂炒什么龙芯之类的东西。本猫那时候就奇怪了,一个破玩意,根本无法进入x86所占据的市场,却炒作说在PC上用。这个行内人士用屁股想都知道是骗子骗钱罢了,连数字都编不圆,国内人还很兴奋的样子。现在十年过去了,龙芯笔记本在哪里?大家不还都跑去搞ARM授权了。

                        我转帖直接针对他的这两个观点,一,你说的,别人都懂,并且很大可能比你更懂。二,龙芯从来没有宣称要进入x86市场,楼主以龙芯没有进入市场化实际应用为由质疑它是骗局是不成立的。

                        而到了你这里,问题奇怪地变成了:我没有论据没有干货,所以我为龙芯的辩护是不成立的。那我就奇怪了,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你要说别人是假的,应该是你先拿出实际证据和干货,如果我没有“论据”没有“干货”,那大山猫的“论据”和“干货”在哪里?连龙芯的架构都没搞清楚(龙芯是MIPS不是x86)连它实际应用在哪里都不知道,却言之凿凿别人是骗子,这跟嘴炮有什么区别?其次,就算以你的要求,我们对龙芯进行有罪推断,那我一没有参与龙芯的设计,二没有实际应用的经验,确实拿不出直接的证据。但网上有基于龙芯1B的开发板卖,龙芯网站上有相关的GCC下载,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尝试。而且确实有龙芯笔记本(你愿不愿意买是另一回事)。退一万步讲,即便龙芯真的是造假,那么也改变不了楼主得出龙芯造假是自由心证的结论。面对在基本事实和逻辑层面都不成立的楼主,要求我“用行动反驳”去拿出干货来,这是否是拉偏架?

                        其实这几年, 关于国内自主创新的争议不绝于耳。尤其自“汉芯”等事件以来,龙芯等一些项目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但起码从立项到现在,我没见过正式的报道或相关的学术机构、权威部门有发表龙芯造假的消息。网上倒是有一些质疑,大多是一些天涯人人的爆料贴,时间集中在09年前后,内容大概都是关于龙芯购买MIPS授权的事情。而这个在胡伟武07年的访谈中就已经说清楚了:

                        记者:之前就有报道说,龙芯95%的架构取自MIPS,而MIPS总裁高调来华并出席计算所与ST的授权仪式并讲话。读者很难理解,MIPS究竟得到了什么,态度竟如此大变,计算所与MIPS之间存在怎样的前期和后期的经济接触?

                        胡伟武:大家都会有商业利益嘛,对他肯定也有商业利益在后头嘛,对不对,对计算所来说,在推广应用的时候,如果龙芯能够打上“MIPS compatible”,我们也发现很有用,他的品牌嘛,有了这个标,我们从此就可以大张旗鼓地说龙芯2E、2F,这些系列处理器是和MIPS compatible的。实际上,我们根据MIPS的要求,做了很多设计上的修改,为了跟它彻底兼容。互相之间存在商业利益才会来嘛,所以在我们的发布会上,你也看到,MIPS的 CEO专门过来讲话,还说我们团队做得很好,因为我们可以给他带来商业利益嘛。

                        记者:有人指出,龙芯前期有76项专利取自MIPS,而关键的4项专利计算所没有得到,是价格没谈好?

                        胡伟武:这是一个谣言了,我们和MIPS合作,更看重的是“MIPS compatible”的这个标,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立科研院所,是要负责任的,计算所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办公室,是绝不会干侵权的事情的,这个你们要放心。国立的科研院所,中科院,久负盛名,怎么会去做侵权的事情呢?而且计算所也不卖芯片啊。

                        至于计算所和ST、和MIPS之间的商业合作,确实是不方便透露。

                        所谓的造假争议,多半是有人不满国家对龙芯项目的长期扶持,想要搞事。其实用脑子想想,龙芯的主要用户是政府、军方等对信息安全需求较高的部门,钱是国家给的,从01年立项到现在十几年了,难道几届政府领导人都是傻瓜?如果有造假的嫌疑,即便不拿到台面上来,内部也早被整死了,还能轮到几个头头成天抛头露面讲这讲那?如果这样习惯于对国内IC从业者进行有罪推断,那么还有谁能指望将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海归)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关于龙芯及国内IC业的发展,我觉得有个叫老杳的网友说的很好:

                        说龙芯是集体骗局老杳觉得有些过分,毕竟以老杳对胡伟武的了解,坚信胡伟武是个非常认真的科学家,问题在于是否科学家一定都具备企业家的素质,一位曾经在ESS位居技术高管的华人,其技术实力大家一致认可,可惜后来回上海创业并不成功,有朋友评价主要问题在于他的技术水平大家一致认可,关键是他自己在认可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市场、管理能力非常自信,偏偏在其他方面身边的朋友并不这样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与圈内人的评价有出路。!

                        龙芯作为集成电路的国家队国家大力扶植没有错,毕竟无论国防还是安全都有这个需要,问题是如果龙芯将自己定位消费,以胡伟武的视野有没有这样的能力,至少有待未来检验,毕竟市场是书本上学不来的,也不是在实验室能够研究出来的。

                        如果真是从公司经济效益考虑,老杳不否认龙芯能够很快盈利,这么讲不是因为其市场营销能力非常强悍,而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使然,有关这一点许多人持不同看法情有可原。

                        其实相对很多每年从政府拿了许多经费的公司和团队,整体来看龙芯表现虽然不是最好,至少应当在中上,其实很多人不是对龙芯有意见,而是对目前国家的科技扶植政策有看法,之所以龙芯受人瞩目,与龙芯一贯的高调有关,只要国家的基金政策不改变,这种状况将一直延续。

                        柳传志曾经说过,一名创业者能够成功,除了责任心、事业心及自学能力外,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容人,可以容忍不同性格、甚至某些领域比自己更强的人存在,二是让利,让团队的人因为和自己合作获得利益,很多创业者就是因为处理不好这两方面走向失败的。

                        2,关于所谓“干货”,如果你所指的干货是指半导体和IC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及背景,那我确实没有。不仅我没有,恐怕这个帖子里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这样是否就失去了跟楼主讨论相关问题并质疑的资格了?

                        首先,如果楼主开的是一个半导体或IC业背景知识的深度介绍,那我一定乖乖束手洗耳恭听。但楼主开的是一个与IT技术相关的应用和产业格局展望帖,讲的是一个概念,那么依我等一般技术者的实力,似乎没有道理要求我乖乖俯首听宣?

                        第二,以我一介IT票友的水准,并不妨碍楼主在这个帖子所讲的“专业知识”我90%都听说过或者不巧,还比较熟悉;更不妨碍我对楼主文中的部分观点及其推演过程中的一些逻辑点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合理质疑。

                        第三,楼主在正文中的观点主要以大棋推演为主,间或引用了一些行业背景或者业内人士的判断,但得出结论的过程稍显模糊,我对其部分观点提出一些质疑,楼主便“突然”话锋一转对我进行起IC业的“专业测试”,并以“西西河有些人的科技史大概是从新浪网学的”对我跟帖的资格进行质疑。

                        那么,如果说我跟楼主的争论焦点在于对于业内几个公司的地位和前景的判断的话,那么楼主由一个公司、一类产品进化到对整个业界生态和产业格局变迁的推演,问题比我所讲的宏大百倍千倍,逻辑也复杂成千上万倍,那么楼主是否应该具备同样量级的干货?如果楼主自己没做到对自己的观点千锤百炼,却要求我经过“专业测试”后才能有资格质疑其观点,那是否是双重标准?既然如此强调专业性,为何对缺少核心技术的特斯拉情有独钟,而对业内一流的大公司大企业如此睥睨,这是否自相矛盾?

                        PS:“晶圆”、“流水线”这几个词用中文很难打出来么?在中文行文中不停夹杂英语词汇,是觉得不用英文说不清楚,还是这样的表达方式让人“不明觉厉?”

                        3、关于特斯拉的问题,以及IT、IC业乃至整个产业格局的问题,不仅专业人士可以发表意见,一般人都可以。因为这些行业是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并且致力于改变提升人的生活水准,而不是云山雾罩脱离地面的象牙塔。楼主对特斯拉唱赞歌,是基于一种美好愿景,一种技术增长无限论的乐观主义。我不看好特斯拉,是因为它无力解决甚至面对一些技术以及产业升级所面临的一系列客观问题和现实挑战。不过这仍不是分歧的焦点。问题真正的核心在于技术应用背后的伦理指向

                        楼主认为,技术增长首先是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当然,这不能否认。不过如果放下玫瑰色的眼镜,我们就能发现大部分的尖端技术,最初都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发明的。比如核能,如果是为了人类的福祉,那么最先就应该被用来作能源而不是造原子弹。当然,这么思考问题也许过于悲观。那么换过来想想,当一种技术既可以被用来为全人类提供福祉,又可以为少数人牟利的时候,它会被用来做什么?

                        当然,这两者并不矛盾。而现实是,技术历来是应用在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那么归结到特斯拉这个问题上,片面强调特斯拉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理念能够为变革全人类的生活方式背书,却对其现实中面临的困难、对一个企业从创立到现在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亏损的事实视而不见,这是否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由此而构筑的一种基于技术未来的美好想象,对旁观者是否是一种误导?由此生发的对于国外厂商“高风亮节”的赞誉,而对国内同行业者普遍抱以不信任和“有罪推定”的态度,这是否公平?

                        本来不想说这么多,但话题已然到这,那我也不介意顶着帽子继续迎头前进。总结一下我的基本态度:

                        大棋很美好,入市需谨慎;放眼行内外,两手要端平。

                        • 家园 现在再看大山猫六年前对Intel和龙芯的评价

                          举个例子,十年以前,国内在狂炒什么龙芯之类的东西。本猫那时候就奇怪了,一个破玩意,根本无法进入x86所占据的市场,却炒作说在PC上用。这个行内人士用屁股想都知道是骗子骗钱罢了,连数字都编不圆,国内人还很兴奋的样子。现在十年过去了,龙芯笔记本在哪里?大家不还都跑去搞ARM授权了。

                          别人要挑战Intel,就要长时间大幅赔本,比如AMD。本猫估计,龙芯要成功,没几千亿美元投资并赔得一分不剩是不可能的,这显然不是中国政府会去做的。在这个领域,你只能dollar for dollar,搞军备竞赛。你有一个厂,我有两个,你有两个,我有四个,没什么可取巧的。

                          当年“卡秒嘤特尔U秒嘤伟达”的农企,如今凭借台积电的7nm制程,R7秒全家,R9轰至渣。Loongson 3A4000 单核性能也能和农企农机系列相提并论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3483348/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抵达物理极限,到时候大家都是台积电3nm制程,加上HTML5应用(我看几年前看视频就几乎只看B站了,当时B站先其他国内网站一步引入了HTML5,gnu/Linux上的flash插件CPU占用率又很高),用Chromebook的模式跨过Windows,嘤特尔就难办了。

                          虽然 Linux 桌面对普通用户依然不友好(你看这篇文章配置各种软件写了这么长就知道了……),不过对于我这种算不上非常 geek 但还是懂一些 Linux 知识的人来说,只需要进行一番配置就能用得很舒适 —— 网页浏览、影音视听、聊天通讯、文档编辑、编程开发,实际几天日常使用下来,一点问题也没有,远超我的预期。

                          Manjaro Linux 踩坑调教记录

                          对于非x86的cpu公司来说,制程物理极限的到来反而意味着有了靠性价比抢下原先intel份额的机会。

                        • 家园 看看老毛子是怎么对待自己的龙芯的

                          俄罗斯贸易和工业部计划在政府使用的电脑上用本国设计制造的处理器Baikal替代美国公司英特尔和AMD设计的处理器。Baikal将由俄罗斯超级电脑制造商T-Platforms的一个部门设计,首批产品将是 Baikal M 和M/S,基于英国ARM公司的64位Cortex A-57架构,处理器频率为2Ghz,可用于个人电脑和微型服务器。Baikal将安装在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采购的电脑中,这些机构每年要采购约70万电脑和30万服务器。俄罗斯没有透露处理器将由哪家公司制造,该国目前没有现代化的芯片制造工厂。

              • 家园 大小不变应该是与制造设备有关吧

                那个不好轻易改来改去。另外也可能与接口标准有关,这个随便说的。

                问题是,三星苹果们为什么不愿意用intel的芯片呢,难道引入竞争不是好事么,当然为两种芯片些系统可能成本与质量控制困难些。但是比如苹果用,三星不用,这个总应该可能吧。

                • 家园 他们不会回去做英特尔的奴隶

                  如果三星要搞一个什么东西,是自己的ARM拿来改快呢?还是去求英特尔快?苹果也是一样。开源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不是省钱,而是办事更方便了。事实上,英特尔是赔钱求他们用。

                  至于大小不变,那是因为太大不好造,太小利润低(x86市场上价格和性能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实际上不好造也是利润低,所以这个主流芯片的大小,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利润正好在这个点上最大化。你要去拼这个点,就正好进入了英特尔的预设阵地,人家整个公司就是为了这个点优化的,那不是什么龙芯虎心豹子心能够搞定的。

                  但Intel的问题,也在于要维持这个点,所以它在移动领域连续犯大错误。

      • 家园 这是要有多脑补才能得出这样的观点

        原因不过是英特尔太容易被取代了。

        楼主你对英特尔评价太低了。不说别的,就现在,你看让英特尔停下来两年,看AMD、三星什么的能不能取代他。

        我们不能把这几年(尤其是苹果发威的这几年)IT的乱象看成是普遍规律,或者是未来的什么拐点。苹果这几年的成绩过于炫目,让人忽略了它成功的几个不可复制性:

        一是IT业的整体下滑,而这首先是由于西方这一轮的经济衰退,另外就是PC业的疲软。而这又有几个原因:1,由Wintel联盟主宰的那些年,依据摩尔定律发展出的PC软硬件,本来就存在着“性能过剩”。“性能过剩”的另一面就是PC的某些环节存在性能瓶颈,这个稍后再说。2,PC业整体的价值定位和意义发生了迁移。这个不太好理解,用比尔盖茨的话说,将来每个人桌上都会放着一台电脑。也就是说,PC的功能在于使外部世界信息化,信息桌面化。而桌面化的核心实际是“数据私有化”,即作为信息载体的数据是可以传递、贮存、加工、处理的,PC把数据变成了个人资产。而这些年移动终端的崛起,实际是在PC的中间地带(即“工作”和“生活”之间)辟出了一个空白之地,让数据私有化的过程无处不在,它把所有空余时间全部利用起来,甚至喧宾夺主,抢占了PC的主导地位。但时至今日,离开了PC我们大部分的事情还是做不了的。那么接下来的趋势就是两个,一是把PC的功能逐步迁移到移动终端上,我估计这个工作这些年就会逐步实现。二是PC变成在线工作站,依托云服务,变成某种“信息共产主义”,即楼主鼓吹的“开放”。

        而苹果在这里面抓住了什么呢?一是将IT与时尚深度结合起来。本来大家对于PC业的传统印象就是一群低情商的硅谷理工男(我曾称之为“西海岸屌丝”)弄出来自娱的玩具,不过一不小心赶上了信息化的浪潮成为朝阳产业。而乔布斯十几岁就知道自己的专长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只是在第一轮被盖茨给阻击了。不过他的高情商和苹果若干年的技术积累终于在IT的新一次变革浪潮中抓住了机遇,成为No.1。

        二是苹果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行业生态,这个生态类似于软件业的阿里巴巴或淘宝。苹果的APPstore介于B2C和C2C之间,而它坐在中间收租金。

        但无论苹果还是微软、Intel,他们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即数据的价值增值。我们知道,信息只有私有化才有价值,但只有公开才有使用价值。如果想使用数据来创造价值的话,那么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握有大量的原生数据(或者说信息源)。二是对信息进行处理改造提取其中的价值再提供给用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软、Intel都是第二类供应商,他们并不拥有信息,他们卖的只是“算法”。而谷歌才是第一类的厂商,即既拥有信息的源头,又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过滤分析(无论公开还是私有)得出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谷歌为什么要推云计算,说白了是通过信息的整合来推进IT业的整合,进而完成整个工业体系的整合。而微软和Intel就变成了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这样看来,谷歌才是所谋者大。

        所以我对楼主盛赞特斯拉很不解,依楼主看来,特斯拉是走了汽车业的苹果模式所以才成功的。可在我看来楼主一没说清苹果的成功之处到底在哪,其次,安卓和苹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楼主拿微软和英特尔说事说他们落后于时代了,能证明什么呢?

        通宝推:我爱牛肉面,明心灵竹,
        • 家园 本来只想偷偷的花一下

          后来觉得层主说的有理有据 宝推下看看楼主怎么反驳你

          高手过招能碰撞出火花不是?

        • 家园 本猫看你才需要脑补

          对于用户来说,现在使用AMD对于绝大部分应用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就是使用ARM,问题也不是特别大。

          这一点,早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业界就非常清楚了。所谓killer Micro,就是英特尔们取代IBM们的过程。那次革命的意义,就是粘性最强的企业应用都可以转换平台。事实上,这不是转换平台,而是计算的普及造成新应用的出现。而新应用的数量在数量级上超过旧应用,造成旧平台的基础被动摇。

          旧平台的问题在哪里呢?它们达不到新应用需要的价格和灵活度,所以被淘汰。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亚马逊。亚马逊有一个非常长远的战略。从云计算到kindle到kindle平板到电话到prime,你说是开源软件和ARM能干呢,还是选择微软和英特尔呢?

          要知道,英特尔的总裁在几年前自己不能让手下接受开发低价芯片的概念。而他也公开说了,wintel之所以错失移动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软拒绝合作。英特尔最后自己跑去和诺基亚合作开发操作系统。

          • 家园 你需要找到理论的准星

            1,

            对于用户来说,现在使用AMD对于绝大部分应用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参见我上一个回复的第一条。

            2,

            就是使用ARM,问题也不是特别大。

            吹牛是不需要上税的。另外,想象力和忽悠只有一墙之隔。别的不说,请在你的手机或平板上流畅的打开一张CAD图纸,或者完整的编辑一篇像样的工作文档,再来说“问题也不是特别大”吧。

            3,

            旧平台的问题在哪里呢?它们达不到新应用需要的价格和灵活度,所以被淘汰。

            这些都只包含了问题的一部分。你要追究的是,究竟为什么新应用能够控制成本把价格降下来,为什么能够有更多的灵活度?

            实际上,从IT发展的角度有很多并不是“顺理成章”而发生的变化,里面有很多偶然的甚至是黑色幽默的部分。比如IBM开放原型机标准的时候,根本不相信别的厂商有胆量有能力搞出兼容机型来。微软当时也是靠忽悠一个程序员才买来了初版的DOS。有一点你或其他网友说的是对的,就是迅速的成势并形成规模效应,靠量去压倒对方。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你的想法是最好的,更不能证明你永远正确。苹果和微软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这一点。

            IT业,开放不是金科玉律。实际上你所罗列的那么多特斯拉的成功之处,我帮你总结一下就是:技术好的不如会烧钱的,会烧钱的不如想法好的,想法好的不如能忽悠的。

            特斯拉能忽悠,所以它能一路卖到中国。苹果能忽悠,所以屌丝卖肾都要买。有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傻、钱多、速来”的中产消费市场的,本来就是乔布斯和马斯克们的天堂。那么它们这种能忽悠,又不缺实干能力的(在楼主看来实干能力弱爆了,分分钟被取代),最怕什么呢?我来给楼主一个答案,就是能疯狂山寨又能控制成本的。如果再加上一点原创力,那简直碉堡了。比如小米,现在的出货量已经超过苹果了。而在汽车界,这样的对手有没有呢?其实已经有了,就是比亚迪。

            另外一个试驾特斯拉的帖子里,关于两者的比较已经够多了。其实我对特斯拉和对苹果一样,没有什么刻意的褒贬和偏向。但是我不像楼主这么看好特斯拉的前景。在我看来,特斯拉烧钱烧不过苹果,画饼的能力也没有楼主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再排除有不可取代的核心技术和先发优势,那么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如果不保持其“高端”的形象并缺乏迅速铺开市场的能力,那么会被比亚迪这样的企业爆出翔来。我们可以展望,只要比亚迪全电动力的车上市,这样的场景必然出现,不在明年就在后年。

            • 家园 在手机上打开CAD,这个需要脑补

              不过也别小瞧科技发展,平板上打开CAD以后未必不能。不过在手提电脑与平板上做图像的本来就是烧包,这个与开太阳能动力飞机绕地球一圈的差不多意思,都是先驱啊。

              但是这与AMD pk Intel有什么关系呢? 使用workstation的带上一串GPU,在能耗,体积,便携都不是需求的高端计算使用者那里,这个问题很严重么?

              如果说我用几千个intel cpu整出来的机器比用几千个amd cpu整出来的挖bitcoin挖的快,的确很不错。但是到了谷歌机房那里,这个很重要么。

              • 家园 芯片就该越来越快,呵呵

                芯片就该越来越快,如果提速的瓶颈是内存,那就在内存上搞革命,这就是典型IT业的惯性思维。但反过来想想:其实能快速打开CAD的芯片早就存在,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了还装不到手机上呢?

                很显然,手机上打开CAD的梦想的实现恐怕需要能源技术的革命,同理,真正的电动车革命也是由能源技术的革命带来的。能源,已经逐渐开始成为一个最重要的边界条件。就拿您提到的谷歌机房,据俺所知几年前所需电量距离美国电力总装机还有三个数量级,对于指数发展的IT业,增长三个数量级显然不算啥难事。。。

                能源革命,不光是能源供给的革命,更包括能源消费的革命:下一场IT的革命也许根本就不在计算速度上,而是在能量消耗上,比如说,如今芯片的设计/工艺/指令集上基本是针对速度做优化的,也许未来需要在更大程度上针对能量消耗做优化。俺几个月前恰巧拿Intel最新的平板电脑芯片做过测试,单核计算速度大概是Intel Sandybridge的1/n左右,但能耗是1/m,具体数字俺就不贴了。

                至于能源供给的革命,上周俺还看到一台丰田燃料电池SUV来的,可惜没来得及拍下来。俺起初也觉得新能源都是忽悠,后来先后碰到一堆日本的工程师,才知道原来日本企业在玩真的。。。

                • 家园 cpu不降能耗提速散热做不下去了

                  记得当时看到过文章讲这个问题,不过大山猫是内行,具体还的听他的,记得似乎是到了物理极限了,没有基础科学的突破就得换方向。

                  工业化的本质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如果能源使用的效率提高,伴随未来因为能源效率的代差而造成的在能源成本上的巨大差别,现在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只占10%成本不代表未来不会被打到40%或更高,那么这样的后果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没多少区别的,能不玩真的么。

                  从另一个角度看,能源革命就是对工业体系的革命,是对生活方式的革命,这对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就是打碎坛坛罐罐的时候,特斯拉不是精神原子弹,特斯拉根本就是原子弹,不去旧如何才能迎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