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特斯拉究竟是在做什么? -- 大山猫
自从乔帮主翘了辫子以后,南非来的马斯克继承其大位。这个家伙目前介入三家公司,特斯拉汽车,SpaceX,还有SolarCity。SpaceX目前没有上市,但特斯拉汽车和SolarCity都是大大大牛股。一个人做成一件大事已经很困难了,马斯克这个家伙居然能同时做成这么多件,今后十年的美国头号英雄,看来就是他了。这几件大事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特斯拉汽车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重开新帖?
马斯克是个南非人,做IT起家,互联网刚商业化,他就搞了一个Paypal。他把Paypal变现后没几年,就开始搞Tesla和SpaceX。他给本猫的第一印象,就是言语能力不行,说话磕巴。不过别看他说话能力不行,头脑却非常清醒。怎么说呢,他这个级别的人,当然都很厉害。但像他这样,连续搞了三个商业上政治上都很正确的公司,全世界却找不出第二个。能源危机,他有SolarCity。美国没火箭了(其实是NASA需要另起炉灶),他有SpaceX。现在美国要制造业回归了,他搞了Tesla,现在一个电池厂就要雇五六千人。而且马斯克还说了,未来可能需要两百个这样的厂。大家可以想象,就算Tesla只有5-10个这样的厂(Intel芯片厂的数量,投资额也相仿),再加上其它部门,就是几十万人的样子。美国现在制造业,一共也就是一千多万人。政治这么正确的公司,美国人不把他看成教主再世,那是说不过去的。
Tesla的主打产品是全电车。先是有Roadster,现在是Model X,明年是Model X,后面是普及型车。而据马斯克自己的说法,以后所有的车都可以是电驱动的,也就是说,卡车什么的,也会有全电型的。不用说,这深合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心意。美国这样的人还特别多,尤其是加州。
但本猫认为,从根本上讲,Tesla做全电车与否,从技术上讲,并不重要。也就是说,Tesla有很多其它创新,全电在本猫看来,并不算最关键的,但就当前而言,只有全电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其它的东西,就是马斯克明明白白地讲出来,大家也不会在意,更不会因此去买Tesla。本猫这里列几项:
第一,Tesla的销售不经过代销商(Dealership)。
第二,Tesla不止一次说,它非常关注自动驾驶技术。
第三,马斯克去年底曾经说,他认为以后大家不会买车,而是租车。当然,在本猫看来,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租。
第四,Tesla的车可以网上升级。
第五,Tesla自己搞加电站网络,而且是完全抛开其他汽车厂,它的标准是自己的。
第六,Tesla不仅自己管销售,还把触角伸到上游,以至于大家都把它比作亨利福特时代的福特 - 那个时代的福特,连煤矿铁矿都有。
这些特点,除了第五项,和是不是全电车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第五项,现在也不是全电车的专利,毕竟Plugin Hybrid,也做了很多年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其它车厂不这么干,不管他们是不是生产全电车的?
生产外包,就是现在苹果的模式?
Tesla现在的模式就是整合,就是苹果早期的方式,后来被IBM 联盟击败,再后来帮主卷土重来又逆袭回来了,不过比以前更开放,更与别人分享。
Windows比Mac开放,但Linux比Windows更开放。那为什么Linux十年以来在桌面市场完全失败?
而且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这是任何周边国家都不具备的优势。
马斯克这两天和美国军方隔空吵架,面上是轰轰烈烈地反对不公平竞争,我看一方面凸显其政治上的幼稚,另一方面SpaceX的技术进展之缓慢可能令他恼火。
要说作为毫无经验和资历的私人企业,联邦航天局允许SpaceX参与重要航天项目,已经很照顾了。反观马斯克创立SpaceX这十余年,积累技术经验的过程较前人并无不同:失败总结改进,再失败再改进,反复循环,直至成功。而关键技术方面没有实现突破。该公司发射成功的火箭,其基本设计仍然符合几十年来成熟航天产品的思想。
马斯克的主要技术设想是实现航天载具全部重复使用,缩短发射任务间隔增加发射次数,从而降低入轨成本,SpaceX因而着重发展可软着陆的火箭。具体要求是,助推火箭完成任务后,可返回原发射场软着陆,经过简短维护和填充燃料,迅速再次发射。同一火箭的两次任务间隔要缩短到几天甚至一天以内!但航天发射市场的现实是,没有那么多任务!因为现有手段虽然很贵,但完全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和极少数大企业的发射任务需求。马斯克需要的是航天飞行的日常化和平民化,但这样的市场根本就不存在!
SpaceX几千员工总是要吃饭的。那么只能去抢政府合同。一时又抢不到,只好骂街
全自动驾驶,最大的障碍在保险公司和工会。
几百万靠开车为生的人以后怎么办呢?
政治正确不重要,那么多人要吃饭爆发出的阻力才可怕。
google在搞自动驾驶,也要给全世界提供wifi,这要多少卫星呀?还怕没生意,。。。
google总是说,don't be evil.....呵呵。
能不能多讲讲马斯克这两天和美国军方吵架的事儿?谢谢!
我看不出这人政治上有什么幼稚。SpaceX在美国没有竞争对手,在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情况下,SpaceX是NASA唯一的选择。而且你不能说SpaceX是没有经验和资历的企业,它的从业人员都是航天业的老兵,甚至可以说SpaceX让美国运载火箭工业焕发了第二春。。。
火箭器具的维护不可能一天就完成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有机电方面的背景,对于大型航空航天器具的维护是非常复杂的。另外,重复性和高频发射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就像你不知道今天的电脑内存会比20年前涨千倍一样,今后航天的市场肯定非常大,就像20年前我们不知道电脑除了计算还可以玩游戏,将来航天也未必不会娱乐化。
开放的目的是迎合需求的潮流,而不是逆潮流而动。聪明的公司或人能发现并引领一个或几个潮流,就像Sony Walkman,苹果ipod等等,但很难勇立潮头,永远引领潮流,所以要适度开放,把外界最优秀的都拉到自己阵营内。
这是一条线,另一条是自己的生存发展线,就是开放的同时要保证足够利润来维持生存与发展。
IBM兼容机的模式是把自己搞死的模式,Linux也类似,开放的结果是失去控制,没带来利润,这就是得不偿失。
完全开放的IBM兼容机搞的IBM电脑玩完了,完全开放的Linux也不行,所以聪明人会选择中间路线,就是现在苹果的做法,有限开放,踩跷跷板。
特斯拉目前走的是苹果的老路,是封闭的路线,虽然现在高歌猛进,但是是由于是新兴产业,第一个吃螃蟹,暂时繁荣,10年的尺度就会遇到苹果当初80,90年代初的问题。
所以Google有可能后来居上,Google汽车的问题目前是盈利模式。
在初期几个重要Player中,它的技术实力最弱。微软和Intel都比它强,所以后来都可以垄断,而IBM一开始就是为了减少风险,减少投资,只想出牌子和销售渠道。它技术实力弱不是因为它没有实力,而是它没想到这个领域是未来所在。当然,如果不用Intel或者微软,那它就会面临其它的非技术性问题 - 它的公司文化根本不适合和消费者打交道。
Linux看似开放,实际上对于商业用户来说,主要供应商就那么几家,有实力的其实只有一家半 - Redhat和Oracle,而Oracle实际上是Redhat Clone。桌面市场失败是因为Linux起来的时候,桌面市场实际已经到了顶峰,几年后的今天,连普通人都看出萎缩来了。而在新领域,比如移动市场,Linux就干得很好。
参加计算机发展史。
马斯卡是硅谷人看世界的心态。硅谷人看世界是什么心态呢?其实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 - 西谚云:如果你有一把锤子,那满世界都是钉子。而硅谷的锤子就是摩尔定理带来的快速普及。
人说话可以说很多,但我们关注的是办事。马斯克说话说了很多,有些是我们都知道是真的,比如全电车普及化(其实是生产规模要扩大),比如说超级电池厂。但有些话就是胡扯,比如那个真空管运输。更有一些是灰色的,比如说他去年底接受访问的时候说他认为未来大多数人出行不是买车而是租车。这种目标非常遥远,一般人听了也没什么想法,但这个却是马斯克本人整个思维的一个总结,否则他根本不会说这句话。
众所周知,就是在美国,相对于买车,租车的人数也是不值一提的。而且租用车最终还是要几年后被卖出去。换句话,租车都是“不正常”的人。而指望整个社会变得不正常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释是,马斯克说的此租车并非彼租车。
要指望大家都来租车而不是买车,那方法只有一个:租车更便宜并且更方便。在目前的条件下,租车最多只会和买车一样方便,但更便宜是无法同时实现的。
无法同时实现?那就是说,现实中可以做到不方便但更便宜啦。
对,就是Zipcar模式。
Zipcar目前主要面对对象是学生,按小时收钱,一个小时8美元。如果你是学生,平时住宿舍搭车,只有紧急情况下租车,一年也就用个几十小时,那收费不过几百美元,当然比买新车便宜。就是二手车,也打不过Zipcar,因为你还得付油钱和保险。更不要说很多学校有停车问题,本猫在洛杉矶混的时候,停车的地方离宿舍走路要二十分钟。也就是说,在学校这个环境里,买车的方便性都被大大降低了。当然,这不是美国一般人所能遇到的问题,于是大家最迟毕业后就都买了车。
如果能让Zipcar做到比一般人买车使用更方便还便宜很多,那大家为什么不用?
Google的自驾倒是可能用安卓的路子,不过Google那个自驾对路况数据要求太高,基本上Google扫街没扫到的地方都不能用,这是最近才公开的。
Google的算盘还是用数据搞垄断,因此别的车厂用不用他的自驾还不一定,但是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