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文韬武略 -- 梅轩济

共:💬12 🌺43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文韬武略

    直截了当来两则消息:

    一、2015年2月5日,中国铁路财险自保公司获批成立。

    外链出处

    中国铁路财险自保公司获批 系内地第二家专营自营险企

    2015-02-06 06:52:34 来源:新京报 作者:梁薇薇

      新京报讯 (记者梁薇薇)保监会2月5日作出批复,同意中国铁路总公司出资筹建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这是继中石油专属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之后,中国内地第二家获批筹建的专业自营保险公司。

      保监会信息显示,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0亿元,注册地北京市。拟任董事长黄桂章,拟任总经理谭光明。

      在1月30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自保险公司发展与监管国际研讨会上,保监会副主席王祖继曾透露保监会近期将出台有关自保险公司监管的一些意见,其中就包括扩大自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凡是经济合同中列明要母公司基金、控股子公司实际支付保险费用的,自保险公司均可以承保,以切实满足母公司风险管理需求。

      按此说法,这家由中国铁总发起设立的自保险公司的业务,可以承保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对外投保的业务,但是此前被国务院废止的铁路普通乘客的意外险、货运险等不属于承保范围之列。

      自保险公司是指非保险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保险公司,主要为母公司及关联公司提供风险保障服务。这是国际大型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500强企业有80%设立了自保公司。

    二、中国与阿根廷全面经贸合作

    之一,俄媒称中国将向阿根廷提供两选择:歼10和枭龙

    外链出处

    俄媒称中国将向阿根廷提供两选择:歼10和枭龙

    【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2月6日报道,阿根廷媒体报道称,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日前访问北京,中国可能将为阿根廷空军提供14架战机。报道称,中国将为阿根廷提供歼-10和FC-1(枭龙)战机两种选择。

      FC-1是中巴联合开发的战斗机,而歼-10战机性能更好。歼-10在作战能力方面可媲美俄罗斯生产的最新版本米格-29战机。

      文章称,阿根廷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参与飞机的技术升级过程;二是要求中国保证零部件供应的连续性,并要求中国建立一个有效的技术维护系统。

      文章称,之前有报道,阿根廷可能购买法国“幻影-2000”战机和以色列“幼狮”战机。

    之二,阿根廷与中国签署128亿美元核电合作协议

    外链出处

    阿根廷与中国签署128亿美元核电合作协议

    2015-02-05 11:27:18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讯 据外媒5日消息,阿根廷总统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在推特上发布信息称,阿根廷与中国签署核电合作协议,四号核电站(IV Nuclear Plant)需要投资58亿美元,五号核电站(VNuclear Plant)需要投资70亿美元。

      阿根廷总统称,“此次融资给出年化3.5%的‘优惠’利率,部分商业性融资的年化利率介于6.5%到8.5%不等”。

    高铁核电领衔装备“走出去”

    外链出处

    高铁核电领衔装备“走出去” 多股有望受青睐

    2015-02-06 08:10:09 来源:和讯股票

      中国装备“走出去”继续发力,相比已成气候的高铁“出海”,后起之秀核电大有抢镜之意。近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此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署了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与此同时,酝酿中的一系列政策将加速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步伐。新年首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专门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装备“走出去”。另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拟出台扶持举措,政策涉及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拓宽外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等多个方面。

    高铁核电领衔装备“走出去”

      从去年开始,高层就多次强调中国装备“走出去”,从中铁建获得的尼日利亚131亿美元铁路大单,到中泰、中缅、中俄等铁路合作协议,李克强总理几次出访都为中国带回大单。

      高铁“走出去”的成绩斐然。商务部昨日公布数据显示,去年,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铁路设备已成中国出口新增长点。就“体量”而言,去年机车车辆出口额已经达到37.4亿美元,年均增速近35%,而在2001年这一数额尚不到8000万美元。并且这一高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商务部认为,“未来高铁将成为铁路市场的重要增长点,我国铁路设备出口面临难得机遇。”

      2月4日,在习近平主席和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多部委酝酿出台扶持政策

      “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当前经济发展,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重大机遇。”对于装备“走出去”的意义,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如此指出。

      也正是基于此,最近3个月内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讨论“走出去”问题,最近的一次是1月28日,会议主要议题就是部署加快装备走出去,其中着重强调了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装备“走出去”。

    抛砖引玉几句,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出国门,决不要说什么“消化过剩产能”问题,因为你此言既出,即已先输一招。什么叫“过剩产能”?所谓过剩产能,不也就意味着落后产能吗?被奥巴马自称“落后(于中国)十年”的高铁技术,落后在哪里了?

    即便你所谓过剩产能,真的没有任何“落后产能”之意味,难道你要向其它国家“产品倾销”吗?你这套说辞既出,难道要给别人一个“英帝国殖民主义”之映像?最起码的,你不得为此多费口舌加以充分解释?“我在这里赌咒发誓:决没有任何殖民主义之嫌!我说真的了啦!”何苦来哉?所以,收声吧您哪!

    高铁在中国是过剩产能?所以要走出去?那你把嗷嗷待哺、望眼欲穿“高铁走过我家门”的中国西部置于何地?你要把那个曾几何时,被你“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置于何地?因此,你凭什么要说“过剩产能”了?说这话的,该不该掌嘴呢?!

    说了这么多,回归正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文韬武略,一者,中国企业目前只有中石油、中铁两家,刚刚(中石油在2012年)成立了“财险自保公司”,此为文韬,但我们在这方面真的差了很远很远,世界500强企业80%都有自己的类似保险公司啊!二者,就比如中国与阿根廷近日签署的一揽子协议,核电、军工、高铁、农牧业等行业均已包括。但亮点在14架歼十飞机的对阿出口,以及“中国支持阿根廷对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诉求”等等,此为武略。中国企业要大张旗鼓的走出去,文韬武略必须兼备。还想多一句的是,这14架歼十&FC-1出售给阿根廷,敲打英国为实,似乎更意在敲打美国插手台海问题?算我揣测圣意吧,就此打住。

    限于篇幅,请各位资深人士畅所欲言吧,多多讨论,先行谢过!

    通宝推:贼不走空,
    • 家园 【转帖】刀大关于歼十售阿根廷

      慧眼如炬啊!

      刀大关于歼十售阿根廷

      阿根廷还是买鹘鹰吧。

      小国要想战胜大国只有打超限战,也就是“不对称战争”,否则与老牌的海上帝国打海战是没有胜算的。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2018年英国八万吨的伊丽莎白航母建造完成(英国说干就干,2018年就建成了,中国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届时伊丽莎白航母带的可是40架F35C,再加上已经在马岛上的6架台风,一共是四代机40架,三代半战机6架,一共是46架。

      另外,英国的几艘核潜艇仍然对阿根廷的舰队有巨大的杀伤力,加上新锐的航母和四代舰载机,阿根廷海战是没有胜算的。

      阿根廷没有制海权是肯定的了,那么能不能取得制空权?也很难,主要是拿什么取得制空权。如果阿根廷进口100架歼三十一鹘鹰,可能性还大一些,进口100架歼十B\C可能性就很小了。

      四代机对三代机还是有优势的,这也是我们中国现在快马加鞭的研发歼二十等隐身战斗机的根本原因。武器的代差造成的落后方打不赢先进方是现实,要不然谁还拼命发展四代机?

      前面我说过,阿根廷要想打赢英国,只有使用超限战。

      阿根廷要想战胜英国,唯一的办法是进口中国的东风21反舰弹道导弹,将英国的航母推出去2700公里以外。英国没有了2700公里内的制空权(F35号称航程大,作战半径也达不到2700公里),这个仗就打输了一大半,再加上劳师远征耗不起,英国就会输掉这场战争。

      当然了,中国出口东风21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只要做出一个姿态,英国就会忌惮万分。

      还有一个办法前面已经说了就是进口中国的鹘鹰,林左鸣直言不讳的说过,鹘鹰就是按干掉对手的标准去做的,这个对手谁都知道是F35.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中航的算盘是怎么打的了。这就是让买方自己去算,千算万算算到最后,鹘鹰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阿根廷能买48架鹘鹰,再买10架运二十,占领马岛后用运二十运输就更棒了。买什么二手幻影2000,什么A4、什么鹰狮,都不如买鹘鹰,到时候英国一定傻眼!

      现在比较有意思的是,原来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主要是为了领土,现在又加上了一个特大型的油田,双方都更加垂涎三尺。其实英国本来是不打算造伊丽莎白八万吨重型航母了,就是为了这个油田,英国毅然决然的开造重型航母,这可是破天荒的哦,二战后英国造的航母就没有超过4万吨,而且还开创了世界军舰史上用民标造航母的先例,主要是没钱。现在突然开造8万吨的航母(2018年就下水了)这个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就是瞄准的马岛这个特大型的油田。

      二战后美国使奸废掉了英国造重型航母的企图,安排英国的小航母主要是在北约的北大西洋靠近欧洲的近海范围内围堵苏联潜艇。马岛战争英国险胜,认识到如果没有重型航母,马岛早晚是守不住的,加上又有了大油田,阿根廷的战争冲动将更强烈。

      老奸巨猾的英国毅然决然豁出血本决定造这两艘(后面还有一艘哦)重型航母,感觉英国是算清楚账了,别看卡梅伦八乘九算不出来,慢慢算人家也算的清清楚楚,现在投在航母上的这些钱,为的是更多的更大的回报,人家老英国不傻。

      现在这个难题又推给阿根廷了,要想争夺这个大油田和马岛,就必须能制衡这两艘重型航母上总计80到100架的F35C,我感觉即便进口了100架歼十和50架歼轰七也不足以抗衡。

      既然英国豁出去造了两艘重型航母又花巨资引进了天价的F35,阿根廷要不是光耍嘴皮子,就应该痛下决心买能制衡这些英国武器的武器,要不然就别干。

      如果阿根廷痛下决心买100架鹘鹰和50架歼轰七,这个形势立即翻盘,英国的航母至少要躲到1500公里以外,英国争夺油田和马岛的决心也就要大打折扣,将来可能在油田问题上还有资本谈判。

      阿根廷可以告诉英国,我开不成油田,你也别想开,我有能力摧毁这个油田,你刚刚建设好油田我就炸,你航母再厉害不能长年累月的呆在离本土一万公里的外海跟我干吧?嘿嘿!

      这个时候,卡梅伦就该脱了袜子数脚趾头了。

    • 家园 【转帖】“中国制造”其实由美国人生产?

      世道真的变了!现在以及未来,“中国制造”或许不再会是一个单纯的产地定义,而更像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就算以后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其实完全是由美国人生产,也不会再是什么天方夜谭。

      外链出处

      美媒:美国产“中国制造”正在崛起?

      2015-02-09 09:06:00 中国日报网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2月8日文章,原题:美国产“中国制造”正在崛起? 中国经济的发展令中国企业的“出海”成为可能,而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扩大海外业务的背景下,“中国制造”这一名词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未来,随着制造业“出海”的脚步日渐加快,“中国制造”或许不再会是一个单纯的产地定义,而更像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就算以后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其实完全是由美国人生产,也不会再是什么天方夜谭。以下为文章摘编:

        美国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郊外的詹姆斯河沿岸,一所造纸厂即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动工。工厂的主人是一家来自中国的造纸企业。完工后,它将会消化该地区出产的稻草、玉米秸秆,并将之转化为纸巾、面纸、有机肥料等家庭用品,而所有的这些产品还会被贴上一个“产自美国”的标签。

        有预测称,截至到2020年,投资建造这座工厂的山东林泉纸业有限公司,将会给当地创造大约2千个就业岗位,而山东林泉纸业有限公司也是最新一家投资美国的中国制造业企业。

      荣鼎咨询集团提供的(Rhodium Group)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120亿美元,连续第二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荣鼎咨询集团正在密切关注着中国流向美国的资金情况。3年前的2012年,中国对美国投资首次超过了美国对中国的投资。

        亚洲人投资美国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闻。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就已经率先走上了这条道路。当时他们这么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应对美国在进口于日本的产品上施加的关税。虽然在中国企业来美国投资的原因中关税也是一个考量,但相比日本对美国的投资,中国企业做得却更加高调,在其他方面也更另辟蹊径一些,这也让许多美国当地的制造业企业有所担忧。

        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大部分是借助收购的形式。中国双汇集团耗资约47.2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就是中国企业借助收购对美投资的典型。但其他的中国企业也在采取另外一种形式,即在美国当地开设工厂。这些工厂将会从美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荣鼎咨询集团的研究显示,中国企业目前正花费上亿美元扩展其在美的项目、发展在美的分公司。

        除了关税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令中国制造业企业选择进驻美国、在美国当地设立工厂呢?

        过去,在一些人眼中,“中国制造”无非就是一些用集装箱拉来的低成本产品,比如廉价的玩具和纺织品。但很显然,目前中国正试图向产业链的上端移动。2014年,中国国内GDP增速达到7.4%,为近24年来最低。国内经济的放缓,令中国产生了升级为“高附加值产品制造者”的欲望。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例如昂贵的建筑机械设备等),其生产制造和销售都是依赖于高科技和创新的,相比集中于低附加值的国内一些地区,毫无疑问在国外获得这些技术要更加容易一些。

        与此同时,带有一些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在美国设立工厂会白白把工作机会送给美国人,但有些中国企业却似乎乐于让自己的产品带上“产自美国”的标签,荣鼎咨询集团的研究显示,外国品牌以及国外的质量控制水准,对于富裕的中国中产阶级来说正显得越来越重要。

        尽管中国的慷慨投资一定程度上振兴了美国部分地区的制造业,但一些观察人士却仍然心存疑虑。中国在美国开设的工厂,让一个有关海外投资的“老担忧”再度浮上一些美国人的心头:中国企业在美国开厂,会不会只是想要获得美国人的技术?中国企业的入驻,会不会让美国本土的企业最终遭到淘汰?

        这些忧虑似乎也来得早了些,虽然中国制造业企业正在扩大赴美的脚步,但毕竟目前它们的到来还只是一个开始,算不上繁荣期。不过,放眼未来,中国制造业布局美国的势头却也不可小觑。荣鼎咨询集团预测称,2015年将会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军美国的“大年”,目前谈判中的类似协议总额就已经达到了3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军美国,将无疑会令2015年中国对美投资总额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盘旋于50美元的低位,也给了不少中国企业以机会,预计未来中美能源企业之间还有可能达成更多类似的协议。

        此外,有关消息称,截至目前,有至少三家企业在积极运作他们位于美国当地的工厂。这之中就包括科尔集团位于南卡罗莱纳州、耗资2.18亿美元的棉纱厂,三一重工位于佐治亚州、耗资6千万美元的办公用地及建筑机械设备厂,和联想集团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电脑工厂。

    • 家园 【讨论】中美高铁合作——笔者赞成“政治争议表面化”!

      文中提到了“潜在的政治争议”,那么,强扭的瓜不甜?中国人这么想,美国人呢?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潜在的政治争议表面化?

      好吧,笔者赞成表面化!赞成把这种并非确定了的、潜在的所谓“政治争议”,表面化!一定的,一定要这样!必须要的!因为高铁,既然已被全世界公认为目前以及未来,人类陆上交通的发展方向,尤其这个问题在中国,早已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么,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经济体——美国,你的总统奥巴马先生,竟然说出了“高铁技术落后中国十年”的话,美国,你是否尴尬?!此次中国高铁出口美国,成功与否?中国都不会得到多少、失去什么。但美国呢?如果议会保守势力再次扼杀这次中美高铁合作,其政治影响之巨大,笔者真不愿去稍加想象!

      好吧,中美高铁合作,中国要向美国输出高铁,真的要这样付诸实施了!作为“政治争议”之踢皮球,现在球被传到了美国这边,你接还是不接?我们就让全天下的人们都来看看吧!你美国不要贻笑天下!

      外链出处

      中国企业正和美国讨论高铁输出计划 或引发争议

      2015-02-08 17:50来源:中国证券网

        

        2月6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官员透露,中国的高铁公司正在和美国讨论输出高铁的计划,但有关计划可能会引发争议。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月5日报道,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就中国输出高铁的话题对法新社表示,“目前正在和美国谈。”

        他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只表示这是输出高铁公司的事务。

        报道称,由中国兴建美国的高铁基础建设,或供应高铁车厢和其他机件设备,可能引起潜在的政治争议。

        支陆逊在商务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铁路已经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机车车辆出口由2001年的不到8000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7.4亿美元,年均增速达34.7%。

        报道称,中国领导人一直利用和外国政治人物会面的机会推广中国的高铁技术,试图将中国的出口转型为高价值导向产业。

        中国公司正在土耳其和委内瑞拉建造高铁网络,并且和俄罗斯,老挝和泰国商谈高铁兴建计划。

        但是前不久墨西哥政府无限期搁置该国高速铁路兴建计划,让投标墨西哥高铁工程的多家中国企业感到错愕。

    • 家园 改口这个事情还真得由民间来提

      咱不说“消化过剩产能”,难道说“延伸政治影响力”“长远战略意图”?这个之前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现在韬光养晦结束这个马甲已经可以扔掉了,只是记者小编们还是按照旧的思维套路,由着惯性码字而已。

    • 家园 赞成不要说什么“消化过剩产能”,

      既然以市场来配置资源,必然出现产能过剩,那就是危机了,危机的结果是淘汰落后产能,但就要看谁落后了,从整个世界市场来看,我们要努力淘汰别人的落后产能,而不是自认为自己的产能使过剩的,然后自己主动用行政的非市场手段淘汰。

      由于中国的人均土地和矿产资源不足,必然要用部分工业产品换取食品和矿产,所以工业产能也必须走出去以全世界为市场。

      目前在高端工业产品方面还不够强大,也只能出口更多的中低端工业品。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政府采取非市场的行政手段在科研和工业结构方面有所作为,而不是什么简政放权,固然简政放权,支持小微企业有一定意义,但对于提高工业水平毫无意义,这才是避免拉美陷阱的关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