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龙玉出冰天--上古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第一章 -- 石头布

共:💬122 🌺102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龙玉出冰天 -- 东亚人群的晚近来源 (3)

      (四)汗腺和毛发

      东亚人的汗腺较少,体味较轻。这一方面是因为寒冷的气候使得散热的压力减轻了,另一方面,体味做为吸引异性的“化学武器”,在穿着厚厚衣物的人群里鲜有用武之地。这两个原因导致这个人群中的汗腺退化程度很高。有意思的是有的人类学家发现东亚人脸部皮肤的汗腺却相对较多,这应当也是长期只有脸部暴露于外的寒区适应结果。

      耳垢的类型也有显著的种族差异。干耳垢在东亚人中的比例是95%,湿耳垢却在其他种族中占据绝对优势。有的研究发现耳垢的干湿和汗腺分泌量的多少相联系,所以有着干耳垢的人群与汗腺稀少的人群是高度重合的。在极度寒冷气候下,干耳垢可以造成生存优势,尽管这一优势微小,比如每一代人多存活百分之一,但许多代人的累积效果将是湿耳垢类型被完全淘汰。

      体毛稀少也是东亚人的特征之一。人类体毛的功能主要是散热和排汗,体毛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汗腺最多的地方,体毛的退化和汗腺的退化是同步的。

      对于东亚人明显较少的胡须,人类学家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认为与维生素D的需求有关,胡须较少可以暴露更多面部皮肤,这在全身常年覆盖衣物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种意见认为,在极寒环境里胡须较少可以减少呼气结冰所导致的冻伤。因为胡须的温度比皮肤低得多,又临近口鼻,人呼吸出的水汽在低温环境下会迅速在胡须上凝结成冰。而且会越结越多,呼吸不止,结冰不止。在阿拉斯加冬季野外气喘吁吁长途步行的人们经常发现他们的胡子上结满了密密层层的“冰溜子”,嘴巴周围完全被冰封住了,像戴了个冰围脖。对需要长期生活在野外而又缺少援助的古代猎人来讲,这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所以较少的胡须是一个有利的特征。在远古洪荒无助的时代里,在考验人类极限生存能力的低温环境下,每个细节都可能会决定生死,从而造成基因选择的优势。有一部分东亚人的上唇须呈八字形,俗称“八字须”,靠近鼻孔下端的地方不长胡须,可能是进一步的适应性变异。

      东亚人的头发直而粗,角质层厚。但是单位体积的重量却较轻,原因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它的孔隙率较高。这使得它生长更迅速,但一旦打湿了就不容易干。在干燥寒冷的气候里,这种高孔隙率的头发是很好的绝热材料。

      东亚型的笔直头发在保温方面也有两个优势:第一是它密集排列起来可以做到绝无空隙,卷发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一点。第二是它最大程度扩展了头发的覆盖面积。这种头发厚厚地披覆在头顶和两鬓,能构成更好的挡风和保温效果,这在衣帽不齐的场合能大大提高生存概率。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群的头发蜷曲程度最高,只覆盖在头顶,这是为了保护头顶不受阳光的直射。欧洲居民的头发卷曲程度居中,是温带的适应特征。

      东亚人的眉毛和睫毛都不算发达,也是寒区适应的结果。眉毛和睫毛的主要功能是阻挡额头的汗水进入眼睛,眉毛是第一道防线,睫毛是第二道。笔者多年前曾经旅居一个位于赤道上的国家,并且不幸于炎炎烈日之下开展油漆刷墙的工作。在双手被占用,无法擦汗的情况下,额头滚滚的汗水很快就漫过了防线,又咸又涩的汗水流进眼睛里,刺激得眼泪迸发,立时丧失了工作能力。可以想见,对于热带和温带的烈日下追逐猎物的人们来说,额头滚滚而出的汗水确实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他们需要最为坚固的防线。但在寒冷的气候下,“迫在眉睫”的威胁却不是来自汗水,而是呼气导致的在眉毛睫毛上的结霜成冰。所以自然选择的力量让在最寒冷环境下生存的人们不再具有浓重的眉毛和睫毛。

      通宝推:金口玉言,
      • 家园 最后一个举例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又风趣,又真实,还能说明情况。

        不过好奇的是,极北与赤道两个地方的人,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会不会演化成完全不同的“人”啊?就像有的恐龙可以飞,有的却只能在地上爬。另外,给我感觉,世界上最多品种的好像是“狗”,从大到小,从体毛到模样,可以完全不一样,品种多的让人崩溃,不知道这些狗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吗?动物进化的时候,什么时候才能“忽然”在某一刻不能与原来的种群交配了呢?同样的道理,现在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仍然可以自由交配,说明了什么问题?

      • 家园 一致没有弄明白一个问题:衣服与体毛的关系

        是体毛少所以穿衣服,还是穿衣服导致体毛少?

        • 家园 应该是后者吧

          中国古人的衣服都穿的有板有眼的,跟古希腊罗马的像是扯块布胡乱披在身上那种的完全不一样。

          衣服的制作对中国人的祖先一定非常重要,很早就峨冠博带了。另外古代礼服的大长袖子的源起也很值得研究。

    • 家园 龙玉出冰天 -- 东亚人群的晚近来源 (2)

      (二)鼻子和艾伦法则

      有人说,印欧人突出的鼻子也是对寒冷的适应吧?据说它像空调器,有助于预热入肺的空气。其实,在真正的酷寒环境里,这样突出的空调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非常容易被冻伤。北欧纬度虽高,因为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比亚洲同纬度的地区要暖和的多。而且印欧人进入北欧的时间很晚,北欧的原始居民是蒙古人种,今天的拉普兰(萨米)人和一部分芬兰人是他们的孑遗。突出的鼻子也不是对寒冷气候的适应,因为它显然不符合著名的“艾伦法则”。

      1870年代,美国动物学家艾伦发现:跟温带的兔子相比,北极兔的耳朵和尾巴都比较短。类似的对比也存在于北极狐和温带的狐狸之间。进而他比较了很多寒带的动物和它们在温带和热带的表亲,发现寒带动物的身体轮廓变化都较为平缓,他把这项发现总结为“艾伦法则”(Allen's rule)。

      东亚人的鼻子不突出,正是“艾伦法则”的体现。其实要预热入肺的空气,“孤悬于外”的突出鼻子并非解决之道。在极低温的环境下它加热不了空气,反而要靠呼出的热气来加热它。要加热入肺空气的话,较小的鼻孔和较深陷的鼻道才是正解。东亚人的两颧较高,鼻道就相对埋入两颧之间的皮下组织的围护之中,这样才能有效预热入肺的空气。有的人类学家还补充性地认为:高颧骨还可以补偿较深的鼻道所挤占的颊窦空间(因为发声器官需要颊窦腔回响)。爱斯基摩人的鼻子里面的鼻甲发达,这实际上增大了鼻的内表面,增强了加温加湿的功能。

      (三)樱桃小口的美女

      与较小的鼻孔相一致,东亚人的嘴巴也相对较小,尤其是东北亚人。中国传统的美女形象更是“樱桃小口”。与细眼睛结合起来看,似乎这个人群脸上所有粘膜外露的开口都呈现比较小的形态,但头却比较大。这个特征组合,除了寒冷适应性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解释方案。

      通宝推:SleepingBeauty,林风清逸,雨落田园,
      • 家园 说鼻子大跟寒冷没关系可能有点道理

        我以前也听说鼻子高大是为了加热冷空气,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不过后来看了一个欧洲出版的关于二战前经济、文化、生活状态的书以后对这个观念产生了怀疑。那本书叫什么我不记得了,主要记得这样两个内容:

        一、二战前德国普遍形成了歧视犹太人的氛围,一个漫画上小学老师在上课时讲数字6,在旁边画一个大鼻子来比较。漫画的解释是,犹太人的大鼻子看起来像6.

        二、是纳粹到处搜捕犹太人时,对大鼻子的特别照顾,看到大鼻子的,就要仔细搜查,文明点要他背新约,野蛮点的就脱裤子检查有没有割包皮。

        按照咱们以前的观念,白种人,尤其是欧洲人都是大鼻子才对,怎么他们用这种办法来区分是不是犹太人?后来看多了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等中东人鼻子都很大,比西欧人的还大,阿拉伯人的近亲犹太人鼻子大也不奇怪。中东并不冷,但是风沙大,可能鼻子高大真的跟过滤沙尘有关。

        通宝推:石头布,
        • 家园 北欧日耳曼人相对是小鼻子甚至是蒜头鼻

          现在在北欧和德国都有很多金发碧眼而鼻子相对南欧人小的白人,其鼻子的形状类似于现在的美国'无冕大总统'-川普一世。

          再看过去的欧洲人对北欧维京海盗的绘画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鹰钩蒜头鼻。

        • 家园 是有这规律

          确实南欧和中东是与东亚性状对比最强烈的地方。北欧相反,同时直发和浅眼窝的比例相对高。

          其实我原来有一段,就提到沙尘过滤器的这个说法,但后来又删了。过滤器似乎也没有道理做得这么突出。

    • 家园 君子当自强不息

      本来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期待精品出现

      • 家园 争取不让您失望

        小心求证是金玉良言。

        后面您会看到,我会尽量摆出多重证据,四重五重都不算多。

    • 家园 东亚人这个概念很有趣

      感觉就现在来说,朝鲜/韩国人,蒙古人,东北/华北,四川,两广地区的人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推断不用张口.

      • 家园 你说的种类包含了内部分类,但是整体的东亚人是有的。

        约4000年前,辛塔什塔文化(Sintashta Culture)在高加索地区发展出来,他们精细的新武器和马车随即在欧洲迅速扩散开来。约3800年前,他们扩散到乌拉尔河东和中亚,形成了安德罗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在青铜时代末,铁器时代伊始,东亚人也进入了中亚。有趣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提示,这两个文化群体当时并未发生在遗传上的融合。欧洲人的基因在这个区域渐渐消失了。(《听DNA说青铜时代的事儿

        》)

        按照引文所定义的青铜时代,时间是距今约3000 ~ 50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三千到一千年前,按照中国朝代史,就是西周王朝建立前。

        引文最后一句话说:“(青铜时代末铁器时代初)欧洲人的基因在这个区域(中亚)渐渐消失了。”这是对西方友好的一种说法,直说就是:东亚人在中亚将欧洲人赶尽杀绝。

        在学术界似乎是有东亚人的说法的。

        至于你说的那些区域,有的属于东亚人之下的分支,有的属于其他区域的种类,也有的属于东亚人和其他种类的混血。

        这大约就好像是青蛙。美洲有一种青蛙分布极其广泛,但是最南端的青蛙和最北端的青蛙竟然有了生殖隔离,虽然他们还是同一种青蛙。同一物种内部是可以有巨大的差异的。何况你所说的只是相貌差异,那都不是事儿。

        • 家园 冷兵器时代,欧亚东部占优势

          西亚先发的畜牧业导致的人口激增引发印欧人向东渗透,其武器和战法都比较先进。但只是其南路在印度取得了成功,中路和北路都被打回去了。

          西伯利亚东部发展起来的蒙古种诸民族具备深厚的军事潜力。他们学会用发酵乳品来克服乳糖不耐之后,从狩猎到畜牧的转变让他们迸发出巨大的战争能力。终冷兵器之世,东亚民族始终占据着对欧亚西部的军事优势。

        • 家园 赶马车的打不过骑马的,大月氏被匈奴打跑了

          马车据说是白种民族(及其混血民族)在上古时代征服欧亚的利器,但被草原上的东亚民族的胡服骑射所打败,所以白种人的基因在这个区域(中亚)渐渐消失了,但不是欧洲人的基因在这个区域(中亚)渐渐消失了,是祖居中亚的白种人打不过东亚人,所以跑去欧洲边地称王称霸,成了现在的欧洲人,很多中西方的考古学家都是逻辑盲。

          • 家园 冲突在更早的时候就发生了

            西伯利亚米努辛斯克盆地在与殷商相同的时代,就发生了类似的种族替换。蒙古种人代替了原居此地的欧亚西部类型的人群。

            殷商时代突然兴起于中原的战车,与欧亚西部的战车在很多细节上一致。这种交流,很可能是在西伯利亚完成的。苏联学者在《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中推测战车的技术在双方的冲突中,通过战俘传播给了蒙古种民族。

            很显然西部族群在武器和战法的上优势,不能抵消蒙古种民族在严密组织性和战技上的优势。在后者掌握了先进武器和改操畜牧业之后,双方差距就更大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