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出现 -- 林风清逸

共:💬40 🌺17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都是眼泪啊

                  小弟没你们成绩那么好,也有过这个经历,初中毕业那时候,中专中师正是如火如荼的年代,农村的学生成绩好的都不读高中,初中毕业就去中专中师了,我老爷子也让我如此,我自己根本没概念没主意,听之任之,后来是学校校长找到我老爷子所在单位的一把手,强压老爷子同意,并减免了高中所有的学费。现在想起来都感叹命运的捉弄,读中师的还好,找个学校当个老师,读中专的很多都下岗了,并没有太多谋生的手段,挺惨淡的。

                  • 家园 所以阿甘在电影最后的总结特别打动我,人生就象

                    那一合巧克力,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但是似乎又有天定的最终点。我们无从掌握,只能尽力作到自己的最好,其余的就让它随风飞逝吧。

                  • 家园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我是85年读的中师,隔壁班有个家伙是当时苏州大市中考的第一名,从智力角度来看确实挺可惜的。但个人的发展其实需要更多的要素,能做点事的人需要的素质远远大于对智商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这些同学当年即使参加高考并能考上大学的话,个人的命运也不会发生多大的变化。

                    • 家园 或许你是对的,但是我觉得人生的几个关键点太

                      重要了。他决定了自己的眼光和见识,从而对人生以及事业的思考都不一样了。在我们那个年代,能上大学那平台就完全不一样,眼光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 家园 同意农民兄的看法

                        我觉得还是不同,不排除那种牛人,不读书也能排山倒海的,我老婆好几个亲戚,小学没毕业都是年入几百万的。但多数人的眼界和视野会随之改变。

                        • 家园 嗯,牛人总是少数啊,我们大多数还是普通人啊。

                          我小学的同桌,初中的同桌和高中的同桌,现在都在村里或者县城。他们的人生轨迹我都知道。如果不上大学,我不觉得我能比他们活的更轻松。看待事物的 眼光也不会比他们更全面。尤其对于农村孩子,上大学这一步太重要了。城市孩子不一样,毕竟环境不一样,社会起大风,在城市里就容易乘上这大风,是头猪都能飞一段。可是在农村,你永远不可能乘上这大风,即使你长了小翅膀。

                          • 家园 就是这个道理啊

                            城里机会多,不上学还有其他可能。农村的不读书,就是卖苦力,我小时候家里正是煤矿如日中天的时候,多数人都不重视上学,初中毕业下煤矿的多的是,来钱快,农村孩子有的是力气,现在在去产能的大风下都失业了,即使那些去山西的也基本都回来了,又开始重视教育了,殊不知已经又隔了一代。

              • 家园 仙人讲过包分配与不包分配的事

                1990年代正是教育制度酝酿大变革的时期,可惜主政者除了一风吹一刀切之外,对原有制度设计毫无尊重,对一风吹了之后怎么建设毫无责任心,似乎一切交给市场就OK了,现实哪有那么简单。

                • 家园 看当时的文宣就知道了,全面黑化。

                  当时重视教育的风气很重,学校里不知道是为了创收还是什么目的,也要求学生订阅很多家教类杂志。90年代的期刊杂志,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痛斥中国教育问题。

                  比如说,传统教育模式中父亲对孩子的打骂行为。

                  比如说,传统教育模式中母亲对孩子的溺爱行为。

                  比如说,传统家庭关系中继父母对孩子的虐待行为。

                  比如说,学校教育模式中学校对孩子成绩的过高要求。

                  比如说,学校教育模式中学校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不专业。

                  比如说,学校教育模式中学生群体中的欺凌问题。

                  比如说,中国教育模式中对学生吃苦耐劳的轻视。

                  比如说,中国教育模式中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不足。

                  基本上是字字血泪的控诉。

                  知道的是在说教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抨击革命敌人。

                  而且这些东西相互冲突。

                  看的人不胜其烦,后来我就将这些东西撕掉糊了个大风筝。

    • 家园 有一定道理
    • 家园 我也不是搞经济的,只能猜猜

      这个问题,说不定是劳动法造成的。

      大约两年多前,我去香港,买了本饮食杂志,找好吃的,里面有篇文章,是采访餐馆老板,老板大吐苦水,说被政府的最低工资搞得很惨,事情是这样的,洗碗工的月薪涨了,忘了多少钱,应该要7,8千港币,问题是前台的侍应虽然不在最低工资的行列,但没有理由洗碗工涨工资,他们的工资不涨,然后楼面经理看到侍应涨了,没有理由挨了那么多年,由侍应做到经理,工资只比侍应高一丁点,于是也要求涨。而饮食这一行,竞争激烈,老板根本不敢对顾客加价。

      可以想象,有的老板资本雄厚,可能就范,允许员工的工资加上去,这样的职位,起了个标杆的作用,当然也有老板利润不够厚,不愿就范,不加工资,员工流失,重新雇人,但工钱比同行低的话,待业的人宁愿等,也不愿受雇,很自然就会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情况。

      那个时候,还没有反自由行,生意已经难做,现在看,失业增加是可以预料到的,年轻人闹事也是可以预料的,看看旺角被捕的人,除了学生,有多少是无业的?

      这个故事,不知道与国内的现象有没有共通之处?

      • 家园 这样的话,某些人说的房地产业搞垮经济真的有点合理性

        房地产业畸形繁荣,大量人员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巨量资金流入市场,物价暴涨,但是掌握资金的是少数房地产商和不事生产的暴发户。于是并没有资金投入生产,但是物价却上涨了。由于城市拆迁较多,补偿也较高,这些暴发户很多是城市居民。

        由于房地产业繁荣,与房地产息息相关的行业疯长。比如装修之类。

        由于暴发户的存在,与直接消费相关的行业得到疯长。比如饭馆之类。

        但是,人吃饭毕竟是有限的,何况暴发户们吃饭也就那么回事。

        所以结果就是物价起来了,生产性企业去并没有起来。

        那么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工人呢?

        并没有获利。

        而且他们的企业也由于消费物价的暴涨遇到了危机。

        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既然暴涨,那么相对来说,其他行业如果维持原来的水准,就算是衰落了。

        特别是,由于物价的暴涨,国家必须提高工资进行应对。在一般情况下,工人的工资大多就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略有结余的状态,物价暴涨,工人就会遇到生存危机。那么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国家就必须提高工资。

        于是结果就是雪上加霜,本身就相对衰落的“实体经济”,在人力成本提升之后,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衰弱。

        于是出现了房地产业狂欢与经济不景气并存的状态。

        看来,房地产的畸形繁荣真的很可怕呢。

        国家现在又开始搞房地产了……

        看来又是一轮新的经济冲击。

        考虑到国家经济从2008年至今已经经受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冲击,筋疲力尽说不上,略有虚弱是必然的,那么这一轮的疯狂会不会勉强撑到明年两会就终结了?

        话说,我记得某相当年在地方上任职的时候,搞()经济是很有一手的,名义GDP增长率个位数,差点不到半十,后来硬是修正到“正常”。但是别人搞经济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名义增长率远远高于实际增长率,每次修正都是大幅度降低,从几十修成十几,像他那样从几修成十几,还是很少有的。

        话说,这一轮的疯狂会不会勉强撑到明年两会就终结了?

        通宝推:mhymark,
        • 家园 看数据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7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8%),增速比去年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这也是该数据自2014年起连续24个月呈下滑趋势。

          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比去年11月末增加221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1155万平方米。

          投资增加1%,库存就增加了3.2%,2015全年央行降准降息各5次,不可谓不宽松,预计2015上市地产公司利润降到个位数,库存创下新记录,我倒想看看这个行业怎么才能拉动经济增长?

    • 家园 毛主席把学生都赶去上山下乡,大学生搞工农兵

      有个毛的人才储备。

      你去看现在各行业,哪里看出来是毛时代培养的人才和工人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