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出现 -- 林风清逸

共:💬40 🌺17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什么用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出现

    用工荒和就业难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是很不正常的一对矛盾。

    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对于经济上的问题,说不太多。不过之前谈论军事问题的时候,忽然想到积累的问题。仅就我的理解,谈谈对这对矛盾的看法。

    以前看过一些文章,对比建国后第一个三十年的经济政策,和第二个三十年的经济政策,结论是对比之下,前三十年重积累轻消费,后三十年重消费轻积累。

    换个说法,重积累轻消费,就是喜欢长线投资。重消费轻积累,就是重视短线收益,短平快。

    后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吃的前三十年的老本。

    比如说人力资源。建国初,中国的人力资源远不如印度。但是前三十年逐步推进的教育普及,为我们带来了巨量人才。初中,高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步伐,一步一步按照节奏培养了几百万毕业生。大学生的大批量培养似乎是90年代末的事情,主要是朱相教育产业化时期(当然教育产业化弊端很多)。这样,初中,高中,大学,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有相应水准的毕业生投入劳动力市场。

    三线建设、乡镇企业,培养了全国性的工业氛围,特别是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是改革开放所享有的人口红利中供给侧的最强大基础。

    后三十年的执政者能够游刃有余地执掌国家,能够顶住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这些雄厚的底子。

    这几年东南沿海出现用工荒,同时出现大学生就业难,本质问题就是原本的三线工业建设培养的产业工人、乡镇企业培养的产业工人都已经老去了。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说,就是没有产业工人去支持供给侧维持较好的生产效率了。

    80年代乡镇企业红火一时,而后很快衰落。以1990年元旦为界限,至今已经二十六年了。当时的产业工人,举其大略,则即便是十几岁的年轻人,现在也已经四十多岁了,大多已经退出了生产一线。

    而且,由于当年的生产水平已经落后于现在的工业需求,所以过去的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在刚出门打工的时候,也是存在一定不足的。

    可是,现在进行工作的新生代劳动力,在加入企业之前,基本没有什么工业意识。而且他们也没有经过集体农业的组织培训。他们的组织程度已经倒退回到了松散的小农时代。其组织程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大生产的要求。他们作为产业工人的水准,还不如以前那一代人初出茅庐的技术水平,以至于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

    工厂是现代化大工业,工厂需要的工人必须具备基本的组织纪律性。在过去,农民在乡镇可以从事乡镇企业的工业劳动,也可以通过大队公社的集体农业来获得组织纪律性。可是在后三十年,这几十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劳动力,都没有这样的经验。考虑到他们的高辍学率(大批农村学生因为学习环境极度散漫,惧怕参加中考而放弃进入高中的任何机会),以及极度贫困的乡村教师所带来的教育失败,他们甚至没有机会在学校里获得足够的组织纪律性。

    工厂不喜欢这样的工人。

    而大学生们也遇到了问题。他们的数量很多,但是显然不是为了一线产业准备的。

    于是,用工荒+就业难,同时涌现。

    人力资源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所以人力资源危机,是供给侧的供给侧,是真正的供给侧问题。

    因为人力资源危机,培养工人的困难加大,招收新工人的困难也加大,改良的困难也就加大。

    经济学家们对此做了很多解释,比如工厂工资太低,工人不愿意外出打工,比如大学生能力太差,工厂不愿意接收这样的工人。

    这种解释无法回避一个问题:

    以前的工人,能力到底有多突出,以至于工厂愿意给他们足够高的工资?

    还有一个问题:

    大学生是因为能力差才上的大学吗?

    经济学家这一个解释,简直就是逼死教育部的节奏。而这实际上不是教育部可以承担的责任。这是“社会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责任。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就是国家经济战略在人才设计上存在问题。

    毛泽东指导余秋里的小计委,编制了第三个五年计划。三五计划要求三线建设,被批评是“以战备为中心”、“投入偏大”、“效益偏低”。有意思的是,第一,毛泽东在编制计划时明确说,虽然计划原本的目的是“吃穿用”,但是不妨碍首先提战备。也就是说,本质上仍然是打算搞吃穿用的工作,仅仅是保留了战备优先的名义做幌子。第二,毛泽东在编制计划时就压缩了投入规模,如果按照原本的样子来做,投入只会更大。所以如果这就是“投入偏大”,那么毛泽东不干预,投入还要更大。至于效益偏低,看你怎么算账。那么多的产业工人,我觉得还是很划算的。

    据说,在数十年后,薄一波谈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说:“应该说,在毛主席直接过问下制订的‘三五’计划,的确是一个有骨有肉的好计划。”

    且不论薄一波是否说过这样的话,有一点是突出的:

    后三十年的经济战略,忽视了人的因素。

    毛泽东曾经说,他不想做什么舵手,领袖,导师,他只是一个教师。

    他准确地把握住了一个关键,就是人。

    这里有两句话,跨越了两千年历史长河而前后响应: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君道》

    毛泽东说:“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党外存在着很多的人材,共产党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

    荀子也说:“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

    一个注重培养人,要求又红又专。

    一个注重抓住势,只求抓到耗子。

    用工荒和就业难之所以同时出现,就在于最近几十年里,我们的社会经济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递进机制。

    没有人培养产业工人。

    我还记得当年有多少书本在鼓吹比尔盖茨,大学热盛极一时,退学创业也盛极一时。当时有量大名人,比尔盖茨和比尔克林顿。只不过如今形势变了,如今的形势是“杀死比尔”:盖茨被指出是依靠背后雄厚的势力做了剽窃的强盗,克林顿也被披露是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

    但是却没有人去发展产业工人。

    工业社会不发展产业工人,那还有什么可持续发展的?毕竟智能化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取代他们的地步。

    从我所看的来说,后三十年的经济模式,似乎并不是一个可以踩着鼓点踏着节奏走的经济发展模式。

    只不过我不是经济学家,很多事情并不懂得,也许是我看错了呢。

    关键词(Tags): #用工荒#就业难通宝推:桥上,暗夜行路,高中三年,发了胖的罗密欧,qianji,秦波仁者,刹那芳华,关中农民,金台夕照,jhjdylj,
    • 家园 花这一句。

      一个注重抓住势,只求抓到耗子。

      不管白猫黑猫,长久社稷必危。

    • 家园 直接说扩招,教育产业化惹的祸就可以了。

      虽然市场很有效,但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抑制市场的波动。

      当年没有规划的扩招,教育产业化的后果出现了。

      现在好像硕士博士也开始扩招了。呵呵。

    • 家园 《当代中国》丛书对80年代以前的中国各方面进行了总结

      这套书网上有不全的电子版。我一直想找时间看完,但糊口的任务实在繁重琐碎。零零星星看了一点,大体感觉是,前30年的制度设计、社会管理、组织有很多可以品味的地方,比如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前总说精神原子弹,但其实当年也很重视物质刺激和引导,比如边远农场工资比条件好一些的地方高几毛钱。比如水利工程要保证粮食供应,想方设法照顾生活,危险工种可以提前退休,等等。

      这些都是在战斗和建设中无数人的经验总结,希望不要被人们遗忘。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社会风气就是看不起工人农民

      改开之后,社会风气普遍看不起工人农民,有路子的,没人愿意去做工人。

    • 家园 结构性失业……

      我觉得是因为中国发展太快,用工需求快速变化,而我们的教育系统又是非常保守的……好吧,直接点说,就是体制问题

      一种解决方法就是发展职业教育,现在职业教育还没形成气候

      • 家园 多年以前有个亲戚强迫他儿子去上中专

        他儿子原本可以上高中,快恨死他了。

        职业教育没推开的本原在于社会发展战略存在问题。

        考虑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与实际存在的“再穷不能比教育穷”的状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问题就出在顶层设计上。

        • 家园 那个年代核心问题是高中的退出机制

          考上中专,保证毕业,保证铁饭碗的干部工作。而去上高中,三年后还要再进行一次高考,考不上什么都没有,回家当农民。即使考上了,还要四年读书才能有工作,明显延迟了时间,增加了变数。

          当年我的祖籍地,县委书记采取了一个办法鼓励农民娃上高中。就是凡是够了中专中师分数线而去上县一中的,如果考不上大学,保证到县属最好的企业-药厂(这个企业早年是县一中附属企业,因为效益太好后来被县委“抢”走了)工作,转城镇户口、铁饭碗而且待遇挺好。这个直接导致了县里农民娃大量地去上一中。可惜中国的事情是人走茶凉,换了书记政策就变了。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个问题,不管什么学历都不包分配,中专几乎都消失了。

        • 家园 我觉得主要是在职教育这块

          现在太注重学历教育,比较轻视在职的技能培训,唯文凭观念严重,把技校看做一种收容差学生的地方,其实技校应该就是技术学校,人人都可以学点技能

        • 家园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年级前几名都去中专了

          西部地级市,最好的中学

          家里也觉得上高中考大学,即使考上了家里负担大,想让我报中专,我没干

          • 家园 你们说的是小中专吧(初中毕业考的),中专是高中毕业考的
          • 家园 当年中专确实不比高考上大学差

            不能用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来否定过往人们的现实选择。

            当年的教育制度设计具有战略意义,中专,包括师范,要求的分数比最好的高中都要高,为中小学教育以及一线技工队伍提供了稳定优质的人力资源,以此保证整个体系运转的效率。中专毕业不仅可以早三年工作,在算工龄和退休等方面也有一定政策倾斜。当年一般工厂有夜校,行业或者地区有集训,重大技术项目会组织攻关,可以保证一个学有所长勤奋刻苦的技工有机会成长成才。

            改开后,尤其是教育产业化之后的教育主导权,则完全被承包给某些既得利益集团了,碰都不敢碰,带来的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比环保损失啥的大多了,影响也大得多。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我高考是1992年了

              当时高考录取率低,中专反而包分配,高中毕业没考中大学工作很难找

              • 家园 切,咱俩原来一般大,一直以为你是大哥级别。

                我当年差点被迫上中师,我积贼地曲线救国,才进了高中从而上了大学。人得命运有时候真是就差那么小的一点差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