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我今天特别的高兴,在孩子快十岁时 -- 给我打钱87405

共:💬186 🌺96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语文学习小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有一篇契科夫的文章《凡卡》(节选)。这是小学语文课本中难得一见的类型。

      之所以说它难得一见,是因为它比较“混乱”。这个“混乱”,在教学中被引导成“学生要注意插叙”。

      我以为这个教学思路是值得商榷的。文章的主角,是9岁的学徒,凡卡。这里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年龄,9岁。9岁,是个什么状态?在阅读的开始就得有相关的概念。如果没有,往下读,不容易读出味道来。

      那么,9岁具体 是个什么概念呢?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但是思维还不够严谨,心理活动不太有序。还有一个关键是什么呢?是他写信是趁着老板出去时偷偷写的,心情很紧张。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让人有些东拉西扯之感,上下文的联系不够紧密之感。

      而这样的叙事结构,恰恰就说明了契科夫的功底深厚。正因为如此,让读者感受到了真实的9岁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相反,有些作家,冒充孩子写故事,写得有条有理,反而让人生疑。

      所以,这篇文章无法按照其它文章的样子来划分段落,分析结构。必须要整体读懂,然后重新排序,进行分析。

      像这样的,有序中带有无序,无序又不失有序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一般而言,很少有这种阅读体验。

      如果把这样类型的文章,当成一篇普通文章来教,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我在网上看了一下教学PPT,很多都把精力花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作者(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此人很牛逼),二是讲解19世纪的俄罗斯,下层民众的生活有多么的悲惨。

      这叫学语文吗?我觉得不能称之为学语文。

      有些语文老师在课堂里讲得神采飞扬,学生也听得如痴 如醉,可是要问一句,这是在学语文吗?我看,学生跟看电视 剧没什么两样,老师跟段子手一个级别。

      既然是来学语文,就不能只停留于写什么这个水平上,而应该更进一步到怎么写这个水平上。

      这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搞明白了作者是怎么写的,就越发能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

      怎么写,研究的就是语言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思想问题。

      举个例子讲,我们现在有大数据,对热门流行歌曲做了分析,有个发现。这个发现是什么呢?是程序性表意比较多,特征是动词多。

      那么 为什么陈述表意在流行歌曲中并不多见呢?这是因为陈述性表意冷冰冰的,客观,冷静,很难产生代入感。

      而程序 性表意,往往会让听者联想到自己的过往经历,从而生出感情,这样的作品自然就有感染力了。

      大伙看,这就是完全就语言的特征来分析 研究,得出的一个总结。

      为什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会比较多的用具象的例子让孩子去理解一个原理呢?为什么物理要比数学好学呢?原因是共通的,程序性表意容易引人入胜(我们每个人都是物理大师,相关经验极为丰富)。反过来,化学为什么不好学呢?看不见,摸不着,离得“太远”。所以,数学跟化学有共通性,数学成绩好的,化学成绩一般不会差。反过来,物理好的,数学可能很糟。

      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产物,那么即便在课堂里,不讲人脑,但也要去讲一讲,语言是怎么组织的。这样组织是个什么效果,那样编排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我举个小例子:

      明天和下周一参加比赛的80名同学3:00-6:00照常排练,其他 人明天不排练,下周一分练到4:40。

      这句话,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参加比赛的同学周一练到4:40结束”。为什么?句型错了。

      汉语的习惯 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天时、地利、人和的排序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所以当我们一看到“同学”前面有内容,就会统统把它理解为这是一个定语,是对“同学”的进一步描述 (定义)。故而很容易理解成“明天和下周一参加比赛”的“同学”。

      它的正确语序应该是:

      参加比赛的80名同学,明天和下周一3:00-6:00照常排练;其他 人明天不排练,下周一分练到4:40。

      这么个结构,还会有人产生误解吗?

      这是个现成的案例,取材于乐团通知。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语文没学好。

      当然,也要承认,汉语从文言文转到白话文之后 ,确实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语文不是那么好教。

      但不能因为不好教,就不教。以为语文课,就是识字、背书,谈人生,聊理想……所谓的好课堂只是很热闹……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信息大爆炸,看不过来,也是有影响的。但我认为,语文课,得有个语文课的样子。语文课,必须要兼顾到语言的工具性。

      人跟人沟通,语言是一个主要工具,文字又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不去琢磨这个工具,怎么可能用得好呢?

      如果说,说话颠三倒四,是思维不清晰所致,这也就罢了,这不是语文课一门课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如果心里明白,说不清楚,这就很遗憾了。

      读明白,讲清楚,这 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无怪乎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课有什么可上的,自己看书就行了。学生这么来看,语文老师应该感到悲催,可有可无啊。

      我自己参加工作之后,有8年的编辑经验,也不过于如此,经常写出很搞笑的句子来,只是在阅读方面要强一些。为什么?没有进行专业训练。所以我现在就想,语文课,是不是可以当成一门准专业课来教呢?我认为,当然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必须 的。

      语言的一大问题,就 是形式。词组的结构,是形式,句子的结构,是形式,文章的结构,还是形式。

      好的内容怎么呈现出来?需要好的形式。

      比如,你表现的情感,它是混乱的,但是你的内容,却井然有序,这根本 就打动不了人。

      想象一下,你买了一支股票 ,被套了,你是什么心情?一会想着,接下来要大跌,想想这个结果,觉得很可怕 。一会呢,又想着,再坚持 一下,会涨的,又觉得前景光明。所以它的心情是忐忑的。看看这两个字,一上一下。实际上不是一上一下,是七上八下。所以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总是有序的。

      我女儿,学《兰花花》的时候,曲子拉得烂熟,却不好听。只有一次,拉得非常好听。

      这支曲子从华彩部分到第三个乐章,描写的是女主被地主抓去,关在柴房里,无助、绝望、悲愤,又不肯屈服……这一段前面有一截是拟声,拟的是一个人从嚎啕大哭到呜咽抽泣,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有序的。

      但是我女儿之前总是往有序里去拉,能好听吗?有一次她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拉得断断续续的,太美了。让我听了想流泪,想起了自己过去一些很艰难的岁月。

      文学作品也 一样。

      有许多文学作品,根本 就打动不了人。很多人写文章,是想写一点真情实感,可是为什么就写不出来呢?太理性了。不论作者用什么样的字、词、句,给人的感觉就是冷眼旁观,入不了戏。所以说,这个结构,这个形式,它是需要关注的。

      当然,艺术作品,它取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的整体得是有序的,人就是喜欢有序的东西。但是,它是有序当中有那么一点无序,这就是画龙点睛之笔。没有这个东西,它就没有(人喜欢的)生命感。教条,机械,干巴巴。

      自然,小学阶段,语文不可能教得这个水平,可是到高中呢?还教不到?

      语文学不好,影响是很大的。

      很多人他不是没有情感,而是不会去表述。写文章是如此,过日子还是如此。

      这里的语文是泛指,指的是语言类工具。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去学音乐呢?学会表达,学会找到8分理性2分感性那个度。

      如果说一个人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那么他从音乐里能得到的东西,一定会超过音乐本身。音乐,它就是在教大家怎么做人的。

      绘画行不行呢?也可以,但是绘画它不容易突破理性。因为我们学音乐,是去演奏别人写好的曲子,这些曲子本身就是有情有感的;绘画的对象是实体,是客观的,这就比较难了(这里没有涉及到儿童的涂鸦阶段)。

      实际上,我认为,音乐和绘画是一对,语文和数学是一对。一个偏感性,一个偏理性,二者有互补性。

      通宝推:唐家山,strain2,
    • 家园 我的父母可能卷入传销了

      我有一个预感,今年对我来说是个坎,没想到,灵验了。

      我的父母撒下弥天大谎,极有可能去搞传销了,因为他们深信自己找到了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最重要的是,他们要借此找回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

      传销的核心要诀并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动之以情。我母亲,一辈子都想证明自己是有个出息的人,我父亲,很不甘心自己辛苦一辈子还不如年轻人一年挣的多,所以……

      我失败的是,我之前总是期盼以说理的方式说服他们,没想到他们专门为我量身订制了一套谎言。好在我还有个姐姐。

      我姐这会快急疯了。我只好一边报警(好吧,人家不接这个警),一边教她马上转变态度,表示坚决支持他们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假克假,获得信任,从而有机会得到更多的信息。

      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若客死他乡,得能找得到尸骨。

      • 家园 。。
      • 家园

        我姐终于打听到了我父母的去向,算是个好消息,但是我们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什么办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我说一点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认为,这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过去的家庭、家族,其模式是重大资产的处置权都交由有一定能力的壮年人或者老者来掌管。想想看,父母不就是孩子的监护人吗?但是,改开之后,中国原有家庭(家族)结构已经不复存在了,更多的是子女 和父母分居两地,并且基本上是各管各的,这就给了一些人可趁 之机。可以说,包括我在内,很多人还不知道(甚至 没有意识到)如何去应付这一局面。在新的意识形态下(各管各的),当子女的,怎么去管好(监护)自己年迈的父母,是一个新课题。

        我这个前车之鉴,还望引起各位河友的重视。

      • 家园 一浪接一浪,高潮不断啊

        一个理性的人跟几个特别依赖感情的女人生活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我的感受就是我的心脏越来越硬了。

        背景交待一下:我媳妇对我妈,心中有怨恨,并且放不下。我女儿跟我父母走动多一些。

        今晚我媳妇回家后,跟我提起我父母卷入传销一事。我本不想说,但是我媳妇一个劲的问,就简单说了两句。结果我媳妇表示:“那是他们的钱,他们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本来打算睡觉的女儿,一听这话就受不了了,接茬问道:“要是你妈(她外婆)遇到这种事,你还会说这种话吗?”

        其实,女儿的心思我最懂。女儿的心思是,她在极力维护她心目中一个正直母亲的形象。

        我赶紧提醒我媳妇,说话注意分寸,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可是,我媳妇完全听不进去,一边否认她是幸灾乐祸,一边强调她毫不关心。

        显然,我媳妇的态度,很容易让孩子误读为她是在幸灾乐祸。而已经失去理智的她,根本 没有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化。

        我媳妇不仅没有闭嘴,反而跟女儿历数她所受的种种委屈。

        女儿听她说完之后,说道:“这件事我已经听过多个版本,每个人的说法都不太一样,我有我自己的判断,不能说谁全对,也不能说谁全错。但是我认为你(指我媳妇)少了点智慧,不会放下心中的怨恨……”

        女儿还未说完的话,被我媳妇粗暴打断:“你就是一白眼狼,我不想再听你说任何话。”

        女儿接下来的话,不出意外,应该是:“我觉得你这样对自己并不好,你心里装满了怨恨,难过 的是自己。”

        女儿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基于她在学校的经历,她已经学会了一些放下。

        被我媳妇攻击之后,女儿失声痛哭,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

        我只好将她们二人分开。

        我对我媳妇说:“难道你一个四十好几的人,听不出来孩子的立场是站在你这边吗?难道你不知道孩子是在关心你吗?只不过她关心的角度、方式不是你喜欢的、你需要的。你不喜欢、不需要,也没有问题,可是你为何要去攻击 她呢?难道她不是你的女儿吗?”我媳妇就沉默了。

        我又去女儿房间,劝慰女儿,跟她说:“我们人不能简单的把家人和外人分开,家人不一定就比外人更容易相处,也不一定就更容易 理解,但是家人彼此之间的关心程度,一般来说,是外人比不了的。你刚刚劝你应该多一点智慧,这句话对你同样适用。

        你的妈妈在这个问题上,就很糊涂。她认为你没有替她鸣不平,于是就认为你不关心她,不跟她站在同一个阵营里。这显然是她的问题。但是如果你现在也这么想,认为你妈妈是在有意攻击你(指神智清楚),恐怕 你会犯下跟妈妈一样的错误。”

        又哄又劝,说了半天,孩子好 不容易脸色有些好转,我就让她睡了。

        有一种病,叫感情依赖症。我媳妇就有这种病。我女儿有没有我还不能肯定,但因年龄小的缘故,总是会有类似 的表现的。

        感情依赖症患者,给人的感觉是极度 自私,似乎从头到尾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其实这些人,一旦恢复平静,就会换一个人。

        我刚跟我媳妇认识的时候,我还不懂这个。有一阵,我非常讨厌我媳妇,都不愿意见到她。后来我读了书,才明白,这是一种病。

        怎么判断 自己是不是感情依赖症患者?比较难。有一个办法可以做个估算,那就是回想 一下自己,理和情,哪个更容易 打动自己。如果情占的份额很大,自己就有可能是位感情依赖症患者。

        一般人,理也会听,情也要讲,只不过倾向性不太一样,这是正常表现,不必多虑。

        我媳妇这个病,我已经有免疫力了,但是孩子还小,不明白,叫我头痛。我担心孩子以后也会有,因为她的母亲就是如此,我不是说遗传,而是母爱的缺失。

        我媳妇之所以如此,大抵是因为她的父亲,也就是我岳父,长年在外工作。她既渴望父爱,又因得不到而生恨。这份恨意,一直到我岳父去世,也没有放下来。

        我母亲就更不用说了,她自幼双亲早亡。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患上这种病,但是我姐有。

        坦率的说,我活这几个女人当中,有时真的有一种生不如死之感。

        咋办呢?凉拌。

        通宝推:注册中文名,坐言起行,indy,直到永远,大厨,盲人摸象,明心灵竹,mezhan,方恨少,刹那芳华,
        • 家园 看来是个四川老乡
        • 家园 谢谢.

          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我要仔细学习一下了.

          • 家园 我们人类的左脑有个解释器

            不论什么现象,都要解释一番,这自然就形成了各种瞎解释,比如神论和阴谋论。解释的时候,是套用已知的模型去解释的,比如,有的女性自小就喜欢读港台言情小说,而小说里总是把女人不被理解解释成男人不关心,这些长期阅读此类作品的女性也就这么去解释了。另外,这可能不仅仅停留在认知水平上,还有可能会发展成“物理性的变化”,也就是说,不论正向还是负向的解释,都有可能促成脑内生成某种物质(比如大脑灰质数量)。这些物质的生长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也分很多情况。

        • 家园 你女儿分明是你这派的

          别把她往"女人"堆里归。心脏越来越硬 --- 对家人要同情包容,也要居高临下。

        • 家园 你女儿真的是有智慧

          比很多大人都强,强得多

          你受的苦能在女儿身上酿成美酒也不算白受苦了

          • 家园 我做一个说明吧

            这贴子里的内容,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我女儿有超人的智慧”之感。真实情况是,我打孩子幼时起,就跟她聊人性。

            聊人性,是从语言开始聊起的,孩子逐渐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很大程度上是心和心无法直接沟通,很多情况下是借助语言这种第三方工具在进行交流,阅读方和表述方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之后又聊政治、经济,最后转到心理学和脑科学上面来。这些谈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人与人的关系来谈,目的就是为了让她对人性产生敬畏感,知道自己和大伙都是一知半解的。

            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对人脑的进一步了解,有多么重要。

            西方经济学大厦的基石是,假定(成年)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如果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话,那么许多经济学原理都是站不住 脚的。

            问题是,我们后来发现,这个假设就是有问题的。

            于是,就有人解释,西方经济学家只不过是一群西方政府圈养的“打手”,伪装成某某家,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西方掠夺其它国家的财富而服务 。

            这个解释它有没有合理性呢?我们说,它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恐怕不合理的地方更多。因为经济学家,是根据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推论,而当他们在做推论时,难以避免的会调用对人性认知的模型。这下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如果对人的解释是不充分的,不全面的,那么以它为基石发展出来的很多理论都是不那么可信的。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持对立观点的双方,却陷入了诛心的陷阱。这根本 就解决不了问题。

            我再举一个例子,离大家更近一些。懒,我们很多人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人人都懒,懒是人的劣根。

            尽管我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就不容易了。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目前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懒,它的本质是人脑内部有几个模块,是专门用来快速处理危险、压力、不快这类处境的。

            当我们希望能够面对压力时,能够不惧风险时,我们就会感觉到这个懒它的负面影响。

            但是,当我们要躲避危险时,我们恐怕就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个模块,人类早就灭绝了。

            所以,这并非是人有劣根。

            任何一样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理论上,用好双刃剑的办法就是分门别类进行处理,但由于许多模块是原生的,也就是相关机制是本能,我们有时候根本来不及去做细致的判定,它就已经自行处理了。所以古人云,事缓则圆。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给人性贴了太多不正确的标签。这些标签极为流行,历史久远,对于人的三观的建立有很大的负面效应。

            还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又听到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都有合理性,但仔细一想,这两句话是对立冲突的。

            因为我不愿意这么做,所以我也不愿意见到他如何如何,结果,对方说我是小人,度他的君子腹。

            这又是什么原理呢?这是我们人脑的另几个原生模块在发挥作用,即,我知道你知道什么,我能通过 阅读你的表情感受到你的感受。

            这是人类独有的模块,如果没有,像人这种单项能力值不高甚至 偏弱的物种,早就灭绝了。

            大概就说这么多。多了解一些脑科学(心理学的基石),就不会动不动一会赞美人性的光辉,一会哀叹人性的黑暗了。至少,不会随意给人(包括自己)贴标签了。

            另外,作为一名非专业人士,学习脑科学(心理学)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树立这样一种态度:敬畏人性。知道自己不太了解人性,那就多观察,多思考,慎下结论,少下结论。

            最后,说一个观点。五百年前大学生学加减乘除,五百年后小学生搞得滚瓜烂熟,是人脑更发达了吗?我不知道。但是,如今的世界越来越大,以前的所学只够在游泳池里扑腾,现在是要去大海航行,只会游泳已经远远不够了,得有造船的能力。我的意思是说,什么年龄学什么,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依据,更多的是参照传统做法,我们有太多的条框,这个不宜学,那个学不会,诸如此类,所以有人听说我从小就跟孩子聊人性,他们都很吃惊,认为我是揠苗助长。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摸着石头过河吧。

            通宝推:脑袋,indy,四维立交,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