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论江苏高考事件的历史意义 -- 镭射

共:💬199 🌺1030 🌵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的意思是说分数是素质教育拉低的

              那就鸡生蛋蛋生鸡说不清楚了。因为别的省的考生如果有北京的升学率,也是很愿意素质一下的。为什么别人的青春就要用来刷题,难道不是因为教育资源太少了吗?

              均衡教育是一样的,我的母校并了好几个烂校,现在已经不能算是好学校了。

              另外,北京上海的中考升学率是90%,江苏是50%,所以讨论高考值指标的时候,别忘了要乘上这个系数。别人家的孩子,是从中考就开始为命运奋斗了。

              • 家园 北京的孩子和家长从早教到幼升小小升初到中考,一直在为

                竞争奋斗呢!在全国比比,这个竞争的强度在全国除了上海有这样强度的可比吗?课外辅导机构,哪里最产业化作的最大,北京。培训机构哪里最产业化,最兴盛,那些不是北京的学生和家长在奋斗啊?

                从中考开始?北京的孩子和家长到中考,奋斗的结果都出来了!能进什么样的高中,直接决定了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当然还有,上不了高中只能上职业高中分流的呢。北京孩子和家长,在中考前十几年就一直在奋斗了。

                • 家园 北京上海的中考升学率是90%,江苏是50%

                  您看不明白是吧?

                  你们的中考淘汰率只有10%,我们这里一半,如果是发力晚的男孩儿,还没有醒过神,已经没有机会了。

                  你们的一本率是24%,我们是9%。根据这个比例,北京的重点中学应该都有进名校的,每个中学,应该都有本科的。说中考定终身,江苏、广东、四川、湖北,每个都比北京有资格,因为教育资源不如北京富集,重点中学和普通院校的差距更大。

                  至于说你们家孩子从小就奋斗,您真应该到外地看看,真以为我们这种古代出状元最多,现代出院士最多的省份,家长孩子每天都是在玩儿哪?北京人居然和我们比起学习努力来了,真是奇谭。我的北京同学,当年高考就做了四套卷子,而我们学校是一天一套,我上的学校还算是比较人道的呢。那些培训机构,也不知道多少是培训艺术方面特长的,越多,越说明北京孩子有功夫,我们这里的孩子,上了小学就很难维持一门以上的业余爱好,等上了中学,基本就要投入全部时间学习,周末都得去上补习班!

                  • 家园 这也数据江苏高考录取比例连续增长至去年88.8%近90%

                    “但与之相关的是,江苏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高校总数已经雄踞全国第一,211高校总数也领先于其他省市。江苏高考录取比例在此背景下,也连续增长至去年的88.8%,逼近90%。如果江苏不采取措施,不要说降低招生计划,就是不增长,也将面临生源危机,即报名人数低于招生计划的情况。也就是说,江苏高校,不得不调减招生计划,至少适当调减在江苏的招生计划,把更多计划改投其他生源较好较多的省市,这也是高校自身生存法则的需要,毕竟没有一个好学校愿意把高考成绩最后的10%、5%都招上来。我们动辄讲高校的自主权,这点权利还是应该有的。”http://china.caixin.com/2016-05-26/100947706.html?utm_source=yidianzixun&utm_medium=yidianzixunApp&utm_campaign=Hezuo

                    说句实话,我不知道那个数据真,那个数据误导,但是自己的感受和身边人的经历是真的,对吧。

                  • 家园 北京我不知道,说说上海吧

                    我不是上海人,不过家离上海也不远,从小到大,身边上海人就没缺过,毕业后做过几年海漂,但是各种情况了解也不多,也就泛泛地说说。

                    大家都知道,外地人考复旦交大难于登天,而上海本地人比较受照顾,理由是上海孩子素质高,视野广,如此种种说辞,没什么新意。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老板们看的是能力而不是你是不是上海人,好高中好大学出现如此的地域性本身并不是好事。

                    但是(凡是就怕个但是):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过法,一砖拍死不合理也不实事求是。一般来讲,有能力且愿意努力的上海孩子去哪都不怕,不讨论他们。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努力的孩子呢?一般来讲,这类人大学毕业,有关系的走关系进国企或大企业,外语好的去某个外企谋份差,反正有上海户口家里在上海有房有低保,然后找个外地或本地姑娘或想办法攀个高枝结婚生子(在上海职场里混过的肯定都听过),然后一辈子这么马马虎虎地就过去了。没关系的就更悲催些,进不了国企大企业外企,但是上海毕竟机会还是挺多的,小企业机会有的是,工资低消费高,但是毕竟有上海户口家里在上海有房还有低保,然后找个外地姑娘或想办法攀个高枝结婚生子,大半辈子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当然,还有些人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出国,目标无非美加澳欧洲,这些地方的初高中教育是什么质量大家都知道(私立的除外)。国内竞争激烈,外地小赤佬们不好对付,我惹不起躲得起,去国外读书,并伺机搞张绿卡,做高等华人,也能压国内这些小赤佬们一头。

                    唉,怎么说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吧。。。

                  • 家园 对不起,不知道你的这个数据怎么统计的。

                    我想说的一个常识就是,一本大学的毕业生都在北京找工作呢。北京的孩子就算是90%中考上了高中,你说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个三本二本毕业生,在北京能找到啥工作?北京孩子想工作,就得上一本,想去正经单位就得985,211,这就是现实。去地方工作,去二线工作,对不起地方上更要人脉,普通人拼不了地方上的地头蛇。

                    还有北京的课外辅导一样是学习啊,奥数那是点招的基石,北京孩子课外培训不是在玩。我的亲戚中关村三小,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考,家长十年多全职陪学课外辅导今年中考上岸了人大附中,这才是在北京去北清的通道和代价。代价——家长十多年全职陪学,去各种辅导班,坑班,点招班,培训班,包括支持的财务支出。你说这个学习培训强度没有刷题?所谓的北京孩子的轻松上名校,对不起更多的是道听途说。你知道北京四中(普及一下北京四中是另一个北京去清北的通道,即超级高中不超过四五个高中),孩子游泳课直接自己先拿来深水证,没有就上不了游泳课。家长怎么办?中学前就要专业学游泳办下深水证,否则你连上游泳课都上不了。多少北京家长带着孩子,周末节假日去天文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作义务解说,学习锻炼,那个不是学习?

                    你要是真的对北京家长和孩子的奋斗和辛苦存疑的话,可以看看家长帮北京站,看看北京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听讲座研究升学研究中考研究高考数据,研究什么上课外辅导课,不是从中考开始高中三年刷刷题就可以的。

                    • 家园 兄台,你说的我也认为是客观情况。

                      按我的估算,在江苏能上本省211较好专业的同学,在上海肯定能上前六所(交大、复旦、同济、华师、上财、上外)。我觉得江苏的孩子差不多吃亏在这个地方。北京的话我不是很清楚,估计和上海类似吧。

                    • 家园 几个可能有用的帖子

                      链接

                      北京中考录取

                      江苏中考

                      网上搜搜还有一堆,我对比过几个数据,稍微有些出入,比如北京上海的中考录取率其实高达97%和98%,江苏仍然是50%上下,南京省会比较高,有95%。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就是北京孩子面临全国精英的竞争,压力空前巨大,想要守家带地的话,一本以下,甚至211以下都跟没上学一样。

                      这次讨论也给我了一点启发,情况的确正在发生变化。可以这么理解,中国人无比在乎孩子的学习,如果把高考名额或者教育资源作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那么竞争能力更强的人口就会涌入高考分数的洼地,比如北京,然后这个洼地的竞争加剧,早晚达到和周围一样的高度。从您和海峰兄的反应,这一点似乎正在成为现实。至于洼地填平了没有,我们坑外的觉得还早,你们坑里的觉得已经过了。因为北京不参加统考,所以永远没有人知道真相如何,只能看看录取率,而录取率说:北京人机会多太多了。

                      要我说,我不相信北京考生素质比江苏、湖北、四川等省高那么多倍,需要多分配那么多倍的名额。智商虽然受到遗传的影响,但是也不会受影响那么多,绝对相信遗传的,那是人种论的纳粹观点。

          • 家园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上了清华北大的, 后代不一定优秀。

            • 家园 他是在比较北清毕业的学生

              留京和去外地两种情况下,后代上北清的几率。

              这个比较还是说得通的,而且留京的学生应该更优秀,他的意思是,如果北京上985更容易的话,他们的后代应该至少该有同样的几率上北清。而我们的不同意见,是在于这种情况有其他可能的肇因。

          • 家园 还有可能就是,人家都出过国了....

            总之,他那个论据不能只得出他的结论。

            • 家园 有道理

              我是潜意识里觉得能考北清就没必要出国

              他的观点是北京居民素质高,所以招生比例高,京二代相比同样“出身”的高知子女已经吃了亏。但是他的论据完全得不出他的论点,因为我们已知北京上北清的分数远低于外地,在这个大前提下,他的论点已经不成立,他的论据只能说明这个留京的小群体有一些阻碍孩子上北清的因素存在。

              • 家园 北京上北清的分数并不低

                从概率角度,高学历父母,子女高学历的比例会更高。

                北京建国时只有100万人口。前几年,每年50万的大学毕业留京人员,高学历占人口的比例,远超其他任何地区。

                北京高考,570分以上,堆积了大量的考生。考取985学校的难度,并不比外地更底。

                570分以下,录取难度急剧下降。北京400多分上大学,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院校。

                北京的问题,是很低的分数,可以有大学上。外地人一般对此很有意见。我们北京人也表示理解。

                但是国家的解决方法,是因为北京很低的分数可以上大学,于是大量减少名校在北京的招生人数。

                我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二次高考。先各地自己出题,按照名校(985,211)录取名额,选拔出3-4倍数量的考生。

                然后全国统一出题,对这3-4倍的考生,统一试卷,统一高考,统一录取。

                作为北京人,其实我们非常支持这种公平的方案。我觉得最后哭的,肯定不会是北京人。

                • 家园 我替海峰把窗户纸捅破吧

                  粗糙点说,在其它地区的人来看,能考进北京就算是胜利,而在北京人来看,不上清华北大就算是失败。我这个话说得有点夸张,但也基本上是属实的。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生活在较发达地区的人需求层次更高。这东西,永远谈不到一块去。

                  通宝推:海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