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建议】讨论]大家最喜欢的诗人是哪个? -- yy大猫

共:💬66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古诗?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还有,我不是版竹,是嘉宾啦。。。。

                • 家园 "齐纨素"成了扇子的品牌啦

                  一日,庄子出游山下,见荒冢累累,叹道:"'老少俱无辨,贤愚同所归。'人归冢中,冢中岂能复为人乎?"嗟咨了一回。再行几步,忽见一新坟,封土未干。一年少妇人,浑身缟素,坐于此冢之傍,手运齐纨素扇,向冢连扇不已,庄子怪而问之:"娘子,冢中所葬何人?为何举扇扇土?必有其故。"那妇人并不起身,运扇如故,口中莺啼燕语,说出几句不通道理的话来。正是:"听时笑破千人口,说出加添一段羞。"那妇人道:"冢中乃妾之拙夫,不幸身亡,埋骨于此。生时与妾相爱,死不能舍。遗言教妾如要改适他人,直待葬事毕后,坟土干了,方才可嫁。妾思新筑之土,如何得就干,因此举扇扇之。"

              • 家园 呵呵
            • 家园 多谢仙人..也刚好来学习老祖宗的传统文化.辛苦,辛苦.
      • 家园 深得吾心,深得吾心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 家园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有时候觉得郁闷,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人家搁在一块,怎么就那么有味道,咱们把字码起来,为什么就没味道呢?

          • 家园 去看看秦砖汉瓦吧

            这不就是现在那样的小泥瓦匠鼓捣的吗?

            可就是自有一股民族上升期的蓬勃朝气!

            这个东西,很多是时势所致。

            现在,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 那还有古诗十七首的朴实简单了?

            • 家园 献花。名文多是无心为之,行乎当行,止于当止。精心雕琢者嘛,呵呵

              突然又想起“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是高考作文啊,规定要写八句。只写了一半,要放在今天,定是给个不及格吧。当时敢于搁笔,也真是了不起。

    • 家园 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粑尢Γ?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喏,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喏”(绕)字不押韵,因为“喏”字拚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四 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

      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

      平 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它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 [1],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现在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说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1]“铿锵”,音keng qiang乐器声。指宫商协调。

      对 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是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破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2]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诗律---诗的种类

      关于诗的种类,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1]。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3]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么理论根据的。

      [1]六言诗是很少见的。

      [2]也有七言长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3]郭知达编杜甫诗集把多数绝句都归入近体诗。元稹所编的《白氏长庆集》索性就把这种绝句归入律诗

      诗律---绝 句

      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一)律绝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甲)五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乙)七言绝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55]。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56]。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57]。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58]。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9]。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0]。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噤坞

      [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二)古绝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的。它是古体诗的一种。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1)用仄韵;(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的。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例如: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61]!

      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例如:

      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现在试举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

      三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第二首“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

      [55]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于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则比较平起式稍为少些罢了。

      [56]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的平平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57]“泊”,入声。“烟”,平声。

      [58]“比”,上声;“西”,平声。

      [59]“恐”,上声;“天”,平声。

      [60]“不”、“客”,入声。“何”,平声。

      [61]“看”,平声。

    • 家园 杜甫

      他的诗体恤民情,用情细腻,深切。

      七言诗,喜欢《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五言诗喜欢《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家园 秋兴八首

      闻道长安如弈棋,百年世事使人悲。王候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边关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 家园 "是从哪里吹来,这翩翩的蕙花的风? "新诗算不算?

      我喜欢旧体诗词,也喜欢新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