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别忽悠我,让我右手砍自己左手 -- Ace

共:💬743 🌺6034 🌵1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乃富真是“豪大明白”,呵呵。

                    他的贡献在于看到了原来公有制经济的重大缺点。并且敢搞大掉头。在这点上达到了斯大林的水平。

                    他那眼光,看得到个……

                    ID就两点:懒、敢干。

                    具体政策就是踩跷跷板,走极端。

                    要么依靠官僚系统组织威力,只讲集中不管民主,不做细致的工作,直接分解任务,强行压下去,不问过程,只要结果,这就是所谓的“举重若轻”、“执行力强”,60年亲赴成都调粮,就是典型案例,至于四川会因此死多少人,这不在总书记考虑范围之内。

                    搞砸了,好,立马跳到另一个极端,彻底撒手不管,“各家的孩子各自抱走”,美其名曰“充分发挥积极性”,包产到户、企业承包、财政包干、搞军队经商……,都是这个思路。

                    通宝推:胖老猫,hattie,Lioncat,王铁墩,hwd99,
                    • 家园 统治者治理国家如同一名医生医治病人

                      好的医生能看出一个病人有病还是没病,有病的能知道为什么生病,会开出药方对症下药后药到病除,这就是所谓的治已病;高明的医生能根据对象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生活环境、职业特点等看出将要生出哪些病患并提前作出预防给出建议,这就是所谓的治未病。

                      知已病,治已病,防将病,医学的三种境界。艾迪的猫论只是知已病层次,看出当时的中国患有“穷”病,可不知道为什么生病,也开不出药方,只知道让四方进百草来治,各地搞特区,至于能不能治,那种或几种草药能治,治死还是治活是全凭天命的,谈不上医者遑论名医。只能说中国的底子好,经得起折腾,好歹让我们试出来了。

                      艾迪的短处是书读得少,长处就是不像那些书呆子受那些书本上条条框框“姓资”“姓社”的束缚,敢甩开膀子干,有股子草莽的蛮劲。

                    • 家园 革公有制的命,也就他能做到。恶人办事总比好人利索。没负担

                      具体用什么代替原有公有制,我不知道,估计他也不知道。

                      苏联无边无际的资源掩盖了效率低的问题。中国没那条件。

      • 家园 再说两句:人少好吃饭

        改开之初,知识分子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是非常小的。牺牲广大工农大众,把资源省下来给知识分子发糖,自然效果好、见效快。而且知识分子有话语权,得了好处可以吹喇叭。

        相比之下,主席就太愚了,那么大的人口基数,同样的糖,分给知识分子,一人分10块还有剩,知识分子和老百姓一起分呢,两人分一块还不够。而且老百姓嘴拙,就算吃了糖,也不会吹喇叭,两人分一块,还容易产生矛盾,妥妥的出力不讨好。最为最高统治者,不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反倒时时刻刻想着底层百姓。所以主席说自己准备“粉身碎骨”,绝不是说说而已。

        在当下的中国,红酒是什么概念,我是非常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和我妹夫合伙搞了一个帮助贫困亲友的项目,就是从南美、南欧进口红酒,以纯成本价给贫困亲友,让他们去推销,效果不错。有个亲戚一家6口齐上阵,去年一个春节挣了4、5万块钱。但是......,他们自己一瓶最便宜的都不舍得喝。

        你的红酒、小菜,离中国广大百姓还非常远。

        -------------------

        回来接着说:

        现行的分配制度,我最担心的是什么?

        我在加拿大买第一套房的时候,凭工资供房子是非常非常轻松的。买第二套房子的时候虽然房价涨了很多,但是refinance第一套房做首付,然后租出去(利息可以抵扣租金收入),依然比较轻松,但是前提是有第一套房子做底。收入增长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如果没有第一套房做底,我要买这种大房将会非常非常困难。加拿大10多年下来看的非常清楚:10多年前贷的那点款,等到今天微不足道,所以只有不停地贷款才能享受资本主义优越性。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买了第三套房,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房子不贵,贷款不多,租出去不心疼----因为我深信,再过10年,这点贷款将会微不足道。

        与之对应的则是:一个朋友的女儿,多伦多大学毕业,嫁了一个当地白人同学,两口子工作数年买不起房子(双方父母都没有帮忙的能力)。

        换句话说: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双职工工薪阶层贷款供房是非常轻松的,现在如果没有父母帮忙的话,基本不可能了。以加拿大的人均资源水平,短短10几年时间,专业工作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如此之快,中国如果沿着同样的路走的话,又会如何呢?

        当然,我相信河里的大多数人目前都没有这个担忧。因为很多人有能力帮子女付大学学费、房子首付的。但是:

        中国历史上的任何王朝,土地兼并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程度,再遇上灾荒,就是自耕农、中小地主破产,然后就是天下大乱,社会被重新格式化一遍,顺便带走将近一半的人口陪葬。

        我们中的很多人所处的位置(所谓的中产),是否就相当于当年的自耕农、小地主呢:有份工作足以糊口、有套房子自住,还有个租客交房租?

        现在的经济危机,是否就相当于当年的灾荒呢?

        以苏联解体、全球化开始为初始状态,我们这代人,由于离初始状态不远,顺便跟着统治阶级捞了点好处,还可以给子女留下仨瓜俩枣,但是再往后呢?

        底层民众的利益如果被任意的牺牲,随着底层的枯竭和上层的贪婪,火自然会慢慢烧到我们这些自以为是既得利益者的自耕农身上......

        美国的中产在过去的数十年大幅度萎缩是众所周知的。当然,受害者主要是铁锈地带的蓝领。知识阶层(海外华人的主体)并没有被波及,甚至因此获利。然而随着各种外包、各种全球化,各种AI,如果这把火烧到了大家的头上,大家有准备吗?同样的道理,中国如果沿着同样的道路狂奔的话,以中国的人均资源水平,那些现在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中产、小资,或者他们的后代,将会面临什么呢?

        通宝推:夜如何其,西安笨老虎,楚庄王,rafale,gzdcl,卢比扬卡,鹦鹉螺,脚歪不怕鞋正,加东,qianji,发了胖的罗密欧,李根,老阿,普鲁托,老惰,阴霾信仰,西门飘飘,友竹,黄品源,兰之子,知其何休,博客南,jdrlgd,梓童,任爱杰,xm,独立寒秋HK,80后30,俺老孫,盲人摸象,老老狐狸,
        • 家园 说说红酒这事。

          红酒小菜离广大老百姓非常远的说法值得商榷。

          儿子回家,母亲炒几个菜。这是当前中国寻常百姓家的事吧。

          至于那瓶300多的红酒也不远。按红酒喝法,不干杯不吹瓶,一瓶600毫升的红酒得好几顿才能喝完。换算成白酒,啤酒的喝法,没啥大的区别。

          真要说红酒离老百姓远,那是因为老百姓不爱红酒这味。

          • 家园 呵呵,我老实招供

            我父子俩的酒量都还不错,红酒是750毫升的,一顿饭,老人话多,慢慢吃了两三个小时,老爸大概喝了三分之一,我喝了三分之二吧。

            我爸以前也是不喝红酒的,听我吹红酒对健康有好处,才开始喝的。

            实话实说,其他城市不清楚,但是在深圳,三个人出去吃顿饭,人均150,真的是很普通的事情吧?

            到底是这位七天仁兄,不接地气?还是我何不食肉糜?

            • 家园 你说的这种情况是有的,他说的那种情况也是有的

              这个要看消费习惯。

              如果一个人,长期习惯了窘迫的生活,并且十分内敛老实,那么他会将东西分类分得很清楚,绝不越界。既然红酒是拿来卖的,那就绝不喝。一是不会主动去想,二是别人想到了他自己也不肯。

              而消费者自己喝这种情况,又不一样。这种是觉得红酒是养生用的保健品,于是主动购买。这就一定是要喝的了。

              两者的收入未必相当,也许前者还要多一些,但是前者可能从来没喝过自己卖的酒,后者也许每周都喝。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分类,人的分类。

              • 家园 这个我明白

                我忽然想,当初我要是跟老爸喝半瓶红西凤,大概不容易误解。

                国内红酒才刚流行没几年,说离老百姓远也没错,口味不同而已。

                不过,我真的觉得那位七天河友低估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搞得我忐忑了半天,不会吃顿饭人均150都成了炫富吧?

                • 家园 这不是什么大事儿。

                  这个我不清楚,也许他误读了别人不喝的理由吧,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儿。

            • 家园 昨天拿起红酒瓶,发现确是750ml装的,于是又想起了此帖

              细想了一下,我大概把对600ml啤酒装的印象写上来了。

              接着看了老兄和大伙的争论使我想起一个问题:当印象和数据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是应该相信我们对事物的印象还是外部的数据?

              想了半天,我认为这事分两部分:

              1、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应该相信数据;

              2、对于社会方面的问题,相信自己的印象也不错。

              这两类问题的数据有一个根本差别:前者的数据可以重复,可以做试验来验证的。后者则几乎不可能。

              由于这个特点,对于社会问题的原始数据如果出现误差、采集错误、人为修改等发生时,阅读者是很难通过试验重复数据来验证的。

              而对于经历者来说,如果一个印象反复发生--特别是从饥饿到饱腹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要想再通过数据把它抹去就太难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