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医改也可能会出问题 -- 老广

共:💬359 🌺2149 🌵4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医改也可能会出问题

    下半年医保基金钱不够了,结果就是各种办法卡病人,不少手术不能再做,上半年可以做几百台,下半年就几十台。当然要是自费,没问题。

    耗材也在砍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卫计委等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自今年(2017年)7月至11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对医用耗材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工作。所以医院因为最新的专项整治和医改措施,为了不扩大亏损,自己缩减了耗材用量。

    一般医疗耗材会有5~10%的加成,在药品加成取消的情况下,这是为数不多的收入了,国务院要求全砍掉。带来的后果就是用的耗材越多就越亏损,所以医院要减少耗材。现在药品加成,耗材加成全砍掉,化验检验项目分割,公立医院的唯一收入来源现在就是挂号费还有就是中药。各家公立都是叫苦不迭。国务院不知道想让医院通过什么来养活自己。

    当然也不是不知道,他们是认为医院通过药品和耗材从医保基金拿钱太多。现在医保基金紧张,他们又不敢公然止付或者缩小保障范围,相反还要吹牛说医保如何如何。但背后就卡这些,又不能明说,医保基金不够了,你们别用了。

    类似措施还有很多,比如

    1.很多公立医院停止专门针对慢行病患者的方便门诊(其实就是开药门诊)

    2.减少每次给慢病患者开的药量,甚至压缩到每次去开药,每种只开1盒,无论能吃几天。

    3.重新审核慢病专门医保人员、特殊病专门医保人员,剔除一批。

    4.有些城市原先鼓励家人互相借用医保卡,现在开始严禁严打。现在的新政是,哪怕是你医保卡余额部分,也不准借给别人用。理论上说余额部分是屁民自己的钱,和公家无关,那也不行。

    这些说出来,当然会有人跳出来说本该如此。问题是再结合同步的改革开中医馆不需要执业医师资格了,中药不需要通过人体临床实验了。这就搞不懂了。想干什么?难道真是消灭低端人口。

    医保基金,很大部分都是神药的花费。不负担中药中成药,医保立刻就有钱了。目前来说中药不敢说全部,绝大部分都是给医院创收,给医生赚回扣,加重医保负担的。因为现在医院来钱的其他途径砍了,黄桑又好这口,所以变本加厉弄中药。感冒这种不会死的小病,滥开一堆没用的中成药,都是医保名录内的。中药现在不便宜,开一周的中药大几百,甚至上千都不稀奇。有些药,中西药混杂,比如消渴丸,就是中药加格列本脲成分,起作用的是格列本脲,格列本脲极其便宜,但加了中药成分的消渴丸就贵了。

    现在行政强制规定培训中医人数,中医中药比例,这个真是胡搞。加上中医不要资格,还要大量重用,中药不需要通过人体临床实验了, 这真是一盘大棋。有人说怪话,大举提倡中医有助于减轻政府的健保负担是真的,死得多死得快。对说这种怪话的,我要说:你错了,因为中药很少单独使用,大部分都搭配西药。

    医院各种控比很变态,什么药占比,基药占比,医保占比,超过了就科室自己贴。现在强行有中药占比的要求,但是治病又不能不开西药,于是就捆绑了。现在什么医院都开中药,只要开西药,都要配同样钱数的中药。中药话的钱一般都比西药多,住院输液也是,经常是西药后面跟着一堆不知道干嘛的中成药注射液。等账单下来一看,那堆中成药的价格以一敌十。

    当然也有的地方医保是在没钱了,必须降低药占比,砍费用,医院就限制中成药的使用.很多医院中成药不允许进院,中药注射液更是严格限制,这些都是当地卫计委还算负责任的。各地都明白哪里是费用大头,就是海子里的爷不明白。

    还有的地方医疗系统搞的二次议价,利润没有给医院,都补贴县财政了。以前,医院进药比如是100,可以卖115,加15%,作为医院的利润,被说成以药养医。现在,医院进药是100,还是卖100,但是给医药公司货款可能是85,也可能是70,看怎么谈判的.这叫二次议价。原本是说补贴给医院的,毕竟医院药房,仓储,都是人,因为这个政策牵头的是地方政府,不是医院本身,钱在谁手里谁是大爷。

    教育部为了拍马屁,扩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招生比例。实际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中医,而是名为中医的劣质西医。所谓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实际大部分专业课程是西医的,因为传统中医内容太玄,不实用。但是跟正儿八经的临床医学专业比呢,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到的是低配西医,要求低,人家学7分,他们学5分。然后加上一堆他们自己都搞不清的中医理论,可以了,毕业了,行医去吧。真正能学成的年轻中医,分两种。

    1.实际是个西医,只是伪装成中医

    2.真的很有心思,很有运气,跟着老中医学了十多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中医对于中国相当于禁枪对于美国,见仁见智,咱不多扯。传统中医有他的优势,但是需要另一套训练方法,就是师傅带徒弟,人不能多。一个好中医,十多年就带那么两三个徒弟,徒弟跟着师傅刷经验,最后靠经验来诊断,用验方治病。中医学院,训练出来的都是啥?

    当然教育部也不用那么费心,现在中医行医不需要资质了,阿猫阿狗都能上,还培养个屁啊。我一个礼拜没去商场,周末去看至爱梵高,得商场里原来的牙科,现在成牙科+中医了。

    最近医改又把检验、影像、病理、康复等等支持科室变成第三方服务。这块成本眼见的又要涨上去。当然改革用意是好的,目前也只能这么说。

    现在是小强满脑袋的美国模式,黄桑满脑袋的中医,这俩一叠加,在加上现在就是运动式治国,动不动来个专项,然后就是督察组下来,左手连着纪委右边连着组织部。你说我一身正气,不怕纪委,那好,组织部总能伺候你吧。所以号令天下无往不利。医疗人命关天,这么折腾,总不像是屁民之福。

    通宝推:老树,feebe,海峰,xm,朴石,acxp,决不倒戈,吃土的蚯蚓,龙眼,普鲁托,东方白,请我吃饭,文化体制,种植园土,从来,epimetheus,wioter,也要崛起,墨虎,
    • 家园 这个还不是最致命的,地级三甲医院都出现了典型人才断代现象

      。简单说就是,干了8~10年医生,连其它科室普及性知识都不懂。为啥这样?连医学书都懒得翻。这帮医生都上中年了,也到奔4时段了。

      根据熟悉的医生大哥说的,这帮家伙就想赚钱,要动手术跑得比谁都快。只懂本专业知识,他们这代、主治副主治及以前的医生没有一个象这帮人一样的。看病是需要复合性知识,其它科室基础知识也是要懂的。不然,连手术输液多少都不懂,要叫血液科的上来复诊,真是很操蛋。动不动就发会诊函,从来没出现过,也是这1、2年这帮家伙年纪到了,上来顶班才爆发出来。 医生大哥医学背景,是南方出名一所医科大学,湖南的;对了,就是现在附属医院叫湘雅那个;读书时,赶上86年开始的学潮那一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