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说新冷战打不起来 -- 绝对不是白领

共:💬33 🌺13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是大家准备打热战了好吧
    • 家园 从当前美国朝野大辩论看美对华战略走向

      https://dszh.org/show.php?f=1&t=1815396&m=15328862

      当前,一场冷战结束之后规模空前的对华战略大辩论、大反思、大调整正在美国上演。其参与者之众,政界、学界、商界、军界无不介入其中;议题之广,从经贸、安全到人文、科技几乎无所不包;程度之深,辩论直逼一个主题,那就是美国对华战略是不是需要来个根本性的大调整。

      这场大辩论仍在进行中,但似乎几个初步的共识正在形成:其一,中国已经毫无疑问地超越俄罗斯,成为美国未来必须全力应对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而且这个对手已超越经贸领域和亚太区域,是全方位和全球性的;其二,美国既有对华战略虽难说完全失败,但可以说基本失效,亟须改弦更张进行调整重置;其三,未来五至十年是中美战略竞争的关键期,如不有效应对,中国将势不可挡,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美对华战略“五位一体”

      目前的情形是,美国在对华认知上形成了若干新共识,但下一步采取何种战略因应则尚没有答案。国会近期频频举办各种主题的涉华听证会,旨在汇聚共识形成对策。遍览美国各大智库的报告和学者们的著述,似乎也没有谁提供什么有效的药方。何以至此呢?

      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是美国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全新的战略对手。这个对手类似苏联那样幅员辽阔,拥有相当的军事实力,但选择了一条有别于苏联的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经济全球化相融合而不是相脱离,与现有国际体系相磨合而不是相冲突,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它拥有当年日本那样的经济金融规模,却更加独立自主,更有潜力,更具韧性和战略回旋空间。它拥有欧洲那样独特的文明体系和价值体系,却更具凝聚力和包容力,也就更有生命力。它还拥有像印度那样的巨大的人口规模,且在2020年将宣告全面脱贫,走上城市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如果说美国历史上成功应对了几乎所有战略对手(或者说“老二”),因而积累了丰富的战略经验和战略手法,那么今天面对的中国,则是一个“三合一”或“四合一”式的全新复合型对手,任何单一的手段似乎都不足以应对。

      何况在众多领域和众多议题上,这个对手还是美国必须依赖的合作伙伴,这个对手同美国在经济金融上已经深度相互依赖,这个对手始终坚持发展中美关系,倡导“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美国当政者今日所纠结的,恰恰在于对这样的中国不知如何是好。全面遏制恐损人也损己,全面接纳又放不下身段,放任自流则担忧生变、心有不甘。如此看来,未来美国对华战略恐怕还是绕不开竞合两面和软硬两手,任何简单化、单一化的战略最终恐都行不通。

      但毋庸置疑,“全面竞争”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对等互利”、“基于规则”、“结果导向”成为对华战略的总原则。在这一基本框架下,美国战略界人士在对华战略设计上主张“不回避竞争,不放弃合作,不惧怕对抗”。主要策略是塑造对美有利的“软制衡”环境和约束中国的各种规则,以及加大针对性强的军事准备、外交围堵和经济高压,大体是接触、遏制、规制、竞争、合作等五方面策略的有机结合,当前阶段其遏制、规制一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在经贸领域更加咄咄逼人。但从长远看,美国对华战略无法跳出上述“五位一体”的总框架,只是依据不同事态、根据互动情况排列组合而已。这一框架较过去“接触加遏制”的两面性政策多几个维度,体现了新时期中美关系的特殊复杂性或多面性。

      面对美国对华战略的可能变化,中国的战略核心应该是预防、塑造、准备,即千方百计预防中美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挑战、风险;利用我们已然具备的实力和影响力,去尽可能地塑造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同时准备一旦塑造不力,我们有足够的办法应对最坏的结局。

      着眼未来,首先要夯实根基、做好自己,尤其是对美国施压最甚、风险最大的金融、保险、服务领域,做好家庭作业,迎接更深层次的开放。其次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从长远看,中美实力差距在缩小,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是一个长期过程,中美关系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再次要谦虚谨慎、稳扎稳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从另一个方面讲,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越多,遇到的阻力和矛盾越大,行为处事就更要如履薄冰,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其他如合纵连横、统一战线,利用矛盾、两面下注,利益交汇、危机管控,必要时敢于斗争并善于以斗争求和平等等,都是在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必须坚持的政策和策略。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 家园 当年英德,难道是两个经济体系下么?
      通宝推:任爱杰,
      • 家园 当年英德是两体系

        殖民地都被英国占了,德要发展就得破局。今天中米经济还是互补性大于对抗性,所以基本是同体系。当年的殖民地经济是排他性的,那是英国的自留地,德国人讨不到便宜。今天世界是红海也好,蓝海也行,经济上咱们都是船长,大副,而其他人只能是往后排,咱俩可能也斗斗,争争权,但不会改变是一条渔船上的这个格局。我们现在是在分同一个蛋糕,以前他们是各人各自做蛋糕。

        • 家园 英德当时是同一体系

          德国出口的主要是机器和化工产品,当时属于高科技产品,殖民地才用不着买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呢,德国出口的主要市场是发达国家,比如英国就是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俄国的最大进口来源国也是德国,打起来以后俄国三个士兵一把枪,就是因为没法再进口德国机器,无力扩大军工生产。殖民地对于德国主要的意义不是提供市场,而是提供粮食和原料(比如橡胶),但德国本国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当时容克地主阶层势力大,从殖民地进口粮食会打压粮价,最吃亏的就是种地为生的容克阶层。

          战前的一个经济矛盾是德国和俄国的关税条约的续约问题,这是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签订的,有效期十年,1905年沙皇政权风雨飘摇,让步比较多,所以后来俄国认为自己亏了。还有个小矛盾是,德国即使拿到了铁矿丰富的洛林,铁矿还是不够,近半需要进口,主要来自法国,法国总拿这个吓唬德国。但总之,这些都不算什么大事,一战前的确没什么特别严重到要玩命的经济矛盾。。。

          • 家园 一战本来也不是英德想开片,德国拜把子兄弟被杀了儿子

            奥匈帝国要和老毛子拼命,大哥要罩着弟兄,不被围殴,挺身杀四方的德奥兄弟,一诺千金,义薄云天的江湖史诗。你要说神罗家庭伦理悲剧也行, 英国王室和德皇是同门亲戚好不好,有什么不能谈的。

            • 家园 德皇即使在对法俄开战后仍天真的以为英国不会参战呢

              当时的确也没有要打起来的迹象。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前四天,英国四艘战列舰访问德国,德国皇帝亲自到场欢迎,这热络劲一点都不像马上就要互相拼命的样子。英国的报纸,头条报道的是舰队访问促进了英德两国的传统友谊,报纸上的确提到英国首相警告“即将到来的冲突” -- 仔细一看说的是爱尔兰人要闹事,呵呵。。。

              • 家园 英国真正参战是因为比利时受到威胁了

                史里芬计划过于乐观的估计了借道比利时的后果。既没考虑比利时会抵抗的可能,也没考虑英国会参战,这就是他和老毛奇的差距。

                • 家园 英国是离岸平衡政策,当时德国已排行第二了

                  法国已败过一次,再败老欧洲怕都得听德皇的话了。再说布尔战争让大伙笑话,在这关键时刻都不拉兄弟一把,日后还有小弟跟吗。

                  • 家园 英国的参战决定也是在国会进行激烈讨论后决定的

                    8月1日,内阁里和议会里的裂痕已现,并且在扩大中。那天,18个内阁阁员中,有12个人声明他们反对英国保证在战争中给予法国支持。下午,在下院会客厅里自由党议员决策委员会以19票对4票(虽然有许多人弃权)通过一项动议:“不论比利时或其他地方发生什么事情”,英国都应保持中立。

                    英国最终参战是在比利时安全得到保证的最后通牒被拒绝后做出的,格雷的议会发言核心就是比利时,他以此说服了两院的绝大多数议员。除了老邱以外当时绝大多数英国人都没有做好军事准备,马恩河前后第一批英国远征军的数量少的可怜。

    • 家园 所见略同,附带讨论一个问题

      lz能不能分析下,有没有什么机制约束美国和中国对争做老大的冲动小于对保持现有利益的冲动?

      • 家园 力量对比变化博弈导致格局变化,什么机制也约束不了吧
      • 家园 老大的地位一是靠打,二是靠发钱,没有两者,头衔领都是空的

        本来无一物,何来软实力。打和发钱都是真金白银的砸钱,争做老大,看谁在往哪里砸钱就知道。川普敲小弟钱,裁邻居的生意,涨自家保安工资,至少顾个一头。d=====( ̄▽ ̄*)b。 中投行,一带一路好歹顶了个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名义,自家保安工资也涨了,装备也要和美军看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双强崛起,一般都是从小弟地盘上开始别苗头,再逐步升级的,没有一下子直奔主题。美国树敌太多的问题就出现了,美国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打的都是无损于中国国力的地方。好像高手比武,一方不干正事,一天到晚拿头撞石头,证明自己头很硬。另一方看看就好,如果能挑石头让对方撞更好。

        中国唯一的必争之地只有台湾。要争取的不是美国不管,但只要多数国家事不关己,打不成世界大战就够了。反正先喊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做好战争准备的,最后都是为了不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