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聊聊三个挨骂的历史名人 -- 三言两拍

共:💬155 🌺1353 🌵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三个人挨骂,加起来也比不上毛

      冯、张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跟当时的军阀比,好歹比较正面,但总的来说,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郭沫若的学术成就无可争议,偏有人把他当作政治人物来打。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反毛反共。

      老实讲,毛的伟大,正需要果粉来衬托。伟大人物,必然要有一群小丑歇斯底里、丧心病狂地反,否则就是一尊泥菩萨,人人敬仰,香烟缭绕,恨无灵验。

      通宝推:empire2007,didae,东方的木头,侧翼,joomla,李根,
    • 家园 很多人都在拿蒋介石具体给没给张学良发不抵抗电来说事,其实

      他们都忽视或者无视一点,那就是当时不抵抗政策是既定国策这一事实,张学良无论收没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只要尊奉国民党的领导,就绝不可能自己跑去打日本人!

      • 家园 在锦州的时候,老蒋和汪精卫几封电报要他千万别撤

        他自己转头就跑,连他爸爸留给他的地盘都一点不上心。真是窝囊废透顶了

        • 家园 国民政府连中日条约都不废除,还谈什么让张学良别撤?

          918事变日本关东军利用南满铁路运兵迅速占领东北各地,东北各地守军反倒被日方禁止使用铁路。为什么?因为中日没有宣战,没有废除中日各项条约。所以日本人控制的铁路中国人不能用。

          张学良在锦州前线和日军对峙,背后就是根据中日条约驻扎的日本天津驻屯军。国民政府既不派一兵一卒支援,也不对日宣战废除中日条约,取消天津日军驻扎权。让锦州东北军处于只守不攻,随时被日军前后夹击的危险境地。。。。

          张学良要是不撤,那只能等待关东军与天津驻屯军协调好行动把东北军包饺子了。

          • 家园 日本人根本就不敢打锦州,张学良主动逃跑为日本人解决了难题

            抄一点河里的大牛萨苏写的东西:

            看日本史料,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内部有强硬派,也有对东北军颇为忌惮的保守派。即便是军中,权力最高的参谋本部也是倾向保守的。分析一下,九一八以后,其实局面并不是完全不可控制。完整的黑龙江省还在马占山手中(锦州失守时,马虽然已经放弃齐齐哈尔,依然在海伦重建黑龙江省政府,顽强抵抗)。吉林虽然熙洽投降了,但是丁超等部抗日武装具有相当实力。特别是东北军主力还在辽南的锦州,辽左一带反日运动蜂起。即便是沈阳,臧式毅被囚禁也五十余日顽强不屈。连东边道镇守使于祉山这样的大汉奸,当时也在首鼠两端--他和日、张同时联络,显然在观察时机,以便决定自己的动向。关东军虽然初步得手,其实东北局势最少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时东北的中国军事力量,按照日军分析为--黑龙江省正规军1.5万,准军事部队1.8万,吉林军5.5万(其中熙洽率领的两万军队已经投降),锦州的辽宁军19.5万,是东北军的主力。沈阳失守后,张学良将东北军政机关搬到锦州,日军深感威胁。

            为此,10月18日,关东军试图进军锦州,驱逐张学良。然而,日军参谋本部连续下达四次命令,坚决命令关东军回军,甚至最后一次用了和“奉敕”相同的命令级别。結果是关东军直到1932年新年,始终没有与张学良部发生地面冲突。

            关东军当时的局面也十分艰难,其在东北总兵力只有关东军一万余,朝鲜军违令增援的三万余。前有张学良,后有马占山,还要担心苏联乘机染指,其内部也相当的不安。从国际上说,锦州所在的北宁线铁路属于英国资产,日本方面很担心攻占锦州引发国际冲突。从国内上说,关东军“下克上”的一意孤行固然有一些下层官佐的支持,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包括日本国内政坛,都有很强烈的声音认为这种做法属于“叛逆”。那时,日本的军部势力尚未膨胀到无法克制的地步。10月,大川周明等发动的兵变并未成功。即便关东军内部,对事件的未来,也是分歧很大。因为支持关东军行动的势力中,颇有一部分的目的和占领整个东北三省并不一致,旅大租借问题是他们的出发点。张学良在前一年对苏发动中东路事变,试图收回中东路路权,让日本朝野颇为震动。当时日本所强占的“关东州”,也就是旅大,是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最重要据点。按照条约,旅大的租借即将在1932年到达租期。预料国民政府不会同意继续租借,是其中一部分日本军政人士支持关东军发动事变的理由。然而,对于吞并整个东北,日本方面内部意见并不一致。

            然而,反对的声音到了1932年就烟消云散,主张和解的外相币原辞职。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关东军进展太顺利了,“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

            锦州之战,只要张学良摆个抵抗的架子,关东军就会内外交困--外,锦州并不是很好打的,马占山一万多人给日本人造成的麻烦已经够大,如果张学良近二十万军队在锦州和关东军打起来,可不是那样容易拿下来的;同时,关东军自己是在违背命令的情况下进军,这种情况下,要想打下去,只有不断的胜利,否则只要有失败,就不可避免内部的分裂。事实上关东军也始终没有真从地面去打锦州的张学良,只是派飞机轰炸而已,说明它的顾虑也是很深重的。

            但是张学良居然一枪不发从锦州撤退了。张学良在日军压力面前,渐渐承受不住,终于借口等待调停,发表声明,撤出锦州,并在1月2日完成撤军。日军于1月3日占领锦州,兵不血刃。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结局,令人难以置信。日本方面大喜过望,即便日军自己,也认为锦州非经过一场血战不能取得,并集结了战车部队,准备应付张的反击。

            锦州撤退的时候,蒋介石已经下野,孙科等国民党中央巨头虽然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张学良的作战,但至少是希望他进行抵抗的,把责任推给国民党未免牵强。锦州的弃守,应该是张学良自己的决定。九一八事变,可以归结为缺乏经验的张学良在仓促间不能良好判断局面。但是锦州完全不同,锦州问题上没有猝不及防的问题,应该说反映了张学良和东北军高级将领的能力和认识存在局限。

            从九一八到锦州失守几个月的时间,东北军没有规复沈阳或者和日军对抗的军事行动,尚可以解释为对自己的力量不足感到担心,或者静候国联处理的诚意。然而,主动放弃锦州,就完全反映了张学良对和日军对抗的畏难,甚至没有“打打看”的勇气。

          • 家园 张学良兵力十几万,天津日军不到三千

            十几万人怕被2000多人包饺子,实在可笑。

            日本在南满铁路沿线都有守备部队,张小六子连日本人打过来抵抗都不敢。还指望宣战他去主动进攻?

            还有,日本在天津驻军是根据清朝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是和西方列强一起签订的。日军在南满铁道驻军是根据日俄战争后日本和俄国人签订的“朴茨茅斯合约”(这个合约后来被苏联继承)”。中国如果主动挑战这两个条约肯定会遭到西方国家和苏联人的反对。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918之后没多久,日本人入侵上海,128抗战,中国也没有宣战,19路军和第五军一样抵抗了。

            东北军当年可是全国装备最好的部队,连中央军都比不上东北军。张小六子不仅仅控制富饶的东北,还控制了北平天津青岛这几个华北最富的城市。可以说富的流油,就这还哭中央不援助。真是不要脸到极点了

            • 家园 关键是山海关和锦州之间铁路离海太近

              铁路要是被鬼子海军轰断了东北军必然崩溃,老蒋让小张守锦州就跟他后来那个淞沪会战一模一样,为了国际观瞻拿精锐在必死之地硬拼,小张没听是对的。

              小张该骂的是没守住热河,以热河做根据地,向东可以骚扰辽宁,向北呼应黑龙江。

              • 家园 张大少在热河抗战上还抠抠索索

                无耻的借口军费不足不动用东北军主力,也不同意中央军主力师进入热河,支援汤玉麟的仅仅只有中央政府调去的西北军孙殿英部,吉林义勇军的冯占海部,黑龙江抗日义勇军这几支力量薄弱的援军,这些力量打日本人肯定不行,但也不会威胁他的地盘。比起苦求援军未果的十九路军,良心坏透的他不滚蛋就没天理了。

                • 家园 于学忠就建议牺牲几个团也要狠狠打一仗

                  让日本人太顺利的话局面没法收拾。

                  我觉得少帅和现在那些抛弃了家乡跟本就不想回去的东北青年一样。内心早厌倦了那块黑土地。北京天津上海这些地方才是少帅的乐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