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流浪地球》观后感 -- 东湖珞珈

共:💬149 🌺1251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流浪地球》观后感

    这电影我在AMC影院看了两遍,有兴奋也有失望。事前看了一些评论,很激动,给一起去看的朋友事前就说请我为准备几张纸巾

    观后感:

    纸巾白准备了。

    这是一部披着中国皮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的东西。

    不是儿子户口自己私自逃出去,外公不会死在上海,刚子也不会死在那栋楼里面。常识都知道,剧中也说了,安装点火装置需要一年半的培训,那么一个庞大的比山岳还大的行星发动机,他一个臭小子哪里来的知识会安装,他知道把车往哪里开吗?尤其最后卡住的时候他怎么会懂怎么排除故障??? 甭说行星发动机,就一个汽车发动机,有几个人有知识有工具会拆修? 我最烦的就是好莱坞电影里面这种反智主义的东西,中国式的叙事方法是十年苦学苦练,好莱坞的不是血统论就是天才论。

    中校不过是一个中级军官,他凭什么判定MOSS是叛逃? MOSS清楚的给他看了五国五种文字的授权书。他又是哪里来的权限能够那么容易的夺取控制系统,切断消防系统,用一瓶医用酒精浓度的烈酒就烧毁了被赋予全人物唯一希望的空间站AI系统?点火爆炸计划一组以色列科学家已经提出,方案已经计算过了,不可行。为什么要冒这个险,毁掉全人类唯一的希望种子去博一个没有希望的方案??? 单单是引力的小小变化都能让地壳发生变化,岩浆冒出,杭州站35万人玩完,那一个能反推动星球的冲击波打到地球上,地壳扛得起?那得死多少人?他算得清吗?

    饱和式救援又怎么了?全是瞎忙活。没有大英雄的那一爆, 屁用都没有,只能徒劳的用机枪扫射一下泄愤,小蚂蚁们折腾一通,还是等死。

    这片子为了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可以说践踏了一切组织原则,藐视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作为第一部中国现代的科幻片,相当不错了,非常高的一个起点, 比宫斗辫子戏好千百倍!但是要给它贴那么多光环,没必要

    通宝推:甘丹,小书童,达雅,燕人,龙驹坝,
    • 家园 我们这些老人家,胃口被好莱坞养刁了

      《流浪地球》的毛病,其实是中国影视当前的通病,“不会讲故事”。但是这也可能是我们觉得它有毛病,主创人员和一大部分观众并不觉得是毛病。

      我们这些老人家是看着好莱坞的好片成长起来的。好莱坞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他们的电影观还是很正统的,“电影是用电影技术讲故事”。所以,对故事结构、逻辑这些比较看重,尽量把不合理的地方集中,保持整个故事的合理性。就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尽量征得观众的谅解。例如,公式化的牛人黑客进入对方计算机系统,这当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在电影这种形式的制约下,大致也只好这么拍,观众也就算了。

      但是,国内的影视圈,关于“电影是什么”,国内很可能有另外的看法。例如,张艺谋的看法可能就是“电影是展示我摄影水平NB的平台”,所以他的电影常常故事很烂,但是画面精美色彩饱满。某些导演的看法则是“电影就是展现我的女演员漂亮”。很多观众也是一样,他们看电影可能就是要去看场面,看特效,看演员的脸蛋身材,人家就没考虑拍一个、看一个逻辑合理的精彩故事。

      《流浪地球》的种种毛病,包括不同观众之间差异巨大的评价,其实很可能就是两种电影观念的冲突。我们这些被好莱坞和过去的优秀国产老片养刁胃口的老人家,跟不上这个时代了。但这个时代本身,有可能就是一个退步和比烂的时代。

      • 家园 电影是光与影的技术,是情绪的宣泄和共鸣

        只要能激发人的情绪和共鸣,那就好电影。

        所以,画面是电影第一位的,画面是电影的语言。

        • 家园 个人觉得镜头画面确实比较重要一点点

          我觉得吧,讲一个好故事,是编剧的工作。把故事讲好,是导演的工作。讲故事的方法就是利用镜头,镜头是手段方式,故事是内核。至于要问导演究竟讲好故事没有,最好是看看剧本对比一下了。

    • 家园 也许我等老顽固不用当常吉诃德了

      我吧,还有一小撮不通时务的老顽固,这么多年了,一直象堂吉诃德一样,徒劳的和主流思维作斗争,一直在宣扬,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一直在宣扬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的差,一直在宣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直在宣扬祖辈父辈我辈的努力奋斗。其间收获无数的鄙视。

      也许很快,我们这么一小撮人,就不用象堂吉诃德一样徒劳,不用象祥林嫂一样谍谍不休了吧?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变成宣扬别小看了天下英雄,变成外国也是有优点的。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起码我能接触的塑料加工这一块,一个一个的高大上,被同志们踩在脚下了。

      遍地英雄下夕烟!

      通宝推:阴霾信仰,李根,梓童,宏寺,侧翼,天河行,唐家山,
      • 家园 请问塑料加工国内有什么牛逼企业?
      • 家园 现在已经有这些苗头了

        比如,有人常「 苦口婆心」地说别小看日本,别看他们把福岛由天灾弄成人祸,人家某些技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别嘲笑英国,他们祖上阔过的,曾经的世界老大,烂船也有三斤铁好不好。毛子现在是有点落难,工业是有点空心化,可人家还有两根硬骨头嘛。

        这几个国家当年可是货真价实的列强,慈禧丶委员长听见他们的名字,双腿有点发软的,现在的90后丶00后却喜欢把他们当成笑话,人心不古啊。

        咱们祖宗的训示 : 满招损,谦受益。咱们今天还没有睥睨天下的实力,不过,不用再仰视外国,更不应像某些牧羊犬那样跪在地上不敢站起来,看见别的中国人站起来,还怒斥一顿。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恨不能通宝推

        2007年就下河了。可以说河内很多大牛的观点及论述深深吸引、影响了我。感谢有你们!

      • 家园 宝推,挑个小刺:应该是“喋喋不休”
      • 家园 我是80后,普通人,从小就是这个思想

        原因这几天思考了一下。

        1积极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洗脑”非常成功(尤其主席他们留下的潜移默化的东西)。我从小坚定的认为中国人很伟大,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比资本主义先进。

        2家世普通父母宠爱,学业平稳。一直特别认同自己的“人民”身份,特别认同农民(亲人)技术工人(爸妈小地方医生,算比较有知识,爸爸是党员,品性较好)。由于家里比较节俭&父母宠爱,物质欲、私欲比较低。

        3科幻小说科幻电影。这是真的……科幻有用!很小就有意无意偏爱看科幻,比如《大气层消失》,《科幻故事365夜》(记不准了,小时挺爱看),科幻世界最火那段时间,陆陆续续在看它,《惊奇档案》每一期都买了。

        4可能看了很多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外文艺作品(谢谢盗版!!!谢谢盗版!)合家欢主旋律的看得特别少。对老外老百姓,更多的是同情。爷爷奶奶是乡下的天主教徒,爷爷读书教会资助,而我是幼时就拥有十字架的人……老家的乡下教风比较好,非常非常非常低调。所以看到老外们的“阿门”,不觉稀奇,只觉亲切朴实。

        5喜欢看网络小说,看的小说三观都挺正。中文网络小说,中国天下第一啊!所以不知不觉又隔绝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

        总结:也许优秀的揭露资本主义阴暗面的文艺作品要多放一放?国内科幻能再起来就好了。共产主义和科幻的“沧海”实在不能让我被美帝们的“水”所击倒。说好听一点,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世界了。

      • 家园 西西河这种论调一直是主流

        一直在宣扬,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一直在宣扬我们中国人不比外国的差,一直在宣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直在宣扬祖辈父辈我辈的努力奋斗。

    • 家园 中国电影市场超过美国,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中国电影市场超过美国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不光是中国自己,能只依靠本国市场制作出好莱坞大片级别的电影还回本;中国市场的兴起还会改变印度电影和日本动画的制作格局。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不只是中国一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电影方面打开过美国市场。以2017年为例,进口电影只占了北美电影票房的3%,包括合拍电影在内的本土电影则占了票房比重的97%。票房的前50名没有一部进口电影。另外,美国的本土电影票房,主要是迪士尼为代表的“六大”以及狮门这几家好莱坞的公司贡献的。这几家产量不多的大公司就占了总票房的93%。

      http://www.cwzg.cn/politics/201902/47320.html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超过北美,跃居世界第一。美国《综艺》杂志从中国官方和业内机构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中国票房总收入高达202亿元人民币(约31.7亿美元)。相比之下,咨询服务机构ComScore的数据显示,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同期的票房总收入为28.9亿美元。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4/04/c_129843747.htm

      更新,目前看10亿打不住了,这次肯定改变宝莱坞版图,印度导演以后肯定重视中国市场。这也是一个很好影响印度民意的抓手,本来中印文化历史很接近,因为一些现实原因出现冲突,印度人对中国不是很信任。这次因为电影,可以好好的改变宝莱坞的电影形态,更多的促进中印友好,印度很多电影有海湾财团影子,也缓解了穆斯林的形象。

      作者:huang li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737567/answer/168518167

      嗯,的确会让很多电影发行商眼红,毕竟网传引进+宣发成本不到3000万,而利润就现在而言就达到了2亿,回头再把版权卖给B站,优酷土豆之类的视频网站,据传有5000万的版权费。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引进类似电影的数量也会增加,比如《声之形》、《刀剑神域》等(当然最大的未知数是审核)。不论如何,中国电影观众能欣赏到更多的动画电影是肯定的。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40904/answer/135515102

    • 家园 马前卒: 带00后看流浪地球,他对“中国梗”无动于衷

      链接如下:

      带00后看流浪地球,他对“中国梗”无动于衷

      春节放假,回到一个六线小城休息,身为网络媒体人的我成了互联网舆论的旁观者。所以,和大多数网民不一样,我并没有参与春节期间最激烈的网络争论,相反,我先围观了互联网上关于《流浪地球》的争吵,看到民族主义和反民族主义的大战,看到各路自媒体蹭“亲人两行泪”的热点,然后才带着儿子去看了电影。

      看完电影,我发现这电影和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关系不大;但作为一个快40岁的男人,我非常理解网民为什么为此争吵——对于中国成年网民来说,一部反映未来的电影里有多少中国风的细节,有多少中国的戏份真的太重要了。

      我这一代人的观影记忆,大多始于90年代看好莱坞大片的光碟,《真实的谎言》、《独立日》、《007黄金眼》、《彗星撞地球》……这些电影的题材、风格差别很大,但共同点是和中国人没啥关系,即便是全球合作(《独立日》)或是全球对抗(007系列),中国人的戏份也略等于零,非常配不上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世界大国身份。在大多数情况下,日本会替代中国成为东亚的代表。就算是需要反派了,给主角找麻烦的亚洲对手也更可能是越南人。而且越是高科技背景的科幻、谍战片,中国人的戏份越少。

      这种局面倒也不难理解,对于90年代的美国观众来说,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既不像日本那样经济发达,出口各种商品;也不像越南那样曾左右美国舆论,就连牵制苏联的任务也结束了,当然很容易被忽略掉。所以,编剧宁可到苏联的残骸上寻找情节和敌人,宁可把还没炸世贸中心的阿拉伯恐怖分子设定为头号反派,也不会想到给中国分点戏份。至于在高科技场景中拉上中国——谁见过中国有高科技产品?《独立日》中第一波上天打外星人的飞机全都是三代战斗机,中国会造吗?既然造不了,就不要抱怨俄罗斯还在当第一配角了。

      在这种电影潜台词下,我这一代观众对电影大片中的中国元素格外重视,重视到了敏感的程度。只要有中国角色或者中国情节出现,观众就会出现骚动,如果中国角色给主角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甚至是制造麻烦,集体看碟的学生会一直讨论到宿舍熄灯。《007明日帝国》一开场是中国战斗机在12海里内拦截英国潜艇,然后双双被恐怖分子打爆,这个今天看来多少有点“辱华”的情节,当时却会引起集体欢呼,因为我们终于也在高科技战争中露了一小脸。

      饿了半辈子的人,猛然拿到一个大肘子,是不会在乎是蒸还是煮的,更没空评价厨师的配料和水平。在盗版好莱坞电影中成长的中国人,或者说作为2019年观众主体的70后、80后、90后,猛然看到中国人在一部高科技大片中成为主角,看到满眼的高科技产品上写着中文,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日常符号成为科幻时代的标配,和以往那些美国的怀旧符号同等待遇,其实剧情已经不重要了,只记得琢磨一个问题——这里到处都是中国元素,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所以,看完片上网,有人会说这是一部源于中国文化的电影,大片就该这么拍,宁可矫枉过正;反方则把《战狼》的情节一起绑上批判,说科幻电影渲染民族主义,纯属恶性煽情。双方的话越说越激烈,都因为过头话露了怯,都不想认输,在春节假期制造了一场刘慈欣肯定没想到的大争论。

      2“正常观众”

      我是看过大半场争论才买票去影院的,观影的时候依然被满眼的中国元素狠狠冲击了一下。但有网上争论的“预防针”在前,我还有余暇关注一下身边别人的感受。其中最让我觉得反差巨大的,就是儿子的淡然——他对太空城、巨大的行星很感兴趣,但当中国元素频繁闪现的时候,他一点也不觉得受冲击,甚至可以说无动于衷。如果他现在上网和各方交流,恐怕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和这些老家伙看了同一部电影。

      之所以观影感受完全不同,是因为他出生在2007年,对中国落后的时代毫无记忆。他出生前4年,中国成了世界上仅有的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他上小学的前一年,中国宇航员在太空为全国直播授课。生在这样一个社会,看到未来的空间站上满是中国人,看到中国人自己维护星际发动机,难道不该觉得顺理成章吗?至于说超级卡车上有中文提示,从他记事起,中国汽车产量就是全球第一,学校的安全教育课内容在卡车上重复一遍,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家里的亲戚在过年时会打麻将,到了未来的地下城难道不能打麻将?我们这些80后觉得中国符号和未来高科技社会结合有点新奇,对他来说确是天经地义,以至于可以无视。

      点看全图

      有了这份淡然,我儿子不仅不太在意哪些场景有中国元素,甚至也不会在意哪些场景有外国人,是多了还是少了——毕竟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他们也有发达的现代社会,全球的事情全球来办,今天这个国家出个风头,明天另一个国家露脸,在他看来和学校的运动会成绩波动也没什么区别。与其把注意力放在找“中国特色”上,不如安心看电影。我想,这应该算是最“正常”的观影心态了吧。

      当然,培养“正常”心态的潜在成本并不低。我儿子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身边有中国最发达的工厂和基础设施,感性上认同中国的第一大国地位,所以才有这份平常心来看电影。但中国还有很多孩子拿不到电影票,更得不到这份观影心态。就在看电影之前几天,我开车带他回老家过年,汽车一进燕山,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对着山区乡镇感慨“好穷,好落后啊”——虽然在我看来这里的景象已经大有改观。可见中国的地域、阶级差别即便在十几岁的孩子面前也藏不住。

      对于很多落后地区的孩子来说,都市的繁华和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就已经是科幻景象了,电影里反映的一切是“科幻的科幻”,和魔法没什么区别。6年前,我曾经对韩松失败的科幻科普有一番评论,今天看来依然适用:

      点看全图

      希望所有的中国孩子都能以“正常”的心态看中国电影。

      3中国特色?

      看了网上的影评,还有很多人竭力要从情节中寻找额外的“中国情怀”。电影尊重原著,让全人类带着地球逃亡,被一些评论说成中国特有的科幻风格——别人遇到灾难都是造飞船逃亡,中国人战天斗地,坚持带着地球走,这是家国情怀啊!

      我猜这么说的人肯定没读过刘慈欣的其他作品,毕竟带着整个星球逃亡,在刘慈欣大小几十部作品中也是异类,总不能说刘慈欣的其他作品就不是“中国情怀”。但也不能说他们的说法完全荒诞,电影投资方优先改编这一部小说也是有道理的——这个故事的确适合打动人。

      20世纪爆发了两场世界大战,和之前的战争不同,20世纪出现了飞机,前方的部队和后方的城市都会遭到无差别的轰炸。但毕竟城市多,炸弹少,将军们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先炸什么?

      由此引出了一大批残酷而严肃的科研项目,研究轰炸不同目标的效果,这里不细说。但有一个结论值得注意——对国民心理打击最严重的事件不是亲人死亡,不是工厂被毁掉了导致失业,不是物资供应困难,而是自家的住房被炸毁,连同整个街区夷为平地。这是摧垮国民心态的最好办法。

      对于刚刚脱离原始部落几千年的人类来说,在潜意识中,家对应的是石器时代的洞穴,又是整个部落的象征,一旦毁灭意味着个人生活意义丧失,所以最容易引发精神崩溃。反过来说,如果能带着熟悉的居住环境搬迁,再大的灾难也容易挺过去。二战的空军司令因此决定轰炸住宅区,即便人口被预先疏散也要炸。21世纪的影视公司选择一个“带地球一起走”的小说改编电影,利用的也是人类这份共性。

      还有人说,中国人是农业民族,所以必须带着土地走,所以才有“流浪地球”。可是,往前数几百年,地球上有几个人不是农业民族?强调农业民族的身份,无非是中国工业化慢了一步,70后、80后在童年还记得农业社会的样子,所以才企图从中发掘一点文化遗产。00后一代没必要为上一代人的情怀负责。

      最后,回到开头的“电影中国化”的话题,作为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80后中国人,我倒是发现了一处向现代中国致敬的场景:

      点看全图

      如果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特色的电影,它的特色也来自现代中国。:

      关键词(Tags): #流浪地球 马前卒 电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