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流浪地球》观后感 -- 东湖珞珈

共:💬149 🌺1251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本不想回复,想想还是放在这里吧

              国人看武侠,美其名曰“成人的童话”,可以说武侠小说及影视剧影响了一代人。

              星战系列么,把它看成是美国版的“武侠,成人童话”就好了。硬要去杠它,进行各种逻辑和技术流分析,看在美国白人眼里估计就是怪物、异端了。

              这里并不想分析他们所传达的内涵、科技性,乃至“美国式”的价值观都可以先放一边。就如有的河友提到的,物质上的可口可乐和肯德基,文化上的好莱坞,其出品的东西风行全球,你说他们是“垃圾食品”也罢,是“文化垃圾”也好,但不可否认他们,正是因为它们,美国式的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能在世界范围内被传递,被认识,被了解。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力是巨大的。

              有了这一步,你才好去谈更深的“被理解”、“被认可”、“被接受”。

              每个人背景不一,学识不一,“三观”不一,兴趣爱好不一,必然不会是所有人都认可这一套的。一定会有人有着更高尚的情操,更艺术性的追求,这种人如果也有着更宽容的品格那就最好了:自己喜欢阳春白雪,却也能欣然接受其他人喜欢下里巴人。

              坦白说,以我的浅薄见识,但凡高水平的人, 往往虚怀若谷,胸怀宽广。而以自己的品味、格调沾沾自喜、津津乐道的人,则十足是个“装某字母范”。

          • 家园 当年,我看完这个片,就两个字:SB

            你这个例子,证明了吴京的受众,就是千千万万被好莱坞洗脑的黄皮精神美国人。这就是美宣部的高明之处,你们天天喊反美,但是脑子里装的都是美国给你们的货。你可以管这个叫什么普世价值(虽然全球大多数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不认同),或者叫什么人性,其实就是他妈的封建余孽,在东西方都属于上不得台面的落后的价值观。

          • 家园 最后,科幻片不是科普片,不是科普片,不是科普片

            科幻片作为“大片”,代表国家的软实力向外输出,是面向普罗大众的。

            作为资深科技工作者,他们直接看实际的科研进步就好了。而对于普罗大众,技术性的理解科幻片,没有意义,或者说意义不大。

            一个中国人主演,带有中国“人定胜天”、“集体主义意志”与牺牲精神的科幻大片,只需要让普罗大众关注到:

            中国是一个富强、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中国精神是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的理念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带领世界一起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就好了。

            站在这个角度上看,流浪地球走出了第一步:证明了我们在这个领域有实力。

            通宝推:梓童,
            • 家园 对于流浪地球感觉过誉的说法,是因为无法代入到它的历史背景

              昨天(2-18)是儿子寒假后开学的第一天。我已经在上班了,估摸着儿子应该上了校车,就打开了远程手表监控,想听下儿子跟同学聊什么。

              儿子六岁,小学一年级。每天早上固定时间坐校车上学,经常和隔壁班一个小女孩同座。然后就听见那边在说:

              “你过年看了电影么”

              “就是流浪地球”

              “超级好看。”

              “地球都被冰冻了,零下80度”

              ……

              “后来,后来他们把火星点燃了,然后地球就被冲击波推出去了”

              ……

              我听着那边叽叽喳喳的各种吵闹,夹杂着儿子给小女伴讲他所理解的流浪地球的声音,就觉得眼眶开始湿湿的。

              我们这一辈人很多人,小时候挨过饿,吃过苦,眼看着祖国从改革开放一步步走到今天,有很多感触,我相信儿子这一辈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他一出生就有电脑手机pad,觉得这些理所当然。

              “如果晚上没有电灯会怎么样”他完全难以理解

              随时随地想谁了就可以视频聊天,“信是用来干嘛的”

              出个远门要么是飞机要么是高铁,“为什么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

              他的精神状态完全是没有压力的:中国的XXX不是最好?怎么会,为什么?在他看来,中国做得最好是正常的,做得不好必然是有原因的。

              跟儿子一比,有些黑子确实是跪久了。已经丧失了起码的自信心了。

              感谢流浪地球,让儿子不必再像我一样,当想去电影院放松一下,看个“爽”片的时候,只能选择看“美国人”拯救世界,而中国人只能在那里打酱油。就如同现在的很多广告上面,往往靠“白人”使用点赞来暗示其质量可靠性能优异一样,这种文化上的潜移默化,将会从这里开始。

              ----------------------------------

              河里部分对于流浪地球感觉过誉的说法,往往就是没法带入到这种背景而造成的。

              这其实一点都不重要。毕竟就如郭帆导演说的:他这部电影,本来就是拍给国人看的。至于外国人,我管他们看不看得懂。

              但未来还是会走出去的。好莱坞已经走出去的大片,是我们模仿借鉴的榜样。说它披着好莱坞的皮,为什么不可以披呢。好莱坞的叙事手法与个人英雄主义,凭什么不能借鉴呢,总得有个试错吧。何况这部电影已经做了更多了,已经在不经意间植入了我们集体主义的观念了。作为一部创造历史的电影,不必苛求太高,我们还有未来。

              而作为对应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只会体现“伤痕”和“苦难”的旧一代导演和资本们,麻烦你们靠边站。

              通宝推:混沌之源,泉畔人家,方恨少,白玉老虎,红军迷,笑不拾,发了胖的罗密欧,加东,我心安处是故乡,独立寒秋HK,阴霾信仰,金台夕照,梓童,唐家山,
              • 家园 从一个歪果人的角度

                来看琉球,也是可圈可点的。

                首先,看个科幻片但是找硬伤很搞笑。本质上呢,是心里潜意识觉得这个电影有点不对劲。所谓硬伤,其实是有意识找一些理由来自我解释为什么觉得不对劲。但是真正爱好电影的人,应该珍视琢磨这些一下子说不清的“不对劲”。

                这个电影,总体上还是比较好莱坞的,大概80-90%的人物桥段,都是现成套路。但是,好像有那么10-20%,的确有特色。

                一个就是,大部分的英雄,都能力有限。尤其是地球上的那帮子,基本上是知其不可为。天上老吴,其实也差不多,虽然最后救场,好像更是堵口气,而不是好莱坞猪脚光环。“知其不可为”,是中国特色吧。

                还有就是看淡生死,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甚至政府的公告,都露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这个,又和以饱和救援队代表的“知其不可为”,形成了无处不在,但是不强加给观众的,对比和反差。

                个人觉得,这个有意无意的中国特色的文化反差,再加上其他80-90%的好莱坞桥段和设定又形成了一个反差,是造成一些观众心理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人脑的主要功能是找规律,这个电影看上去好莱坞大片,但是有那么点“不对劲”,所以只看好莱坞的,应该是有点不适应。

              • 家园 最美是隧道出口的那一道光

                有一个古老的词语,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人会记得,“历史的三峡”。

                中国近代史的漫漫征程,一路上都是苦难和叹息,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战和牺牲,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血泪,出口却仿佛永远都在远方,仿佛永远都不可触碰,这样的牺牲和忍耐,何时才是尽头?

                后来,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中国的事情似乎在变好?

                再后来,一点一点,随着中国的崛起,自尊和自信,成功和骄傲,开始越来越多地回到中国人的心中,但经历过那些艰苦和屈辱年代的人,却总是保持着绷紧的神经,不敢过于乐观,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害怕一觉醒来,中国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但是再长的路,只有走完的一天,现在,虽然中国正在与美国激斗于贸易战,但是中国人早已不再害怕和自卑,而是从未有过的从容,曾经目睹中国的艰辛历程的人们,站在历史的船头,看着那一道光越来越近,只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更明亮更温暖的光辉了——

                你们快看,那是不是,隧道的出口?

                通宝推:梓童,小书童,发了胖的罗密欧,空格,宏寺,
    • 家园 我们家是这样的

      我上周五怯怯地向儿子提出,吾们一起去看呗,周一是安省“家庭节”好吧?

      我话才说一半,小子拒绝。把地球顺走,在他眼里连弱智都不如。

      然后我拉着我们丢大侠一起去看。我看到各国救援队纷纷赶到一起推撞针时,差点哭出来;丢大侠看到刘培强跟户口生离死别(明显是抄《Armageddon》里的桥段嘛),直接哭出来。大家都是有儿子的,同感同感。

      户口那个演员不错的,郭帆其实心机深沉细密,我估计这两个还会搭档在下一部科幻电影里。这个电影因为时长限制的关系,情节过于紧凑,画面又繁富绚丽,大脑高度兴奋,几乎没有松弛留白的一秒钟,看完觉得蛮累的。尤其看的是3D,那个晕,丢大侠三杯咖啡没挡住,回家睡了后半天。

      我不给你宝推了,我要宝推,估计是你的票房毒药了。

      • 家园 在国外长大的话这是没办法。

        毕竟美国可以说是有着隐形的文化控制。

        虽然没有明面上的限制(中国国产电影保护月和批片的流程),但是美国之外的片从来没有在美国获得高票房的。

        试问,在进口电影普遍只能在拥有上万家影院的北美市场当中极个别影院放映的情况下,中国的电影又怎么可能“打开北美市场”呢?

        鹿野:为什么《流浪地球》打不开美国市场?

        相比之下,印度的《摔跤吧爸爸》中国票房12亿人民币,超过印度本土;日本的《你的名字》中国票房5亿,是仅次于日本本土的第二大票房。而这两部片在美国的票房就远远笑于中国。究竟谁故步自封,谁海纳百川,很明显了吧233

        我的华裔美国人侄子喜欢看日本动漫。有一次我跟他安利了《三体》他问是Light Novel吗?我说好像不算吧(笑)。他似乎对此不是很感兴趣。

        日本动漫现在在美国的发展其实和互联网关系很大。中国的网络小说也是。它们都通过互联网绕过了美国等国原来的电视台、出版社、电影院等等机构对外国文化产品的限制。

        • 家园 我儿子小时候

          把图书馆里的玄幻小说都看完了,嫌那些藏书落伍了再买那些哈利-波特之类。

          《三体》出第一本英译本时,我立刻买了送他,但他基本就没看,可能是年龄大了不好这一口了,也可能是小说的风格不是他熟悉的套路。

          大刘的小说,能成系列地,持之以恒地改编成电影,慢慢就会在西方形成热潮。但英语配音真的要从一开始就打算好(比如新片同步推出出两个版本,一个中文配音,一个英文配音)

          • 家园 酒香不怕巷子深

            英语配音不是电影出品公司的问题,是进口商的问题。印度电影 《摔跤吧!爸爸》的电影公司不可能从开始就考虑过中国市场,中国公司买进这电影,配上中文放映是中国公司的责任,不然,中国观众谁会去看。何况外国市场不只有英语市场,还有德语丶法语丶西班牙语丶俄语等,中国电影出品商哪有精力和本钱为电影配上外国众多不同语言。

            只要是好电影,能吸引各国观众,能卖钱,自会有吃这口饭的人去安排配音问题,例如 Netflix :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导演郭帆当天表示,《流浪地球》将被翻译成28种语言,超过190个国家的观众很快就可以在奈飞平台上收看该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