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工业社会也有周期律吗? -- 杨微粒

共:💬28 🌺1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工业社会也有周期律吗?

    剪枝者

    11月22日 18:54 来自 Weibo.intl 已编辑

    周期律适用于农业王朝,工业时代只有康波

    刚才发了一个帖子,大家讨论热烈。O网页链接

    也引发了我更多思考,继续展开一番。

    很多人觉得美国王朝200多年了,按照周期律2~3百年,未来几十年会衰落。这种模型套用是不恰当的。240~300年小气候周期影响农业区牧业区文明的起落,这是农业时代的现象。

    从19世纪开始,人类已经进入工业时代,大幅减弱了气候对农业和文明的影响。新的游戏是在康波周期中展开的,也有起落,但是幅度、损害,都不会像农业时代王朝末世那样。

    美国依然会十分强大,不会衰落。中国因为过去四十年的伟大工业化成就,地位快速上升。仅仅相对于中国,美国的相对地位才下降了。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的地位仍然在上升。事实上,过去四十年来,相对于其他所有国家,中国的地位都上升了。美国的绝对生活水平依然在上升,中国上升得更快,但依然只有美国人均GDP的2~3成。

    不要相信有人说的美国GDP很多是服务业,是虚的;中国也在进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过几年理发师Tony的工资收入翻一倍,必须也被算进GDP里。目前,除了人均GDP,没有其他更好的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

    事实上,凡是成功工业化的国家,生活水平几乎总是会持续上升,不会下降。

    英国是老牌工业国,即便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二战前后,英国的地位相对于德国和美国衰落,英国的人均GDP依然很高。他们过得很好。

    日本是在二战后真正实现工业化的,四十多年即已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美国七成。即便经过了过去几十年的失落,生活水平也依然很高。而且,说他们失落,也仅仅是相对于他们以前快速发展而言的,日本的GDP年增长1~2%,是成熟工业国的正常水平。日本随着欧美经济体的大势波动,并没有坠落。富了就是富了,很难再穷回去。

    工业化国家依然会有经济社会周期,这个周期由康波周期来决定。每次周期下行时,都会有一些社会问题,会有分配权重的转移。但是,大的工业国,一般都会好好的,不会有什么兴亡之变,只会有意气风发与士气消沉之别。

    工业革命以后,一开始人们并不适应经济周期中的低谷阶段,社会内部的震动比较多。在大萧条的冲击下,凯恩斯发明了宏观经济学,政府需求和央行货币政策成为产业周期低谷时的主要缓冲,二战前后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有力的保障了普通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和宏观调控,虽然备受一些原生市场派人士的批评,但是,它们削弱了周期下行到低谷时的消极影响,成为工业文明自我管理的伟大工具。农业王朝没有可能去做气温和降雨的连续记录和观察,并采取对应措施,只能听任气候极端寒冷的时刻降临、王朝坠落。在三轮康波周期后,人类就掌握了产业革命周期管理的技术工具,不会放任这种生死时刻到来。

    看起来未来就会一直这样美好下去了?

    是的。

    中国也是如此。我也写过一个帖子,就是繁荣了,不会轻易失去,不要害怕还会失去。工业化改变了所有话语模式。不要再用农业王朝的思维模型来套中国现在这个工业国。

    通过进口市场(徐远教授用来描述外贸的贴切词汇)和内部城市化需求扩张,中国已经基本完成沿海工业化,正在进行内地的工业化,以及全国的信息化数字化产业变革。工业化有它自己的意志,谁都不能阻挡。

    未来几年GDP增速到5,一二十年内到4,二三十年后到2,都是正常的,不影响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继续缩小与欧美日的人均GDP差距。原因很简单,过去引进模仿先进工业国的技术,增速快,现在可学习的逐渐减少,增速慢下来,将来基本没有可学的,只能靠自己创新,增速就会回到英国当年开始工业革命时期的水平,1~2%。

    没有什么特殊的。工业化,中西同理,全球皆然。

    你觉得未来总是还会有什么问题?有的。随着几轮产业革命将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理性化,人想控制和管理的领域越来越多。但是,人生短暂,此生此时,我们所能控制的,就那么多。

    过去几十年,长辈兄辈创造了那么多,只是因为可以从外部直接学习的地方太多;未来,尤其再过一二十年,普通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平静。

    想创造一些新技术新产业新生活方式,就要面对概率的无情碾压,终其一生,我们所能创造的,会很少。想跟随潮流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也发现竞争是激烈的,你只有不断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这种现代生活的感受,古人是没有的。清风明月、天人合一,是不太可能感动现代人了。事实上,感动这件事,已经日渐从现代理性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中淡出。

    所以,问题是什么?中国的年轻人,也很快会面对欧美日的年轻人曾经一代代面临的问题。

    不是因为日子过好了,不从事生产了,不在生产第一线了,所以才想很多,闲得很。而是因为当继承的已经有很多,你面对未来想做点什么,却发现无从下手,这时,年轻人的一代代亚文化会涌出来,冲击自己,冲击社会。

    这件事,是没有容易的答案的。创造,是唯一的答案。而真实有效的创造,是低概率事件。

    https://weibo.com/2201566133/IhpEJkqzv

    看到剪枝者谈周期律,熟悉喵学的笔者忍不住吐槽了一下。

    农业社会的周期律很明显。

    根据我对姬喵的理解(参照他的《国祚密码》和知乎以及天涯的发言),农业社会的周期律中,气候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周期律是固有的。晚明的时候如果不是小冰期,那可能在大顺、大西农民军混战一通之后,太祖某苗裔(比如说隆武帝朱聿键?)最后像光武帝刘秀那样夺取政权。反过来如果西汉末年、王莽时期是冷期的话,可能匈奴/鲜卑那时候就建国了,建立一个类似清朝的政权。

    工业社会因为自出现以来不过两百多年历史,是否有农业社会那样的周期律,目前还不知道。但我个人感觉可能还是有。

    美国现在的衰落就是体现。

    「成功工业化的国家,生活水平几乎总是会持续上升,不会下降」也并不一定成立。

    baojie 2016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博文(原地址现已失效,科学上网之后可在web.archive.org看到),叫作《70年代是美国发展的分水岭》。

    baojie说「2001-2010是美国历史上很特殊的年代:在美国历史上头一次,全社会除了极少数最权贵势力,所有人的收入都下降了。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把过去40年的增长都抵消了,现在的穷人收入还不如1970年。」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226103719/http://baojie.org/blog/2016/10/07/70s/

    Peter Thiel也说过,70年代以前后的美国政府是很不一样的。之前的政府,是组织者,把社会的力量集聚起来解决问题,社会,科学,工程,等等。之后的政府,是分配者,已经失去了组织创造的能力,只能把钱从某些人手里转移给另一些人。美国像样的工程几乎都是70年代前的也就不奇怪了。

    大山猫的观察是:美国这个引擎,两百年以来没有战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假,但也积累了大量问题。因为没有生死存亡之忧,老的问题没法解决,新人要发财,也制造了更多的新问题来钻空子。而这个新问题数量加速的程度,已经要把全世界最大的帝国吃垮了。

    每次开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都要知道这些公路差不多都是在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修成的,而现在投入一两万亿美元,最多就修几百英里。最夸张的是加州几百亿扔进去修高铁,十年后宣布钱花了,路不修了。而东岸的Amtrak干脆说在纽约改一下卡脖子地段修个车站也要几百亿美元,索性别做了

    https://www.talkcc.net/article/4439982

    按照杨安泽的看法,随着AI和自动化的进展,如果不改革,会更糟。

    • 家园 70年代之前是以罗斯福凯恩斯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时代或称

      管制资本主义时代,80年代之后则是以里根费里得曼为代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或称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前者的目标是服务于实体产业,工人就业,以及社会福利,后者的目标则是资本增值。

      所以,80年代兴起的ICT资本在欧洲大陆各种防御之后终于新世纪之后变异成地产资本在欧洲亚洲攻城略地,直接造成追赶国的去工业化(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后来的韩国,中国均是如此),工业社会的周期实际上就是长期债务周期,只是科技创新把这个周期的痛苦值降低了而已,目前处于技术青黄不接的状态,而过去四十年的金融自由资本主义带来的长期的分配问题愈发突出,这种情况下考虑做大蛋糕来平衡内部矛盾已经不太可能了,那么路子就有四条,要么内部逼迫资本家让利,要么对外通过战争转移矛盾,要么抻到外部冲突爆发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要么就是撕裂内战。

    • 家园

      周期律的实质,如果从生物学角度看,就是群体数量和资源的矛盾。

      中国这个周期性非常明显,那是因为中国在秦汉间就扩张到了农业时代技术所能支持的扩张边界,以后两千年都在这个小天地里转。每朝开始,人口较少,资源丰富。然后人口增殖,人口与资源平衡打破。最后大量消灭人口来达到新的平衡。

      其他地方由于生产力落后,长期人口都没有达到资源限制,所以没变现出周期性。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人口大量迁徙去新大陆,这更大大迟滞了周期律的展现。

      工业化社会一样面临这个问题。典型如德国,我看已经走了两个周期了。开始,普鲁士统一德国,人口增殖,需要新的生存空间,发动战争,被击败,人口大量损失。然后第三帝国开始,人口增殖,需要新的生存空间,发动战争,被击败,人口大量损失。

      当然,当今德国和其他工业社会面临一个新问题,是工业化社会的自杀,也就是工业化社会生育率大大降低,慢慢沉沦,这个日本最典型。不知道最后怎么崩溃和重启。

    • 家园 也谈历史周期律

      拜读了各位河友的高见,对历史周期律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此抛砖引玉,请各位斧正。

      我认为,历史周期律其本质是分配问题,是财富创造者与分配者之间的问题。

      古代农业社会,财富创造者即农民阶层,在国家上升期赋税徭役规模较小,农民仍然能获得部分财富,能够满足生存所需,与此同时,分配者即地主官僚阶层规模尚小,占有的资源和财富还不足以使前者无法生存。此时即为历史周期律的上升阶段。接下来是平稳阶段,地主官僚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不断侵占农民阶层的利益空间,在后者还足以生存的前提下,国家仍能保持稳定。最后,当农民阶层创造的财富绝大部分被掠夺,无法维持生活,就达到了历史周期律的下降阶段。欧洲由于持续向北扩张和大航海而表现的不明显,但是罗马帝国的分裂,十字军东征都可以视作周期律的表现。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人阶级创造财富的能力远超过之前农业社会农民阶层,这使得即使有大量财富被掠夺,也足以维持工农阶层的生存,所以表面上看来,历史周期律似乎停止,但实质上,社会财富的分配者—无论是政治力量还是资本力量—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其掠夺仍然是无止境的。讽刺的是,无论一战还是二战,大规模的人口死亡,客观上有弥平社会矛盾减缓周期律的作用,更由于共产主义的发展实践,使得工人阶级在社会分配上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进一步减缓周期律的到来。

      就中国而言,建国前的百年动乱,建国后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及共产主义制度自身的优越性,是主席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信心来源,甚至文化大革命也可以看作是主席试图彻底推翻财富分配者—官僚阶层,将财富分配的权利归还给财富的创造者的一次努力。

      在历史周期律这个问题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有缺点。理科生例如主贴所引用了剪枝者,就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党,他片面的认为工业的发展是无限的,这个无限发展的工业既能够满足财富创造者的利益,又能够满足财富分配者的索求,这是不符合现实的,至少技术的发展没有这么顺利。而文科生分析问题的问题主要在于,过于重视精神因素的影响,过高的估计了宗教、意识形态、阶级的主观意愿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事实上,无论何种宗教、何种主义、何种政体,当财富的分配严重失衡时,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历史的终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苏联的解体,无论我们如何感慨前苏联的解体的偶然因素,当前苏联的轻工业与重工业严重失衡,社会分配严重官僚化时,已不可避免走向毁灭。

      回到现实,我们来认识一下美国。就历史的周期律来看,早在19世纪中叶,美国扩张完美洲的领土后,就应该走到历史周期律的下行阶段,但是有两个因素推迟了这个周期的到来。一个是两次世界大战,通过这两场战争,美国攫取了这个世界大部分的财富,一战后美国迅速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二战后,美国甚至还有余力在发动朝鲜战争的同时在欧洲实行新马歇尔计划,其国力之强,世所罕见,这是建立在其国内工业大发展和对外掠夺上的。之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建立的美元美军的治理体系,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国内财富创造者的角色转化为全世界的其他国家,自己只担任全球财富分配者的角色,自然可以满足其国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理所当然的将其国内法扩展到全世界,这是他治理全球所必须的,同时美国国内的生产制造业也由此转移到世界各国,这不单单是资本利益的推动,也是它这种分配模式的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的加入,甚至逐渐由财富创造者角色向财富分配者的角色转变,自然是侵犯了美国的核心利益,这也是中美冲突的根本原因。这种将自己国内财富创造者的角色向国外转移,是减缓社会矛盾推迟周期律演变的非常巧妙的方法,在外人看来就是社会不断的进步,周期律停止。而事实上世界各国此起彼伏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其实就是美国周期律的代价。由此可知,中国夺取足够多国际分配的权利之时就是美国衰亡之日。

    • 家园 周期律是客观存在

      和是不是工业社会或工业国家无关。

      工业社会/国家中,英国、法国、德国甚至俄国/苏联 都已经历过至少一次的起落周期了。

      而周期律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无论是搞奴隶制、封建制还是资本主义,这个规律都是成立的。

    • 家园 历史和未来都是残酷,神圣和隐秘的。

      备份一下姬喵最新被删回答

      刘备真的起点高吗?

      姬轩亦

      先为力胜

      刘备你要比也是和公孙瓒比嘛,其他袁绍,曹操,刘表,袁术,这都没法比,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公孙瓒和刘备是同学,而且是同班同学。这样才能做比较。

      然后公孙瓒略通书传,回来就当了公务员,然后娶了太守的女儿,接着混上孝廉,直接选拔为边防军军官了,对吧?

      你再看刘备,就看出差距了。

      刘备对读书不上心,天天瞎混。

      公孙瓒回家就当公务员了,刘备回家组织黑社会去了。

      公孙瓒混上孝廉了,刘备得从军熬军功。

      公孙瓒边防军已经打出名气了,刘备的军功还被督邮撸了。

      等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心里想的无非是,老弟你咋混成这样。给个别部司马干干吧。

      刘备沉稳地谢恩,抬头,眼光略过公孙瓒,停留在赵云身上。

      赵云事后说,昭烈皇帝的注视仿佛就是自己的命运。

      所以世俗的眼光里,人长得帅,口才好,混了孝廉,取了白富美的公孙瓒起点当然是比刘备高的。乱世开始的时候,公孙瓒是一方大佬,刘备是丧家之犬,恰恰印证了这种世俗。

      世俗的眼光里,上了大学不好好学习,天天瞎混,回家也考不上公务员,直接混了黑社会的刘备,当然是起点不行,也没有前途的。

      但是历史和未来都不这么看。历史和未来都是残酷,神圣和隐秘的。

      嗯,所以浮躁要不得。

      自恢复高考以来,二共分子和他们的新自由主义废物主子已经把人生格式化成了一条走慢一步就万劫不复的窄路。但是要明白,这愚蠢的一切正在过去。

      希望那些满脑子“长得好看和多金就是正义”的好孩子也能够体会到时代的脚步声,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不要沉溺在已经过去的三十年里。

      时间是不等人的。

      发布于 14:04

      ​已赞同 449​​

    • 家园 邓之后就没有周期律了,只有亡国

      周期律的存在主要由于两点

      1,人口

      过去一个夫妻有N个孩子,为了兄弟姐妹,如果国家乱了,你不会往外跑,你跑了他们生存不下去。换个皇帝再活一次是普遍的做法。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国家乱了,你可以带上自己的娃一家三口跑了再不回头

      2,基层组织

      过去是宗法理教保甲制度,建国之后是街道办居委会,现在还剩什么?乡贤黑社会?

      现在基于血缘的人口和能把人聚集在一起的基层组织皆亡,所以以后不会有周期律了,未来国家一旦乱套,一招不慎,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可能会亡于邓的手上

      • 家园 这意味着这个族群中的顶尖智慧群体被扼杀了后代。

        过去是宗法理教保甲制度,建国之后是街道办居委会,现在还剩?

        单就老朱的这句话谈谈。

        改开党的这个问题恰恰是长期被忽视的。

        社会组织结构被破坏,用削弱这个种族的长期生存能力来换得一时的表面财富增长。

        有如内功耗用真气来提振一时力量,持续不久的。

        老聃说的就是这个理,暴雨不终朝。

        2

        为何说现在的财富是表面的财富?一个种族的财富也是一个耗散过程。

        将种族财富种植在族群的每个人身上,通过基因流传下去,是个唯一的选择。这个选择,需要两点保障,一是不断扩大种族规模,二是提高基因素质。

        改开党恰恰打击了这两点。其手段就是计生。

        计生削弱种族规模,这个要按照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来算。从1/3下跌到现在的不到18%。

        第二点是计生对象集中在汉人身上,高素质的人口比例在锐减。另外,计生还集中在城市人口身上。这意味着这个族群中的顶尖智慧群体被扼杀了后代。

        • 家园 所有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个问题

          现在的制度,生产财富速度效率很高;生人的效率极其低下。

          欧美的选择是引鸠止渴,靠喜鹊给鸠「腾笼换鸟🐤」维持经济增长。

          日本因为内卷,也因为保守主义,(半推半就?)选择了硬抗,经济停滞。

          国朝多半也是要学日本了|・ω・`)而且,国朝搞了计生之后,就更没有办法论证引入外劳的正确性了。山东大学学伴等事件在网上的反响就可以看出,中国现在的民意还是有能力纠偏的,而欧美因为鸠太多,已经政治正确了,不太可能和平地纠偏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工业社会和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是两个概念。

      上文明显说的是工业社会的国家。但也看出来他思维中根本不懂的区分。

      工业社会国家和农业社会的国家,其周期律是一样的。因为本质都是国家治理的问题。

      国家治理,包括物质形态治理机制(官僚制度、经济生产制度、军事制度等)和意识形态治理机制。

      周期律是两种治理机制的不协调,最后走到绝境而导致国家重启。俗话说,就是国家大众已经不信任这个国家政权。这样大众意识就会从换一个国家治理组织也无妨,到希望甚至主动去换掉这个国家治理组织。

      中华千年农业社会的每个王朝都是走的这个循环。这里就涉及到君权和党权两个概念了。

      君权,其最高维护的必然是宗族利益。于是构建意识形态必然围绕着宗族关系范畴和逻辑,来说服国家大众。如,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妻之道、师生之道等等,并形成一个国家规范意识系统。

      连被一些史学家夸奖的宋朝都不能免于这种结果,甚至整个宋朝对此种意识的强化已经超过前面的王朝。比如,之前王朝的旧门阀被消灭,而宋朝又建立了大量新门阀世家,并不断巩固。包括主户大家族统一劳动、义门家族、苏洵重修家谱、欧阳修重修家谱、大族书院……

      结果这些意识系统推动形成新的国家各种治理结构,导致普通大众,跟国家治理组织的人心分离。

      党权,是靠统一的意识形态形成的国家治理组织。这个意识形态或者是意识体,必然要符合大多数民众的要求和认可,才能成功。

      比如西西河众河友成立一个党,夺了天下建立一个国家。而这些河友没有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大家基本都是陌生人。之所以聚在一起就是认同和接受统一一个意识形态,才能自发聚合。

      如果河友们这个党建立了一个国家,架构了国家治理结构,最后却抛弃了之前的意识形态,或者扔掉意识形态挂帅,那么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模式呢?这个党又会成为什么国家组织?

      (想想,矮子们从70年代末,所做的去意识形态化)

      千百年来,历任王朝不断吸取前面的深刻经验,努力更改着治理方式,就是前面提到的物质状态的治理机制,但是还都是一个个死掉了。其根本核心就是他的意识形态基础的局限。

      而人类宗教却延续千年,为何?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一样坚挺的存在着,当然他们也要不断调整着宗教理论。

      宗教组织并没有像各个王朝那样努力更改着物质治理机制,即使更改也是稍作调整教会治理结构。

      这是因为宗教面向最底层大众,在传播着自己的意识形态。他们让大众去相信他们所倡导的意识主张,而投入意识信仰的大众也同时受到组织内有益的帮助和支持。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这个组织不会因为宗教内某些高级教士的背叛、捣乱而倒掉。人类社会,无论是在农业社会的国家还是处于工业社会的国家,有一个比得上宗教治理组织吗?

      共产党依靠马克思理论,深入底层工农,推翻了旧政权而建立了新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主义:一个基层政府依靠网络发布征询各种建议,网络办公,比得上以前深入工农的工作吗?给大家讲解理论、通过民众反馈再更新理论,然后在增补新的理论结构。)

      后来,毛主席利用文革想要建立一个类似的治理组织,但是失败了。

      现在,国家的意识形态掌握在各个大V、公众号、甚至论坛发言者的手里。整个中国群体都在拥簇这些人,成为他们的粉丝。

      那么国家的意识形态呢?与底层民众的联系呢?

      仅仅靠一句满足大众需求,够吗?人的需求可是无底洞啊!

      如上,你提到的那个周期律,无论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的国家,都是一样的。

      • 家园 宗教才是落后的那一面

        近代以来,一直给人一种错觉,就是意识形态至上的国度才能发展出高超的科技和工业文明。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西方自己都解释不清楚为什么工业文明会爆发在从中世纪桎梏里解放出来不久的西方世界,所以用了一大票伟大科学先行者作助脚,实质上仍旧是“神创”科技的表述而已,所以大科学家们临了又一个个回归神的世界。到现代社会,欧美总算有点褪毛,开始强调世俗社会的优势,但奈何人骨子里从神权社会一步跨到工业社会,早已扯了蛋,该补的课过多,因此社会仍旧抽风,凡事一不顺就回去找旧神或是求新神(资本意识形态)。

        殊不知世俗和意识形态就是格格不入的,而中国早在百家争鸣那会就已经进入了世俗社会,宗教意识形态这种基本很难攫取统治地位,在唐时宗教有过最接近成功的反扑,但最终仍旧一败涂地,宗教从此退出统治权力争夺(元朝是个另类,相对复杂),因此我们看到但凡还有政治野心的宗教,都在穷山僻壤里,和少民一样相当于被流放了。其中混得最好的就是回回,但一场回乱,作为核心地域的陕西被灭到回回只剩1%,所以宗教尤其是一神教这玩意,西方从来没真正降伏过,但中国早已驾轻就熟。

        回到最初的话题,美国佬又开始祭意识形态战争的旗,难道我们就要跟?那真是掉价的行为,搞成新版中世纪难道还是光荣的事?中国该正本清源的是扛起欧美玩不转的世俗社会大旗,这才是顺应历史潮流和科技方向的康庄大道。

    • 家园 经济能年年增长1%~2%吗

      剪枝者

      今天 13:48 来自 Weibo.intl 已编辑

      找到验证证据的工具,是艰难的。找到了之后,就要跟进学习。在社会领域,以前欧美思想家之间也是各种意识形态混战。一些经济学者辛苦的发明了GDP核算工具之后,这类混战就消停了很多。

      就好比天气有了温度计一样,社会和历史现在有了GDP。什么高级理论,没有GDP增长,都不好用了。有了GDP,大家有了共同认可的事实,后续研究就能更有效率了,至少大方向不会走偏了。福山看到苏联下去,就谈历史的终结;现在看到中国GDP真的起来了,就开始谈良治了。方向始终没有大错。

      谈司法体系、谈官僚制度、谈文化内涵,不是不可以,就是很容易被遗忘,你说一套我说一套,吵来吵去,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就是两国边境换岗斗舞[挖鼻][挖鼻]

      我很钦佩李伯重教授的研究。他先研究了唐代、明清江南农业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采用了很多县志的资料,汇集了当时各类产业的产量数据。这已经很重要了,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加州学派的兴起。接着,在已经蜚声学界之后,他又开始学习使用现代经济科学的GDP核算方法,第一次在历史研究中清楚核算江南经济的GDP,以此数据,他与荷兰一位经济史专家合作,发表了荷兰与江南经济的比较论文。

      他就很少谈制度、文化。

      当然,当然,GDP不是历史的全部面向。说得真对啊!可是,谁能说出历史的全部真相呢?

      明明已经有了GDP的核算工具,不用、不了解,为什么非要说那些无法用GDP来测度的制度啊文化啊?当然,这样肯定是比较爽的,找到一群人在一起互相高谈阔论一番,不是很爽嘛!爽,也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奢侈消费,一种炫耀消费。

      如果看GDP增长历史数据,我们就知道,工业革命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让英国年均增长1-2%,而在农业时代,英国的增长是0.2%。十倍的差距,一个数量级的差距。所以,英国的光荣归之于工业化。

      后发工业国,要赶上英国,就必须增长得快一些,每年增长3-4%。德国、美国做到了。

      二战后的新一轮后发工业国,要赶上美国英国,就必须增长得更快一些,每年增长6-8%。日本、韩国,做到了。中国也做到了,过去四十年,复合增长9%。

      前几年刚学习经济时,我总结了一句,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言下之意,其他都不是。现在,我又读了一些书,可以进一步说,GDP持续增长1-2%,就是现代社会,否则,不是。

      https://weibo.com/2201566133/Ihx4Y7vRc

      【前几年刚学习经济时,我总结了一句,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的核心。言下之意,其他都不是。现在,我又读了一些书,可以进一步说,GDP持续增长1-2%,就是现代社会,否则,不是。】

      日本看来已经被开除现代社会籍了233

      文科生没学过生化材,难免对技术停滞趋势(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04464)完全误判。

      [URL=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8460854]袁方看科技:人类技术的突破,其实已经停滞三十年

      [/URL]

      • 家园 日本人均GDP是一直在增长的,只不过总人口在降,

        所以导致GDP总量下降。

        人均GDP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体现,人均乘以总人口,则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的总体格大小。

        工业国长期来看,年人均GDP增长1%到2%,是因为长期来看人类的科技水平的前沿是在上升的,科技进步外加体制政策自我优化下,一个国家就算人口不变,每个人平摊到的生产力也应该因此缓慢增长。

        有的国家人口也增长,比如美国靠移民,印度靠生孩子。

        还有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科技水平还落后世界最先进水平一段距离,所以光是靠追赶以及普及别人已经发明出的更先进的科技,就可以达到更高的增长率。中国就是例子。等到中国哪天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了,人均GDP跟美国一样了,增长率自然会回落到跟美国一样。但是目前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涨到那个水平。

        悲催的国家是那些人均GDP不涨的。那才说明出了大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