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文摘】我的越战之旅(38军侦察大队)一、凡事,不过三 -- click

共:💬19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我的越战之旅(38军侦察大队)十、无声的战斗

                      看见战士们艰难的逼近着,我们都很着急,但是没有人多说话,只有副参谋长向步话员下达着命令,步话员准确的传达着。我的摄象机磁带转动的沙沙声清晰的传送到接应组每一个人的耳朵里。狙击手不停地将紧握着枪的手松开向衣服上擦着汗。副参谋长的双眼始终没有离开他的那柄红外望远镜。 忽然,一阵小南风吹过来。简直就是天助我也。这风一吹,一点小的动静敌人不易察觉。捕俘组的战士们明显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捕俘组有的战士停在原地不再前进了,他们是狙击手和通信员等,继续向伏击圈前进的是第一捕俘手、第二捕俘手还有指挥员。第一捕俘手必须是最接近敌人的,他只要将敌人扑倒,第二就上去合力将俘虏擒获。如果还有其他情况,指挥员和剩下的战士将形成合围。如果有必要,指挥员一声令下,狙击手会准确的将子弹打入敌人的脑袋。如果事件进一步发展,一线指挥员会立即下达命令要捕俘组紧急撤退。接应组会并运输组组织成迅速转移的能力,如果遇到敌人炮火的袭击,火力组强大的炮火会把敌人压制的没有还手之力。 部队的作战态势都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大队要求,要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或者根本就没有损失。所以,部队在执行作战命令的时候都是一环扣一环,不能出乱。大队作战室成为基地指挥组,所有作战的消息第一时间到达这里。大队领导要根据战场情况下达战斗的最高指示。 捕俘手进入了伏击圈,除了步话员的电台里面的声音,整个战场处于一种超常的静态之中。

                      天暗了下来,如果战斗不能在天黑以前结束,那今天结束战斗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副参谋长让步话员询问捕俘组的情况,我没有听到答复。

                      我目不转睛的在寻象器里面跟踪着捕俘组的动态。我看见杜伟移动了姿势,一会又回移了一下,很轻,再和第一捕俘手耳语。

                      忽然,我看见杜伟打了一个V手势,我听到步话员接收了信息之后和副参谋长说,杜指导员说请求战斗,副参谋长想都没有想说:同意。 我紧张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我紧握着摄象机的手几乎就可以拧出水来。 我看见一个敌人走了出来,他完全不知道他已经进入了伏击圈,当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被第一捕俘手张永寿象剑一样的窜出将其扑倒。紧接着看见他一拳就将被他扑倒的敌人打昏在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杜伟和第二捕俘手举枪就朝工事里面扑去;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捕俘组的其他同志几个箭步也跃上了工事;几乎就在同一时间,狙击手占领了更有利的射击地形;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接应组的同志在副参谋长的一声令下窜了出去;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张永寿打昏的俘虏就被架了下来;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工事里面又架出来一个敌人;

                      我的摄象机始终在转动,我看见接应的同志们汇合了捕俘组回撤。副参谋长一边向前方指挥去参谋长汇报作战的情况,一边向杜伟下达命令:快,狙击手和你掩护,捕俘组、接应组全面后撤。两个人架一个俘虏,剩余人员帮助拿武器弹药。行动要快。 战地指挥不允许你多说一句话。我想再罗嗦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变得简约下来。我几乎没有一点时间干别的。我也没有时间拍摄指挥人员的什么指挥的样子,我分秒必争的抢拍战场上面那些令人激动的场景。

                      寻象器里杜伟果断地下达着命令。狙击手迅速地调整了狙击姿势,捕俘人员和接应人员很快的分组,架俘虏的人在前面,其余人员背上武器在后面紧跟,穿迷彩服的勇士们飞一样的向回撤。

                      时间不长,撤退过来的战士就真实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副参谋长 命令所有战士在前面迅速向我方阵地撤退,一线指挥小组人员等两个组成员全部撤离以后紧跟了后撤。 我扛了摄象机跟随着捕俘组的同志们,拍摄着他们架着被他们打昏的俘虏快速撤离的镜头,这些俘虏的双手被捆绑着。我的摄象机里几乎就没有看到他们捆绑俘虏的镜头,可想他们的动作是多么的迅速。

                      除了指挥人员低声的下达了命令的声音,整个作战部队就象我摄象机里面转动的磁带一样的唰唰地快速的奔跑着。

                      大约奔跑了有十几分钟,听到前面有马达的轰鸣声。我知道,已经到了我们国家的地界了。肯定是曲参谋长派来的汽车在那里等候我们。

                      只有一辆吉普,副参谋长安排将俘虏和两个体能好的战士塞到车上。上车之前,又将捆绑好了的俘虏加固了一下。 我站在那里拍摄拉了俘虏的吉普车飞快的绝尘而去。我们所有的参战人员仍然不敢怠慢,几乎就是奔跑着撤离,副参谋长还有几个干部们除了在前面组织路线的,几乎都和狙击手跟随在部队的后面。

                      小的事情都让我有了大的感受,作战的时候所有的人员就想真的一家人一样的,所有的恩怨和不快,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还会记起。包括谁的任务更重一些,谁的位置更危险一些,哪个人都没有一句怨言。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一个合格的战士都应该知道,军命不可违,战时如果有违反军令的事情,可能会立即得到严惩。

                      又约莫跑了有20分钟,我们就到了曲参谋长所在的前线指挥的位置。这个位置是非常安全的了。当部队到达的时候,所有人员拥抱欢呼。大家对于这场顺利的战斗都高兴的疯了,我仍然在一边拍摄他们欢呼的场面和高兴的样子。

                      曲参谋长大声的向大队长报告:3808战斗胜利完成,整个战斗过程没有耗费一枪一弹,没有一个人员伤亡和失踪,俘虏已先期押解回队,除了押解俘虏的车之外,又派了两辆吉普车和六个战士前后夹护,现在,我请求撤离战场,回撤到四连驻地待命,请指示。

                      在得到大队长同意的命令后,曲参谋长命令杜伟将部队清点和整理好秩序,大家依次上了两辆卡车,全部人员撤离到四连驻地。 至此,这场战斗胜利结束。我的越战之旅的唯一一次战斗就这样平凡结束。不过我经历的战时的那样的感觉让我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忘记,只要一想起来,我就马上会回忆起那个情景。 有的人会说,原来战斗这样的平淡,我要告诉你,错了,这样的战斗尽管没有什么波澜,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但是,在战前,所有作战部队都要按最坏的可能而准备的,如果说,这场战斗非常顺利的话,那归功于为这场战斗而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将士们,就是在开战的刹那,以及回撤到前线指挥的位置之前,所有人的心都是悬着的,因为敌人的炮火会随时打到你的身边。 事后才知道,这个工事里的敌军当时只有两个人在,其余人员交换场地,第二天就会有新的敌人到位,可能还会增加几个

                      • 家园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这是多好的例子

                        孙子曰: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译:

                        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所知,不是好中之好;胜利了天下人都说好,也不是好中之好。举起野兽的一点毛尖,不算有力气,看得见太阳和月亮,不算视力好,听得见雷声,不算听力好。古时候善于用兵的人,战胜那些容易被战胜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的名声,没有勇武的功绩,而他的战绩不会有闪失。之所以不会有闪失,是因为他的措施已经胜利了,只不过打败了已经败的敌人罢了。所以善于打战的人,自己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而不会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I][/I]

                      • 家园 别说当事人了

                        我看得心都砰砰直跳。

                        任何一个细微的差别带来的后果都是阴阳分界,紧张啊。

                      • 家园 【文摘】我的越战之旅(38军侦察大队)十一、表彰

                        十一、表彰

                        这场战斗结束了。平淡不经。我的紧张心情从战斗开始前一直持续到战斗结束顺利撤离到曲参谋长带队的前线指挥所。其实在部队压了俘虏后撤的时候我都已经夹杂了兴奋。战斗结束以后,我彻底地兴奋了,我被战斗的状态和紧张的心里变化刺激地无以自持。如同患上了战争瘾,就因为这场小小的战斗让我对于战斗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致。我决定,下次战斗就是没有安排我,我也一定要争取参加,凭我这次战斗的表现,我想没有比我更合适做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了。

                        一次和曲参谋长饭后聊天,他说,下次战斗不能让你参加了,如果战斗不很顺利的话,你小子做了越南人的俘虏的话,那对于我们大队来说就是政治事故。我说怎么可能呢,你看我象吗?再说了,哪一个可能做俘虏的人会和你说我要是被敌人抓住了我就做俘虏呢?你可不能打击报复,我是真正的战士。他说再说吧。

                        KAO。什么再说吧。根本就不可能有仗打了。从大队的常委会上得知,大队还是倾向于再打两仗的,这个可是难得的政治资本,现在的军旅生涯有几个战士可以经受真正的战场炮火的洗礼?但是,前指却不主张打了。按照军委的作战部署,沈阳军区要在元旦前接管战场。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再得到打仗的机会了,大队领导后来开会商议也同意不打了,3808是最好的结尾,战斗顺利漂亮,如果再打的话,万一有个闪失,那这些人回去可就不是很轻松的事了。

                        我开始了紧张的补拍和记录片的编辑制作工作,往返于八布――昆明――北京――保定之间。很快,我和所有的战友们完成了纪实性的资料片《迷彩的飞虎》摄制工作。(这个名字我起的,因为我们大队代号飞虎,我们侦察作战的装束就是迷彩性质的,我认为这个比较贴近我们的作战部队的特质。)。

                        大队在准备回撤,我们所有的装备都被整理好,我在这个当口搞到了许多的云南烟,我要回去分给我的战友和探家的时候给亲戚邻居抽。这些在当时可是紧俏商品。前指给了足够的车辆,将人和物资全部拉到昆明乘专列返回北京。

                        大队在回撤前对整个作战情况作了一次总结和表彰。我被授予火线优秀党员和荣立三等功一次。这个奖项对于我来说也就那样,因为我无私和工作足够负责,我想我应该荣获更高奖项,但是,我作战时间晚,这个我也觉得足够了。

                        大队象红河水一样的在浩浩荡荡的行军车队里向昆明方向流淌,沿途受到了云南地方百姓的欢送。我上前线来的时候的那些迎军门此时都焕然一新成了凯旋门。当我们到达昆明,部队小休整了一天,每个连队都被大队做了严格的战士外出时间和数量上的控制。尽管如此,各个连队的人数还是没有办法掌握好。试想一下,在深山里面整呆了一年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了繁华的都市里,不肖说那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单是穿行在大街上的美女,也足以将他们给看傻了。大队机关所有的人员都组成了临时纠察组,加上成都军区昆后办的警备人员在昆明的各个角落搜寻着可能会在那里活动的战士。试想,作战任务完成了,如果在昆明出现了什么意外事故,那大队领导不要冤枉死了。第二天我还是得到情报:几个战士在一个舞厅里面泡到深夜,几个战士和当地的小痞子干起来了。小痞子们落荒而逃。大队领导没有处分他们,一个原因是单位快要解散了,他们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队长一听说把几个小痞子打的落荒而逃,他聚精会神听汇报的时候一拍大腿说:好!

                        换上军列以后,我们向着北方开进,天气越来越寒冷。军列在铁路上行驶缓慢,可能是因为作战部队身份特殊的缘故,我们在路上并没有遭到长时间的停滞,只是到了一些设有兵站的城市要停下来吃饭,这样战士们可能会有时间简单逛一下,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军列在大凉山的一个山脚下停留了约有2个多小时,当地的山民几个人坐在铁路旁的石阶上面,身边是一个酒嘟噜,有一个海碗放在地上,几个山民轮流的端过去喝上一口,一碗的酒一会就光了,他们会在那个酒嘟噜里再倒出来。没有任何的小菜。他们看着列车里的我们,有个人会说上一句什么,大家会心的笑着,他们的脸看上去黝黑,但比较传情。他们身后的大山光秃秃的。山脚下的一条小河也近干涸。

                        我们沿途几千里的路程,所到之处受到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尤其到了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欢迎程度更加高涨。热情程度不亚于当年我们爱国的老百姓对待我们抗日的八路军。

                        一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我们的专列停靠在定兴县这个小站,军首长和军机关及直属部队的同志都列队到站台上来迎接我们这些参战荣归的将士。欢迎仪式以后我们被集结到113师的一个团,在那里我们要接受军里的表彰,当天晚上,我们观看了河北省及保定市的艳丽的歌舞节目。我坐在前排,看到妖冶的女舞蹈演员纵情的表演,心里还是有点异样。

                        几天以后我们接受了军党委表彰之后我们回到所在的师里,又受到了严重热情的欢迎和表彰,聚餐的时候,部队的七号首长和我来了两套三中全会(就是啤酒杯里套白酒杯,酒混合在一起,一次性干掉)。大家都满怀了胜利的喜悦!

                        又过了大约十天左右,我们所有的参战部队于保定乘坐几十辆大巴到北京军区参加军区的表彰大会。石家庄的27军和承德的24军的参战部队分别由各地向北京进发。

                        这个表彰大会的规格很高。当时扬白冰已经调任总政治部主任,表彰的时候也回来参加的。当我们的车队过了永定门之后,警车就迎过来开道,我们百多辆大巴于长安街上,在警车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向西行进。

                        当天晚上我们分别住进军区机关各个招待所里,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接待。

                        第二天当我们进入北京军区礼堂参加会议的时候,在会议上做保障的是国家仪仗队的战士。谈站或立威仪而挺拔,近距离接触更加的赞赏(仪仗队属于北京卫戍区下属部队,北京卫戍区又属于北京军区领导。北京军区这样的表彰大会肯定要最优秀的保障人员了)。当我们进入会场的时候,看到这些平常在国家级的外事活动中保障的战士们今天为我们站岗和保障,我们的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会议在热烈而又八股的议程当中有序的进行。张永寿受到了军委授予的英雄模范称号。这个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在户籍政策极其严格的当时,他可以在转业的时候任选三个直辖市落户。那个时候我是不敢去想的,不象现在你可以任选世界上任何国家居住。

                        这个表彰大会以后,我的越战之旅算是彻底的画上了句号。现如今我早已到了地方,过着颠沛流离和居无定所和天马由缰和张弛无度的生活,回想当时在部队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年青和英气。

                        我的越战之旅,虽然平淡不经但让我感怀和不能忘记。应该说,他让我的人生有了一些鲜活的内容。这个经历在我的生活里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但那些场景时常在我的眼前闪现,宛如昨天的一幕。

                        (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