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们必胜!——回顾二十世纪经典的十份作战计划 -- silencsrv

共:💬18 🌺59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们必胜!——回顾二十世纪经典的十份作战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现代战争中,任何一次军事行动的胜败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军事参谋们的努力和辛劳。每一份作战计划的背后都凝聚了各级指挥机关的参谋人员心血和智慧。下面让我们盘点一下二十世纪经典的十份作战计划,回顾那些充满智慧与力量的战争杰作:

    • 家园 第六名:五分钱行动——拯救以色列

      五分钱行动——有时候也叫五美分行动,称谓不同,指的都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里美国临时制订的一次大规模空运计划,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向以色列输送尽可能多的补给物资,包括:坦克、火炮、弹药、反坦克导弹,甚至把驻防美国本土的鬼怪式战斗机也一并送给以色列人用。和之前的几份计划不同,这不是一份作战计划,而是一份空运计划,而且还是一份草草拟定的计划。美国空军空运司令部的C-5银河巨型运输机和C-141联合星运输机需要满载武器从美国本土起飞,经停葡萄牙在地中海的一处空军基地加油后,再起飞沿地中海中线飞行,最后降落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国际机场,把以色列军队急需的物资卸下。途中可能经过几个阿拉伯国家的防空识别区,为了预防可能遭到的空中拦截,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的航母为运输机提供空中掩护。

      五分钱行动的结果是很明显的,整个行动持续35天,美国为以色列输送了22395吨各型物资,从坦克、重炮一直到载重卡车、飞机配件,还有电子对抗设备。这些物资为日后以色列军队顶住埃及、叙利亚的轮番进攻,反败为胜奠定了物质基础。战后,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这样评价五分钱行动:

      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都将被告知那些美国的大飞机创造的奇迹——它们为我们的人民运来了意味着能继续生存下去的物资。

      有趣的是,同一时间苏联也对阿拉伯国家发起了大规模的空运行动,运送了差不多大约15000吨战争物资。

    • 家园 【原创】第七名:捷号作战——功败垂成莱特湾

      捷号作战计划是日本最高大本营于1944年7月制订的一份作战计划,其核心思想是围绕着菲律宾吕宋岛与美太平洋舰队主力进行决战,阻止美海空联合部队占领菲律宾,切断日本本土与南洋诸岛的海上交通线。具体办法是由小泽治三郎率领的日军航母舰队吸引美军航母编队主力离开莱特湾,然后分别由栗田、西村和志摩率领的水面舰艇编队对莱特湾内的美军登陆船队进行打击。

      记住,这份计划是1944年7月制订的,也就是说这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三年后,日本联合舰队实力已经遭到巨大削弱的情况下制订的计划。严格说,此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处于明显下风,特别是它的航空兵力经过之前的中途岛、瓜岛、布干维尔、马里亚纳战役后,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损失完了,剩下的都是刚从航校出来,只有几十小时飞行经验的菜鸟。可就是这样,日军大本营还是能制定出这样一份构思严密、无懈可击的作战计划,而这份计划成功的关键就是小泽治三郎能否用自己舰队的牺牲换取美军航母离开莱特湾,为另外三支舰队——特别是栗田舰队冲进莱特湾,聚歼美军登陆船队创造条件。这需要计划执行者有巨大的自我牺牲精神,由此也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了。

      遗憾的是,这份计划最后还是因为栗田的判断失误而功败垂成,小泽治三郎已经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掩护地域,西村和志摩也用自己的牺牲牵制了美军战列舰编队,栗田在轻松击溃了斯普拉格的抵抗后眼见快要突进莱特湾,最后却莫名其妙的下达:全舰队北进的命令,撤离了战场,整个计划就这么完了。

      • 家园 其实就是栗田怕死而已

        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国海军在开战前投入的兵力对比,吨位几乎相差一半。美国的航母数量是日本的四倍,还要外加同样几乎同样数量的护航航母。飞机则是日本算上岸基飞机的两倍半。

        这种情况下日本还要决战其实就是孤注一掷。如果不能消灭美国的登陆部队,则整个日本和东南亚的联系就要被切断,日本占领的各地就会被美国分割包围了。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牺牲全部海军来打破美军的登陆攻势。虽然到最后可能结果仍然是日本战败,但能拖更长一点时间也好。

        问题是所托非人。栗田这个家伙如果继续前进,他是有可能打掉美军的登陆阵地,切断其补给,给守岛的日军创造条件的。但代价是他的袭击舰队全军覆没。这就要求栗田有以死完成任务的决心。但栗田并不是这种人。他到最后关头,稍微得到一点美军的风吹草动就吓得转身逃命了。

        所以其实并没有什么莫名其妙的撤退命令,只是栗田给吓破了胆子罢了。

        • 家园 他知道自己水平臭

          打护航航母时战果少得可怜。

          即使突入成功也只是造成巨大混乱而已。顶多造成美军暂停攻击。不会对战局造成大影响。

        • 家园 据战后大和舰上的参谋人员回忆

          栗田的精神举止已经失常,联系到莱特湾大海战开场发生的事:旗舰磨耶和高雄重巡洋舰被美国潜艇击沉,苏里高海峡的恐怖之夜,巨舰武藏号沉没,加上白天追歼斯普拉格的护航航母编队时的狂热,栗田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实际上联合舰队的每个人精神都快崩溃了。

    • 家园 【原创】第八名:曼施泰因计划——闪击西欧

      曼施泰因计划是二战中德军为了闪击西欧,击败英法联军主力而制订的一份计划。有意思的是这份计划最初构想并非德军总参谋部的产物,而是一位叫曼施泰因的德军将领最先提出的。其核心思想一反施利芬计划的思路,反其道而行之:

      德军主力既不攻击法军严密设防的马奇诺防线,也不主攻比利时设防的堡垒地域,而是依仗工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协助机械化部队主力翻越阿登山区,绕袭法军侧背,强渡马斯河紧逼巴黎。

      这份计划一开始并不入德军总参谋部高层的法眼,他们还是拘泥于施利芬计划的框架,不敢轻易冒这个险,为此还把据理力争的曼施泰因从参谋部解职,打发到一个步兵军里当司令官。当然德军高层不敢冒险也有不敢冒险的道理:以当时德军机械化部队的越野能力和后勤保障水准,谁也不敢保证能否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翻越阿登山区。好在冥冥中有股天意,曼施泰因有机会见到希特勒,当面陈述自己的作战构想,而希特勒也是慧眼识珠,很快同意了他的想法,于是经过曼施泰因和总参谋部军官们一番精心谋划,这份计划终于成型并付诸实施。

      • 家园 不光是出阿登森林那么简单

        阿登森林这条路其实法国人早就发现了(貌似还是戴高乐发现的?)但法国人认为问题不大。德军大部分主力无法快速通过森林,只能打成添油战术。即使通过了,还是要面对屯驻阿登对面的法军主力。

        所以曼施泰因计划并不是单纯的从阿登森林绕路。而是结合了右翼佯动,充分调动了英法主力北上,才能从阿登森林成功突破。类似的战例,可以看魏灭蜀。

        有意思的是德国选择曼施泰因计划其实是因为当初新版施里芬计划泄露了,希特勒临时想起来还有个被打入冷宫的曼施泰因计划。

        • 家园 故意泄露的吧

          施里芬计划第一次就没成功,怎么可能再用一次法国人就上当了。

          有个说法是,这个施里芬计划2.0版根本就是德国军方高层用来糊弄元首的,因为他们打心眼里不愿意向西线进攻,但是被元首逼着没办法,抄施里芬计划,交作业。这个2.0版,从上到下都知道不行,不能搞。连元首那样的业余军事家都看出来了。但他没办法,自己搞不出来。干脆就搞歪点子,原版泄露给敌军,逼参谋部从头来。

    • 家园 第九名:白色方案——闪击战第一次走上战场

      白色方案是二战中德军总参谋部制订的以合围-歼灭波兰军队主力为目的的一份作战计划。现在回过头看,这份计划并无太多亮点可说,相比日后德军在东西两线经历的诸多大规模攻防战相比,白色方案的水平也就是练手而已。但是白色方案的意义在于:德军第一次有机会在战场上实践闪击战的作战理念。坦克集群突击配合斯图卡轰炸机空中掩护,中间以无线电台进行空地协同,德国人的作战机器运作效率大大领先于自己的对手,波兰仅仅坚持了几星期就不得不宣告投降。白色方案的出台和实践标志着闪击战理论的实践获得成功,人类战争史翻开新的一页。

    • 家园 第十名:施利芬计划——参谋入门的经典范本

      施利芬计划是二十世纪初德军总参谋部制订的一份作战计划,其目的是通过“速战速决”的方式彻底围歼法军主力,摧毁法国作战潜力。这份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德军火力和机动的优势,绕过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通过一击右勾拳,打垮邻国比利时的防御,借道比利时深入法国境内,由此合围并消灭部署在马斯河一线的法军主力,紧逼巴黎,达到让法国屈服的目的。

      施利芬计划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已经达到了完美的不能再完美的地步,按照战后不少军官的评价:连进攻时先抬哪条腿都定好了。但是实践中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德军花费了巨大代价终于拿下了比利时的列日要塞,但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没能达到合围法军主力的目的。经过后面的马恩河和凡而登战役,德军虽然给法军严重杀伤,却再也没能突破法军防线,一战的西线战场由此陷入了堑壕战......

      从普法战争起到二战结束,德军总参谋部一直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参谋决策机构,经常能做到图上作业标定的时间与实际中部队到达指定位置时的时间完全重合。直到今天,施利芬计划仍旧是各级军事院校参谋指挥专业的必修范本。

      • 家园 您这是说反话?

        施利芬计划的问题是过于详细,完全没有弹性。被毛奇改了之后更是连原来集中兵力先打垮法国的优点都没有了。

        最后施利芬计划制定和修改的时候还是以普法战争,排队枪毙的思想来看待陆军会战的。完全没考虑到军事技术的进步已经发展到堑壕战。

        • 家园 还有左翼很神奇的由皇太子领兵

          原计划是左翼应该大幅度退却,让法国人打进德国边境,收复阿尔萨斯洛林,这样打了鸡血的法国人就会拼命往这边增兵,右翼前进的阻力就减少了,这个计划摸透了法国人的心理。。。

          结果实战却是德国皇太子在左翼领兵,德军士气大振不但不退却还压着法国人打,导致退下去的法军集中到一起反而挡住了德军右翼,真是神操作。左翼司令带头违反计划,因为是太子也没人敢管,士兵先迈那个腿都做了计划有啥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