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清华简是不是伪简 -- 孟词宗

共:💬29 🌺17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年轮鉴定是测C14的年鉴,不是找树轮

          C14和C12比例在大气层里,每年都有微弱的不同。年轮鉴定是植物年轮上分析出来的列年碳区样。用样本的C14和C12比例,对比已知年数的碳样本的比例,来找到最接近的年代。不是对比年轮。

          为先秦古简科学算命

          “C-14测定出来的仅仅是C-14年代,并非绝对年代。”吴小红在纸上比划着给记者讲解。该方法有个前提,就是假定在几万年的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大气中C-14浓度不变。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主要受到宇宙射线的影响,以及近代大工业产生以后,环境遭到了破坏,和因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所影响到周围区域的大气成分浓度。所以必须借助别的方法进行校正。

          为了将C-14年代转化为日历年代,必须采用树轮校正。两种年代一一对应,就可拼接成一张C-14浓度变化的曲线图,从中找到误差的规律。为此必须掌握从数万年前一直到今天大气环境中C-14浓度的变化情况——哪怕这种变化极其微小。但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程。

          根据吴小红的介绍,目前的树轮数据库已经很完整了。这个数据库是根据美国“刺果松”样本和德国“橡树”系列互相参照形成的国际通用的树轮数据库。无论是刺果松还是橡树,都是美国和欧洲最常见的树种。比如美国刺果松,主要分布于美国西南部的高山地区。据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白山上生活着的一种大盆地刺果松是世界上已知寿命最长的生物,其寿命最长可达7000年。“清华简”诞生于“公元前305±30年”的结论正是据此数据库校正得出。

          • 家园 你引用的这篇文章是高级黑吗?

            多谢你引用的这篇文章。但是我看下来为啥是高级黑呢?

            例如这段:

            实际上,在吴小红最终提交给清华的检测报告里,给出了两个校正数据:这是因为设置了两种不同的误差范围,范围设定得越宽,真实性越高;范围越窄,真实性越低。多数情况下,委托方都更愿意采用误差范围更小的数据对外发布。很幸运,“公元前305±30年”的年代下限落到了“焚书坑儒”之前,比后者早60多年。可在C-14五千多年的半衰期中,60年不过是弹指一挥。

            这段其实是吴小红在撇清说,我给了两个误差范围,清华用的那个是范围小的那个(即±30年)。那么误差大的那个是多少呢?文中没说,清华也没说。但从文中可以看出说不定就跑到秦朝建立以后了。

            吴小红接下去说:

            在吴小红看来,“C-14方法更适合史前的年代测定。最好的样本是人骨和动植物遗骸等。”在那些用于古文明阶段划分的测年中,有时误差上百年也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如此近而且对年份要求如此精确的测年,就很难说了。

            也就是说吴小红自己也认为用这个方法测竹简的年代其实误差很大,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而送检的日期,吴小红居然说“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人脑自然不一定记得具体时间,但作为实验室主任,这难道不是查一下实验室记录就可以确定的事吗?除非这个所谓的“鉴定”没有上过实验室记录,或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检测实验。

            取样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作者特地举出都灵“耶稣裹尸布”的取样过程。但清华简的取样过程呢?文中说:

            样本抽取过程,吴小红并不十分清楚。她告诉记者:“这取决于样品收集者,我们只能根据样品本身给出结论。”而清华方面,似乎对取样过程并没有过多在意。

            检测样本是由李学勤先生的两名学生送来的,一共两块,深褐色,每片一厘米见方,用塑料袋小心地包着,“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

            那么怎么保证送来的样品就是清华简上的东西呢?李学勤是利益相关方。送检居然没有独立的第三方在场?

            再比如这段:

            替换据刘国忠介绍,“清华简”刚刚送到时,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之前对竹简的保护不当,竹片不仅非常脆弱,而且产生了霉变,但没影响到竹简上的字。这又是一个“幸运”。清洗过程中他们“没有发现一枚有掉色的现象,墨迹非常清晰”。在他看来,“古人的墨的质量甚至有可能比今天还好。”

            目前,“清华简”并没有进行墨迹鉴定。

            这“霉变”还真是个有智慧的霉变,居然只在空白的地方长霉,而有字的地方不长?而且清洗过程中居然一点都不掉色?古代竹简清洗会洗掉一部分墨迹、会褪色、甚至对竹简造成一定破坏是常识。2300多枚居然一点问题都没出。这能仅仅归功为“古人的墨的质量甚至有可能比今天还好。”?

    • 家园 除非整个社科院牵头几大研究所集体作假,否则实在想不出还有

      这么强的实力能伪造这批简出来。莫非也跟老中医、武林高手一样,在某个山沟子里有一批古文字大拿,不屑领衙门的俸禄,宁可自己造假换钱花?

      • 家园 文化人伪造古书并不稀奇

        例如《古文尚书》。这本书原来出自孔子旧宅。原书是否为真不知。但现在通行本的《古文尚书》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伪造案。在唐代甚至被当作标准教材,刻成石经,成为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伪造这本《古文尚书》都是文化人。

        这本书在历史上被多次伪造。有些造的水平低,当时就被拆穿了。例如汉朝张霸将《尚书》的二十九篇重新整合,又以《左传》、《尚书序》作为首尾,共计一百零二篇,史称《百二篇尚书》。但是文意浅陋,汉成帝命人用宫中所藏的《尚书》版本校对,发现根本合不拢。

        到东晋汉代官方所藏的《尚书》由于多年战乱而丧失。豫章郡守梅赜又献上尚书经文58篇,自称传自于失传多时的孔安国《古文尚书》,包含《今文尚书》33篇外(原29篇被拆为33篇),又多了25篇《古文尚书》的篇目,并带有传说由孔安国所作之《传》(故此版本后来被称作《伪孔传尚书》)。

        这部书的原版也没留存下来。现在的《尚书》是唐代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所收录的版本。

        那么文化人伪造古书有什么动机?

        在古代,一个眼前的好处就是可以立马当官。例如献《百二篇尚书》的张霸就被朝廷征辟。另一个好处则是可以树立自己学派的权威性。例如孔壁版《古文尚书》出现后,汉朝的学者就出现各种注释家,树立自己的学术流派。

        而《尚书》今、古两派的争论在清朝达到高峰。双方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儒。这时候主要是名声,为了荣誉而战了。

        这场战斗到现在也没结束。虽然在清朝和民国大争论后,主流意见基本是认为《古文尚书》为伪造,但反对意见也始终存在。

        那么要终结这种争论,最有力的证据自然是在汉朝以前的文献了。当然,这只是猜测,诸位随便看看就好。

        另外,社科院这种地方现在实在是个清水衙门。而考古这行当,说起来真的很尴尬。该研究的,能研究的基本都已经被前人道尽了。田野考古还得看机会,国家正规机关并不是盗墓贼,不能随便乱挖先人的坟墓。如果没有什么重大发现,重大课题,又怎么去申请各种经费,又怎么发各种论文呢?

        至于造假,这并不需要全体造假。就以浙大简为例。造假如此明显,居然还是当作正式研究成果出版了。学术界只是“保持沉默”而已。而一旦有个看上去很靠谱的东西出现,学术界当然要一拥而上了。

        而各种专家看走眼的情况也是不少。尤其是在没有看到全本,只是一部分的情况下。等看到全本了,发现不对了,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研究了。否则岂不是多年名声毁于一旦,以后谁找他们做顾问,怎么教学生呢?

    • 家园 现在流行开放包容

      中国的考古发掘什么的能不能也对外国相关人员开放?当然是有条件的,比如交换生制度。

      这样我们也能提高自身对西方文明的了解,而不是基础工作是别人做的而国内的西方史研究只会鹦鹉学舌的水论文帮着完善人家的体系,我们还能在其他国家扩大一群刷中国历史论文的学者。

      • 家园 对等开放呗

        你家有三千年以上古迹的,可以来种花家参与挖三千年以上古迹,你来我家挖一个,我去你家挖一个。你家只有两百年以上古迹的,只能来种花家参与挖两百年以上古迹,你来挖一个,我去挖一个。公平对等,童叟无欺。

        • 家园 那你好意思对等欺骗么

          人家说我有个三千年的,你来挖吧,挖完一看,我靠是三年的。人家说对不起搞错了,没事,我补一个四千年的,你再去挖吧。

          你敢拿个三年的跟别人说,我有个三千年的,你来挖么?

          但人家就敢这么不要脸啊!

          • 家园 上学时老师曾说过,西方的考古就是一个笑话,靠谱的

            几乎没有。

          • 家园 我写得很明白,是“参与”挖

            种花家的,我们自己挖的时候,带你“参与”。

            挖哪不挖哪儿,挖到什么程度,不由你决定,你

            只“参与”。

            当然,我们去你家,对等也只要“参与”。你自己不挖,

            我也不费劲。当然,你要是说你就出一个人,我们出

            100人参与,那也可以考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