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如何接受子女的平凡、不上进及其它缺点? -- 滚珠丝杠

共:💬133 🌺111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小姑娘青春期过了就好了

      我家的14,也是反叛的厉害。我和她妈每天都在互相鼓励,精神病就快好了,可爱的闺女早晚会回来的。

    • 家园 要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夫妻俩如果都有意愿改变现状,那是最好的。俩人要先达成预案。

      孩子不小了,可以召开家庭会议协商解决家里的事务。注意引导和使用监护人的权利。

      电子产品容易“成瘾”,别说孩子了,成人通常也缺少自控能力。

      第一阶段,一视同仁,回家以后一家人都得将电子产品集中存放于所有人都能观察、监督的地方。必须使用时要说明原因,并征得所有人同意(世上其实真没有那么多大事、急事)。不刷电子产品后,全家就有时间一起干点正事(培养亲情、读书...)了。

      第二阶段,女儿如果不那么依恋电子产品了,可以允许她每天有一定时间的自由支配时间。要帮助孩子培养好的网络社交习惯,比如可以将朋友分至交(2个以内)、好友(5个以内)、普通朋友(10个以内),设置不同等级的提醒功能,尽量按照自己的需求、根据设定的时间限度去主动社交。

      第三阶段,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度,前提是孩子愿意自觉遵守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女儿大了,父母不可能永远跟着。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还是很重要的。

      注意事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怎样,父母自己得先做到才有说服力。在孩子与自己说话时,一定要放下电子产品。

      通宝推:唐家山,红军迷,三笑,心有戚戚,
      • 家园 可能让大家误会了

        之前说女儿整天玩手机让大家误会了

        实际情况是,初中前只给女儿配了简单手机,初中配了主流智能机,上学期间都没给她用。老婆在星期六、星期天会放水,对女儿的监督有点失责,特别是假期里基本是放任。

        家里有台过时PAD,几台笔记本,除了上网课,她们基本不用,此外没有其它电子产品。

        老婆和孩子们经常在一起刷抖音,我对此是从心底里反对,有点拿老婆没办法,我自己是没抖音的,连微信都不太愿意用。

    • 家园 让15岁的孩子做饭,有点儿过分

      其实只要人品/道德上没有大问题,那么其他方面被社会毒打以后还是会自然的回归“正轨”的。就怕做人混蛋,那么你们以后的日子就有的熬了。百善孝为先,一定要抓紧。

      而这些生活行为上的习惯,遗传因素还是不小的。你也说你老婆结婚前什么家务都不行,婚后没有了父母遮住天,自然也就上手了。一句话,环境逼的。这才是大多数人成长过程的常态。你这种早当家的,特别自觉的,其实是不正常状态。不说是个别,也是极少数的。

      三好生那都是些让同学恨6年的极度自觉的败类,幸亏一个班上也就三两个。

      其他怎么跟子女沟通的事儿,那是长篇大论了。

      • 家园 不认同

        15岁,这年龄不小了。

        我的要求不是她为全家服务,而是自己一个人在家时,能弄餐饭吃,能自己洗衣服。15岁的学生,很多会住校,不可能把每周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吧?

        我认为她人品上有问题,从来不懂得对父母感恩。

        我老婆之前不会做家务,是她父母的责任,岳父母没教两个女儿的生活技能,跟老婆在一起时发现她连月经周期、怀孕什么的还没我这个处男懂得多。小姨妹也如此,很优秀的成绩去上个职高,好歹在我们支持下考上了大学,岳父母基本就没去关心过子女的学业、工作。

        • 家园 感恩是非常高的要求,人品差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请原谅我在这个帖子底下追着您回,但实在是看到这个题材不吐不快。

          您说的这些话我太熟悉了,我身边每一个亲子关系紧张的亲戚都爱对自己孩子重复这几句话:“这孩子人品不行”,“你怎么不懂感恩呢”,“性格太阴暗,一点都不阳光”,“说你几句就受不了了,以后社会上怎么混”,“三观不正”......

          我在社会上也混了一些年,帮过别人,也被别人帮过,但是没见几个感恩的。不知您可曾遇见其他人对您感恩?我想很少吧,现代社会已经没有感恩的基础了,感恩是权力的副产品,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就没有感恩。拿自己在其他所有人身上都得不到的东西来要求子女,还抱怨子女不能提供,这简直像堂吉柯德一样荒谬悲壮。

          什么样的三观算正呢?翻译一下就是“三观正好和我一样”。

          我和您一样,认为孩子表现出的做饭、卫生问题都只是表象,背后还有深刻的内在原因。只不过您认为内在原因出在孩子身上,是他们不懂感恩、阴暗、三观问题所致。而我认为内在原因是亲子关系不好,孩子们对关系紧张的人下意识的表现出戒备和防御的状态。前者改进的责任在孩子,后者改进的责任在您本人。

          叨叨了那么多,我心里也清楚您不会认同也不会采纳,因为从您的发帖看来,您在夫妻和亲子关系中都非常重视支配权。妻子听您支配,就是好人,子女不听支配,就是人品不好。放弃支配权换取亲子关系缓和是万万不可的,宁愿放弃对子女前途的期待也不愿意改进一下自己的控制欲。

          我写这些,主要是想给河里其他亲子关系紧张的人参考一下,希望大家出了矛盾百思不得其解时可以找到点思路。也许找到了核心矛盾,就有解决矛盾的思路了呢。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
        • 家园 你落后二十年不止了

          引用:15 岁的学生,很多会住校,不可能把每周的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吧?

          二十年前上海刚开始搞住宿高中,那就是每周把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现在的学生,只会做更少的家务,而不是更多。

          难道学校专门配备投币洗衣机? 那又是一大笔开支,何必呢?

          如果没有洗衣机,难道手洗衣物? 这跟钻木取火没有区别了。

          引用:自己一个人在家时,能弄餐饭吃

          这个简单,打电话叫外卖就行。如果你的女儿不会打电话叫外卖,那才真要担心。

          引用:我认为她人品上有问题,从来不懂得对父母感恩

          强求人家感恩才是人品有问题。现代社会讲究的是权利义务对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就是培养长期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感恩“ 是典型的封建思想,引申下去就是人身依附。你既然出身农村,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潜意识。我有父辈农村出身,封建思想的确就是难断根,这跟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通宝推:天河行,
          • 家园 原来对父母有感恩之心也是罪了

            中国的父母,大多对子女是无条件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心存感恩,怎么就能够引伸出人身依附?这个逻辑有点奇怪啊。举个例子,接受助学毕业大学生,心存感恩,力所能及回馈社会,这里面有什么人身依附?有感恩之心,懂得珍惜别人的好,这难道不是一种人性?

            你所说的现代社会讲究的是权利义务对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就是培养长期合作关系,这种方式也是分场合的,这不就是市场关系嘛,但把父母子女的关系也套用进来,所谓资本对人的异化,这也算一个方面了。

            不会自己做饭,只要打电话喊外卖,嗯,我想到了日本平成废宅。

            • 家园 反对“中国的父母,大多对子女是无条件的付出而不求回报”

              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是有明确的回报要求的,一般的要求是要子女无条件受自己支配,对自己言听计从。再高一点的要求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

              中国的父母是把儿女当作工具人的,无条件付出从来没有过,无限付出倒是有,但多半出于“保养工具”的心里。不让父母支配子女,那他们就干脆不生了。

              现代社会不支持父母支配子女,所以中国的生育率直线下降了。不仅中国下降,整个东亚都下降的厉害,下降速度远超欧美。

              • 家园 偏个题,生育率下降的最大原因是高房价

                生三胎国家如果奖一套房,你看生育率会不会大涨。

                • 家园 买不起房、买不起地在历史上是常态

                  并未见生育率降低, 其原因是在等级社会里面,子女是仅有的比底层人民还要低的人。说不好某些重要牲畜的地位都比子女高些。

                  生育子女是底层人民为数不多的资产增值手段,支配子女则一向是中国人的重要精神娱乐活动。两样都给剥夺掉,中国人的生育也就只靠惯性撑着了。

                  三胎奖套房生育率也不会大涨。在中国值钱的不是房子,而是特殊地段的、绑定了有限资源的房子。这些房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而新开发的房子没多少人感兴趣。

              • 家园 是啊,我再补充一点,所谓 “对子女无条件付出而不求

                不求回报”,基本上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我从来都是听父母如此描述自己的,而不是反过来,从子女方向如此描述。做子女的可以认为父母付出很多(譬如我的父母),充满感激,但绝对不会认为父母是无条件付出,而不求回报。为什么?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只要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或者利益相关方(比如父母自己),就绝对不会认为什么 “无条件付出,不求回报”。

            • 家园 你啊,真是不进步的典型(无贬义)

              你写了三段话,第一段对我的观点有一些误解(我不反对个人感恩,我反对作为一种价值观鼓吹 “感恩”),第二段反对资本主义人际关系,第三段看不惯打电话叫外卖。

              看出来了没有? 你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的那一套看不惯。“那一套” 指的就是上层建筑,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各种文化、价值、习惯等等。那么你看得惯的是什么呢? 恐怕是又回到封建社会、田园诗般的老旧观念中去了。而田园诗,父慈子孝,洒扫庭院,采菊东篱下,在现实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只存在于你的空想中。

              我这里不是对你个人进行批评,而是说,中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很晚。尽管毛时代花了极大的力气,但是工业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七十年赶上西方三百年,很不容易,成绩很大,但是社会变化太快,上层建筑的改变跟不上。

              典型的 50 后,共和国同龄人,他们出生的时候(尤其农村地区)中国还是农业社会,自给自足,吃饭穿衣,农机化肥育种纺织全都没有,自来水电力也没有(一些农村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通电),然后七十年的时间,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数字时代,真的是跨越式发展,但是 50 后的旧观念无法跟上。就在这里还有人说要把剩饭吃掉,不要浪费粮食,这完全是对于食品生产工业的无知。

              我们都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大家批判资本主义都不少,但是大多数人是不用脑子的,人云亦云。批什么牛奶倒河里,什么猪肉烂在地里(就是今年,美国肉联厂关门),这些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的象征,我们先要到达这一步,才来批,否则就好比原始人批用火不安全,用电太危险,井底之蛙,可笑之极。批什么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哪怕金钱关系,也比封建大家庭、老乡、宗亲进步一百倍。

              平成废宅的负面在于废,在于日本的产业封闭,缺少发展空间,根子在于日本的半殖民地特性,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而不是叫外卖。你看不惯叫外卖,正是你的落后性集中体现。看病上医院,孩子上学校,本来就是社会分工,你偏要自己做饭,不是落后是什么? 如果你的兴趣爱好就是做饭,那么也不比平成废宅看漫画高明。

              通宝推:东学西读岛主,
              • 家园 哈哈,老潜,你扣的帽子好重

                资本主义对于人类生产力大解放的意义的进步性,我觉得我们是共识,相信也是大多数河友的共识。

                在社会化生产活动中,资本主义已经确立的那一套,社会主义也继承并在实行,非常管用,我对这部分管用的,非常看得惯。

                我同样批判你所说的那种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所谓父慈子孝的封建论调和陶渊明的乱世空想,我反对父母对子女的绝对控制,但我不赞成的,是泛化,是明明在西方搞了几百年资本主义,包括西方自己都发觉了某些弊端之后,是否还无条件的继承资本主义的一切?是否把中国自己历史上的一些在今天仍然有价值的思想,不加区别全盘抛弃?如果只是简单的复刻资本主义,我相信今天中国不会有你所说的:我们七十年赶上西方三百年,很不容易,成绩很大。这其实是扬弃和发展的问题。

                说到外卖,瞧,我们又是因为程度上产生了分歧。我赞成你对日本平成废宅的看法,殖民国家的那种宿命绝望是废宅主因,不过,其实我就常常叫外卖,比如咖啡,比如特色的卤菜烧烤,我很看得惯外卖,但我有心情的时候,也可以下厨做一两样小菜,我做做菜烧烧饭,根本不妨碍我承认社会分工的巨大意义。我对你的观念不敢苟同的是,只要会叫外卖就行了。

                有时候,真是过犹不及呢。

                • 家园 你明明是赞同我的观念啊

                  引用:其实我就常常叫外卖,比如咖啡,比如特色的卤菜烧烤,我很看得惯外卖,但我有心情的时候,也可以下厨做一两样小菜,我做做菜烧烧饭,根本不妨碍我承认社会分工的巨大意义。我对你的观念不敢苟同的是,只要会叫外卖就行了。

                  这里最后一句非常突兀,按照前面你的描述,你明明是赞同我的观点。我所谓 “就行了”,是指基本技能之外,有人喜欢烧小菜,有人喜欢编程,有人喜欢读史,也有人喜欢打游戏。我觉得这些都差不多,属于个人爱好。有固然好,没有也无所谓。

                  难道你会强迫你的孩子 “一定要会烧几个菜”? 我是不会的,纯看孩子本身的兴趣。我反对的是什么? 很多老一辈(包括我的父母)把做家务、洗衣做饭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孩子不做家务不会做饭,就是大逆不道。我觉得这非常可笑,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如果不会自理,在同学间也没有面子,他自己当然会改进。如果他想要烧个菜,改善生活,他自己就会去学烹饪,不用人逼着。如果他汉堡披萨土耳其烤肉吃得惯,那逼着人家烧菜岂非多事?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的孩子掌握技能,优先级别依次往下:线性代数、微分方程、编程、量子力学、历史、哲学、诗歌辞赋、 ... 、桥牌、做饭、麻将、王者农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