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汉回等民族关系问题浅仪 -- 清水

共:💬305 🌺786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郑重告诉你,我不是穆斯林

                    我是汉族,无神论者。

                    可是最先给他人扣帽子的不知道是谁?“真正的穆斯林就不应该信任异教徒,一旦风吹草动,阿訇振臂一呼,恐怕就要流血了。”这是谁的臆测?你见过什么叫“真正的穆斯林”?谁又信誓旦旦的说“‘圣战’是明确写在古兰经中的?”“一个偷鸡摸狗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话又是谁说的?动不动说别人是“妄想症”,这就是你的“忠恕”之道?

                    伊斯兰最初的缘起就是穆罕默德进行征战的精神武器,“圣战”是明确写在古兰经中的,对异教徒的敌视和屠杀贯穿的伊斯兰发展的历史,而且始终以阿拉伯文化为核心,有明确的排他性。

                    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得汉民族很容易和其他民族相处。然而圣战是写在经文里的,真正的穆斯林就不应该信任异教徒,一旦风吹草动,阿訇振臂一呼,恐怕就要流血了。

                    btw:我觉得中央对维族挺阴的,这样放任他们堕落,一个偷鸡摸狗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最终的结局也许就像吉普赛人一样了。

                    另外,还是再问您一句,阿拉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区别搞清楚了吗?

                • 家园 扯把,你继续胡扯

                  我怎么不尊重回民了。我觉得国内很多穆斯林“有被迫害的妄想”,这是我的感觉,我有表述的权利,如果回民有不同意见,可以拿出来讨论,我认识错了自然接受。到你哪里就变成了“你这样指着回民的鼻子说”如何如何,这不是神经质又是什么呢?

                  又有哪个汉人逼穆斯林吃猪肉了?我自己吃不行吗?退一步说,又误会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定要拿刀杀人呢!

                  什么叫“清政府硬生生把一大群回民从中国赶杀到了中亚”,这帮暴徒生命不休杀人不止,不赶走怎么办。回民不杀汉人,左公也不杀他们,够宽大了吧,还要怎样。何况屠杀还是回民先动手。

                  • 家园 这个事情是双方面的

                    我知道有穆斯林见不得人在他面前吃猪肉的,但是也知道有汉族人故意跑到清真馆子里面点猪肉面的。

                    像春节晚会天下无猪那种事情更多地是某些主管部门脑残,倒不是真的穆斯林施加了多少压力了。

                  • 家园 的确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了!

                    我说的是“所以汉回和睦相处的长久之道,还是让回族淡化宗教色彩,我们一起永远享受和平安宁的生活。”

                    引用一下就是想知道这位恭喜发财到底什么意思?

                    是想让回民不要去礼拜?不要念经?下葬的时候套上棺材?

                    我倒很想看看这位又会准备把哪些生命不休杀人不止的汉人赶到哪里去呢?不要告诉我没这样的汉人。。

                    • 家园 生命不休杀人不止的汉人……

                      当然是送监狱或者直接送坟墓啊。现在是和平年代,这么干的不管汉人蒙人藏人回人都只有这种处理方式。

                  • 家园 到了这步就没什么讨论余地了

                    你如果认为说一个人群有“被迫害的妄想”不是在污辱他们;如果认为回民天性暴虐,没受欺凌就好杀人;如果认为回民“生命不休杀人不止”,把他们赶出中国是正确的出路的话,那还讨论解释什么?这还有讨论的基础么?

                    白费半天口舌,价值观的差异终究没法用语言弥补。好吧,你就按照你那一套思想行事吧。幸好政府比你清醒,幸好这里的大多数河友也比你客观。

          • 家园 高手过招,冒个泡

            其实圣经里何尝没有一些血淋淋的记录,打着“圣战”幌子去烧杀抢掠也不只是穆斯林的专利,不过信仰和世俗分开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 家园 我觉得基督教的情况不太一样

              圣经中比较暴力和强调报复仇恨的东西多见于继承自犹太教的《旧约》比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什么的。基督教承认《旧约》,但是基督教从《旧约》到温和的《新约》的转变非常明显。

              在新约中基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他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其含义近于儒家所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基督又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还有“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什么的,而且耶稣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舞动过刀剑。这一切为基督教最终走向温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更多是和技术的发展相平衡。西方技术的进步直接以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为目的,但是人欲永无止境,欲望越满足精神越空虚。宗教在精神层面上强调对欲望的约束和反省,成为道德的内在支撑。基督教和自然科学成为精神和物质的两极,共同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发展。

              伊斯兰教也承认《旧约》,但是《古兰经》的则进一步强调了暴力的倾向,穆罕默德也在挥舞刀剑。伊斯兰发展的历史上也经历了若干次宗教改革,逐步走向温和,但是在基本的教义层面上还是有些绕不过去。穆斯林很容易有被迫害的妄想,于是一张子虚乌有的字条,几句不知哪里来的谣传,一点点误会,都会掀起腥风血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知道中世纪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的教文依据吧?

                “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象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这可也是耶稣说的。历史上说起屠杀异教徒来,还有比基督教更甚的例子吗?只不过比起过去的时代,现在基督教整体上势微了,不能独占统治地位了而已,所以才显得温和了。就像被拔光了牙齿的老虎,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就有人忘了它以前是多么嗜血的了。

                • 家园 路过

                  先声明一下我是不可知论者,相信“神的存在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不倾向于任何宗教

                  Inquisition迫害的是异端和“女巫”,上火刑柱的主要是这两种,前者譬如布鲁诺后者譬如贞德。国内似乎常有把heretic误解为“异教徒”的,连金山词霸都这么写;其实异教是pagan,heretic是异端,两者差别很大

                  您要证明基督教对待异教比伊斯兰教更残酷或两者不相上下大概应该举西班牙人在美洲干的那些烂事或者十字军东征,不过我个人以为这个比较起来似乎出于世俗贪虐的原因比出于宗教教条上的暴力倾向更多些

                  • 路过
                    家园 您说的很正确

                    先送花支持一下。

                    被送上火刑架的的确主要是“异端”(许多也未必真就是异端)与“女巫”,不过应该说在欧洲中世纪,除了犹太人这个个例以外,其他的宗教是不被允许存在的吧,连犹太人自己也屡次饱受迫害与歧视呢。这点至少阿拉伯帝国还做的不错,只要缴人头税,就保障基督徒、犹太人和拜星教徒(以后甚至扩大到佛教徒与印度教徒这些不属于“有经之人”的信徒)的宗教信仰自由。

                    • 家园 赞您的胸怀

                      嗯,给讲道理的人送一朵花

                      我个人而言在各大宗教之间没有偏好。我有一个跟我一块吹牛扯蛋的巴基斯坦同学,他是一个相当理性的穆斯林,非常反感宗教极端主义(八卦一个,他还说红色清真寺的头头子女也在美国,不知是否事实)。所以我觉得说伊斯兰教代表愚昧落后富有攻击性与事实不符。我也希望出现一个现代化的伊斯兰文化国家,至少可以杀杀某些基督教国家的道德优越感。

                      不过具体到古代宗教政策这件事上,“伊斯兰教比基督教在历史上更富包容性”这个传统判断最近我看到不少反驳。譬如有一个挺有名的反伊斯兰教帖子曾经提出阿拉伯人在东非贩奴的问题;还有人提到伊斯兰教在印度、中亚等地传播时屠杀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问题。具体到异教人头税,也有人提到它在印度激起反抗,以及贫苦大众无力支付即便一个第纳尔的人头税的问题。

                      不知道您听过这些问题没有。

                      • 家园 现在最现代化的伊斯兰国家大概该算是土耳其
                      • 家园 历史事实是必须承认的

                        然而如何解读,就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了。比如说贩奴问题,其实哪里用得着专门提到东非?阿拉伯征服初期的奴隶不是更多?但是问题出在阿拉伯民族是从部落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而一步迈进了封建社会形态,不能用今日的眼光去衡量他们当时的价值标准。而且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不能以教友为奴隶,所以奴隶一旦信仰伊斯兰教,就会成为释奴,这点比起欧洲的奴隶贸易来,还是有先进的地方的。欧洲人在殖民时期可不管抓到的黑人是否皈依了基督教,还是一样把他们当成奴隶出售。

                        伊斯兰教在印度、中亚等地传播时屠杀印度教徒和佛教徒的问题,这个也不能回避,不过应该是征服时期的措施,而不是征服后的常态。事实上,中亚的许多人改信伊斯兰教,还是出于教义的简单易行以及后来的免税措施吸引的。

                        最后关于人头税问题,其实每年一个第纳尔,对普通民众来说是一笔中等的开销吧,在拉希德时代,一个普通人年收入300迪尔汗,即可保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而一个第纳尔等于10个迪尔汗,也就相当于普通人一家2周的生活费吧。当然,对穷人来说,他是否给的起,的确是个问题,但是穷人是可以少交的,似乎没听说过不给钱后结果会怎样。是否愿意交这笔钱,那是另一个问题,我对印度历史不太了解,只是我知道,在阿拉伯征服中亚的早期,发生的大量暴动与起义,其经济原因主要不是因为人头税,而是因为高额土地税(“海拉吉”,关于这点,请参看链接出处)。

                        不过我想只怕对印度的许多贱民来说,加入伊斯兰教至少要比做个永世不得翻身,连来世的希望都被剥夺的“非再生族”好吧。事实上印度人也的确赋予了穆斯林民众两个副种姓(不属于任何种姓),高级的称为沙利夫,是从国外来到印度的穆斯林和从高种姓转化成穆斯林的印度人,另一个是低级的阿贾拉夫,是从低种姓转化成穆斯林的印度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