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清军入关后执行的大屠杀政策 -- 燕人

共:💬224 🌺938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搞笑吗?顺治的亲信崆峒派高手海大富是阉党?

                              你的定义----太监就是阉党?

                              明史三观再不正,宦官列传里面也褒扬了不少好太监。

                              东林党自己也承认,他们在宦官当中也有盟友,后来被魏忠贤迫害。

                              人家好歹讲个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

                              在笔名金庸的系列武侠书里,东林党袁崇焕、史可法、黄宗羲等都是正人君子,而阉党即便是清朝海大富,都是可劲儿戏弄的对象。影视剧是要花大钱投资,大陆港台这几十年来的出品,几乎一部都是“政治正确”,《鹿鼎记》不过顺手拿来做一个代表。

                              • 家园 呵呵,史可法毛东珠实锤了,湖畔大学、

                                泰山会、正和岛、长江商学院等也实锤了——要不要你先看看马云关于江浙也搞“一国两制”的那段视频?

                                这几十年把太监都演做“坏人”、戏弄的对象是影视剧及其”历史顾问“所为。而影视剧都是要大笔投资的,投资的只能是有钱人不会是没钱的。指出这点,你就认为是”出身定义阉党“?呵呵

                    • 家园 或者用“以东林党为典型的士大夫”,更好一些?

                      《南明史》持续看了一章,后面永历和农民军的联合部分、郑成功台湾的部分还没看。前一部分就是茶兄这种印象,士大夫们的无耻+无能。顾诚能揭露一些,比如弘光政权中马阮的奸人形象,是东林党复社如黄宗羲搞得鬼。在几十年如影视剧“死太监”“贤东林”的”知识“强化下,顾诚能这么写,还是很赞的。

                • 家园 比较有代表性的

                  杜车别的《明末清初人口减少之谜》

                  李晓鹏的《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三卷

                  里面都有比较详细的,多方印证的数字。

                  • 家园 可这两位都不咋靠谱吖

                    前者在天涯是个观点极端的名人了,暂且不评价具体内容…但他提出的暴论过多。

                    而后者这本书里人口数据许多地方全凭臆想,例如用单个行政单位的人口推算全国。即使不考虑古代技术手段落后和文献记载粗糙带来的问题,初始数据的不靠谱经逐级放大,误差自然巨大。有些数据更是和他人的考察结果差出数量级(耕地数据)。

                    总之…类似粉丝夸偶像这种主观心态强烈的观点,最好谨慎点看。

                    • 家园 谢谢提醒
                    • 家园 我认为有交叉的数据,再加部分推测

                      是合理的。是不是“暴论”,就看慢慢验证吧。当初毛主席上井冈山,搞“山沟沟”马列主义,无论国内外,嘲笑讽刺的一大堆,比这“暴论”得多。

                      满清销毁了大部分的明代中央档案,大量的书籍,地方志,现存留下来的也是经过大量的删除,修改,伪造。你能想象《满江红》也被改吗?片言只语都能抓起来,文字狱的恐怖程度,历史第一名。你想要的直接详细资料,很可能已经全部消失在历史中,永远都没有可能找到了。

                      • 家园 有那么恐怖吗?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不都活得不错嘛

                        好像顾炎武还时不时去北京在清官家里住一段。

                        至于宣传满汉、华裔之别,雍正也没杀那个曾静,而是写了《大义觉迷录》。今天也应该对在国内搞传播《新清史》的,处以最严厉的治罪,而不能听从“学术交流”的诡辩。

                        • 家园 这大概是汉族的知识分子

                          在满清最受“优待”的一段时间,不久满清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满清了。

                          这段时间一是新进中原,汉族其他族的反抗此起彼伏;二是三藩已经开始要造反了;三是满清内部也矛盾频发。满清的统治很不稳固,甚至岌岌可危。于是就极力收买汉族地主和知识分子,想要造就一个稳定的后方。

                          三藩平定,满清觉得统治稳固,无需容忍之后,就开始收拾这些知识分子了,到乾隆升级到高峰。

                          • 家园 还是拿数据说话吧,顾炎武死于康熙21年,王夫之

                            死于康熙31年,黄宗羲死于康熙33年,都是善终,都是死于三藩之乱后。如果如Pattern兄所说,三藩之后开始搞文字狱,这三个的弟子如果有被整治的,必然会牵扯到这三位,那批死后,对不对?

                            有吗?

                            或者,康熙乾隆对明代东林党及其后裔特别优待?

                            • 家园 补一个清朝文字狱概况

                              从顺治到乾隆年间,文字狱总共180余起,其中130余次都是乾隆年间。

                              顺治在位十七年,较大的文字狱7次,康熙在位61年,12次,雍正在位17年,17次,到了乾隆在位60年,文字狱总共发生了130余次。

                              从涉案人员来说,顺治时期多个人,如函可,株连少,而至康熙年间,则多知识分子,因文字惹祸,除《明史》案为鳌拜等所为,康熙对《南山集》比较宽大,且多汉人。

                              (由于三藩造反等原因,康熙还是采取了一定缓和满汉矛盾的政策的。满清也不明白明朝文人的各种复杂关系。)

                              至雍正时期,文字狱多为官员,且多高官、诸王等。借文字狱集权。

                              至乾隆年间,文字狱涉案人员就形形色色了,什么人都有。不仅上层知识分子有,下层也有。还有酒店老板,童生,教师,算命,经铺老板等等都有被卷进文字狱的。

                              • 家园 不是要否定清朝有文字狱,而是理清文字狱有没有政宣材料

                                说得那么“恐怖”,并以此在今天当作“牢记民族恨”的养料。

                                通过讨论,近一步了解了东林党人及其后代在明末清初的所作所为。明白他们既剃发降清、又标榜自己是正人君子的一贯作风,还牵扯出他们来历不明的巨额财富,以及他们在文字狱中的嫌疑。——起码,查良镛的先人海宁查伊璜‘非但未伤毫发,反而因首告有功,“与(吴)之荣同列赏格,分庄珑籍产一半”。’

                                百科:皱云峰是一块英石,与玉玲珑、瑞云峰被称为“江南三大名石”。据传说,此石清初藏于循州节署,为广东水陆提督吴六奇所有,适其恩师查大人来作客,见到此石形如云立,摇曳空灵。便摩挲把玩,留连不去,并题名“皱云”。后查大人回到老家浙江海宁,只见此石已屹立于屋后百可园中了。原来吴六奇见查甚爱此石,命部下不远数千里昼夜兼程,运至海宁送给查大人。

                            • 家园 前后是非常明显的

                              清军入关以后,顺治年间,就搞了好多文字狱,像什么函可《变纪》案、毛崇悼刻坊制艺序案、黄毓祺诗词狱案、冯舒《怀旧集》案、张晋彦诗序案等等,案犯也基本都被流放或者杀掉。

                              康熙刚一继位,就闹出来一个庄廷鑨的《明史》大案。浙江富商庄廷鑨在他主持修编的《明史》中,把南明的历史也当成明朝历史讲,还用的是南明年号,没用清朝的年号,还讲了不少满清大屠杀的黑历史,结果被人告发。清廷一口气杀了七十多个参与此书编纂的文人,连带着刻板的、校对的、贩售的也一块儿杀了,数百人被株连流放。

                              然后情势变坏,为了防止汉族倒向吴三桂等人,文字狱停了大致三十多年左右。这段时间比那几位更离谱的(满清看来)也没事。

                              到了1711年,康熙五十年,这个时候三藩之乱也平定了、台湾也收复了,连葛尔丹也死了十年了,政权稳固、天下太平,康熙又把消失多年的“文字狱”也捡了起来,围绕戴名世《南山集》兴起大狱,撕下了最后一张对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温柔面纱。

                               

                              • 家园 请Pattern兄注明引文的来源,也要针对我的问题

                                顾黄王三位及其弟子为什么从来没有被牵扯进‘文字狱’?

                                从维基百科查戴名世,有”雍正帝对此事发表评论:“虽皆非臣子之所宜言,实无悖逆之语,当时刑部复旨,亦未谓此外更有违碍之词,故亦以为冤。”“

                                • 家园 康熙的政治手段,软起来很软 -- 有补充

                                  的确是搞权术很厉害政治人物。比如美国的特朗普,现在美国的李洪志,不学有术,都很懂得怎么抓住人心。

                                  1770年,三藩之乱的第六年,吴三桂刚刚在湖南称帝,康熙就立马搞了一个“博学鸿儒科”,网罗和拉拢汉族士绅中的文化名人。

                                    “博学鸿儒科”这个名头是康熙自己想出来的。有两个典故,一个是唐明皇李隆基搞过“博学鸿词科”,在已经考取进士的人里边,再由皇帝亲自挑选一批更高级的人才;第二个典故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把这两个典故合起来,把“鸿词”改为“鸿儒”,既表示效法唐朝,又比唐朝还要尊重士人。光是“鸿儒”这个词就足以令儒生们感到光宗耀祖,更何况是皇帝钦点。康熙可以说是把汉人知识分子的这点虚荣心研究透了。

                                  这个“博学鸿儒科”,考试的题目就是简单写一篇文章或者诗词就可以。随便你写什么都录取。

                                  康熙这一手玩的很漂亮,为自己在汉族士人中间树立起了很好的名声——不介意满汉之分,尊重理学和儒家知识分子,俨然有上古明君的风范。连黄宗羲这种死硬派也被感动了,虽然自己没有出山,但同意弟子万斯同到北京参加《明史》写作班子,后来又把儿子黄百家也派了过去,并在自己的文章中赞扬康熙是“圣天子”。

                                  这种“鸿儒”吧,天下大乱时可以火上浇油,统治巩固后,则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价值很小(对满清)。对汉族主导的王朝,要重视教育,秀才就很重要。你认为黄宗羲或东林弟子等很重要,这是把常规思维带入满清。所谓“鸿儒”,即不会放牧牛羊,又不会种地经商做工,更手无缚鸡之力,不能成为战士,元朝就直接定位为“九儒十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上面1770年误打,是1670年。 -- 补充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