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陈云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及其时代谣言略考 -- hwd99

共:💬35 🌺308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陈云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及其时代谣言略考

    2020-12-22 09:32:1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黄卫东

    点击: 14068 评论: 59 (查看)

      补充说明:本文已在第十四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上发表,收录到会议论文集中,原文题目为《陈云同志晚年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考证》,笔者在会议上除介绍此文内容外,着重介绍笔者写作此文的原因,是多年来,我国部分当权派一直在推销与国际接轨,实则是建立美国和西方推销的殖民地制度与意识形态(附5)。毛泽东思想成为阻碍他们建立殖民主义路线的最大障碍,他们不惜通过造谣来反对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路线。本文所考证的陈云完全否定毛泽东晚年谣言,就是一例他们制造的谣言。

      另一方面,他们将美国鼓吹的意识形态当作真理,要中国老百姓相信,中国的唯一出路是建立西方推销的殖民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在经济方面,就是努力论证美国精英发行的美元欠条就是财富,甚至是唯一财富,推动将我们的财富换成美元欠条(附6),不惜让中国老百姓替美国和西方免费劳动。

      美国建立的本是奴隶制国家,持续88年,后来虽然取消了奴隶制,却又建立了种族隔离制度,实则是种族歧视制,持续整整100年。在美国240余年的短暂历史中,在制度上明确为不平等的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制,就高达188年,如今美国政府内部仍在继续执行种族歧视制度,如美国警察经常无辜打死黑人。美国黑人人口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1%,但关在监狱的黑人却占48%,就是这种种族歧视政策的体现。

      但在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和部分主流媒体,美国却被美化为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社会,美国的奴隶主国父们都成了人类民主制度的推动者,长期洗脑自己的老百姓。香港回归后,一直交给英国培养的洋奴们管理,在香港的主流媒体和教科书中一直教授英国人制定的殖民地文化,抹黑新中国,美化英美殖民者,诸如宣传鸦片战争是英国人帮助中国禁止鸦片。如今香港的年轻人再也不愿当中国人,而是选择当英国没有居住权,地位比奴隶还低下的英国贱民。当年某精英公开回答记者说,五十年以后香港也不需要变,暗示大陆要变得和香港一样,实行香港的殖民地制度和文化。香港也许就是他们所要建立的所谓“改革开放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样板(附4)。

      1、陈云晚年否定毛泽东谣言的源头--美国杰斯布莱恩著《胡耀邦传》

      我国少数正式出版物中记载有长期担任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陈云在1978年11月10到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对毛泽东的评价,其最早来源是1989年3月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杰斯布莱恩所著《胡耀邦传》[1],具体内容如下:

      邓小平安排在“三中全会”前先在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举行一次中央工作会议,请陈云领头讲话。陈云在会上首先攻击凡是派全盘肯定毛泽东路线的理论。他说:

      我是共产党员,是实事求是的。大家对于毛主席的功与过,不论说是“二八开”、“三七开”,还是“四六开”。都是敷衍的,不符合事实的。我认为毛主席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遵义会议到全国解放,也就是到1949年止,毛主席领导是正确的,应予全面肯定。第二阶段是到1957年鸣放运动止,其间如土改、三反五反、思想改造等运动,虽稍有偏差,但成绩大于错误,应予基本肯定。第三阶段从1957年反右开始,经过三面红旗的胡搞乱开,到1965年止,其间毛主席在1961年退居二线,不问大事,经济才有了转机,但在他当政那一段时间,应予基本否定。第四阶段从1966年到他逝世为止,那惨绝人寰的“文革”悲剧,他是主要责任者,应予全面否定。

      这段话,是借陈云之口,完全否定了晚年毛泽东及其领导的时代。该书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全书不足5万字,没有交待英文原书任何信息,包括英文书名,作者英文名,国外出版社等基本信息。出版社则以编辑的话,加了两百多字的摘要,介绍了书的内容。其后是上千字作者的话,交待本书写作目的,完成过程和时间等相关内容。该书对作者也没有提供任何介绍,译者是潘叔平。

      其后是1989年6月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的《胡耀邦传》[2]:“会议期间,陈云领头讲话,……”。后面全文照抄了该段话。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在1990年5月更名为中共党史出版社,直属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是十分权威的党史出版机构了。

      另一个重要出版物是1992年济南出版社出版肖思科著《超级审判》[3]:“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重要政治局决定召开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请陈云讲话,这一番讲话为邓小平的思想站稳脚跟,为邓小平在不久的会议上获得一致推崇和为本文的超级审判,有着深远的意义。陈云的讲话始终保持着平静的语气:”,后面内容就是照抄前面介绍的美国作家从他说之后对毛泽东评价的内容了。《超级审判》一书是介绍1980年人大成立特别法庭和监察厅,审判林彪和四人帮的历史的。该书有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等领导人题词作序,因而有相当的影响。

      第三个重要出版物是2000年1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领袖要事珍闻》下册[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就首先提出对解决文化大革命中遗留的重大问题和毛泽东的功过问题。陈云说:”,其后内容就全文抄录美国作家著作了。

      上述三本很有影响的著作,都没有交待该段讲话出处,而其内容又与美国作家著作完全一样。考虑到美国作家需要从中文翻译到中文,而中文版又需要从英文翻译成中文,要原样保持陈云讲话,是不太可能的,而这三本书出版在后,内容又与其完全相同,应是抄自该中文版美国作家杰斯布莱恩所著《胡耀邦传》的内容了。

      第四本重要著作是2004年5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印象》[5],按照编者在该书卷首《编者的话》介绍,该书基本上囊括了国外邓小平研究的主要成果。其中第205-210页则摘录了美国作家杰斯布莱恩所著《胡耀邦传》中的一段内容,编者增加了题目《邓小平是个实践派》,内容则全部抄录该书,但有部分删节,对陈云评价毛泽东那段话,则全文照抄。编者还增加介绍说,作者杰斯布莱(恩)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2011年再版仍保留了该部分内容。

      在此之前,199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共群星》[6]和 1994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名人看邓小平》[7],相关内容与《邓小平印象》完全相同,只是文章题目分别是《与“凡是派”交锋,廓清理论迷雾》和《第一个洞察到两个凡是的错误》,包括同样介绍作者是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由于《外国人眼中的中共群星》出版最早,应是《邓小平印象》和《中外名人看邓小平》抄录该书。

      1993年4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大潮中的调查与思考》[8],作者是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李成森,该书是作者文集,作者在序言中介绍,绝大部分文章都在省级以及以上报刊正式发表过。其最后一篇《党风问题纵横谈》,作者暗示发表时间是1988年8月,借一位青年之口,介绍陈云对毛的上述评价,全文与美国作家布莱恩《胡耀邦传》完全相同。但搜遍我国报刊数据库,都找不到此篇文章,相关内容应是抄自美国作家布莱恩《胡耀邦传》。

      2003年12月出版的《伊犁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发表李野文章《伊犁文革亲历记》,见2012年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伊犁文史资料》合订本(17-22辑)[9],作者介绍了陈云对毛泽东的评价,内容与美国作家布莱恩《胡耀邦传》完全相同,显然也是抄自该书。

      此外,1993年10月《瀚海学刊》(后改为《沧州师范学院学报》)发表《陈云评价毛泽东》[10],交待录自吉林日报社主办的1993.2.8出版的《文摘旬刊》,而《文摘旬刊》则介绍录自1992年济南出版社出版肖思科著《超级审判》,内容都与美国作家布莱恩《胡耀邦传》完全相同,显然源头还是来自该书。

      2、美国并没有出版杰斯布莱恩著《胡耀邦传》

      以上是笔者能找到的陈云评价四个时代毛泽东和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说法的国内出版物,从内容来看,其来源都是1989年3月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杰斯布莱恩所著《胡耀邦传》。国内编辑在该书的编者前言中介绍说,该书在美出版后甚为抢手。然而,笔者却在美国和西方的各种出版物数据库中却找不到该书,例如,Worldcat是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在线编目联合目录,包括世界范围1万多家图书馆和其他资料的联合编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联机书目数据库。在Worldcat上可以找到2000年以前出版的21本与胡耀邦相关的书,却找不到该书。谷歌图书网收集的图书介绍也很多,却只能找到2本2000年以前出版的与胡耀邦相关的书。在最大的网上书店amazon上,能找到到目前为止出版的35本与胡耀邦相关的书,但都没有该书英文原版。

      杰斯的英文名可为Jess或Jayce;布莱恩的英文名可为Bryan, Blain, Blaine, Brian。笔者以它们的各种可能组合,在上述三大数据库中搜索,竟然找不到一本杰斯布莱恩在2010年以前出版的图书,更不用说传记了。这位杰斯布莱恩真的是美国八十年代著名传记作家吗?

      从书的内容来看,该书也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性历史著作,所谈历史的可信度有多大也是个问题,包括没有交待该说法的来源。笔者猜测,所谓美国杰斯布莱恩著《胡耀邦传》,恐怕是美国精英伪造的英文出版物,却让中国的几位精英信以为真,从而翻译并在中国出版了此书。该书中文版没有交待原文出版社,很大可能性是出示给中国几位精英的“该书”,恐怕还不是正式出版物,后来也没有成为正式出版物,也可能是伪造的出版物样本,实际未正式发行。国内出版翻译的外文书,却不提供原书出版社等基本信息,也是十分罕见的,其可能原因就在于此。另一种可能性是中国的某位精英伪造了这本根本就不存在的美国书籍。在十分强调实事求是的时代,笔者难以相信它会发生。无论怎么说,该书出版距今已近30年了,要搞清真相,需要马上采取行动。笔者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要求国防出版社及其相关人员公布该书出版内幕,包括提供原书。

      3、陈云在1978年前后对晚年毛泽东的评价

      陈云同志会在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上述评论吗?据此会结束不到一个月的1979年1月4日,陈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对晚年毛泽东的评价就与此文完全不同,见人民出版社《陈云文选》第三卷[11],具体内容如下(第242页):

      “我们党从一九二一年成立,到现在已经快五十八年了。中国共产党是胜利了的执政党,是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取得了伟大胜利。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概括得很清楚。他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我们党很可能还在黑暗中苦斗。民主革命胜利以后,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都很成功。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有缺点和错误。为什么?因为没有自己的经验,光有别人的经验不行。要求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是不可能的,是空想。这不符合辩证唯物论,也不符合毛泽东同志本人的意见。应该说,解放以后,也有帮倒忙的人。他们是什么人呢?绝大多数是好同志,但有盲目性,缺少经验。大家都没有经验,帮倒忙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谨慎。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办事应该兢兢业业,但是过去有不少同志不谨慎哪!”

      陈云在讲话中虽然认为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有缺点和错误,也暗示毛泽东有缺点和错误,却认为是很正常的,是不少同志都存在的,是因为缺少经验导致的,完全没有彻底否定晚年毛泽东的评价。

      1979年3月6日,陈云在会见来访的马来亚共产党总书记时指出[12]“关于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文化大革命’不能说毛泽东没有一点责任,但我们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会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那样。在这个问题上,要平心静气,要掌握分寸,慎重考虑,不能感情用事。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

      该讲话同样是这种谣言的反证。在此之前的一年,1977年9月28日,在纪念毛泽东逝世一周年之际,陈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的长篇纪念文章,文章说:

      “在半个多世纪中,毛主席领导党和人民同国内外的阶级敌人斗,同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者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毛主席在我国历史上树立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许多新的伟大贡献。今天,我们对于毛主席的最好纪念,就是要高高举起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认真地学习、领会和运用毛主席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他倡导的党的优良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显然陈云不是在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而是充分肯定毛泽东在半个多世纪中“在我国历史上树立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许多新的伟大贡献”;而是要求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此时陈云高度肯定新中国时代的毛泽东,不可能在仅仅13个多月后,就来一个完全否定毛泽东的评价。

      另外一个在网上流传的类似谣言是说,陈云曾总结毛泽东革命有功,执政有错,“文革”有罪,国内学术出版物上并无此说法。2015年5月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从共产国际归来的军事教官 王智涛回忆录》[13]则介绍1980年10月中央召集4000多高级干部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审议稿时,在会议简报上看到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这样评论,但后面紧接着介绍,中央很快传达几位领导人,包括陈云谈话,明确反对这种提法。2013年5月6日,陈云长女陈伟力在北京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座谈会》上,明确否定了这种说法,表示从日常交流来看,陈云对毛泽东的评价非常高,曾努力学习毛泽东著作,尤其是哲学著作,这与《陈云文选》中陈云本人文章的介绍是很一致的。陈伟力后又接受青年网访谈,公开这些看法。

      有本连出版社也没有的(自费出版物?)诗作暗示了该说法,来自羊淇著《菱溪诗续稿》(2013,第29页)。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5月出版的《李逢蕊集》第4卷 文诗选,也用诗作暗示了该说法。另一本连出版社和出版时间也没有的网上图书是朱文运著《在惊涛骇浪的年代》,在第271-275页文章《李锐谈毛泽东》,明确该说法来自李锐,但在本书第298页,总结很多名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时,又将该说法按到陈云头上。这种说法实际来自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被打倒,文革后复出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李锐,李锐在自己发表的文章和书中曾多次谈过。李锐为反毛伪造了很多历史,有这样的评论也不足为奇。这里因主题和篇幅关系,就不再详细讨论了。

      4、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发言

      就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的历史来看,也无人回忆陈云有这样的发言。按照参加会议的于光远出版的专著《1978年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14]介绍,一共有四次全体人员参加的大会,其中第一和第三次只有主席华国锋发言,第二次是讨论农业问题,主要由副总理纪登奎作关于两个农业文件的说明,第四次闭幕大会则由五位常委中四位发言,包括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和邓小平,副主席汪东兴则是书面发言。常委中只有李先念没有发言。陈云当时是人大副委员长,并不是常委,没有机会在大会上发言,更不可能由邓小平安排,如该书暗示的,在大会上首先发言。于光远在书中还明确提到,由于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还不是常委,没有在大会上讲过话。

      大会参加人员约210余人,分成六个组分组讨论,平均每个组只有35人,由于会议持续36天,平均到每个参会者的发言时间长达一天。按照于光远等多位参会者介绍,每个参会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发言,发言稿则登载在简报上,让其他小组参会人员第二天就可以阅读了解。陈云参加的是东北组会议,主要发言有两次,一次是会议第三天在东北组会议上发言提出六点历史遗留问题,受到广泛响应,使会议议题被突破。很多后来的出版物都高度评价陈云的此次发言。另一次发言则是12月10日在小组会上谈经济问题,发表了五点意见,提出了反对急于求成的思想和进行经济调整的主张,对此后中国经济工作从急躁冒进势头向调整改革方向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随后中共中央出台的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基础。

      近年来,对陈云参加此次会议的发言,有大量回忆和评论,主要评论集中在陈云提出六大历史遗留问题,改变了回忆的议题,影响了历史。很多回忆都证实陈云在此次会议上只有两次小组发言,例如,曾担任陈云秘书的朱佳木发表的《陈云与十一届三中全会》[15],收录在1998年出版的《改变中国命运的41天》。就会议的议题来看,陈云不可能发言评价毛泽东,这不在该会议的议题范围,包括后来有些改变的议题。从参会者的思想来看,陈云也不可能公开发言,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那时,毛泽东的声望还无与伦比。于光远在其书[14]中介绍,针对国内外对会议期间一些决策的议论,会议还印发《中央政治局常委指示精神记录要点》登载邓小平讲话说(收录在邓小平文选中),“毛主席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中国历史证明,陈独秀、王明、李立三……都不行,只有毛主席能领导我们走向胜利。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的伟大,怎么说也不过分,不是拿言语可以形容得出来的。毛主席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但与他的伟大功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不能要求伟大领袖、伟大人物、思想家没有缺点错误,那样要求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毛主席讲,马克思、列宁写文章就经常自己修改嘛。不能要求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这样不是林彪的“天才论”就对了吗?外国人问我(邓副主席),对毛主席的评价,可不可以像对斯大林评价那样三七开?我(邓副主席)肯定地回答,不能这样讲。党中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

      在会议开始之初,主张“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凡是派还主导政局。于光远在其出版的专著[14]序言中还介绍,由于毛主席历史上一致反对包产到户,三中全会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分田单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两三年才逐步纠正。在这样的国内形势下,陈云也不可能对晚年毛泽东做这样一个完全否定的评价,这完全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行为。

      此会结束后不到一个月,陈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我认为三中全会和在此以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大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充分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和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认真讨论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强了团结。会议真正实现了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都表明,此时陈云旗帜鲜明地高举毛泽东思想的大旗,不可能在此前作出对晚年毛泽东做彻底否定的评价。

      在毛泽东时代的最后十年,除69年8月到72年7月主要在地方蹲点外,陈云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参与国家经济方面管理,也多次参加了这十年的高层会议,有多次机会和毛泽东交流。但陈云从未在此期间阐述过这样的观点。西安交通大学陈永江副教授在科学网上发表评论说,“陈云同志参加共产党,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什么眼看着“惨绝人寰”,却袖手旁观?”

      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以及那个时代,也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由邓小平和陈云主持写作,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事实上,我国在文革期间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养老,国家提供基本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到文革结束时,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文革前落后世界人均,到超过世界人均12岁,是新中国人均预期增长最快的时期。

      5、总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陈云评价四个时代毛泽东,包括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及其时代的说法,其源头是美国杰斯布莱恩所著《胡耀邦传》。但它恐怕是美国精英精心炮制的谎言,迷惑了少数国内精英,借此在国内传播。其主要证据包括,第一,美国并不存在这样一本书,也没有杰斯布莱恩这样一位著名的传记作家。第二,众多参会者的回忆表明,在1978年11月10开始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没有发言评价毛泽东,也就不存在该文所说的在该会议上发表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及其时代说法。第三,在此前后,陈云多次高度评价毛泽东的功绩,不可能存在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的观念。第四,当时毛泽东的威望非常高,陈云不可能做这样完全否定的评价。

      人类社会存在各种人,少数人因个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反毛,是众所周知的,这无损于毛泽东的形象。但是,陈云是我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自1930年代初以来,就是党的高级领导人,1932年以来,到陈云完全退休的六十多年里,曾多次长期担任政治局常委,是参与党和国家决策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之一。美国精英借陈云之口造谣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从而否定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一段历史,是在摸黑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是不折不扣的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就很大了。我们必须杜绝那些用造谣中伤的手法搞历史虚无主义,有关部门应尽快清理媒体和网络上这类历史虚无主义的谣言。

      由于美国精英借陈云的地位和影响造谣,使得这种谣言也确实迷惑了少数中国精英,写入了多本著作和文章中,从而得以在国内流传,包括在网络上一直传播,如著名右派网站凯迪网[16]和凤凰网[17]。这种谣言蛊惑人心,严重侵蚀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危害极大。然而,到目前为止,一直都缺少有力的反驳,阻止这种谣言的传播。笔者强烈建议,考虑到时间已过去30多年,有关部门应尽快要求国防出版社及其相关人员提供该书出版内幕,包括提供英文版原书,澄清事实真相,防止谣言继续传播。

      内容提要:据我国少数出版物中记载,陈云同志在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完全否定晚年毛泽东及其时代。本文考察国内外图书文献指出,它的源头是1989年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人杰斯布莱恩著《胡耀邦传》,但该书并不存在对应的外文版图书;也找不到作者公开发表的著作,说明此书是伪造的。陈云在此前后公开发表的文章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贡献;参会人员否定陈云有这样的发言;当时党内的主流看法和陈云的地位说明陈云不可能发表这样的看法,从而论证它是某些人有意制造的谣言。该时期陈云高度评价毛泽东贡献与毛泽东思想作用,显示陈云同志坚持毛泽东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评价;文革;陈云

      附:相关阅读

      1.周其仁, 汇率评论之十六: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经济观察报 2010年8月16日,http://zhouqiren.org/archives/979.html;收录在《货币的教训 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 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出版. p. 46,51; 另参考:央行依据外汇储备被动发钞的官方证据 - 黄卫东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78174.html.

      2. 杨多贵等, 国家健康报告,2013, 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 北京。参见:2011美国攫取霸权红利逾7万亿美元 中国损失最多-中新网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3/01-08/4471109.shtml.

      3、黄卫东: 评企业主成了为所欲为的上帝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0-09-01/246451.html

      4、黄卫东:香港动乱根源是大陆推行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9-12-05/216510.html

      5、黄卫东:与国际接轨究竟是什么意思?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0-01-27/221564.html

      6、黄卫东:纸币的本质是什么? - 学者观点 - 红歌会网

      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0-10-14/250493.html

      参考文献

      1. 杰斯布.莱恩, 胡耀邦传. 1989: 国防大学出版社. p.36-37.

      2. 田国良,孙大勋主编, 胡耀邦传. 1989: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p.117-118.

      3. 肖思科著;王诚,刘崇刚编辑, 超级审判-审理林彪反革命集团亲历记 下. 1992: 济南:济南出版社. p.19-20.

      4. 郑毅,李冬梅,李梦主编, 共和国要事珍闻 下. 2000: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p.2084.

      5. 丁晓平,方健康编选校注, 邓小平印象. 2004: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p.205-210.

      6. 武原,曹爽编, 外国人眼中的中共群星. 199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p.211.

      7. 伍国用,袁南生编著, 中外名人看邓小平. 1994: 长沙:湖南出版社. p.176-180.

      8. 李成森编著, 改革大潮中的调查与思考. 199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伊犁文史资料 合订本(17-22辑). 2012. p.356.

      10. 陈云评价毛泽东.渤海学刊, 1993(03): p. 102.

      11. 陈云, 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in 陈云文选. 1995, 人民出版社.

      12. 朱佳木, 陈云年谱. 2000: 中央文献出版社. p.237-238.

      13. 王智涛著, 从共产国际归来的军事教官 王智涛回忆录. 2015: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p.501-533.

      14. 于光远著,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 第2版. 2008: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5. 朱佳木, 陈云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in 改变中国命运的41天 中央工作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亲历记, 于光远等著, Editor. 1998, 深圳:海天出版社. p. 358.

      16. 陈云评文革 http://m.kdnet.net/share-9565006.html?sform=club. 2013 2013.10.15 10:08 [cited 2019.11.20.

      17. 陈云:“文革”悲剧惨绝人寰 毛泽东是主要责任者_历史频道_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3_05/17/25415720_0.shtml. 2013 2013年05月17日 10:09 [cited 2019.11.20.

    关键词(Tags): #毛泽东#历史通宝推:瀚海黄沙,正名从俗,审度,燕人,桥上,别看我矮,不如安静,
    • 家园 你这个“考“都是胡考

      你以为领导人传记作品是想出版就出版的?不管它是以什么外国人为名义作者出版,这样作品都要经过党史室和文献室的审阅。

      涉及在世领导人的,要经过领导人办公室甚至本人审阅。

      你后面也说了,文献社出的书,涉及邓小平的书,都援引了这个“外国人”写的作品。这是中央文献社不加分辨传谣?开啥玩笑呐。中央文献干嘛的?领导人的起居注都全的很。

      老机否毛又不是秘密。除了中央工作会议,还有著名的4000老干部大会,连邓都受不了。再说一个,李锐是谁捧的?

      这个辟啥谣,要把老机捧成伟光正?

      • 家园 陈云秘书亲自审核过的
        • 家园 朱佳木?他当然巴不得有这样的“辟谣”来美化老机

          为什么不去查一下这个神秘的外国作者到底是哪路神仙?

          80年代中后期有不少打着外国作者名字的书,最后发现都是国内的人在写,因为某种原因挂个外国人名字。

          为什么不去文献社查一下当年写邓那本书为何会收录这段“谣言”?

          情理上推测,这段话完全可能是真的。因为那次中央工作会议老机最积极放炮。而且已公布出来陈云11月12日发言片段是可以和这段“谣言”接上的,有上下文逻辑关系。

          • 家园 你为什么不讨论文章提供的具体证据

            就第一个问题来看,你根本就没有读本文,光凭凭空猜测?

            • 家园 还那句话,你这个“考”就是“胡考”

              你是带着洗白的目的去“考”,把这个“外国人”的《胡耀邦传》认为是CIA心战作品。这是对国内涉及领导人出版物的规定一无所知,但凡你有个新闻出版界工作的朋友就不会下这个荒唐推论了。

              我认为陈云这段话很可能是真的,为什么?

              陈云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11月12日东北组发言就是讲历史问题。公开史料记载他讲了61人叛徒等几个冤假错案要求平反,引发轩然大波并偏离原定会议主题。这与《胡耀邦传》所载这段话的思想和语境是一致的。

              陈云的讲话要点以《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为题收入陈云文选第三卷,网上就有,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并与你“辟谣”的这段话对比。

              要说明的是,《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其实是会议简报上的陈云发言,是本人审阅删改后的要点,是“节本”和“洁本”,而不是小组发言的原话。《胡耀邦传》里面的,倒反而可能是他当场讲的原话。

              《胡耀邦传》是1989年出版,考虑87年胡耀邦下台后,社会尤其知识界普遍不满的矛头针对的就是陈、薄以及邓等让胡下台的老人,这样的书出来肯定有某些目的,用一个子虚乌有的洋人作者肯定也有目的。但是它能够过审出版,并且能被后来文献社邓研的书中引用,而中央文献自己就有陈云研究组,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关于陈云再说几句,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老机”,老牌机会主义分子,是从特科时代就与陈云共事的康生定性。“鹰钩鼻子小商人”是高岗自杀前对他定性。

              实际上我认为陈云对毛主席的态度,符合“机会主义者”和“小商人”的特点,1978年他急于恢复更高地位,因此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用历史问题“放炮”做引子,用否毛和平反吸引一批老干部的支持。包括在研究历史决议的4000老干部会议上同样如此。

              在“官面”的场合,他也会来一点“总体肯定局部否定”“抽象肯定具体否定”,但实际行动中,他把李锐这样对毛主席有深刻不满和仇恨的人推到中央委员会和中组部青干局这样挑选未来领导人的关键岗位上,本身就说明他到底怎么回事。

              通宝推:old,唐家山,普鲁托,青青的蓝,寒冷未必在冬天,从来,
              • 家园 老四也是要去浦东的

                正解! 那个场合那个讲话就是投机嘛!以竞争高位。

              • 家园 四千人大会时的政治形势与两年前很不同

                完全否定毛的观点,如李锐就公开表达了。但在2年前的这个会议上,那时华主政,以毛的继承人自居,是不太可能容忍公开表达完全否定毛的观点的。

                如果陈在两年后的四千人大会上这样说,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传出来的,是陈在78年这个会说的,这明显是谣言,比较容易确认是谣言。如果改为2年后的四千人大会,就不容易辟谣了。

                • 家园 有进步,不再闭着眼睛为老机辩护洗白了

                  但仍然咬定“谣言”,我觉得你这个思维还是有问题。

                  第一个,不要轻易定性“谣言”,尤其中央文献出的东西,而要想想为什么。陈云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文献有专职的研究组。这么说吧,文献的各研究组基本上掌握了研究对象每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跟谁说了什么话,他们的资料是起居注级别的,所以才能出年谱。

                  第二个,你对78年中央工作会议的判断不对。事实上,就是这个会议,华国锋对中央的控制力崩塌了。而崩塌的原因,就是陈云两次“放炮”,第一次是历史问题,第二次是当下的经济政策问题。对此连邓都猝不及防,要临时讲话。要说,邓77年三次复出后一开始对华是尽心尽力配合帮助的,这次会议也是分水岭。所以,对陈云第一次关于历史的讲话到底什么内容,为什么会引起轩然大波,要有个性质的判断。

                  第三,对于党内高层“反毛”思潮的时间线问题,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就是起点,而4000老干部会议则是第一次高潮。我的看法,中央工作会议上单讲个案的平反(像公开史料说的)不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平反涉及的人当时都已经部分恢复工作,包括老机自己,在913之后就已经恢复参与国务院的领导工作了。所以,这个讲话的原文,必然要涉及对毛主席的评价才会“轩然大波”,并导致整个中央工作会议变调。

                  • 家园 原文早已讨论过上述内容

                    你只是没认真看。

                    你的观点问题在于,参加这两会的人很多都还在世,却没有人说起?

                    倒是李锐到处发言,包括声称1980年会议,旗帜鲜明地否定毛。也有人证实李锐在1980年会议上说过。相反,是多人反证陈云在这两次会议上没有说过类似否定毛的内容,包括1998年出版的书。

                    • 家园 很简单的道理,纪律和政策不允许

                      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讲话的人那么多,公布出来的有几个?4000老干部会议讲话的更多,公布出来的有几个?

                      尤其邓和陈云这个级数的,他们愿意发表出来多少,公众就只能看到多少。讲话的原话录音和记录底稿·都封存在中央档案馆,有密级的,中央文献写传记或年谱时可以调阅。

                      另外,有谁在正规渠道(公开发表文章或书)否认过《胡耀邦传》那段记载的?

                      另外,你说的,98年于光远《改变中国命运的41天》引用了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毛主席功勋的一段话。很好,那么你有没有想过,邓为什么要说这段话?针对的是谁呢?

                      • 家园 说来说去,都是猜测,没有一点实证

                        相反,邓干的一些丑事,例如,指挥人搞四五运动,事后上台,又指使人杀害北京知情的公安人员20多人,在网上都被公开了,恽代英侄子,担任国人大代表,写文章公开,还说是香港出版的杨尚昆日记所载。也没见官方澄清。

              • 家园 你们说的,完全是反过来。

                这两年看网上的党史评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对陈的印象,都是纠正邓的一些错误。

                到你这里,突然全部翻过来。一下子还真不好判断。

                这里找到一篇李锐的回忆,根据这篇回忆,李锐好像不大愿意把自己归为陈一派。

                如果是,陈真的是和李锐一派,李锐完全没必要和他撇清关系。

                李锐:选拔第三梯队的有关回忆

                时间:2017-01-14来源:政商参考 阅读:10次

                作者:李锐曾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

                1975年5月,我从关了八年单间的秦城监狱放出来,仍回到流放地安徽磨子潭水电站劳改。1978年最后一两个月,处境好转,允许我到合肥医院治病。安子文同我的境况相似,放出来后,也回到原来的流放地,也在这个医院里面。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就很了解我这个人。我们两个人在医院各住一个单间,天天闲聊,回忆往事,议论国情,还下围棋。他跟耀邦是亲家。他跟我讲,他会很快回到北京,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找耀邦解决我的问题。

                1979年1月4日,我从安徽结束流放,回到北京。安子文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对我非常照顾,曾想让我去当教育长。但是,我对水电的感情太深,还是愿意回到水电部工作,担任副部长。1982年我已经65岁,准备从水电部退下来。在办正式手续之前,陈云就让大秘书王玉清给我捎话,派我去中组部组建青年干部局。我不愿意去,因为知道党内高层人事的复杂,退下来就不想干了。随即陈云写了封短信给我——“李锐同志:你为什么不能‘能上能下’,定要当副部长?先做工作后再说嘛。”这样,我就没办法再推了。组织部新建青年干部局,工作就是培养和选拔党的高层接班人。陈云要掌握这个局,他在中央开会时讲过:组织部我还得管几年。延安时,他在中央当组织部长时间很长。

                我和陈云有一些交往。东北解放时,他负责接管沈阳,此时我当他的政治秘书。这是中国共产党接管的第一座大城市,问题非常复杂,除日常工作,向中央写报告等文字工作外,还主管外事和看报纸大样。住在北京饭店准备去西柏坡开中央全会时,他谈到想去上海,我说您一定会留在中央管财经,那我就回湖南了。我留在北京时,就到旧书店为他买了一大箱财经方面的书籍,尤其资料性的大书。1950年他还给黄克诚写信,要调我回京,黄克诚根本没告知我。在沈阳时,我们一起参观过丰满水电站。后来让我管水电,也是陈云安排的。

                1982年3月我到组织部报到,当时部长是宋任穷。后来部长是陈野苹,我担任常务副部长,仍然主管青干局和第三梯队的选拔等工作,李志民接替我当了青干局局长。第三梯队这个名词不一定妥当,就是后备干部。但是这件事本身在历史上是必要的,是站得住脚的。我一到组织部,就参加两项重要工作,一是选拔第三梯队,二是清理省部级班子,全国几乎跑遍了 。我大声疾呼干部必须“四化”,德才兼备,起用一代新人。我特别注意干部知识化问题。

                1956年胡乔木嘱我给《人民日报》写社论,我写了一篇《干部必须学习自然科学》,当时虽然发表了,但实际上没起多大作用。大跃进中,全国还是砍树大炼钢铁。这一次中央终于下决心把知识化、专业化列入选拔干部的标准。我参加了十二大人事小组,组十二大班子。在京西宾馆住了四五个月,拟定十二大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名单,当年这项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人事小组组长是胡耀邦,他很少来参加会,难有两个人的单独接触。日常的负责人是余秋里。余秋里原来是能源委员会主任,我当过副主任,他很了解我。我在小组还负责编《简报》,向中央汇报会议讨论人事选择的情况。所以跟余秋里联系最多,可说无话不谈,但是重要的事情还是耀邦管。

                当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干部严重老化,青黄不接,文化偏低。省级领导干部平均66岁,最初提名的十二届中央委员比十一届年龄还大,因为十一届中委有一部分是文革中上来的工农干部,年龄比较轻。否定文革,文革中起家的人不能留在中央委员会里面了。文革中挨整的老干部恢复工作,年龄又比较大。十一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366人,有大学学历的仅53人,占15.8%。省级领导班子成员有大学学历的仅占18%。初中学历以下的占46%。十二大人事小组最后决定,每个省再推荐两名学历高年纪轻的干部。当时,有大学学历,年龄不超过四十几岁,文革中没有问题,又做到副局级或县委书记的干部非常少。甘肃当时推荐了39岁的胡锦涛和49岁的陈光毅,都进了中央候补委员名单。

                那年我已经65岁,离66岁不能新进中央委员的规定差一岁。帅大姐、章蕴大姐提名我进中央委员会,章蕴是十二大人事小组成员,帅孟奇不是,但是她在党内威望很高。十二大上,原水利部的李伯宁不同意我进中委,要以水利电力部代表团的名义反对。童大林也在那个代表团,他说,你对李锐有意见你自己反映,不代表我们的意见。

                十二大选出了一大批比较年轻的干部进入中央委员会。胡耀邦要我准备推荐其中二三十个人,跟中央的老领导同志见面。让我先将这二三十人的简历写出来,印好后交给他。当时只有李鹏向我要简历看一看。因为当年刘澜波提拔李当部长时,电力部的老人有不同意见。那天在京西宾馆开了一个会,邓小平、陈云、彭真、李先念、薄一波等都出席了,由耀邦主持会议,我当介绍员。可惜我没有经验,广电部门不知此事,电视上没有播出过这个重要的场面。

                十二大前后选拔的第三梯队,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总共选了1000名省部级后备干部。在青干局工作的崔武年写过一本书《我的83个月》,回忆了整个过程。后来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当选的中央领导人,大部分都从这1000人中产生,现在还有约600人在位。

                江泽民是周建南向我推荐的。延安整风后期有个抢救运动,共抢救了15000个特务,一个真的也没有(这是我1949年到湖南后,从国民党戴笠的二把手《唐纵日记》中发现的)。我跟周建南都被抢救,是关在保安处的监狱里认识的,后来成为好朋友。他当过机械工业部部长,我管水电,工作上联系很多。他当部长的时候,江泽民是外事局副局长。周建南后来担任进出口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把江泽民提为副主任。周建南是交通大学毕业的,他告诉我,江泽民也是交通大学的。当年交通大学是全国最难考的大学,高中毕业我不敢考交大。十二大后,江泽民当了电子工业部的部长。上海换班子时,我向耀邦推荐江泽民当市长。后来钟沛璋告诉我,他和江泽民当年都在南京的中央大学读书时,成立了地下党支部,江是党员。南京收复后,蒋介石解散了这个大学,学生按院系关系,分配到有关学校,江学电机的,因此分配到交通大学。

                耀邦对四化标准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文革中的三种人绝对排除。胡耀邦15岁参加革命,比我大一岁半,只上过一年初中,打AB团他几乎被杀掉。在延安他被称为读书读得最多的人,被毛泽东提拔到军委总政组织部当部长。当年在中央邓小平管青年团,耀邦曾长期是青年团负责人。胡耀邦发起真理标准讨论,解决“两个凡是”问题,是党内头脑最清醒的人。一个人在非常复杂、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能保持头脑清醒、敢作敢为,真正做到中国政治文化的好传统:以史为鉴,除开经历与品德即胆识外,知识最重要。而知识同读书有关。他的文化程度是自学来的。陆定一讲过,耀邦是个大知识分子,确有根据。

                陈云有一个思想:在人事上,还是我们的子弟可靠。耀邦是不赞成的,他曾经想通过一个关于干部子弟应当遵守的规则决定,没有成功,此事我直接经历了。当时组织部为中央代拟了一个《关于对干部子女管理教育问题的通知》草稿。我主持了两次干部子女座谈会征求意见,其中1984年3月3日的座谈会邀请陈云的儿子陈元、陈毅的儿子陈昊苏、博古的儿子秦刚、耿飚的儿子耿志远、孔原的儿子孔丹、崔月犁的儿子张小彬、于光远的女儿于小红、邓拓的儿子邓壮、王其梅的儿子王昌为、史立德的儿子史元、李大钊的外孙女李虹等参加。他们提出,干部子女和其他人应当一样对待,一样受党纪的约束,不赞成专门发一个针对干部子女的文件。我当时谈到曾国藩的家书,他的子女后代都很有出息。因为我从小就读过曾国藩的家书,曾国藩的后代有我的好朋友。日本人占领了长沙,没有占领湘乡,打下一架美国飞机;飞行员降落在湘乡,发现了故居,就进去参观。曾国藩的后代有八个男女,都会讲英语。我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时也讲到这件事。邓力群在书记处会议上反对这个决定。这个文件就没发成。

                我在中组部工作时,就经历过中央领导人推荐自己的子弟进入高层。1983年的一天,北京市委段君毅、陈希同到组织部,找到陈野苹和我,说王震推荐一个元老的儿子当北京市委副书记,征求我们的意见。当时陈野苹不讲话,我看出他不愿意。听段君毅和陈希同的口气,他们也不是很愿意,但是怕得罪人。见到这个情况,我就说:这个事情是不是可以慢一点?他们两个人很高兴走了。那次就没有安排这位元老的儿子当市委副书记。后来差额选举党代会代表时,他没被选上,就离开北京市到其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去了。

                关于整党,当时我也负责参与。1983年整党的班子在京西宾馆住了几个月。那个时候负责人是宋任穷。整党就是查清文革时中央各部委、各个省的领导班子的情况,清出那些在文革时表现不好的人,老年的、中年的都在内。记得广西的情况特别复杂、严重。

                1984年9月,“第三梯队”的工作尚未结束,部里突然接到让我从中组部退下来的批示。事后是习仲勋告诉我的。陈云接到三封告我状的信,即邓力群、我的前妻范元甄和部里一干部母亲的朋友。陈云在邓力群的信上批示了:既然这么多人对李锐有意见,看来他继续待在组织部不合适。据说拟安排我去经委当个顾问。

                中组部新任部长是乔石,他主持开部务会正式宣布做结论:李锐在组织部的工作是有成绩的,年龄过线,自己几次要求退下来。决定让我下来,通知全党,我离休仍留在部里。事后,习仲勋找我推心置腹地长谈了一次,我才知道这些内情。

                耀邦下台以后,跟我有过几次长谈,他告诉我,他原来以为我是陈云的人,所以一直与我保持距离,后来才发现我是一个按自己的思想做事的人,不是一个跟线的人。其实从陈云传话让我去中组部,到我离开中组部,我在中组部期间,跟陈云只见过一次面,他说了让我“顶住”两个字,还说上海的班子不要动。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这篇文章2016年发在炎黄春秋上的

                  陈云死多少年了,也不会从八宝山跳出来扇他的耳光。陈云活着的时候他敢这么撇清嘛。

                  李锐说话也是很有技巧的,虽然有大量的自我表白和撇清,但文眼在这里:

                  ——1982年我已经65岁,准备从水电部退下来。在办正式手续之前,陈云就让大秘书王玉清给我捎话,派我去中组部组建青年干部局。我不愿意去,因为知道党内高层人事的复杂,退下来就不想干了。随即陈云写了封短信给我——“李锐同志:你为什么不能‘能上能下’,定要当副部长?先做工作后再说嘛。”这样,我就没办法再推了。组织部新建青年干部局,工作就是培养和选拔党的高层接班人。陈云要掌握这个局,他在中央开会时讲过:组织部我还得管几年。延安时,他在中央当组织部长时间很长。

                  陈云当时是中组部的太上皇,组织人事上极有发言权。青干局他这么看重的关键位置,让一个素昧平生不了解的人去掌握?谁信啊。

                  你文末加的黑体,其实也都是表白的技巧,他只见陈云过一次,那并不代表他就和陈云疏远了,高层领导平时完全可以通过秘书传话和写纸条嘛。另外一个说让他”顶住“两字,还不是信任和支持的表示吗?当然为了什么事就不方便说咯。

                  再分析一下李锐文章中表白的这个事:

                  ——1983年的一天,北京市委段君毅、陈希同到组织部,找到陈野苹和我,说王震推荐一个元老的儿子当北京市委副书记,征求我们的意见。当时陈野苹不讲话,我看出他不愿意。听段君毅和陈希同的口气,他们也不是很愿意,但是怕得罪人。见到这个情况,我就说:这个事情是不是可以慢一点?他们两个人很高兴走了。那次就没有安排这位元老的儿子当市委副书记。后来差额选举党代会代表时,他没被选上,就离开北京市到其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去了。

                  其实这里所说的就是陈元落选。李锐撇清自己的经典笔法,事实都是事实,但通过时空错接,让人产生一个印象:他李锐是刚正清高的,陈元因为他反对而”缓一缓“没当上北京市委副书记,所以他不是陈云的人。

                  但要对一下时间线就明白了,李锐84年9月退下,陈元进北京市委常委是84年8月。北京市委常委比副书记虽然名义上差点,但都是副部级中管干部,在仕途上差别不大,尤其像陈元的背景,怎么会因这个名义上的差别而受影响呢?

                  也就是说,正是李锐在退下来之前把陈元安排上了副部级北京市委常委。而陈元落选市委委员,是87年年底,在党代表的投票下落选,这时候他李锐已经离开中组部好几年咯。

                  通宝推:old,用心荐华,
                  • 家园 你说的这些,我没法判断

                    但是,李锐这篇文章不管怎么读,都是和陈云切割,撇清的意思。

                    历史事实,我真的不清楚。但是文章的立场是明确的,不论陈云曾经如何,到了李锐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李锐认为他和陈云不是一派的。

                    同时,根据文章的立场,李锐认为他和乱邦是一派。同时透露出的信息就是,李锐认为乱邦和陈云不是一派的。这一点也和很多公开信息相吻合。

                    但不清楚文中提到的中旬,是拉虎皮,还是怎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