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GA系统的反腐打黑,终于有点求死不能的味道了 -- 方平

共:💬784 🌺8463 🌵1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上海纺织压锭是98年开始的,不是93年

                              1998年1月13日,全国纺织压锭第一锤在申新九厂敲响,一排排纺锭被砸成碎块,投入熔炉,如“凤凰涅槃”般壮烈。这一锤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上海母亲工业—— 纺织业在20世纪末进行改革、调整、扭亏的切入点。而砸下这第一锤的,正是老厂长陈春馥,他说,“敲锭,我怎么敲得下去啊,这敲在自己心上,敲在职工的饭碗上啊!”

                              不讨论对错、后果,只是说时间关系。

                              • 家园 大下岗,纺织女工不流泪啥的,肯定始于 93 年不是 98

                                我也算是亲历者,我的父辈下岗的多了,那一代人,企事业员工八成下岗分流改制。哭天抢地的很多,寻死觅活也不是没有。

                                十五大之后有一波大的,然后就基本收尾了。你文中的申新九厂,我印象中还有一个叫国棉 XX 厂的,当时作为典型。标号记不清了,好像是十一厂。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顺便说下,每次下岗减产背后立刻是需求爆发

                                93年搞完94年中国需求大爆发,98这波搞完WTO就来了。

                              • 家园 下岗转业就是90年代初开始的

                                就您说的申新九厂,到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纺织“阵痛”: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去“上班”...

                                导读: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苏州河畔的纺织行业,曾经辉煌了一个多世纪,潺潺的水声与织布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复兴的史诗乐章。如今虽已曲终,但承载着百多年历史记忆的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则成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继续诉说着那一代人的纺织记忆。

                                你可知道,这家纺织厂曾经兴盛到什么程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每年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都可以再造一个新厂;而它又衰败到如何地步?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等着。

                                后来,一批情结不改的老纺织人,各处收集了关于纺织的物件、文字、影像等,用两万余件展品撑起了这座纺织博物馆。

                                行走苏州河畔至普陀段,当你询问昌化路附近的老居民,申新九厂在哪里?居民们总会习惯性地回答:“看,就在苏州河边上。”曾经像申新九厂这般规模的厂房,24小时不关门,工人们进进出出,车间内机声隆隆,食堂、浴室、托儿所、幼儿园都是整天亮着灯。许多人一辈子都与工厂紧紧相伴,它成为了一代人孩童时的游乐园、壮年时的奋斗场、老年时的安居所。

                                申新九厂中国第一家机械棉纺织厂,前身为李鸿章于1878主持筹建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931年被我国的纺织巨头荣氏家族收购,更名为“申新纺织九厂”,同时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棉纺织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建国之后,申新九厂成为了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改名为“国棉二十二厂”。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在纺织业作为上海支柱性产业的年代里,申新九厂可谓是中国纺织企业鼎盛的一个缩影。

                                建国之后,中国工业百废待兴,当时申新九厂的董事长荣毅仁受邀去北京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宴席,毛泽东还亲切地给了他“少壮派”的雅号,这给荣毅仁乃至申新极大的鼓舞。申新九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

                                1956年1月10日,对于申新九厂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那天下午,毛泽东在陈毅市长的陪同下,来到公私合营的申新九厂进行视察。毛泽东不去办公室听汇报,而是直接进车间,他要看看申新九厂的生产情况。毛泽东来到车间,工人们个个激动万分,鼓掌欢呼。毛泽东向工友们挥手致意,询问生产情况,问得很细。连续看了七个车间,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将暮,毛泽东才离去。

                                阵痛的记忆,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兴起,原料不足,机器设备老化等原因,上海纺织业的结构变化,加上苏州河综合整治,申新九厂于1991年开始逐步调整,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1996年9月,当申新九厂开完最后一个隆隆作响的机器,夜班结束的职工们在弄堂里席地而坐。车间主任为同事们开完最后一个会,工人们把更衣箱的衣服、茶碗等生活用品整理好,许多人是倒退着一步步走出厂门的。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当时整个社会下岗的现象没有之后这么常见,职工们不理解。即使是机器停下来,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机器旁边;机器拆走了,就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一直等到厂房拆除。有些职工给家里人说自己每天上班,实际上,他却整日地坐在苏州河边。

                                申新的纺织人默默地承受着改革带来的巨大阵痛,许多人没有过多地抱怨,他们有的去了就业指导中心,有的留厂接受了长期培训,重新走向新的岗位。

                                之后,随着苏州河边纺织厂慢慢消失,纺织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老厂房变成了一座座创意园区和一幢幢新式住宅楼。上海的纺织文化也在逐步淡化,而在申新九厂的原址,建造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

                                阵痛的记忆,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兴起,原料不足,机器设备老化等原因,上海纺织业的结构变化,加上苏州河综合整治,申新九厂于1991年开始逐步调整,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纺织“阵痛”: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去“上班”...

                                导读: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苏州河畔的纺织行业,曾经辉煌了一个多世纪,潺潺的水声与织布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复兴的史诗乐章。如今虽已曲终,但承载着百多年历史记忆的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则成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继续诉说着那一代人的纺织记忆。

                                你可知道,这家纺织厂曾经兴盛到什么程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每年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都可以再造一个新厂;而它又衰败到如何地步?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机器停了、车间拆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等着。

                                后来,一批情结不改的老纺织人,各处收集了关于纺织的物件、文字、影像等,用两万余件展品撑起了这座纺织博物馆。

                                行走苏州河畔至普陀段,当你询问昌化路附近的老居民,申新九厂在哪里?居民们总会习惯性地回答:“看,就在苏州河边上。”曾经像申新九厂这般规模的厂房,24小时不关门,工人们进进出出,车间内机声隆隆,食堂、浴室、托儿所、幼儿园都是整天亮着灯。许多人一辈子都与工厂紧紧相伴,它成为了一代人孩童时的游乐园、壮年时的奋斗场、老年时的安居所。

                                申新九厂中国第一家机械棉纺织厂,前身为李鸿章于1878主持筹建的上海机器织布局。1931年被我国的纺织巨头荣氏家族收购,更名为“申新纺织九厂”,同时也成为中国民族资本棉纺织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建国之后,申新九厂成为了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改名为“国棉二十二厂”。

                                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里曾经创造过纺织企业无数的辉煌,九厂最兴旺时,厂里有7500名员工、8000名退休工人,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还有线锭、气流房等各类纺织专业设施。从1955年公私合营一直到1992年,申新九厂累计上缴给国家的税收相当于每年可以再造一个申新厂。

                                在纺织业作为上海支柱性产业的年代里,申新九厂可谓是中国纺织企业鼎盛的一个缩影。

                                建国之后,中国工业百废待兴,当时申新九厂的董事长荣毅仁受邀去北京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宴席,毛泽东还亲切地给了他“少壮派”的雅号,这给荣毅仁乃至申新极大的鼓舞。申新九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

                                1956年1月10日,对于申新九厂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那天下午,毛泽东在陈毅市长的陪同下,来到公私合营的申新九厂进行视察。毛泽东不去办公室听汇报,而是直接进车间,他要看看申新九厂的生产情况。毛泽东来到车间,工人们个个激动万分,鼓掌欢呼。毛泽东向工友们挥手致意,询问生产情况,问得很细。连续看了七个车间,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将暮,毛泽东才离去。

                                阵痛的记忆,一个车间1000多人一起下岗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纺织企业的兴起,原料不足,机器设备老化等原因,上海纺织业的结构变化,加上苏州河综合整治,申新九厂于1991年开始逐步调整,1994年裁员累计近2000人。

                                1996年9月,当申新九厂开完最后一个隆隆作响的机器,夜班结束的职工们在弄堂里席地而坐。车间主任为同事们开完最后一个会,工人们把更衣箱的衣服、茶碗等生活用品整理好,许多人是倒退着一步步走出厂门的。一个车间大约一千多人,一下子全部下岗。当时整个社会下岗的现象没有之后这么常见,职工们不理解。即使是机器停下来,但还有职工每天“上班”去,坐在机器旁边;机器拆走了,就坐在空荡荡的厂房里,一直等到厂房拆除。有些职工给家里人说自己每天上班,实际上,他却整日地坐在苏州河边。

                                申新的纺织人默默地承受着改革带来的巨大阵痛,许多人没有过多地抱怨,他们有的去了就业指导中心,有的留厂接受了长期培训,重新走向新的岗位。

                                之后,随着苏州河边纺织厂慢慢消失,纺织产业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老厂房变成了一座座创意园区和一幢幢新式住宅楼。上海的纺织文化也在逐步淡化,而在申新九厂的原址,建造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

                                通宝推:死扛着,氵氵,真离,
                                • 家园 我小时候就在内地一个棉纺厂(地级,非国字头)

                                  我小时候就在内地一个棉纺厂(地级,非国字头),据我了解,89前,厂里出口很好,大事件后,西方制裁,出口受阻,厂里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上海情况没有亲身经历,但梳理历史脉络还是清楚的:出口型企业90年是非常困难的,91年制裁开始松动,整个经济较90年也明显好转,但传导到出口型企业有个时间滞后。92南巡后全面放水,经济开始热起来,但历史包袱更少江浙私营、集体纺织企业上得更快,再接下来就是压过热、缩银根、汇率并轨贬值(此前借外汇进口设备的企业瞬间债务翻番)……

                                  把这些说成有意打击上海的阴谋,也太高看操盘者的远见了。

                                  严格地说,95之前并没有一个围绕在某人周围的上海帮,最明显,珠江就不是一条心,而两人在浦江也各有拥趸。至于后来,则是逐渐坐稳后,一方需要马仔,一方需要抱大腿,利益聚合才有所谓“XX帮”的说法。

                                  • 家园 上海纺织大下岗不是直接针对某个人的阴谋

                                    它的整个脉络是美国在64后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制裁,邓小平和美密约让渡开放市场和提供劳动力换取美取消经济制裁。

                                    江泽民本身是顺带AoE到的,虽然一开始换取了浦东开发区等项目但江在清退上海纺织业上不积极不出力,他在早期靠着陈云搞计划加市场复合型模式,尽可能保留上海纺织业。所以在1991年,上海已经开始搞下岗,但是规模极小;而这一切在92年南巡加十四大后陡然加速。出现整个车间集体下岗的情况(不确定是申新九场还是国棉17厂)。

                                    清退上海纺织业不是针对江泽民而是邓小平的密约承诺,只不过江泽民本身是利益相关方。

                                    美方在64后对中国经济层面的制裁一直态度扭捏,93后几乎取消了全部经济制裁,这一态度不受总统更替影响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 家园 这个说法,也是……,唉……

                                      邓小平和美密约让渡开放市场和提供劳动力换取美取消经济制裁。

                                      前面说了,制裁松动是91年开始的,资本家卖“绞死自己的绞索”又不是新鲜事,91年的邓正蛰伏呢,他和谁密约?就算有,当时会计木匠会认?

                                      现在通常说的“密约”,大抵是79中美建交默认了美方在对台方面突破了72尼克松访华后教员一直坚持的底线,与“让渡开放市场和提供劳动力……”没啥关系。

                                      而且就算这个“79中美建交突破底线的让步”,责任全归在邓身上既不公平也不符合历史,邓当时确实是主管外交的常委、副主席、副总理,但当时的第一人是华英明,华才是第一责任人,邓的顶多算第二责任人。而且,这种大事仅有华、邓同意也是拍不下板的,常委会必定是多数同意了的(华主席,叶邓李汪副主席,陈78·12增选为副主席,中美79年初建交,之前谈了很久)。

                                      再说一句,邓真正具有一言九鼎核心地位的时期只有两段时间:87-89,当时赵厌烦元老们指手画脚,明确表示只认一个婆婆(邓),会计木匠边缘化;92-94,南方行之后。77-80,华才是第一人;81-87,元老共和,三巨头垂帘,胡赵乱拱;89-91,大事件受创,蛰伏;95后,生病……

                                      所有责任归因于邓,归因于阴谋论,既不辩证,也不唯物,更非历史。

                                      更何况,中间还有太多道听途说的东西。

                                      通宝推:加东,高地,玉米菜,波素扬舟轻,
                                      • 家园 1991之后的中国显然走了阿南模式 -- 有补充

                                        1945年阿南惟几大将提出日本可以承认战败,但不要摧毁日本现有国家, 不要占领日本,由日本国自己解除武装,惩办战犯,缴纳赔款。这个模式自然不可能被盟国接受,也没有作为日本的条件提出(也许暗中的沟通渠道提出过,无证据不讨论)

                                        91后的中国和俄罗斯,现在看来,都走了阿南惟几模式,即不接受占领,我们自己解除武装,惩办战犯。。。。。。

                                        至于小平与美国是否有正经文件那种“密约”,已经不重要了。但深度的勾兑与默契,显然存在。怎么说呢,欧洲人的口头语,一个东西看着像鸭子走路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那他就是鸭子,不可能是老虎。追究是否有密约,本来就是走偏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当然,小平一人做不了这么多 -- 补充帖

                                        阿南惟几模式显然是80年代掌权的那群老头子“老大姐”们的共识。

                                        包括香港“回归”的实质自由市身份,也显然是那群老头子老大姐定的,就是说,香港决不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它成了中国的一部分,就不能发挥作用了。至于啥作用,肉喇叭们要说战略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本人愚见,战略考虑也许有,而更主要的考虑是便于老头老姐们的子女亲信与西方在香港进利益合流,以及便于转移资产和人员出逃。

                                        2019年香港发生了“全民叛乱”,这是80年代中央决策的直接后果。香港和新疆发生的,就是“全民叛乱”,真正意义的内战已经发生,并在持续进行。

                                      • 见前补充 4763680
                                      • 家园 三中全会之后华就失势了,元老共和的时代开始。
                                      • 家园 其实也不能完全叫密谋啦

                                        毕竟接触是公开的,主体架构也是公开,只不过具体利益交换是隐藏的。

                                        64后当月布什就在21号致信邓小平进行沟通,请邓小平“理解美国公众的愤怒情绪”,认为“这是美国理想主义的自然流露”。

                                        同时信中还建议派特使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访华,与邓小平进行“完全坦率”的交流。

                                        这一切建立在中美共同利益上,中美两国在抗衡苏联扩张方面进行了较好的合作,中国巨大的市场更是美国所需要的,制裁中国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可以说解除制裁获得中国市场同样是美方迫切需要的。

                                        这种迫切性体现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美方派多批特使或秘密或私人或公开的来华商议。

                                        1989年7月1日,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作为总统特使秘密访华,邓小平、李鹏先后与其进行了会谈。

                                        1989年8月11日,邓小平就秘密访华讨论的情况回信布什。

                                        1989年10月28日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于10月28日至11月2日以私人身份访华,邓小平、江泽民先后会见了尼克松。

                                        这次会面中邓小平明确说明:中国市场还没有充分开发出来,美国利用中国市场还有很多事情能够做。“我们欢迎美国商人继续进行对华商业活动,这恐怕也是结束过去的一个重要内容”。

                                        1989年11月7日,布什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尼克松的“这次私人访华是很有益的”,中美关系是重要的,希望能够找到适当的方式使之回到正常化轨道。

                                        同1989年11月7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访华,在会见基辛格时,邓小平提出了结束中美关系纠葛的“一揽子建议”,请其向布什总统转达。这些建议包括美国采取适当方式,明确取消对华制裁;双方共同努力,争取在较近期内落实几项较大的中美经济合作项目等项内容。会谈中,邓小平表达了对中美关系的重视:“我出来工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我“希望结束最近发生的事,从而中美关系得以恢复正常”。

                                        至此中美之间的交易架构主体其实已经确立了,但在之后3年国际和中国内部密集连续发生各种重大变故导致这个交易在筹码和推进上激烈变化。

                                        从美方角度东欧剧变让其手牌增加,打伊拉克让其手牌下降,苏联解体又让其手牌爆表。

                                        从中国国内而言,陈云的短暂上风,江泽民准备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复合结构反而让邓小平需要美方维持制裁,以攻击陈云经济建设不利,而在这个过程后邓小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作为酬谢也是很合理的推论。

                                        以上内容全部是公开资料和事实,所有言论观点也同样是公开材料中的,不存在任何道听途说的内容。我水平有限懂得不多,写出来抄出来供有能之士点评批驳补充吧。

                                        通宝推:Rusher,潜望镜,
                                        • 家园 大事件之后邓受伤蛰伏,他谈的东西,没有会计木匠背书啥用都没有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大事件之前赵公开对高层元老说“只认邓一个婆婆”的时候了。

                                          • 家园 这个立论基础不够坚实

                                            既然蛰伏了,说话都没人听了。那又怎么能突然一声炮响?

                                            各自都有自己帮底,表面上是一回事,暗底下又是一回事。那两年只怕是暗流汹涌,表面上的所谓“蛰伏”,和水面下各种角力,并不矛盾。

                                          • 家园 按照泉畔人家介绍,邓控制军队指挥党

                                            准备换人,由于邓已经搞掉2个,陈李以此反对,邓才没有动手。江此后表衷心,不敢违逆邓,直到邓死后,都捧邓。邓家在军界一直很有影响很多年,举个例子,邓死后多年后的一次党代会,轮椅哥经过主席台上,台上的大人物纷纷起立鞠躬,有人上场视频到微信群,我以为是ps的,后来有参会者告诉我,是真的。

                                            公开的例子,邓的一个外孙女婿,仅仅十年时间,就空手套白狼,控制万亿资产,后来离婚后才被处理。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了。

                                            参见,哈哈哈哈哈,笑死人了 - 视野/淘客

                                            https://www.talkcc.net/article/4541364

                                            如果不是经历了那个时代,看你编的和真的似的。还80386拯救太宗,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这么多给花的不知道是配合的还是现在小年轻,被人一忽悠就把谣言当真相了。

                                            南巡讲话是讲过2次的,第一次好像是去上海把。反正80386摁住不让发,当时的小平头只剩一个桥牌主席身份。党政军名义权利都在80386手里,所以386有点飘,不让发南巡讲话。内部开始学毛选,大致就是走今天朝鲜路线,用封闭来躲避美国。

                                            然后那?桥牌主席怒了,军队高层将领都表示,一切听老班长的。南巡讲话也开始铺天盖地的播出了。80386出访日本前,战战兢兢的表忠心,我一定认真学习南巡讲话,即使在日本我也一定天天学。路边社传言,当时桥牌主席已经定下要废黜80386了,老伏波将军对太宗说,你已经搞了2个总书记下来了,再搞第三个不好吧,将来历史怎么说你啊。因为这,80386才险险的没被桥牌主席撸下来。

                                            后边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应该记得,92之后,80386对桥牌主席如何表忠心的。可以说,那几年的电视里,基本没别的,官媒的主要精力,就是向桥牌主席表忠心,贯彻桥牌主席的南巡指示。解放思想,继续开放。市场经济只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等等。很多今天小年轻以为生而自明的道理,实际是在92年,桥牌主席南巡后才真正彻底定案的。比如下边这个: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通过时间 1993年12月29日

                                            许多人熟悉的开公司,无数网文的霸道总裁什么的,在1993之前,连公司法都没有。你还霸道总裁。 年广久1991年5月第3次被判刑,他不过是个炒瓜子的商贩,但实际某种意义是私营经济的一个代表,邓小平80,84年已经2次提到他了。91年抓他判他什么意思?实际不言自明,当然,92南巡讲话里,第三次提到了他。于是,他被释放了,从此再没有被抓过。

                                            通宝推:放牛郎,真离,真离,真离,真离,真离,真离,
                                          • 家园 所以这段时间制裁持续了

                                            您不正亲身感受到90年91年因为制裁厂子效益越来越差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