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微操故事---从蒋中正到林育容(上) -- 史文恭

共:💬52 🌺114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微操故事---从蒋中正到林育容(上)

    大家都知道:“成功在于细节”。所以,每一个历史上刻下名字的伟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微操大师”,诸葛丞相国计民生那么多事情,还是要亲自做爱迪生,发明木牛流马,就是一个例证。而这个帖子,让我们聊聊现代史上的名人们著名的“微操故事”,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还是一面多棱的幻镜,就在“微操”这一个题材上,都能变化出好多有趣的事儿。

    好,先说第一位大师,蒋中正

    点看全图

    有一个传说,1928年6月,国民党的北伐大军成功地进入了北平城,前提总指挥白崇禧上将在游览故宫的时候很得意,和同行者感叹,自古以来,中国的北伐就只有两个成功的例子,除了洪武皇帝朱元璋麾下的常山王徐达,就是他这位阿拉伯后裔白崇禧了。----这诚然是对的,但必须指出,这时的白崇禧不过是徐达,而他后面站着的,可是堪比翦平群雄朱元璋的蒋介石。

    点看全图

    左 蒋中正 右 白崇禧

    是的,如果不是因为毛主席老人家,蒋中正的历史成就本不止于现代史上最大的男配角。虎牢关前,温侯吕布战三英,最后抵挡不住逃回,而1930年中原大战,蒋中正对阵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百万大军会中原,逐鹿定鼎唯蒋公’。这样的军事成就,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值得夸耀的,和蒋中正比起来,白崇禧白健生上将也只能算得上“小巫”了。

    然而,众所周知,曾经如此英雄的蒋中正最终还是成为一个流亡海岛,至今仍未下葬的失败者,为什么?这就要从他的“微操故事”说起了。

    蒋中正的“微操”逸事很多,比如和罗斯福,丘吉尔在埃及开罗会面,蒋介石找随行的将军商震、林蔚,发现他们人出去了,公文包还留在房间,顺手就让手下拿回了,结果那两位回来发现公文包不见,找了半天,吓得半死,然后蒋中正才告诉他们答案,并告诫两位“间谍无孔不入,我等必须随时随地提高警觉”等等,这就是一个正面的小例子,当然,这里蒋中正是对的。

    实际上,蒋中正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一路上备经磨难,走得很艰难,因此,尤其在他中年以后做事,细节上是不苟且的,故,蒋中正的“微操”非常的娴熟和周到。但这只是他“做事”的一个境界,同时期有名的统帅都是如此,比如冯玉祥将军,看起来像是一个壮汉,实际很心细,他签字付款的毛笔中间藏了一颗针,署名的时候,会按动机关,在签名打一个针眼,这就防止了他人仿造笔迹冒领钱款。

    点看全图

    壮汉 冯玉祥

    但具体到军事指挥上,蒋中正的“微操”却不仅仅是“精细的操作”,而是另一个有趣的话题,这就要从胡宗南上将的“婚事”说起了。

    和他的老师蒋中正一样,胡宗南上将现代史上也是一个配角。这主要是因为,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胡的直接对手是毛泽东和周恩来,所以,他只可能是配角。但这也给胡宗南的个人评价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周总理的一句“志大才疏”的评语,几乎成了定论。---尤其是说起他的婚事,更成了一个略有点“猥琐”的‘梗’,作为晚婚模范,胡宗南一直到1947年,51岁才和34岁的叶霞翟结婚,这个初婚年龄无论男女,在当时的中国都是罕见的,不仅如此,叶霞翟出身军统,根据军统头子戴笠的亲信沈醉的回忆,叶霞翟年轻的时候,

    替换“戴笠(因为情报工作)总是亲自连夜乘汽车赶去南京,每次除带两个司机轮流驾驶,还带着两个女特务,一个就是以后嫁胡宗南做老婆的叶霞弟,一个是以后嫁与军统电讯处处长魏大铭当老婆的赵霭兰。这两个女特务陪着他坐车,他疲乏了便斜靠在女特务身上休息。”

    这个回忆一出版,本来面相已经略显老实的胡宗南上将就像慢羊羊头顶青青草原,形象马上变得非常“憨厚”,但这其实是一个肤浅的理解。

    点看全图

    居中为刚刚占领延安的胡宗南

    从1911年清朝覆灭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间的38年是一段非常激烈的乱世,---在乱世,从来就没有侥幸的成功者。胡宗南的后半生固然颓唐,但他的前半生完全够得上“鹤立鸡群”。当年国民党北伐,一共派出8支军队,其中第4军就因为所部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号称“铁军”。而最重要的第1军就是蒋中正的起家部队,后来这支队伍就由胡宗南统领,蒋中正对胡宗南的倚重程度,胡宗南的能力如何都可以从这个例子中获得确证。

    所以,认为胡宗南对他的婚事会任人摆布,实在是小看了他。而且,胡宗南和戴笠早在1924年就结为金兰兄弟(这时候叶霞翟才11岁),----插播一下,胡宗南1896年出生,戴笠1897年,而他们结拜的时候,还有一个大哥,那就是1889年出生的民国暗杀大王王亚樵(真正的斧头帮帮主)---戴笠能够进入国民党阵营并成为军统首领,胡宗南的帮忙很多,而从结拜到在戴笠1946年飞机失事前的22年,胡戴两人在政治上可谓伉俪情深,相互依仗,绝不是武大郎和西门庆的关系。---况且,年轻时的胡宗南相当英俊,并非容易被女特务勾引的‘傻小伙’。

    点看全图

    年轻时候的胡宗南帅哥

    那么,为什么胡宗南会在51岁迎娶已经是徐娘半老的34岁叶霞翟呢?因为,叶霞翟是一个经过各种强化培训的贤内助,她能够在国内读完大学后,还在美国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本身就证明了她的能力。而抗战后到1947年之前,国民党的政权看来是稳若泰山的,这个时候,作为黄埔系“少壮派集团”的领军人物,拥有一个和蒋中正夫人宋美龄一样经过完整美式教育的夫人,对于其事业上的下一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台湾省保留了旧中国的很多政治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也是胡宗南结婚要考虑最多的,就是怎么抱美国爸爸大腿。

    是以,叶霞翟据她本人回忆,大概20多岁就认识了胡宗南,但他们的婚事延宕了十多年,除了抗战的战乱外,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叶的留学培养计划。-----胡宗南有非常长远的眼光,在被蒋介石委派,统率40万大军坐镇西北时,他就有意识地培养人才,我们现在都嘲笑胡宗南引进了“著名的情报战线后三杰”—“熊向晖,陈忠经,申健“,但后三位的个人能力真的是非常出众,足见胡宗南看人的眼光很准。(当然,胡宗南的HR查简历的水平比较差一些),----对于妻子,胡宗南的选择当然更加谨慎,他没有选择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侃,除了孔二小姐的脾气修养太差之外,如果仔细看看孔祥熙的仕途发展(1944年就因为贪腐离开政坛),就知道胡宗南是不会把他当时一片光明的政治前途系在孔祥熙这艘将要沉没的老船之上的。

    总结一下,胡叶的婚事就是胡宗南仕途发展的一个精心雕琢的部署,下一步,如果蒋中正能打赢他的内战,那么胡宗南的美国博士夫人将让他政治上的对外发展有一个非常深厚的助力,而这一点上,胡宗南要比他的竞争者强很多,无论是杜聿明、刘峙,还是汤恩伯,王耀武,都是中国的旧式太太,没有他这个优势。--顺便说下,胡宗南败退到台湾后,晚景凄凉,1962年去世后,叶霞翟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成人,个个成才,绝对够得上贤妻良母的称号,也证实了胡宗南看人的眼光,“英雄不论出处”,对比她的晚年,叶霞翟的早年绯闻,如果我们还挂在嘴上,恐怕也有失厚道吧。

    点看全图

    ​胡氏夫妇

    点看全图

    胡家合照

    好,回来,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胡宗南的婚事,就是说明,就算是蒋中正的嫡系,胡宗南在羽翼丰满后,就已然精细打造他的政治资源,这在当时的蒋家阵营里,是一个常态。

    抗日战争的英雄,整编七十四师真正的缔造者,王耀武,在抗战胜利后,很开心的衣锦还乡,去老家山东当省主席;

    原本还是一员悍将的汤恩伯,在抗战末期,拥兵四十万,盘踞河南,不去打日本人,却网罗东北人才,希望抗战胜利后,接收当时中国工业化最好的东北地区。

    这些例子都证明,从1930年打赢中原大战,初步建立蒋氏政权,到1945年抗战胜利,短短的15年间,蒋中正打败、剪除了全国上下数十位大小旧军阀,但必然的,他的‘学生’们已经悄悄地成长为新诸侯。而这些曾经浴血冲锋的青年将领在拥有各自的军政资源和领地后,开始以邻为壑,互相挖墙脚,见死不救。----所以,在指挥军事的时候,作为这些新军阀唯一认可的首领,蒋中正不得不“微操”。我们看到很多例子,什么某部被围,蒋中正坐飞机空投指示要求死守啊,什么危急时刻蒋中正和手下将领“称兄道弟”,要求他们立即救援被围部队啊等等,都是例证。这种蒋氏微操的实质,就是其政权本身的腐坏。

    所谓军阀,就是军事力量被私人所有,这是中国古老中央集权政治崩坏的典型特征。从曾国藩、李鸿章到袁世凯,从北洋军阀到各省的割据势力,这几乎就是民国政治的真正基础。而蒋中正的统一靠的是金钱收买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所以他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些“私人所有的军事力量”。同时,为了速成,他又必须纵然自己的学生们变成新军阀,无此不能用利益换取他们的忠心。但这样的统治,只能让稍强一点的中央军战胜更不堪的地方军阀,而面对毛泽东的队伍时,蒋中正必然失败。因为,毛泽东在军事制度上的‘微操’并不建立在他个人,而是“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原则。正是这条原则,使得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完全崭新的部队,是一支真正忠实于党、国家、人民的部队。

    说起这个,也有一个有名的例子,八路军主力115师有两个旅,其中的344旅改编自徐海东大将的红15军团。改编不久,1938年2月,出了“张、兰事件”,就是687团团长张绍东和参谋长兰国清叛逃,朱德来该团整顿的时候,344旅旅长徐海东因病回延安,上面派了杨得志(开国上将)来代理344旅旅长,这让原15军团的干部很不开心,尤其是田守尧团长,本来内定要代理旅长的没当上,有了情绪。红军之父朱德对此很不满意,要求旅政委黄克诚召开旅党委会对田进行帮助。会议开始后,与会人员(基本都是15军团老人)沉默了好长时间,(来自红1军团的)黄克诚只好带头发言,但批评得比较婉转。

    黄发言后,朱德发火了,站起来一个个指着参会人员说:“你们这是什么鸟党委会,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接着他对田守尧进行了严厉批评。最后又说:“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出台。共产党员嘛!我们都听党中央的,不能闹情绪。”

    这之后就没有然后了,田守尧虚心接受了批评,放下了包袱。此后成为新4军第3师8旅旅长,----红军的队伍,从毛主席的三湾改编后,就彻底成为一个党领导的队伍,所以杜绝了“私人化”的可能。因此毛泽东就不用像蒋中正这样飞来飞去做‘微操’了。

    而说起徐海东大将,还有一个著名的小故事,那就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时候,红一方面军7000多人,只有1000多块大洋,过冬没钱买棉衣,无奈之下,毛泽东写信给红15军团老大徐海东借钱,----

    替换徐海东收到信后立即叫人把供给部长查国桢找来,

    问他:“咱们现在总共还剩多少钱?”“还剩7000块大洋。”查国桢答道。

    “那好,留下2000,5000给中央。”徐海东手臂用力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就是徐海东雪中送炭的故事,毛泽东一直记得。好多年之后,他还说:“那时候,多亏了那5000块大洋啊!”

    点看全图

    延安时期的徐海东

    这也算毛主席的“微操”逸事了。但这故事后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背景。毛主席的亲弟弟,毛泽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长征的时候,他带领14名银行干部和200多位运输员和1个特务连,扛着“国家银行金库”走完了2万5千里长征,1935年秋冬之际抵达陕北吴起镇时,“尚存有黄金2担、白银及银元12担,另有珠宝若干”,而毛泽东向徐海东借钱的时候是1935年12月,所以,毛主席向徐海东借钱的时候,他本来是可以向弟弟“国家银行金库”周转的,但即使在最窘迫的时候,毛主席依然把军团的军费和国家银行的金库分的非常清楚(虽然技术上说,这时候苏维埃共和国的辖区大小和位置的变化已然很大了)。为了红1方面军的军费,他宁愿从红15军团借,也不动用‘金库’的“家底”,足见他做事严守规矩,不越雷池半步,这样的坚定心志和公私分明才更让人赞叹。

    与之比较,蒋中正的姨夫孔祥熙和大舅子宋子文先后管理民国政府财政,都留下贪腐的美名。国共相争的结果,固然因为战场的胜负,但其实在很多细节,很多‘微操’的层面,早已决定了。

    通宝推:PCB,小蚂蚁,等明天,棋人鲁大耍,三笑,伊粟,大山猫,尚儒,风会,瀚海黄沙,澹泊敬诚,HarryGore,qq97,fungi,ErgoSum,光头佬,大胖子,非鱼,empire2007,为什么不可以,柴门夜归,糊里糊涂,老陈70,回车,nettman,didae,审度,迷途笨狼,西江城,Lioncat,崂山一道士,青青的蓝,大眼,梓童,pendagun,hwd99,普鲁托,小泽珍珠,老王,桥上,北纬42度,别看我矮,独立寒秋HK,zju,mezhan,唐家山,曾伴浮云,龙驹坝,擎箭天使,李夏禾,领班军机,菜根谭,ziyun2015,武侯大道,醉寺,兰迪,红军迷,很高兴,
    • 家园 精彩,好看!

      顺便请教下,当时红军发不发军饷?我感觉是不发,但若发的话,也说得过去。

      • 家园 呃,红军发这个生活费。。。

        早期是发军饷的,后来就是伙食费,(到月底会有点结余,号称伙食尾子),当然,特殊人才会有高薪,比如搞通信的。

        另外,能写帖子的干部还有稿费等等。

    • 家园 胡宗南的情史

      细究起来,颇不简单。他看上的也绝不止叶霞翟一个人,更耐人寻味的是跟中共“后三杰”多多少少都有些勾连。

      比如熊向晖的姐姐熊友榛(改名前叫熊彚苓)。

      严可复曾在在观网发文追溯“后三杰”往事,内中转引中共西安情报站站长王石坚于1946年5月19日致中央电文,称:“胡宗南拟出资保送五人赴美留学,内有502号(陈忠经)、503号(熊向晖)、504号(申健),一面经外交部向美国某大学交涉入学手续,一面令彼等准备功课,参加自费留学考试,意极诚恳。我拟令502号设法拒绝出(去),因我处组织与工作得502号助力甚大,并近年来环境变化与工作方法的转变,已使我处机构与502号结合一起,故彼一旦出国,恐对组织影响太大,并502号近年地位发展已接最高机要层,如为求将来发展而出国实为脱离现实,舍近求远,不知此种措置是否得当。”

      又:“503号之姊七年前与胡宗南相爱,胡宗南送她赴美深造,年前胡宗南催伊返国结婚,九月胡宗南至沪迎她相晤后,胡突然变卦促她同别人结婚,现胡令她选择对象结婚后,送彼二人出国。503姊受刺激甚剧,表示愿与最进步者结合,……”,后经王石坚等反复商议,并取得熊友榛和申健的同意,两人最终结合在一起。还有说法是胡宗南直接给二人当了月老。

      再如李佩。

      台湾2015年出版的《胡宗南先生日记》,记录了两次与李佩在西安会面的时间、地点和活动。

      1945年6月12日-18日,共7日:

      1945.6.12 初见李佩于下马陵。

      1945.6.18 晚九时半,在下马陵接见李佩,同车赴未央宫,颇值纪念。

      1946年7月20日-26日,共7日:

      1946.7.20 李佩先生同游未央宫,陈忠经随行,自开汽车,颇为畅适;

      1946.7.23 八时在东仓门,请李佩先生晚餐,李称你太做作了。

      1946.7.24 接见李佩先生于东仓门一号,与陈忠经、徐先麟等,畅谈至十一时半。别时李君而致一箴,长凡十页,申述怀抱一切。

      1946.7.25 接见李佩先生于六谷庄三(号),陈、徐两君在座谈论一切。

      1946.7.26 李佩先生于本晨飞沪。

      陈忠经和李佩分别于1935年和1936年入学北京大学经济系。陈忠经曾担任北大学生会执行委员、学生会主席。李佩曾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1945-1946年,李佩在重庆担任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朱学范的英文秘书,与龚普生龚澎姐妹和邓颖超过从甚密。1945年她出席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工会联合大会期间,还聆听过邓发的当面教诲。

      据李佩的弟弟李佩璋回忆,李佩1946年7月底回到上海后,收到胡宗南长达十多页的信,不知所措,在父亲李保龄的建议下,她未回复。

      1946年9月,李佩从上海启程赴美国。1947年2月,李佩到康奈尔大学学习,结识郭永怀,一年后二人结婚。

      也许,可能,说不定抗战胜利那段时间土共对胡宗南还真是有些想法的。。。。。。

      通宝推:心有戚戚,夜如何其,北纬42度,达雅,光头佬,ziyun2015,史文恭,
      • 家园 据说周恩来三次争取胡宗南

        周恩来三次争取蒋介石心腹胡宗南

        。。。

        作为最了解胡宗南的中共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认为争取了胡宗南,就可影响一大批国民党将领,可以影响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因此,在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三次开展对胡宗南的统战工作。

          

          一、争取“黄埔先进”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揭开了国共合作大革命的序幕。5月初,胡宗南与300多名学生一道进入黄埔军校,开始了紧张的军校生活。开学一个月后,胡宗南与同学们由党代表廖仲恺等人介绍,集体加入了中国国民党。胡宗南虽然加入了国民党,但对国民党的活动并不热心,反而对共产党的活动表现得很热心。同年9月,周恩来从欧洲回到广州,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党员的影响和团结下,胡宗南的政治态度倾向进步。他与中共党员蒋先云等左派学生较为合拍,与军校卫兵司令、共产党员胡公冕来往密切,还参加了由中共党员李之龙创建并主持的“血花剧社”,对剧社的编演活动十分投入与热心,创作了一个革命青年同反动的北洋军官进行斗争的剧目。胡宗南接近共产党,倾向共产党,甚至差一点成为共产党员。

          

          胡宗南原本就有一种强烈的抵御外侮的民族主义意识,当他读完了周恩来编写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简要讲义》后,从内心对这位政治部主任感到佩服和崇敬。于是,胡宗南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周恩来的宿舍里去看望和请教。周恩来认为胡宗南思想敏锐,民族感很强,对政治有强烈兴趣,字写得尤为漂亮。于是,周恩来注意通过一些实际工作来影响胡宗南,促使他进一步向共产党靠拢。凡是在政治宣传活动紧张的时候,周恩来就把胡宗南拉来帮忙,帮助策划或写作,或抄抄宣传材料等。胡宗南亦十分乐意,干得十分投入。

        。。。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周恩来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蒋介石那里,被软禁了一天。随后,蒋介石对第一军里的中共党员下了逐客令,周恩来也被免去第一军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职务,被迫离开第一军。胡宗南不避嫌疑,特地赶去为周恩来送行。周恩来走后,胡宗南感到很失落,他对黄埔一期好友蒋超雄说:“周恩来是一个非常人物,校长失去了这样一个人,真是太可惜了。”“再过几十年,你们才会明白我这话的意思。”

          

          二、劝说“抗日第一”

        。。。

        在酝酿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将胡宗南作为重点争取与统战的对象。中共方面认为,胡宗南有一定的民族民主革命积极性,曾接近中共党员周恩来、胡公冕等人。在东征、北伐中立有战功,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后来国共分裂,他出于多种原因,跟着蒋介石走了。在十年国共内战中,他的部队也参与了对红军的围剿。但当日寇侵华加剧,中华民族的危机深重时,他表现了很大的爱国热情,多次请缨抗日。胡宗南是国民党军人中一个典型的具有两面性的将领。基于以上原因,中共方面从1936年6月开始,对胡宗南进行积极的争取、团结、说服与统战工作。

          

          中国共产党首先向胡宗南伸出统战工作之手的,是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就在胡宗南率军重回西北之际,1936年9月1日,周恩来亲笔写了一封密信给胡宗南,信是经胡公冕转交的,全文如下:

          

          “宗南同学:黄埔分手后,不想竟以敌对。十年来,兄以剿共成名,私心则以兄尚未成民族英雄为憾。今春红军东向,曾联红军中黄埔同学多人,致书左右,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请,惟未蒙即予赞同。然私衷总以兄绝非勇于内战怯于对外之人,时机未熟,在兄或亦有难言之隐也。

          

          日寇侵绥,已向西北迈进,其航空总站设于定远营,航空线竟遍布陕、甘、青、宁四省。兄素有志西北,试想今日之西北,岂能再容退让,亦岂能再操同室之戈?敝方为保卫西北、保卫华北起见,已集合全国主力红军于陕甘、宁青,并向贵党呼吁,立停内战,共谋抗敌。顷更致公函送于贵党中央,表示我们抗日救国方针及愿与贵党重谋合作之诚意。久闻贵方当局及黄埔同学中有不少趋向于联俄、联共以救国难者,今国难日亟,敝方提议或不致再遭拒绝。惟合作必以停战为先。兄在黄埔为先进,亦为蒋先生所最信赖之人,果能立排浮议,立停内战,则颂之者将遍于国人。此着克成,全国抗日战争方能切实进行,西北御侮行动,亦必能统一步骤,不致为日寇各个击破,陷民族、国家于万劫不复也。”

          

          1936年10月前后胡宗南收到此信,他看完信后,默然良久,不道然,也不道否,亦没有给周恩来回信,因而也未与中共方面建立任何形式的关系。

        。。。

        三、策反落魄“西北王”

        。。。

        考虑到胡公冕是胡宗南的恩师,私人感情一直不错,周恩来就请胡公冕挂帅,与十八兵团政治部一起,专门做策反胡宗南的工作。

          

          此前,在1948年到1949年间,胡公冕曾三次前往西安进行策反工作。第一次,胡公冕对胡宗南晓以利害,提出起义方案。胡宗南对这些方案未置可否,只称“需要考虑”,有些动摇表现。第二次胡公冕对胡宗南说,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胡宗南却说如果他起义“会被黄埔同学骂死”,推说要再想一想。胡公冕于是回到上海,向党组织汇报了胡宗南的情况。第三次是胡公冕最后一次见到胡宗南,他直截了当地说:国民党败局已定,除了起义投诚之外别无选择。胡宗南却说“不能和彭德怀定城下之盟”,“让北平派大员来谈”。胡公冕判断胡宗南又在耍花招,于是就将计就计,设计脱身回到上海。考虑到胡宗南并无诚意,对胡宗南的策反遂告一段落。

        1949年9月,受周恩来委派,胡公冕第四次来到西安,住在原西北军杨虎城的公馆里。他和彭德怀以及西北军区的领导商量,准备派胡宗南当年的亲信将领张新担任劝降任务。张新是胡宗南的同乡,原任整二十四旅旅长,是员猛将,深得胡宗南喜爱。张被解放军俘虏后经过学习被分配到一野总部联络部工作,主要任务就是护送胡部被俘军官和整编起义的地方团队。无论是出于过去的私交,还是出于国共大势,胡公冕、张新确实都希望胡宗南能在最后关头,举起义旗反戈一击,为解放西南建立伟功。在作好准备后,张新把中共西北局的文件和胡公冕的亲笔信,藏在特制的鞋底里,于9月23日经宝鸡沿川陕公路,直奔汉中。

        。。。

        周恩来一生中曾多次评点胡宗南,直到1965年7月16日,周恩来在谈到胡宗南时还说:“我和他打过交道,他一生反共或者主要方面是反共的。但听说他进黄埔前当小学教员,蛮有点正义感;进黄埔后,他和蒋介石搭上了老乡,跟着蒋介石跑,这当然不好;但在上海、在黄河流域,他也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兵败大西南,也对抗过蒋介石。要写好他们,还是鲁迅总结《红楼梦》的经验,敢于如实描写,不要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周恩来的上述讲话,无疑是对胡宗南最正确、最深刻、最完整的历史评价,可以说是盖棺论定。

          

          来源:《文史天地》作者:郑瑞峰 彭学涛

        • 家园 另外,黄埔时期,大概是胡宗南看周不是王者之相 -- 有补充

          在当时,一批人看不上周总理,选择蒋介石,这是非常符合传统政治思路的。

          因为就能力实力来说,蒋介石除了品质之外,基本上超过周总理太多。

          所以黄埔系选择蒋介石而不是周总理,选择他们认可的法西斯国家体制,是相当合理的。

          胡宗南在二者之间犹豫也极为正常。

          至于为什么选择蒋介石而不是共产主义,相信大家应该不难理解,这也是在今天河里,大家关于儒家、中国古典思想和现代化科学化文化思想争论的焦点。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第一,仅依靠苏联,周个体魅力能力实力,并不能吸引大部分人 -- 补充帖

          追随周总理个人,哪怕加上共产主义,其实在当年,大家虽然喜欢总理的魅力,但是大多选择了蒋介石,作为国家的未来的方向。

          这是正常的传统的思维的必然结果。

          第二,如果承认毛思想是传统的最有效继承。

          那么,学习基础理论文件是从红宝书开始还是从儒家孔子程朱理学开始?

          是否可以认为,哪怕是就中国文化本身而言,也是学习融会贯通毛思想就够了呢?

        • 见前补充 4626223
        • 家园 总的来说,从大方向来说胡宗南确实对革命有益

          中间的小问题,符合传统政治行为。

          这点和西安事变极其类似,上层王以哲等亲近中共,张学良不说了。

          但是,中层和下层士兵,确实依靠中共自身的组织行动,也就是各干各的,上下脱离,这导致了西安事变的不顺畅。

          西安事变基层的组织,中共方面是通过,法西斯组织和中共统战兵系统来运来操作的。

          虽然似乎保证了安全性,但是过于力量分散,导致中共失去了对东北军的更强的控制性。

          这也是西安事变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总体看来胡宗南部对陕北总部的打击确实不够大,但是,这不意味着毛主席总部军事集团个体不够危险。

          如果可能,胡宗南挟持毛主席部,也不是不可能。

    • 家园 给凯申正名,人家凯申也是很厉害滴

      首先他认识到养部队很花钱,还是下面俺提的例子,1931年刚成立之初的29军 -- 当时的目的只是收容冯玉祥的残兵,并不是那个几年后入驻京津过上相对好日子的29军 -- 住在山沟里只有万把人也不打仗,一个月5万的军饷竟然过得极为困难,但当时的5万是啥概念:

      1933年4月6日,孔祥熙接任中央银行总裁,11月1日接任财政部。孔接任时,“国库每月收入1500余万元,支出2200余万元,其中军费一项每月即达1800万元,每月不敷数目约800万元之谱。

      这么算下来,29军的军饷竟然占去国库收入的0.3%,按比例计算在今天就是一年几百亿!比起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29军这样的三流部队,中央军和张学良这种地方实力派的军队显然待遇更好,更不要提打起仗来还得买军火,还得给军队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拔费,都是花钱如流水。

      所以关键就是要抓住国家的财政大权,建立一个各路财阀(而不是军阀)认可的中央政府。而当时关税收入又占了国家财政收入1/3,更是重中之重。既然海关在洋人手里,所以就得投靠洋人 -- 看起来这套逻辑无懈可击。

      跟之前的军阀比起来,比如头脑相对简单的吴秀才佩孚,从京汉铁路那里弄来钱只知道一心练兵武力统一,常公凯申还极为创造性的发明了以钱代兵的方法,直接把敌人的军队用钱砸晕,避免了生灵涂炭,本是一项可以得炸药奖的重大发明,应该进封为凯神才是。

      所以不要老说凯申的指挥水平差,在当时军事并不是主要矛盾,军饷才是,如果军事不是主要矛盾,那会不会带兵打仗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嘛。孔祥熙和宋子文贪污也根本不是事儿,这两位的确是理财高手,只要能整来钱,贪污一点又如何。

      万万没想到的是,凯申碰上了某位可以开挂的图书管理员,以上的逻辑对共军毫无用处,却把凯申不会打仗的缺点暴露无遗,最后只好千里转进小岛。。。

      另外还有可恨的美国人,给了凯申一堆极为花钱的高科技,反而成了累赘,根据郭小鬼回忆,48年长春被围的时候,全国经济已经濒临崩溃,但宝贵的美援硬通货大半花在运输机的油钱上面,只为给长春运给养。很显然要是凯申没有高科技运输机,长春这个累赘早早放弃,或许经济形势反而能好点。。。

      通宝推:北庄,陈王奋起,青青的蓝,白玉老虎,ziyun2015,为什么不可以,桥上,别看我矮,史文恭,任爱杰,
      • 家园 《北平无战事》上,卧底刘烨问组织是不是搞点破坏什么的。

        组织上说,你开好运输机,给北平做好运输工作,就是对革命最大的支持。

        GMD贪食蛇一样,自己把自己咬残了。

        太TMD魔幻了。

      • 家园 以曾国藩为榜样嘛

        问题是,曾国藩解决中国问题了嘛?

        最后,连湘军都解决不了。

        即是有美援,阎锡山、李宗仁一样挑头对抗5省联军总司令。

        何况,身边一个强大红色帝国!人家能军援国民党北伐,就能搞第二次、第三次.......

        反正,中国比印度不如,怕连现在叙利亚混战都比不上。

        靠钱解决中国问题?

        历史没出现过,现实的市井都走不通......

        要不然国人信奉权力,轻视富人

        吃亏太多

        不信,城管教你做人!

        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

        教员给俗化:枪杆子里出政权!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看懂古人世代传言,方能知中土大地厮杀出的真谛要义。

        凯申,一代枭雄!大名可担得起!真似曾国藩!

    • 家园 白银12担,据说是一担800银元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国家银行总行撤退时,共计打包装箱有100多个担子,其中有几十担银元,每担重四五十斤,约有800多枚。此外,还有四五担贰角银辅币和伍分、壹分的铜分币,两担金子,几十担纸币以及机器和油墨、纸张等。

      12担白银算起来大约1万元,按照金银1:20计算,2担黄金大约1万6000元,加上珠宝,估摸着总共大约3万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