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这就是55分流后,其中一个5的前景。 -- 沾花富翁

共:💬212 🌺919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匿名 小地方

                    就是人多。高考人数比北京多,刚看了一眼,今年多出去快一倍。

                    当时觉得所在的初中很普通。事实上可以说挺烂的,一个班五十多人,一个年级才四个班,师资、硬件都很一般,在本市根本排不上号,班里考上本地重点高中的好像才六七个?毕业没几年,那个初中就没有了,想跟老婆去回忆一下都找不到地方。

                    但回头再看,那时候全国每年博士招生也就一两万人,顿时感觉我们初中那个班还是挺厉害的。

              • 家园 三十年前的中专生相当于现在的211?你在搞笑吧

                30年前我们中考时,班上倒数十名都考上了中专。

                放在现在,班上倒数十名也未必能考上一本。

                • 家园 30年前也就是92年,我说下我那时候全年级的情况。 -- 有补充

                  是武汉某县某乡的农村高中,初三三个班共108人。

                  当年上师专中专两人, 一班的汪同学去的师专,中考全年级第二,报师专因为单亲家庭不想给母亲增加负担, 想早点出来工作;考中专的是三班(我班上)涂同学,父亲是某村书记,也是想女儿早点工作。

                  108人最后上高中的11人,师专中专2人;升学率12%。上高中的11人最后全部考取大学,最好的武大,南开。 最高学位的是博士,一位女生搞核物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13名升学的同学中,我班(三班)上高中8名,中专1名。 -- 补充帖

                  坐我前面的那位女生刘同学,搞核物理一路读到博士,贡献国家了。她的同桌涂同学(美女)读中专。我同桌汪同学去了武大,后来在大学喝酒闹事没有拿到学位,现在移民日本。

                  涂同学中专毕业后去了政府工作,读师专的汪同学毕业去中学教书,再后来辞职去了武汉经商。

                  家园 是乡农村初中,不是高中。写错了。 -- 补充帖
                • 见前补充 4640935
                  • 家园 你们年级第二的考了中专,不等于中专都是那个水平啊。

                    好比我们那年,青岛最差的大学的最差专业,都有人比南大的分数线高出10分。

                  • 家园 你们武汉高中当时怎么招生的?

                    我想具体了解一下,你们可以考什么样的高中? 武汉市区的重点高中是否在你们县招生,你们读高中的同学都上什么中学? 武汉的重点高中,你们县中学,县里的区中学甚至乡里的农村高中?

                    89年,我们温州各县的情况是。省级的重点温州中学只分配给我们县五个名额,县中学在全县招生,这一年扩大招生六个班,一般情况是四个班,每个班公费生45人,议价生15人,所以这一年公费生是270人。当时县和乡之间还有区这一级,所以县里还有六所区中学和一所县城所在的镇中学有高中部,每个区中学在本区招一到两个班,总共大概10个班600人,另外还有一家私立高中,全县招生两个班,水平很差的。后来92年高考的时候,应届生里面县中学考上正式大学和高中专的大概100人左右,各区中学本科一个没有,专科可能五个左右,历届生情况不清楚。根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我们县当时人口是73万。

                    • 家园 我上个回帖中写错了, 是乡初中,不是高中。

                      我们县是武汉最远的县,经济也是最落后的那一个。 乡初中的生源全部来自农村,那个时候的行政机构是XX县YY镇GG乡SS村ZZ湾。 村里有小学,毕业后去乡读初中。

                      1992年我们县有5所高中, 一中,二中, 三中,四中,城关高中。 一中,城关高中在县城。二,三,四中分别位于县里的其它镇。一中是县重点高中,现在是武汉市重点。

                      武汉市区的高中不会招收我们县的初中毕业生。那个时候县师专,中专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普高的录取的。一中会在全县提前考试录取一次,全市中考再录取一次。基本上是一中会把各学校的优秀生筛2遍,其它中学再录取。

                      2018年家父驾鹤后,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父亲在一个发黄的塑料笔记本里摘录了1992年我中考的分数,感概万千。

                      PS: 母校2021高考成绩 600分以上394人,总共1110人。2020年过600分439人。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那当年武汉和温州县里的情况是类似的

                        当年村小学,乡中学,县中学几乎是唯一的上大学之路,市里的教育水平怎么样和我们关系不大。不过你是92中考,我89年中考,这三年时间初中专的地位降了不少。另外我们那里的考中专成绩和考高中成绩不能直接比较,因为英语分数在考初中专时不考虑。当然高中专也不计英语成绩。

                    • 家园 我们青岛市区学校不在郊县招生,但是县中比市区学校好

                      而且县中可以招复读生。市区的落榜生想复读都去县中。

                • 见前补充 4640773
                • 家园 你说的中专是技校吧

                  “30年前我们中考时,班上倒数十名都考上了中专。”

                  你说的中专是技校吧

                  93年是中专包费用有补助管分配(给干部身份?)最后一届,所在矿务局大约2000初中毕业生才一个够统招线,后来上高中考大学

                  那时这样的中专比重点大学难考

                  不是学渣,技校好考,很多统计纳入中专类

                  • 家园 你当我分不清中专和技校?恶意怎么这么大呢?

                    你们矿务局学渣多呗。估计大学也考不上几个。

                    我们班考中专的,学习最好的在班里排名十名以外。结果在全省最好的中专名列第一。比重点大学难考?你这是在搞笑吧。

                    我堂姐也上的中专,在她们学校排第三。参加高考的话估计连大学都考不上。她家老二学习比她好,高考也只考了个大专。

                    那时候一个省重点大学才录取几个名额,中专录取多少名额?这么算一算你就不会说中专比重点大学难考的傻话了。

                    通宝推:DDDgva,
                    • 家园 但愿是阁下初中母校NB而不是自吹自擂或者得了便宜卖乖

                      中专跟中专不一样,学校和录取条件都是

                      县就有中专,估计考取难度远不如重点高中,毕业待遇还不如国企技校

                      全国一张卷时代,北大清华在北京录取线可能仅够山东农村考生上专科

                      “我们班考中专的,学习最好的在班里排名十名以外。结果在全省最好的中专名列第一。”

                      但愿是阁下初中母校NB而不是自吹自擂或者得了便宜卖乖

                      “你们矿务局学渣多呗。估计大学也考不上几个。”

                      一届200左右高中生(10%)三年后大约20个本科,不算复读的,去掉系统定向等照顾统招可走5-10个,里面俩学霸(都是理科,其中一个考上中专没上?)冲击北大清华失败(上届一个原始分637加分20进北大),报山大交大之类没有特殊情况很轻松

                      扩招前,211、985等重点大学每年在山东单校招生几十个,加起来一年几千,不算山大和海洋大学,加上后者也是几千

                      一个矿务局一年才考上一个的中专全省一年能招多少?对了,考中专前先预选考试,成绩偏上者跑几十里外考试,前50名才有资格正式参考

                      没学费包分配出来是干部身份的中专,本质是帮既得利益者崽子减少竞争对手的

                      94年起初中中专门槛就大为降低了,更不用说所谓高中中专,不是极其学渣交钱就能上

                      • 家园 中专的是不是学霸,看上了中专以后的成绩就知道了

                        当时中专都是看成绩分配,大家学习都很用功。我堂姐和姐夫都是前三名毕业分到大城市的。难道学霸们不在乎工作分配,所以让这俩学习一般的考了前三?

                        我们班十名以外的那个去了外贸学校,成绩在全校一骑绝尘,毕业全省外贸公司随便挑。那时候一般人月收入不超过400,外贸公司起步两千。请问那些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霸哪去了?他们咋不去上这种有高薪保证的中专呢?

                        这个同学为什么去上了外贸呢?是因为她妈觉得她没有把握考上大学。当然她妈说的是对的,我们班最后只考上了10个,她大概率考不上。

                        • 家园 哪怕包分配,不是家里穷,几个学霸会上中专不上重点高中呢?

                          哪怕包分配,不是家里穷,几个学霸会上中专不上重点高中呢?

                          一直到93年,免学费还有补助包分配且给干部身份的中专是很多成绩优异的穷孩子首选

                          当然录取条件对他们很高,对某些人很低,类似北大清华对京籍和外省籍

                          所以才造成阁下——“我们班考中专的,学习最好的在班里排名十名以外。结果在全省最好的中专名列第一”同时“这个同学为什么去上了外贸呢?是因为她妈觉得她没有把握考上大学。当然她妈说的是对的,我们班最后只考上了10个,她大概率考不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