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大胆尝试归纳人生的几个错觉 -- 121gdi

共:💬101 🌺761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顶多属于1级,我打过的那个新加坡青年女队替补我看也就2.5或者3的水准

            当时一起打球的时候她已经退役多年,孩子都生过了

            19年疫情之前,我们几个老师还和一个国家女队退役10多年的女队员一起打过一次球...

            我和这位女选手搭档对付我们学校的男双冠军,混双对男双

            不过混双里,我打女生位,控前场,她打男生位,杀后场....🤣

            首次合作,就赢了对手男双10分......

            后来她都不好意思杀球了

        • 家园 老兄的羽毛球水平不错啊

          当然了,人家还是客气的让我过了15分

          虽然是客气的,起码还是能打几个来回的,人家认为你的水平值15分。

          在业余圈子里,羽毛球和足球差别太大,不可同日而语。

          羽毛球对技术水平非常敏感,技术动作和步法,差个一档基本上就是遛鸟,差两档就要看人家的步行速度和愿不愿意弯腰。技术上差了,啥力量体力速度都不顶用,所以男的被女的遛鸟很正常。

          足球差个一档还能踢,小输和平局都有可能,差两档才是铁定输。而且足球对技术水平相对不敏感,速度、力量、意识都很重要,所以女的跟男的比,只能是职业跟业余的比,因为女的速度和力量差太远。

          九几年的时候,我所在单位队在广州参加过一次业余赛,八个队,记得有八一青年队(还是少年队?记不清了),其它队也都有专业退役球员,而我们队水平最牛B的是大学校队的,而且也就一两个,比赛打起来跟其它队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看那青年队的突入禁区,快得跟闪电式的,对手动作都来不及做。退役多年的吴育华客串左后卫,有一场我们那个校队的跟他对位,非憋着过他一次,一次也没成。我们都说这根本不是该我们参加的比赛,不过主办方对我们还是很客气,因为这是八支队里唯一一只科研所队,提升了整个杯赛的档次。

          如果比较业余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变化,现在羽毛球专业水平,比如国家队,比起七、八十年代变化不大,业余水平则大幅上升,但足球水平,不管是国家队还是业余,水平都下降明显。

          通宝推:菜根谭,
          • 家园 我的羽毛球狂热

            最近体育馆升级,羽毛球馆安装了空调,简直爽歪歪

            自打羽毛球馆开放,我已经连续打羽毛球7天,每天1个半小时,风雨无阻😁

            在教师俱乐部,学生俱乐部,野球俱乐部同时报名参打

            前两天打完还肌肉酸痛...

            现在已经不酸不涨,打算这个暑假就跟羽毛球干上了.....

            最近刚刚又入手了一把Yonex的双刃战拍.....

            水平不敢说高,热情绝对高

            最近几年跑也跑起来,跳也跳不起来....单打基本已经放弃,现在只打双打

            水准嘛,我们有个说法是,我们基本是大学校队守门员

            我和另一个水准差不多的老师组成的双打队伍,水准是这样的:

            我们比学校校队男双的替补稍弱一点;

            绝对打不过正选的男双

            可以比较轻松击败校队女双;

            对于校队第一混双,还是打不过,主要是校队第一男单是以前体校练过的,我们都接不住他的杀球

            所以我们和体育老师戏谑,我们的水准就是校队守门员,谁能击败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加入校队训练了。

        • 家园 业余半职业和职业间是个巨大的坎

          因为我们所说的职业(运动员),其实不是一般意义上靠这个吃饭的(比如业余队教练之类),而是最顶尖那部分人。

          这就好像谈论挣钱和巴菲特索罗斯比,当然比不过。其实前一段爆仓的那个比尔黄,换算成搞体育的大概最多也就是省队那一级别的。比尔黄一年能挣几个亿,河友一年炒股能挣到他百分之一吗?再换算回打球得分也就略等于送鸭蛋。

        • 家园 跟省队的退役队员打过

          羽毛球和乒乓球的都打过一次,车轮战都打不过。

          站旁边看的时候感觉人家都不用移动,就是喂球给你让“命令”你回球到他的位置。

        • 家园 看过一个民间高手和前国家队二线队员过招的视频

          人家用左手(惯用右手)倒置拿球拍柄击球,照样能够把落点控制得精确无比,最后给面子让业余高手得了一分。民间高手练球20年的信心已经被彻底打崩了。

          • 家园 这个是有点玄幻了

            换手有可能,

            倒置球拍???这又不是写小说

            网上有视频,业余高手李柯乐对VS田厚威...

            好歹也能得几分

            哈哈.....

            要是真的是业余高手,勉强还是能捞几分的,

            主要差距还是在童子功上,相持顶不住,稳定性不够

            • 家园 这个人还真是业余练了不少年羽毛球的

              当然高到哪里去我也不清楚,视频链接在这里:https://www.zhihu.com/people/yu-xin-qi-qi-19/answers

            • 家园 一点也不玄幻,

              1、你想干啥,人家很清楚。早早站好位把球拍摆好了等你,左手右手、倒置球拍又有什么关系?

              2、你怎么打别扭,人家也很清楚。能精确的把球送到你无法发力的位置。把你打出好球的可能性直接扼杀在萌芽之中。

              《蜘蛛侠》看过吧,专业的看业余的,就像看慢动作。

              专业和业余的差距,不在一个动作、而在整个体系。从步法到预判,人家都经过千锤百炼练成了本能,甚至连力量练习都是有针对性的。专业对阵业余,只需拿出其中的一个小部分就足够了。

              所以俺聊女排的时候,对有些“指出郎平错误”的河友说:不要用自己的业余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本身。这个不仅适用于体育运动,也适用于其他。所以俺在西河,从来不说自己不懂的东西。

              西河以前有个井底望天,刚开始俺也觉得这是个牛人。后来他写了一篇俺比较熟悉的领域的帖子,俺一看,什么玩意,不说内容,就连表达都是初中水平,俺手下一个文员都比他懂得多。

              现在,俺对所有懂王的帖子,直接无视。

              通宝推:破鱼,empire2007,
              • 家园 就是嘛,当政治家、领导一个国家也是专业工作,很多人不在意而已

                搞改革开放,把中国经济搞上去,也是专业工作,不是谁上来就搞得好的。

                否则,为什么1973年,毛主席要把邓小平再请回来? 还说“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

                有很多事情,人家就是行,你就是不行。不服不行。

              • 家园 看破非大牛

                的确非常不容易。

                不过恶搞一句名言。非大牛可以在某些时候在所有人面前装大牛,也可以在所有时候在某些人面前装大牛,但是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所有人面前装大牛。

                • 家园 借“大牛”交流心得体会

                  你们聊的话题,非常有意思。

                  我也来凑个趣吧。

                  本来想从体育领域阔展一下,聊聊学习拉小提琴。

                  后来觉得自己这个“三脚猫”的水平,许多事情还没有捉摸透呢。

                  就还是从河里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来扯犊子吧。

                  言多必失,都是自己的胡言乱语,望见谅。

                  我记得,自己是比较早就把大领导预判为第五代的候选人的。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从自己青年时代的涉政经历(小毛猴)时的观察和体验出发判断的。

                  这是有河泥可以为证的。

                  我的理由很简单:

                  他的个人经历,是领导干部专业化,职业化的磨练和提高的过程,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进入“第三梯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简述如下,为了加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也掺杂一些自己过去的“摸打滚爬”故事吧,这决不是“凡尔赛”搞攀比,而是摆事实讲道理。

                  1。无论如何,大领导在陕西插队的那个实际年份,是不能造假的。

                  如果经历过那个地区,那些那些个年头儿,“接地气”和能吃苦耐劳,应该是知青们的基本素质了。

                  大家千万不要瞧不起村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位置,领导那些个体生产特点的农民们,是需要孙悟空的百变百能的本领的。

                  可以去看看知青里占多大的比例,就知道了。

                  我记得自己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才涉及管理的。是有一次帮朋友写厂里的黒板报,发现稿源不足,我就随意地不打草稿地填了几块空白,被路过的书记兼厂长发现后,就被他扣住了。

                  在小厂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光是上面的文山会海就极难对付。

                  对于隔三差五的各类工作部署大会,他就让我这个“冒名顶替”者去应卯了,要认真笔录回来汇报。我也借此练就了一套速记和抓要点的基本功。

                  记得开始时还是我“汇报”后,厂领导自己再布置下去。后来他觉得多此一举,就叫我直接与需要落实的人“报告”了。

                  我发现下面的人也都忙得要死,根本就没有耐心听我一条一条地囖嗦。慢慢地也发现,其实大多都是些例行公事。真正需要重视和落实的,只不过是特定需要应付检查的几个项目而已,以后就化繁为简地“传达”了(有时还会给些建议或指点),发现还很受欢迎,也冀此学习处人处世,结圈交友。

                  实际上,客观规律有相通之处,是可以举一反三的,我就是这样开始自我的管理“启蒙”的。

                  后话是,领导发现我对各个部门的“花花肠子”都门儿挺清的,彼此的关系也挺铁的。特别是对付上面的要求,那些对策还挺有效的,就纳入自己的门下了。(他后来酒后吐真言,私下交心时,说早就听说我在私下议论他“布局下棋”了,而且评论得还挺准。而把我这个野马圈养起来,则是对我爱护的表现)

                  我后来被局里借调了,当听说老书记在几年后被别人设了局而落难时,确确实实地是感到惋惜和内疚的。

                  2。大领导是给军头儿实实在在地当过“秘书”的。

                  见过大世面,往往是能建立自信和权威的基础。而没有先天之优越条件的,后天则是要努力补课的。

                  说大领导不会写,不能说,是要看与什么人比的,这就像大家在讨论“专业与业余”之区别的话题一样,应该实事求是。

                  在他当时的位置上,听过的报告和看过的文件,本身就是最有价值和效用的活教材,更何况他本来就出于世家,自己也做过“文学青年”呢。

                  我个人对“大秘”的认识,是源于那个大工业局的“铁笔杆子”老师的,他把我借调后,曾经以哥儿们相待。

                  是他让我真正地见识了“官场精英”和明白了“天高地厚”,虽然自己后来坚持要转搞业务和技术了,

                  我曾经跟随他去上级机关报批和沟通,也起草过局里的报告和组织会议,也下过基层去树标兵和搞总结等。

                  特别是一次参加“工作组”的经历,让自己眼界大开和终生难忘。对那个“老大难”单位的诊断和动手术,接触到的历史档案和人事纠隔,是难以叙述的。我才理解和接受,没有“菩萨心肠和霹雳手段”,是无法快刀斩乱麻的。

                  我平心静气地分析了自己,当“知己知彼”后,就毅然决然地在余生的职场上,选择了搞技术专业的道路。

                  3。关于大领导在福建的从政经历。

                  众所周知,当时的厦门和福州,真正是险恶之地,也是各派争权夺利的最前线。他能不粘锅,全身而退,是不容易和不简单的。

                  而且,按照现在已知的信息,他在那里一没有拉党结派,二没有白混日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了些事情的。

                  特别的是,那次选举的挫折,也给他自己提了个醒儿,是非常有价值的直面“挫折”的磨练。

                  公正地说,我自己接触过的真正佩服的领导,都是历经过艰难的,有的是因为家庭出身,有的则是因为自己犯过错误。但是,“上下滚爬”和“百折不挠”才是他们个人最宝贵的财富。

                  实际上,“犯错后再吸取教训”常常是“干实事”的同义词。

                  只求谋功,惧怕试错,是混日子的表现。

                  补充几句,至于现在他主政后的功过是非,河里讨论已经不少了,争论当然也很多。我们身在海外的人,是不容易比身历其境者更客观和公正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通宝推:心有戚戚,宏寺,海底鼠拨土,strain2,何求,西门飘飘,大山猫,老惰,chuchong,小泽珍珠,踢细胞,聊无,山景城,empire2007,广宽,rentg,史文恭,审度,迷途笨狼,方恨少,大眼,唐家山,回车,领班军机,宝特勤,
                  • 家园 跑题了的补充

                    跑个题儿,聊些感触

                    看到河友们的反应,我就把自己原来写好的下半部分也发出来吧(我当时觉得,自己的结论有可能下得早了些,历史还在发展变化嘛,就割舍了):

                    “祖国现在的第五代领导的历史意义,会远远地大于现实意义。”

                    这是自己与那些担心会“届满政异,后继乏人”的朋友们的交流。

                    不过这个认识,完全是从自己个人的视角出发的。

                    我一直觉得:“五代领导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是现实的,更是历史性的”。

                    特别看到这次他在建党一百周年的讲话和全国人民的反应,更让自己确认了这个认识。

                    如果说在过去,有人会预测“中国还是有可能会换旗变色”的话。那时,中国人还是没有把握和底气来否认的这个危险的。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基本上确认:经过这些年的中国和美国的变化和对比,不管今后是那个人来接班,都不敢也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了。这才是现在最宝贵的贡献!

                    “修正主义的过去和资本主义的将来”,在东方这个大国,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民心和党心,开始进入穷途末路了。

                    我认为,这会是现任大领导的历史功绩。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你就能肯定他那些讲的都是真心话?”

                    我会回答:“出水才能见两腿泥嘛,看鸭子游水,光看上半身的话,不设好参照物,怎么能知道它下面划得多么欢呢?”

                    平心而论,从实际效果来看,五代说过的和做成的,都开始深入人心了,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多数人们的共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就像伟人指出过的那样:“情况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顺流者昌,逆流者亡”。

                    中国的老百姓,今天开始了自信自己的国家,自信自己的制度,自信自己的道路和前途。

                    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都关键,都实际!

                    这将是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这将是对历史的影响和贡献!

                    因为中国走回头路的大门,总算是被完全地堵上了。

                    这里,我也想补充地指出:

                    西方出现的问题,也并不仅仅是那些总统总理们的问题。川普的民意基础,就反应了不少美国国民的自我和短视。

                    其实,美国的重新崛起,也必将要依赖于民众的反省和觉悟,这是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的。

                    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这些海外华人都应该思索和面对的现实。

                    一家之见。

                    通宝推:心有戚戚,海底鼠拨土,大神盘古,秦波仁者,北上,和平共处,西门飘飘,老惰,chuchong,
                    • 家园 能不能按照兄台的判断发展,还需要且看且观察。

                      不过从今年建党庆典史诗的基调来看,还是突出了主席地位和思想的尊崇。开国大典一幕,最先响起的音乐是《东方红太阳升》。现场90后小年轻们跳起来舞起来的时候格外欢腾,仿佛注入了灵魂……主席思想传承还在。只希望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行。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基本上确认:经过这些年的中国和美国的变化和对比,不管今后是那个人来接班,都不敢也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了。这才是现在最宝贵的贡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