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郑州市宣布即刻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状态 -- 葡萄

共:💬231 🌺1804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或者,螺丝钉绵羊和砖,才是群众的常态 -- 补充帖

      主人翁才是需要不断培养强化的?

      很多年前,葡萄提到过分化,说中国已经没有革命的土壤。

      古时候的革命组织,大约来源于宗族之间的联合

      太祖瓦解宗族的封建自治之后,用工会来取代之

      工会被二共实际消灭后,单元的家族联合被西式家庭和少子化更加碎片化了

      碎片后的群众,没有外力就成了布朗运动?

      通宝推:辣椒,大井故事,
    • 家园 【注意】葡萄转发的这条消息被证实为谣言。

      如题

    • 家园 提醒,今年极端天气频繁

      后面汛期将至,有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城市中的河友,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河友。一旦出现类郑州这样的极端天气,及时关注 共同平台的预警信息。大家都注意安全。

      • 家园 极端天气与生态的关系

        息壤上有本书,说过这个水土保持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城市不是全部实施道路硬化的话,其地面和地底是具备蓄水的能力,最起码也会加大水流面积,变相的降低了水流速度;而且这么多的淡水就这么白白冲走也是一种浪费。现在的这种城市建设完全是西方式的城市建设,只从商业出发,没有系统的考虑人居环境,从这点来说,我们相比老祖宗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进步,反而是退步了。息壤上那个作者说,技术和科技只是提供一个工具,并不能改善社会,改善社会的的是社会关系和思想,我觉得他这个说法在相当程度上是正确的,也正是当前我们面对的许多的问题的注脚。西方式思考方式是线性的,而我们老祖宗的思想,往往会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考虑,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复杂问题往往涉及的元素非常多,这些元素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制约关系,他们中可能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主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达成一个平衡,这种平衡就是我们老祖宗追求的天人合一。在我看来,我们只有回归到这种思路上去,才有可能解决很多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像今天的中西医之争。

        • 家园 的确,现在的建筑浪费很多雨水

          以前老家的民居,有屋檐,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屋檐流到地上。到美国后,民居基本上没有以前所见的屋檐,都是一圈集水管道,最后直接到地下下水道不知道流哪里去了。结果是,雨水到不了地表,不但浪费水,还导致土壤干燥无法快速吸纳更多的雨水,城市里面这种状况就更容易导致排水不畅。

          • 家园 英国这边因为最近些年洪水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

            具体哪年不记得了, 反正就是最近10年的事情.

            因为太多雨水进入排水管道造成flood所以, 现在私人住宅的前后院不允许随便自己加patio或者铺driveway等不能吸收雨水的东西..

            必须要找当地council申请才行.

        • 家园 现在动辄千万人口的大城市

          郑州市区700万人。

          想达到老祖宗的天人合一的平衡?

          老祖宗见过北京上海深圳这种1500万人的大城市没有?管理过这种人口规模的大城市没有?

          10个人的集体和100个人的集体,1000个人的集体和10000人的集体,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几何级爆炸。

          就算吸取老祖宗的智慧,那也是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那个平衡,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平衡。

    • 家园 说说抗洪

      在淮河岸边长大的,16岁第一次用小推车修淮河大提,年年都为汛期担忧,去年我们小区紧张到1-2楼疏散撤离,今年如果再下大雨又要紧张了,但今年淮河下游的洪泽湖吸取了去年的教训提前泄了一部分库容,淮河流域应该能平稳度汛。

      郑州最让人纠心的就是地铁里那一车人,简直对洪水太无知了,进到小半车水时还不赶紧破窗自救,都在傻等着,万一外面人员再遇到情况进不来怎么办?

      以往抗洪其实都是在守堤护堤防止溃坝,但对于内涝则是无堤可守的,只能呆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洪水自行退去。在这种极端天气里不知外面哪来那么多人?有多重要的工作值得冒险?

      摆摆老黄历,说说古人如何防水。

      我们这地名里有称圩,有称庄的,圩在高处,就是挖一条河围绕村庄,河里岸有一圈1-2米高的坡堤,水上来时就加高堤,再用水车把雨水车外面去,凭此我们家侥幸躲过1954,1991年两次淮河大水;(现在我家还保存着一部完整的水车,老爸说涨水没电没油时还要用呢)。

      所谓的庄,又叫庄台,是低洼地的村落,聚土垒成5-10米的高台,人家住的高台之上,但高台上家家得备条船,水太大时再弃台逃生。

      再大的城市,四周一圈城墙,在地势低的一面建几个排水机关,称“月坝”,平时城市污水经过机关向外排,涨水时机关自动堵住防止洪水倒灌入城。这在卖了地皮就是政绩的流官制朝代没人会去干喽。

      通宝推:铁手,燕人,
      • 家园 北方人都没怎么见过水灾,没意识到会死人的

        北方山区会知道山洪和泥石流,见过暴雨,内涝到淹死人没见过。

        地铁进水时,大家肯定还没意识到会死人的,还在想等等就修好了,就回家吃饭了。

        抖音上大量的人在马路上被冲走,这是会死人的。其实他为啥非要冒险在马路激流中走呢?随便去路边哪个楼上避难都行啊,或者在单位过夜不就行了?北方人没有意识到这会死人的。

        不知道气候如何变化,北方的大城市水利肯定是不行了,这些年解决的都是缺水问题。

      • 家园 有点想当然了

        现在的城市规模根本不是你所说的那个年代能比的。

        四周一圈城墙的年代,城墙内住的人最多也就是5.60万,这还得是西安、北京、南京这种顶级城市规模,淮河中下游自古以来有超过20万人的城市(城墙以内)规模没有?现如今随随便便城市都是百万起步,没有可比性。

        至于你说的极端天气不知外面哪来那么多人?

        以往抗洪其实都是在守堤护堤防止溃坝,但对于内涝则是无堤可守的,只能呆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洪水自行退去。在这种极端天气里不知外面哪来那么多人?有多重要的工作值得冒险?

        我倒是可以说一下我自身经历。

        最近一周郑州都在下雨,每天都下。每天一阵一阵的。我也每天看天气预报,一看都是雨,最近几天预报都是暴雨。暴雨就暴雨呗,作为河南人,又不是没见过暴雨,上个月我从洛阳回来走郑少高速,路上就是暴雨,雨刷开到最大都刷不及。河南的暴雨,都是来的快去得快,撑死了半小时,就停了,或者变小雨了。

        大前天晚上就开始下,我昨天早上还去上班,没有明确的放假通知,谁能不去上班?不过雨不算特别大,我穿着雨衣走路去的,中原路秦岭路口积水到脚脖子上。中午12.30我打伞出门到万达广场买外卖(顺路自取),呆了40分钟,看着外面大雨如注,就没停过。秦岭路中原路积水已经到小腿了。下午我请了个假就没去上班。不过到了5.30,邻居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接一下他家孩子和孩子奶奶,他们在幼儿园回不来了。我打上伞出门,到了伊河路秦岭路,口,那的积水已经到我膝盖上了。据说秦岭路的海拔和二七塔塔尖一样。如果秦岭路的积水到了膝盖,二七塔那不知道什么样。即便如此,雨还是没停。

        见过暴雨,没见过会下这么久的暴雨。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您这个说的是对的

          我是五点半从写字楼下来,当时大家得到的消息是五号线后河卢站因帝湖暴涨关闭,公交系统已经全部关闭了。所以选择地铁五号线往东走。航海路当时地面积水已经淹半个车轮了。五号地铁过了康平路就临时停车,坚持到东站又开始临时停车,据说东站已经漏水了,开到金水东路临时停车半个小时,估计前方实在不行了。地铁工作人员赶紧动员乘客下车。出来以后只见金水东路和心怡路已经是一片汪洋,抛锚的车辆已经不少了。地铁工作人员一直在通知地铁停运了。大批的人员滞留在附近不知如何是好。我带了两个实习生还有箱子,想着订的酒店就在附近1公里不行就走吧。走到东风南路发现抛锚车辆更多,能看见酒店就是过不去,往前尝试走了一下水都到大腿了。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大家都对这种洪涝灾害带来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普通人缺乏认识,管理部门也缺乏认识。

            当然,这也无法苛责。人都是吃一堑长一智。

            这么大的雨,谁也没法提前预测,这个不能苛责。城市建设本身就只能预防20年30年一遇的大雨,这个也是在成本和风险之间折中的优选。这也无法苛责。

            但是,当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接着不停的下,下到中午,不但不停,还越来越大,这时候,我这个普通人也能意识到问题了。连着下15.6个小时的雨,还越下越大,这还需要气象部门精准预测么?就算当时停了,积水也足以造成史无前例的内涝了,何况,雨还越下越大,一点停的迹象都没有。我中午1点就在万达广场看着瓢泼大雨。这时候应该赶紧群发通知,让上班的尽量待在公司单位(别抬杠,当然是楼上),让居家一楼二楼的做好撤离准备,尤其是低洼区域。现在各种通信工具如此发达,做到这一点不难。对于普通人来说,趟着齐腰深的水走路、骑电动车、开车,就没意识到危险?

            作为普通人,城市内涝道路积水就算不深,危险也很多。一个是雨污收集井盖被冲开,但是在水面以下又看不到,一脚踩进去,任你水性再好也绝无生还可能;一个是各种电线杆通信杆路灯杆漏电,上个月暴雨上街区爷孙俩才遇难;一个是各种高空坠物;就不说雷击了。。但是,我看不少人对此都缺乏认识。尤其是外卖小哥,昨天很多外卖小哥还是坚持工作,据说平台有强制接单程序。玛德,万恶的资本家。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就算交学费吧。怕就怕好了伤疤忘了疼,下次还是没长进。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两个实习生还是女生,一人一个大箱子。

            先带着实习生退回到绿地新都会楼下,一楼商场早已经全部关闭了。外界不断传来消息,一会是帝湖小区车库全部淹没,一会是市领导全部去常庄水库了,说是水位超出可能会冲破大堤。酒店电话也打不通,后来才知道酒店电话信号没有了已经。最后等了一个多小时,遇见一个送货的金杯车,蹭人家的车才把实习生送到酒店。送完之后就往家走,亲身体会了一下到大腿的水,水里根本走不动只能往前驱动。好不容易趟到小区车库,发现小区物业很尽责,说是上午就开始垒沙袋了,地下车库还没有进水。互相问问才知道小区靠近熊耳河,水都排出去了。但是附近有两个地铁施工点据说水都进工地了。昨天下午去看看,才发现心怡路附近的水不是排熊耳河了,附近有个几十亩的大楼盘,挖了几十米的基坑,水都进那里去啦。

            通宝推: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