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说说我知道的关于包产到户的一个小故事 -- Swell

共:💬181 🌺785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政策上阻止人员流动

                不得转移。后来的形式大家都很熟悉,户口。

              • 家园 出生就决定一辈子了

                对于一个男的,他一辈子就要在这个生产队劳动,对于一个女的,她在嫁人的时候有一次改变生产队的机会。生产队既是一个人的工作单位,也是基层行政单位,农民办任何手续都要先经过大队。而城市里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往往是分开。所以生产队长管得比工厂领导宽得多。

                • 家园 人员自由流动至今未完全实现

                  社保(包含就医),学籍,还有其他许多的东西,还是没有全国统一。工伤工亡交通事故等赔偿,同命不同价好象最近取消了,居住证仍然存在,户籍仍然存在。

                  假日兄提到的出生决定一辈子,目前仍然存在,不过跟之前,已经是天渊之别,这个是巨大的进步。我跟假日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有点差异。请假日兄考虑一下生产状况,每逢乱转治,都会加强对人口流动的控制,无他,有利于社会整体生产的恢复,然是随着生产恢复,就会放松流动管控。也就是说,控制人员流动,并不总是恶政。建国初期对人员流动并不严厉,当时是导致一些问题,当时的社会经济,并没有能力支持大规模的盲流。同样的,改开的人员流动,也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产生的问题也很多。

                • 家园 不是太理解你的问题

                  你的意思是,生产队长,既是工作上的领导,又是生活上的领导?

                  而你希望至少有更换其中一个领导的自由?

                  城市里的情况好一点,但确实有些相似。

                  有一个词叫单位大院,就是说单位(工作的地方)和大院(住的地方)是在一起的。一个家庭如果是同一个单位的双职工,那么往往一家人加上老人小孩,都会在一个大院里居住生活。大院的最高领导当然也是单位领导。这种情况在城市其实很常见,我估计远远超过了一半。

                  不住在一起的,往往是两个夫妻在两个单位工作,那么他们的家会在一个大院,而夫妻会有一个人去城市里的另一个单位上班,像北京这种大城市这种情况会多一点。

                  前些年有城市规划方面的文章对目前大城市巨大的通勤负担做了反思,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城市里的人们居住地和工作地是截然分开的,造成上下班高峰期巨大的穿越城市的人流,而几十年前的单位大院,大部分的人的通勤就在大院之内,通勤负担小得多。

                  • 家园 最核心的是出生地决定一辈子

                    你说的大院在北方比较多,尤其国有大型企业比较多的地方,在南方就比较少。我相信全中国范围内远少于一半城市人口生活在大院。我大学同学总共60人,来自18个省市区,城市来的大约40个,大院子弟不超过5个。

                    当年生产队的问题是,你出生在这个生产队就要非常大概率一辈子在这个生产队生活劳动,女人出嫁是一辈子唯一改变的机会,而且出嫁也往往在附近的生产队,其他考大中专,招工和在部队提干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在城市里还有技校和各企业招工等机会可以选择人生道路。

                    • 家园 问题是,这跟生产队有什么关系呢?

                      当年生产队的问题是,你出生在这个生产队就要非常大概率一辈子在这个生产队生活劳动

                      农民是有地的,不管这地是在自己名下(集体化之前和包产到户之后),还是在集体(生产队),农民怎么带着自己的土地迁徙?这跟生产队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你说的实际上是农民脱离土地,向城市迁徙,向工业迁徙的问题?

                      那么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农民转向城市,转向工业化,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的或者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是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程度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而生产队决不会是障碍,既然农村劳动力富余、人多地少是普遍的现象,如果没有个人恩怨,任何公社、生产队都会希望自己的农民更多地被工业化吸纳,而留下的人均土地更多。

                      • 家园 政策事实上禁止农民流动,只能从事当地生产。故有一辈子之说。
                        • 家园 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农民外出的

                          但是工业化没有起来之前,农民的出路不多。

                          当时生产队的土地100多亩,人口200人,根本不够吃,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只要有人申请做手艺人脱产, 如木匠、泥水匠、篾匠、裁缝等,只要每年给生产队交几十块钱,一个月大约五六块钱,保留口粮指标就可以了。

                          如果是公社内部调动,也是一样,接收单位交这个钱,或者干脆户口迁走。 公社对于迁出户口无上欢迎。

                      • 家园 这都直接和生产队绑定了

                        农民脱离土地,向城市迁徙,向工业迁徙只是一方面。从这个生产大队向另外一个生产大队,从一个生产队向另一个生产队迁移都几乎不可能。然后从农业内一个分支向另一个分支迁移也不可能。而这些迁移或者说自由组合在承包后或原来的初级社和高级社都是可能的。

                        就以我老家原来的公社或乡为例子。该公社位于一个江中小岛,是几百年前泥沙冲积沉淀起来的,它由六个生产大队组成,在公社级别还有一个渔业队和一个农场,主要是养蚕。生产大队的任务就是在水田种植水稻,在旱地种植番薯,另外个别大队还成立了队办工厂,一般不超过十个半脱产工人。只有最下游的那个大队,由于冲积成型最晚,所以土地肥力不够,旱地居多,所以种植大量柑桔。

                        在承包前,上游几个大队的普通的农民就只有在生产队种水稻和番薯。在承包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在自己的大队转包粮田成为种粮大户,也可以自己弄条舢板去打鱼,也可以去买一两头奶牛干畜牧业,也可以在自己家里养蚕,也可以去下游那个村转包旱地种柑桔。 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也是不错的选择,80年代是我们那里农村造房高潮,木匠,泥瓦匠和石匠的老师头(温州话工头的意思)有很不错的收入。以上这些选择在公社时代要吗没有,要吗很受限制。

          • 家园 是,本是另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也提升一下:中国是否必须自残才能进入世界经济循环?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历史没有假设,无法重来,这几十年就是这么过来了。不自残,没机会实践了,自残,看着还行,但还没完全走通。

            但是的但是,请不要忽略了两个基本点和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是在两四的基础上进行,两四则为一服务,一和两四不割裂。张维为说过一个事:巴西总统问为什么好多事中国做得,巴西一做就死?张回答因为中国在朝鲜干翻了美国。刚才葡萄回我的贴子,把独立自主作为我国工业化的全部诉求,包括很多河友在内的国人,对解放战争,援朝援越,评价十分高,就是基于维护了我国独立自主,两弹一星为什么被铭记,就是为我国独立自主做了大贡献。独立自主也可以说是自由,做什么都是我们的自由。

            其实这个贴和那个包产到户贴,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了证明“改开”的正当性,否决前三十年的正当性。就是刨祖坟。

        • 家园 不是狗熊掰棒子吗

          猴子是摘香蕉。

          没人考虑过当时的价值观,也没人考虑过当时的配套制度。偷懒哪有那么容易。既被指责,又会扣分。除非有关系,还会被弄下去。只有整体水平上不去,地区发展受限,工分总额不行才有问题。但这也就等于生产力整体水平不行,不是单一要素可以解决的。我们这里,普通村镇和水乡差距就很大,不外乎是因为他们有额外的工分指标。也可以说是资源丰富,显得生产能力较高。

        • 家园 最后一段话说得不错

          同意。但是宣传嘛,要的就是能简单上头,不是要全面客观。改开后,无论是对人民公社还是国营工厂,宣传上都说大锅饭不好,工人农民没有积极性,养懒汉。农村我不敢说了解,但我知道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国营工厂,大多数工人都努力工作。用我爸妈的话说,那时候的人都“傻”。

          • 家园 我知道的怎么不太一样

            聊天粗略了解过两个厂。第一干活的时候还是认真的,但工时比规定的大概短半小时,会提前退。第二其中一个厂就是纯手工干活,效率远不如国外同期和后来引进生产线以后。第三普遍不如临时工能干,特别是年轻一些的工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