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周星驰与金庸的心灵之约-2004年电影《功夫》 -- 燕人

共:💬103 🌺16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就说《功夫》吧

                        对我这样普通观众来说,城寨三隐士的出场顺序,是按照功夫高低来的。因为如果功夫最高的先出场把坏人都打跑,功夫低于他的就无必要出场了。这种先后次序给观众的心理层层加码,使得观众的胃口越吊越高。看戏要看热闹么。

                        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哈哈。

                        • 家园 这样解释没错

                          但问题在于出场的时机。比如腿是看到火要下去才出场的,而且也没能力对付那么多人。拳则是斧头砍向自己才出场的,那时候腿已经被围困近乎绝路。而棍则是看到对方拿枪才出场的。如果没有枪,其实腿和拳就足以解决问题。

                          然后再看后面三人比武和天残地缺的说法,他们都是一流高手。但为什么还有这种差距?这可以从功夫的定位说起。这从三人比武,拳掉下去就看得出来,拳的下盘并不稳。从腿死得早也可以看得出来,腿的感觉不敏锐。而棍为什么出场晚了?或者换个形式,他为什么回来了?因为他想的多。

                          再据此判断三个人的情形,一方面可以说这是三个人武功高低导致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三个个人性格和武功局限导致的,和武功高低无关。这也可以从他们选择的工作上看出来。腿卖苦力靠背,拳把环当衣架,而棍擀面做餐饮。似乎也表示了对自己功夫的留恋。

                          也就是说,这里是身份-性格-武功-局限多合统一。这也是所谓乐趣,经得起琢磨。

                          最后,他们的功夫高低,并不是通过单打……而是群战体现出来的。腿如果感觉敏锐,天残是否能成功?要知道腿脚好意味着跑得快。拳如果不被地残先手,是否扛得住两人?棍的问题更简单,通过枪尖可以对抗天蚕地缺的许多把刀,这是不是说,金属变多可以解决问题?(如金属棍、戟、两刃刀之类兵器。)再有,如果一对一,如何分出高低?

                          最后为什么他换成枪了?因为棍法就是枪法。这是常识。

                          • 家园 佩服佩服

                            想得多啊。我就看热闹了。

                            最后一个可以抄书。那个油炸鬼的功夫是五郎八卦棍。五郎即杨五郎。这个棍法本是杨家枪出身的。

                            • 家园 这种安排是需要功力的

                              不只渐进这么简单。可以随便想下掉个顺序,还能否表现出人物和武功对应的行为风格?棍怕老郎,从实际效果看,他也是三人中最成熟的那一个,不被逼到绝路绝不出手。比如他面对敌人还说得出恭维的话,后面对方甚至放开他了。而拳只会去躲,被人追杀。他也是责任感最强的一个,不仅回来了,还告诫包租公婆必须学会面对。如果他不回来,包租公婆会不会任由拳被天残地缺打死?

                              然后说棍。脱枪成拳。拳法、棍法,都由枪法演变而来。至少拳理如此。当然实际用起来有一定差距。维持长棍传统的,和枪差距不大,主攻下三路。中短棍,显然不再利用这种物理性质,有更多“非枪”的成分。

                              这里是说,棍到枪有个天然的过渡。不然一开始就砸掉棍头,变成枪不就得了?但那样必然意味着严重伤亡,他的性格是不会这样选择的。这也可以从他攻击的部位看出来。相比之下,腿的攻击就非常直接,只是受限于人多。(这样,即是典故,也是过渡。非常自然。)

                              看起来是讲究,但这却是成熟作品的常识。你看不出来,总有人看得出来。就像国内那些作品,用便宜的道具和特效,用看得过去的武打不就行了?但也就无法给你留下任何印象,让人觉得很假。

                              其实从意向或者说视觉发展也是如此。一个东西的真实,不仅仅是靠远观给人的感觉,更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细节,只要你想的话。

                              不过,这种高度统一只适合这种功夫片。其他电影人物言行和真实的行为方式往往是分裂的。也就体现出角色的魅力(内心冲突)所在。

                              说个题外的,其实如果不是和你说,我也不会这么分析。前面说过,自己的记忆其实是那种前分析状态。人的感觉是敏锐的,不需要分析也可以留下真假的印象。然后据此出发。

                              通宝推:落木千山,燕人,
                              • 家园 补充图片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打击部位

                                腿,头和胸口为主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拳,头和胸口为主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枪,肩颈为主,腿其次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我们再看看枪的状况

                                点看全图

                                历史上的枪头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上面提及的两刃刀,全名三尖两刃刀,二郎神的兵器。来自《师父》。

                                点看全图

                                棍砸掉头部,变成枪。来自《箭士柳白猿》

                                点看全图

                                报告一下图片状况,1920x1080,jpg,<200k,上传毫无问题。

                                发现之前文字描述过多,不管什么帖子,还是配图方便……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中间片段

      此三人功底极硬,董志华京剧出身,赵志凌洪拳高手,释行宇少林学武。但画面效果,更多还是袁和平的功劳。

      袁和平的动作风格是,生动写实,理法清晰,速度适中,内容明了。至少他的动作戏,你不会觉得看不懂。

      这个片段最出彩的地方是脚。不是一跃而起那段,而是董志华打人时的腰身、步法。再看看现在荧幕上的棍……简直是在开玩笑。

      不过,“金庸式”是怎么看出来的?感觉差距很大。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对,当时这段我也惊叹,印象深刻

        但是毫不金庸式,反而更接近古龙。金庸小说有基本的审美底线,包租公婆那种级别的高手,不会如此猥琐。

        其实古龙也没有这种,高手自有高手的气派。这也是我看不惯《功夫》的地方,主角的成长太过牵强,对情节是破坏作用。

        • 家园 猥琐是港片传统。

          因为烟火气、小人物多,所以更接近古龙。但武功是金庸式的,实打实。

          中间有红绿灯里疗毒的情境,觉得不至于太突兀。不过也因此更不明白他功夫哪来的了。真的就是两毛钱一本的秘笈里来的吗?

          • 家园 就是那本两毛钱的"密笈"

            《功夫》就是一个童话,密笈、棒棒糖都是。阿星做了一个梦,当他完全相信密笈的时候,密笈就成真了;当他一门心思想加入斧头帮时,火云邪神就出关了;当他皤然悔悟时,如来就降世了。

            耶酥说:"只要你信!"

      • 家园 你说这些

        观众怎会知道。看着好看够了。

        金庸小说的人物出场循序。越后越强。

        • 家园 观众会觉得假,只是不知道假在哪里。

          有些不仅假,还会晕。

          至于情节,我觉得那些都是武侠小说的定式,非他独有。甚至可以说漫画、动画乃至游戏中的渐进,都是武打电影里来的。比如李小龙的奥义塔。当然后面要是弱也就没什么可看的了。又不是剑走偏锋的,用机会打败敌人。从这点看倒是很金庸。

          而毒性,金庸在武侠里面毒性算少,否则也没毒人的机会了。其中,女性形象最毒,道家次之,历史末之。历史可以说没人较真,道家可以说不够注意,但那些偏执近乎疯狂的女性形象,危害极大。不过和现在作品相比,已经算是很好。

          • 家园 我作为观众没觉得假啊

            我又不会功夫😁

            《功夫》的海内外票房说明它毒害了不老少的人啊😄。

            • 家园 没说功夫假

              看上下文,说的是现在荧幕上那些耍棍(枪)的。不过近两年镜头游戏化,不仔细看,不容易看出来问题在哪,最多觉得累。一累,就证明这个动作导演是失败的。

              《功夫》没什么毒的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