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和老农民谈包产到户和生产队时期的粮食产量 -- 天马行空

共:💬68 🌺460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的这个"当然",气势如虹,很有点上帝视角。

          这是一辈子要干两辈子的事情,当然苦、当然累,当然吃不饱了

          不知道哪届中央,发过文件说农民当然吃不饱?

          程子华回忆过:1927年,他还是基层干部,在海陆丰听中央领导彭湃讲话----"我们的孩子现在吃红薯,肚子大(浮肿)屁股小。将来革命成功了,孩子们吃大米,屁股大肚子小"。

          领导的幽默,程子华记了几十年。

          几十年后,程子华自己当领导了,到海陆丰视察,这里的孩子还是吃红薯。

          想起彭湃当年的话,他挺内疚的,很有失败感。

          他没有"当然",也没有像网友一样列举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他的觉悟,比您真的差远了。

        • 家园 修田是这情况,路不一定

          我们那里承包后挑河弄了一两次,打塘(修堤坝)弄了一两次,绝大部分冬天没有派活。这次数不多的挑河打塘里,可以出工,也可以交钱,我爸爸力气小,主业是个体医生,所以都交钱了。

          但是我们那边承包后路越来越好。刚承包的时候,村里的路几乎都是泥路,村之间是机耕路。我小学期间(81-86),我们村几乎所有路都改成水泥路。我初中开始的时候村间路还是机耕路,骑车去中学非常颠簸,初三89年的时候也铺了水泥路。我可以确认,村里修水泥路都是村民筹款和华侨捐款,至于乡里在修村间路时是否出了一部分钱不确定。

          另外我们那里85年左右通了电,所以线路都是国家出的。但是各村都自己安了路灯,安装费和电费都是各村自己出的。

          还有我们那里是小岛,出门靠渡船。所有渡船都是私人运营,大概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从木船换成了铁船。其他交通工具在岛内没有,除了人力三轮车。

          我们那里一直到98年通桥前没有自来水,吃水靠井水和池塘,所以这方面承包前后完全没变。

          通宝推:达雅,
          • 家园 如果谁能出钱代替交农活

            估计绝大多数生产队都愿意社员出钱,毕竟,生产队更却的是钱,而不是劳动力。如果有了钱,即使本生产队劳动力不足,也可以轻易从外生产队请到劳动力。

            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出现花钱买工分土政策的主要原因。

            生产队真正讨厌的是那些整天找借口出去乱逛,也没钱买工分的人。这些人往往正是壮年应该是主要劳动力,他们自己出外面揽工赚钱进腰包,要队里帮交公粮,家人也还在队里,有些生产队会威胁不给整家人的工分口粮,但别人也有对策,一般就是家人和这逛鬼来个假分家,脱离关系。

          • 家园 请问田间路和水渠呢?
      • 家园 这个其实就是监管的费用

        修路修水利指标明确,监管的成本低。

        田间生产周期长,不可控的因素多,监管的成本就高多了。

        分田到户其实就是政府把监管的成本给省下来了,让农民自己管自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