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瞎扯一些乱七八糟的 -- 审度

共:💬330 🌺1130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村村之间没有纠纷很少见的

        宗族在广东还是比较牛的。唉。

      • 家园 接上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人生是衣食住行性,生育是维持这个正循环的工具。不同于动物本能的配生殖,人能够有意识的去控制生育,让生育成为维护自身衣食住行性的工具,成为争夺资源的工具。一旦生育对获取资源造成不利,人类就会想办法不去生育。这个理念包括个人和群体。

        随着资本垄断程度越来越高,普通人通过培养下一代获益的预期负增长,生殖消耗的资源正增长,生育的意愿自然就是负增长。这个才是生育问题的根源。特别对于新生市民,就是没根基的浮萍,一场病,一次车祸,一次失业,一次口角斗殴,一次上当受骗,一次失败的婚姻,可能世界就变了。他们怎么会,怎么敢转易结婚生娃?中兴那个35岁被辞跳楼的,跳的不是因为穷困,而是世界塌了。

        解决生育问题,必须从根子上解决生育成本和生育收益问题。解决不了,就是解决不了。

        这里顺带说一下发钱发房子为什么是邪道,单纯从生育问题看:一个在概定生产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发钱发房子需要消耗更多的公共资源,这些公共资源只能全社会抽取,这样的话恶化了社会整体生育环境,导致整体生育意愿进一步下滑。二个依赖公共补贴生育,并不能保障生育者生活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F河友,也不止F河友吧,举的欧美吃生育补贴的例子,基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也许会比原来的非洲好,但在当地社会是底层的。这个对我国壮志雄心进入城市的新青年,没有吸引力。三目前的社会架构下,发钱增强了资本的收税能力,更进一步加强了普通人不生育的意念。三和一殊途同归。

    • 家园 瞎扯八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缘自何来?当初工农舍命跟着搞革命,舍命跟着干建设。一朝全卖了,贱卖。

      都要还的。帐是赖不掉。

      • 家园 这么说不全对

        革命时的承诺是打土豪分田地,后来就给农民分了地,兑现了承诺。

        似乎没给工人做过什么承诺,只是一句很空泛的“劳动最光荣”。

        至于算不算背叛,我觉得不算,因为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并没有严格标准。

        竹席要做的是坐实“社会主义”四个打字,要害是破除私有制法权(这是犹大佬为了获得统治地位而发明和宣扬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资产阶级法权),建立公有制法权,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体系。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次大变法,一次从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大洗礼、大革新,可惜没能持续下去。

        没办法,人类社会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要一下子割断历史,割断旧意识形态,太难太难了。

        这个过程反反复复的。现在国人真正认识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法权,正在觉悟。

        • 家园 建设一个没有圧迫的新社会

          打土豪分田地是手段。

          宪法白纸黑字写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 家园 面对历史的无奈

            就像人吃烧饼,不吃够前九个烧饼,最后一个烧饼就吃不饱。

            人只会在实践中产生认识。对于资本主义,不亲自实践,就不可能有准确全面的认识,就无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于资本主义,如果绝大多数国民没有经历过、不知其味,那么仅靠少数眼光超前的精英—比如毛泽东—的强力推动去建立社会主义,即使勉强建立,也是缺乏意识基础的海市蜃楼,一遇风吹雨打即崩塌。

            要建立社会主义,只有等绝大多数中国人尝过了资本主义的苦味,苦到哭爹骂娘的时候,才有成功的可能,才能着手实施,

            目前处于设么阶段呢?中国搞了那么多年“特色”,绝大多数人对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慢慢有了自发觉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阶级力量的转换,自发觉醒会变成自觉觉悟,觉悟变成思潮,一种急迫要求实行社会主义的思潮。届时就会有第二波共产主义运动。这第二波共产主义运动,比第一波更成熟,更有成效,大概率会彻底取代资本主义体系。

    • 家园 瞎扯七之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有个作风,赚100给人99也干,如果没那个人我赚不了的话。给了99我还有1块,不给99我连一块都没有。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嘛。马死落地行,不行怎么样?坐在死马上等么?

      毕业第一个单位是一家集体企业,承包了的,感觉怎么怎么那么黑。三年后转到一个私企,感觉之前那个都不是事。旷工摸鱼,吃回扣,吃差价,卖单,抢单,走单,小圈子,排外,贪污浪费。老板怎么那么蠢?后来是想明白了,老板门清着呢,能带来利益的,假装不知道,一旦没有足够利益,哼哼哼。

      swell河友谈油气资源那个贴,我们会发现,相当多的资源主人,在资源开发获利的比例少得可怜,为啥?不割肉连这可怜的收益也没有,守着金饭碗饿死。与其饿死不如把金饭碗换两条蕃薯,起码有得吃。

      上面这些,本来是想引申到“改开”的一些问题的。现在改谈疫情吧。感情民心政治的因素说过了,我这次从物质的角度谈。

      大家知道去年越南疫情,有个措施是工厂工人封闭在厂区维持生产,但是很快出现大面积工人逃离。为嘛?跟带毒者封在一个空间,这是强制喂毒。大家也知道疫情导致美国货运滞留,美国零售商甚至从中国空运货物应急。为啥?解释有两个原因:因疫病上班人手不足和因不上班也有得吃所以干活意愿不足。无论如何,人生病,肯定拿影响生产经营,这是事情,照理没人反对吧?哪怕只是感冒罢了。

      工农业生产和特流运输,跟金融债券商业还同。金债商可以界不出房处理好六案方面的东西,土调生产和物流运费不同,这些都需要人的交流和集中,要体力劳动。交流集中意味着传染风险增加,要体力劳动意味着疾病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不可忽视。一个实体企业如果长期有一定比例,比如5%的员工不能正常工作,生产运营是基本上难以正常进行的。

      我国比不上欧美,他们通过一次金融操作可能就能轻松拿到中国一个龙头企业,轻松抢得大量的财富,他们不用做都有得吃。中国不行,中国就一个苦哈哈扛活的,扛不了活就没饭吃。所以中国必须保生产,必须不能丈面积生病。

      怎么样防疫?这是技术问题,随着情况完善。但是不能不抗疫,不能躺平。中国就一扛活的,不能跟人土主老财比不用干活也酒肉臭。只能抗疫的得利不低于躺平,经济上就是正收益。相对而言抗疫花费了多少,那都不是事,能保证生产生活才是事。

      至于国外全开孤立中国,这个更不是事,没疫情时他们都需要中国的物质生产能力,有病了他们反倒长能耐了?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是必须的。我们也看到,各种方案措施在疫情中不断完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争取最后的胜利。

      通宝推:天马行空,月之回忆,漂漂2号,桥上,
      • 家园 加点私货

        身边有几个乡贤,是真的贤,出钱出力架桥修路搞建设捐资助学扶助孤寡,带乡人创业致富那种协会仲裁主持公道。有党员非党员,有公务员非公务员,有企业主有打工仔。但是,“乡愿德之贼”用在他们身上绝对是不会错的。这些人呀,拥护共产党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干人事,否则,反党反政府的也是这些人带头。同样的,村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也是有前提的,也是共产党的政府得干人事,干人事就出钱出人支持,不干人事轻则阳奉阴违,重则冲击打砸。建国以来我们村犯事也不是一次半次了,最严重一次被抓了差不多三十人。

        很多人真当民心民意是任玩弄的。民心这个东西,说好听的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说难听的是你别骗我,骗我就揙你。我为嘛说中共普及教育是第一功德?有了学问,不做牛和羊呀。中国人一向很凶悍,只是以前没有书读,没有马克思毛主席。

        另,贼不走空河友说到炸海珠桥。海珠桥是李及兰炸的。李及兰的侄子李谨彪攻打过我们村有四五次,最后趁圩日村民赶集偷袭成功,当场就有三十多人从圩场跑去投北江支队。其时李谨彪在叶圩祠堂前广场指挥,祠堂内就有两条枪一直指着他,是被堵在村的两个青壮随时准备鱼死网破。

        通宝推:脊梁硬,
        • 家园 我也加塞一点私货

          看到这话

          民心这个东西,说好听的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说难听的是你别骗我,骗我就揙你。

          再次证明了我提过的一个经济学公理:每个人都会在局限条件下争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看到这话,我又觉得很困惑:

          我为嘛说中共普及教育是第一功德?有了学问,不做牛和羊呀。

          既然如此,为啥我们还是能看到大部分人依然在被剥削?最奇怪的是,“有房有车,有酒有肉”的人还越来越多,然后GDP一直攀升到世界第二,估计排第一也不会等很久。

          我的问题是,这么多年的阶级斗争教育,就这结果?

          • 家园 在局限条件下争取最大的利益之疑问

            个体是如何知道这个利益是最大利益的呢?

            有及时行乐,也有头悬梁锥刺股,有为国家利益而死,也有为家族利益而死,也有抛夫弃子,可见计算的范围不同,计算最大利益的时间不同,结论可能完全相反。

            经济学公理,说实话就是厕所里的纸,专门和asshole打交道,然后包裹着最肮脏的东西流到下水道,度过自己清白诞生,死于黑暗的一生。

            • 家园 每个人的局限条件不同,是常识了

              当然是需要调查才知道的。

              至于你说的这个问题:

              个体是如何知道这个利益是最大利益的呢?

              经济学里面,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人用博弈论,有的人用信息费用来处理。

              我个人喜欢用信息费用来处理,这个比较容易量度。所谓不知道某个利益是否最大利益,意味着信息费用高昂,该个体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准确得知,而这个代价不一定值得。

              而在局限条件下争取最大利益是个公理了,跟欧式几何的五个公理是一回事,任何人不服,都可以不用,另起炉灶也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