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来自吉林的抗疫见闻 -- Swell

共:💬211 🌺1493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来自吉林的抗疫见闻 -- 有补充

    兜兜转转终于又一次轮到了我的家乡。这次主要是吉林省,吉林省主要是吉林市,我的家乡。

    小道消息永远比官方的快,官方的准。新闻上的“不要恐慌”基本上就是“大家快去抢”的意思。价格翻番,翻几倍差不多是基本操作,见怪不怪。我妈抢了3颗大白菜,花了40元,听说后来马上涨到一颗70元,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牛肉也差不多又翻了一倍。也买到了几斤。最明智的是在要封没封的那两天,她决定去医院彻底看看红眼病。自己在家上药上了半天也不好。结果去医院:门口要网上预约(好几个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就被挡下了),上去主要是各种测covid花了几个小时,看到医生之后开了药,药店已经贴上封条了,店员从窗口里把药给她递过去的。她自己也说好险啊。是啊,红眼病算大病吗?但是要是脱一个月不看那也不好说。

    后来发现也不需要怎么抢。网上有卖菜的,下单之后可以放到小区栅栏门口,隔着栅栏可以拿进来。在小区里也可以下楼走走,没人管。

    另外很多人班还是要上的。吉化的工人直接就封在厂子里,继续生产,上班。 公务员上班,超市上班。所以所谓的居家封城基本上就是鉴定一下谁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真正居家的就是我妈这种退休人员。

    做小买卖的算是彻底凉了。其实我家的亲戚做小买卖的去年就彻底退出了。不封也做不下去了。转行当保姆的当保姆,送外卖的送外卖。至少每月是在挣钱而不用担心赔钱。去年还是前年吉林小封了一下的时候我的朋友圈里还是一片加油之声。现在都很诚实的写着“累”,"愁"。

    上海估计还有钱,吉林肯定是没了。各种新闻都不掩饰的写着“急需志愿者”。要是肯出钱,愿意志愿的估计有的是。 为什么漏洞多,因为人少,在马路上抓抓就完了,深入小区是做不到的。 试剂也不到位,一大堆初筛阳性,因为用廉价的PCR测的。 其实有钱直接核酸不就完了。连检测的钱都要省一省,其他的就不用说了。

    我看有一个贴子还在批判张文宏,批判共存。就不参与论战了。但是我认为:什么政策,做不到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完全是依赖惯性,早晚是要出事的。最反感的就是撤几个官。看着解气了,其实不过是替罪羊找到了。别人不说了,吉林市的市长其实算是一点点干起来的,在市里口碑是不错的。 你把他开了,除了让基层层层加码,也就没有别的用处了。 最后,共存不共存,人的努力最多占一半,病毒是主力。

    通宝推:AleaJactaEst,llama,方恨少,龙牡,假日归客,笑看风雨,本嘉明,学菩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认为应该怎么做 -- 补充帖

    就不发牢骚,谈谈我的想法。

    1. 不要搞华而不实的封城,代价太大;

    2. 一个城市出了问题,这个城市不要和外边流动(现在已经做到了,想流动也流动不了)。这样还是可以避免全国大流行;

    3. 口罩什么的也别放松了,一直带着吧。我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 真有事防个90%,比疫苗都好使;没事也没害处。流感什么的也顺手防了。 在美国什么措施都没有,多少华人一直戴口罩也没事(包括我自己);

    4. 对待官员,医生也要实事求是。一味的讲奉献,打鸡血将来是要有后遗症的。 官员就是如果照着上级的精神办了,出了事也不要一刀切撤职。我倒不是对他们有什么感情,但是撤了之后下面一是层层加码,二是不干别的就防疫。政府还是要维持正常职能的。 医生也是人,加班应该给钱,或者允许正常休息。我的很多同学朋友,也都4,50岁了。跟着几个晚上,速效救心丸都吃光了。你把他们都熬倒了,更没人了。

    5. 钱还是要想办法的。地方政府没钱,要么继续发债,要么支付转移。出口这波红利不是谁都能吃得到的。东北这些地方反倒是被能源,原材料涨价伤的够呛。

    通宝推:宏寺,朴石,学菩提,
    • 家园 (V)说说我朋友圈里的上海

      好多朋友都是父母在吉林,自己家在上海。于是完美的参与了今年的上下半场。上半场为自己的父母担惊受怕,有没有饭吃啊,有没有药啊?下半场反过来,父母问:你们有没有饭吃啊,身体怎么样啊?

      上海在他们口中啥样?差不多一人一个样。有吃的很充足的,有捉襟见肘开始减肥的,有没肉的只能吃菜的。有全职志愿者的,还有外地希望找机会去上海当志愿者的,也有痛骂志愿者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啥样。看起来应该不是很统一 。

      有个哥们说的挺好:说一开始上海就要求党员下沉社区,下沉的好的地方一般都没事,差的就乱一些。但是很多地方根本就没啥基层组织,也没地方下沉就麻烦了。他是混外企过去常年驻外的,看起来说的是真的。

      很神奇的是我们班的微信居然有人被盗号了。被盗号的哥们就和很多人一样,过去没事就转发个“快收藏...”,“惊叹...” 那些所谓公众号文章。最近也发,稍微多一点。也没人在意,我怀疑也没人真去看。结果有一天他跳出来说:这些不是我发的。啥,还有人替你发帖不成?欠你的啊。

      大家点进去一看,差不多就是一些关于上海防疫的黑料。但是写的挺好,不会让你感觉是那种故意抹黑的文章。他交际广,群太多。他自己也不怎么看,结果据说"他"就在每个群隔三岔五发两个这东西。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如果真是有意识抹黑,不得不说这工作做的还真是细致啊。 过去我是不信什么1450的,现在有点动摇了。

    • 家园 写点好消息吧(IV)

      想着也别光报忧不报喜,那也是不客观。

      最近好像有了极大的改善。应该和社会面完成清零,领导有时间回来照顾民生有关。买菜不成问题了,起码在我家附近不成问题了。现在每个楼栋指派一个志愿者,每栋楼都有固定的超市用来供应菜。菜价应声下来了。很多人吵着要囤到地老天荒的放开买两天就消停了,毕竟一是要花钱,二是菜也会坏的。

      物价也随之降下来了。当然还是要比疫情之前贵不少,但是这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而不是成倍的涨。比如鸡蛋由4块钱涨到6块钱,猪肉差不多由12块涨到15块。这个还是可以接受的。

      据说这和调整了白痴政策有关,过去送菜卡车送一次关14天,谁也不敢来了。现在把物流开放了,物资有的是。本来就是如此吗?东北什么时候缺过粮食呢?

      人性也是不变的。关着关着都关出优越感了。听说长春和上海比我们还惨,还有些沾沾自喜。是的,差不怕,只要不是最差的就好。

      现在听说解封日期调整到4月28日了。要是两个月前这么说大家得骂上天,现在都纷纷感觉赚了。确实如河友所说,要想开一个天窗,你得先说要把房顶拆了。

      我现在就真心诚意的祈祷,我们吉林市真的不能再来一次了。 现在是有后遗症,有就有吧,谁没有呢。再来就不是后遗症了,就是立竿见影了。

      通宝推:朴石,方恨少,
    • 家园 再续一下吧(III)

      今天正式“静态管理”一个月了。一开始5天,然后三天,又是两个5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这么继续关吧。

      看着好像出政策了,吉林长春两地务工农民允许这周返乡,恢复公路运输,为春耕做准备。这基本上就是事实上对广大农村,乡镇,县城解封了。像我所说,你是不能耽误4月15号春耕的。 但就是这样,我看今年农业也不乐观这个后面再说。

      我妈给我看了一个微信里传的一份据说是市委的文件,给的日期是5月10号。大概就是要封两个月。 估计这就是最后日期吧。把那些相信封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都坑苦了。很多人都信誓旦旦的,这次解封了一定要在家里买个冰柜,买100斤肉长期存着,包括我妈在内。 她还是有智慧的。刚开始抢的时候,大家嫌肉贵,她抢。现在家里存货都没了,肉又不好抢了,她还有很多。她自己吃的少,给楼上邻居家的小孙子送了点酱牛肉,人家感激的不得了。她自己也说,这点东西平时哪有人看得上眼啊?

      关的一个个火气都很大,微信群一律成了吵架群。每天一睁眼睛就开始打。封城不封城,有没有菜,总之任何一个话题都能打翻天。比河里那点论战狠多了。 有人又嫌买菜有志愿者进进出出还是有风险,建议大家米饭拌酱油吃到解封。这言论给她吓了够呛。还好没成气候。

      她也有麻烦,这几年学会微信购物,微信里有点钱。但是老人都不放心钱在网上,于是她每次都是到柜台办理微信转账业务。这一个月钱花的也有点见底了。存款是有,但是没法出去办。好在亲戚多,转了一些过去。说实话,比我岳父岳母强多了。他们完全不会用微信购物,微信上也没钱。正劝他们趁着还没事赶紧把这些东西弄好。要是没微信真的是要出人命的。

      她们小区也有一个骚操作。某单元一家五口,丈夫妻子阳性,弄去隔离了。两位老人加孩子当时阴性,居家。整个楼栋算是有阳性,封了多少周。结果过了两周,老人和孩子也阳性了,再拉走。这个楼栋相当于白关了两周。大家都要气炸了,但是却去网暴这家人。跟人家也没关系啊,政府不拉走也不能自己去啊。 还有对一些老式居民楼采取把门洞焊死的操作,人家不干了,不停的给市委打电话,要是有火灾是想把我们都烧死吗?听说又把门给撬开了。

      现在微信朋友圈大家都在准备了。不管在哪的,家里都开始屯东西了。除此之外,看来也干不了别的。

      最后说说为什么农业会有问题呢。这和这几年吉林农业的一些微观变化有关。吉林这几年的农业真应该好好感谢发达省份的支持,特别是广东省。为什么这么说呢?不是用工荒嘛,大家还在抱怨的时候,广东的干部已经开始行动了。工作就是扎实,直接深入乡村做工作。特别是过去这5年,我所知道的是很多农村亲戚往往是不光儿子,连老头子(50多岁)都一起去打工。甚至一家都过去的。和打工相比,农业那点钱有点看不上了,但是又不想丢。于是催生了很多花钱雇人,甚至雇一些公司的行为。差不多算是现代化农业的萌芽吧。 据说现在极端的有从头到尾都不回来,都找别人干的事情。很多时候算下来,其实挣不多少钱,但是好处就是地还在,为将来留个后路。 所以这么一隔离,很大可能是很多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干脆就不回来了。毕竟打工比农业收入高太多。而会不会影响雇人种地,恐怕不乐观。

      通宝推:方恨少,普鲁托,
    • 家园 见识到流出的婴幼儿隔离视频和上海疾控中心22:46秒录音

      好像现在基层有摆烂,不想打的苗头。

      原来以为只有中国男足有勇气,明明知道习大大喜欢足球,还敢大过年的时候输。

    • 家园 很多人真的认为政府的意志就是自己的意志,就应该按照政府说的来

      对这种人来说,反对政府的意志就是反对他的意志,反对他依赖的控制体系就是反对他的生命。

      他们也不是什么真正的防疫爱好者,他们现在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只不过是因为,现在政府要清零而已。

      所以,你和他们有什么好争辩的呢?

      我说的是胡锡进。

    • 家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带口罩,少聚集活动,保持社交距离基本克死O记病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