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有没有生物或医学专业的,对这个这么看 -- 歌未竟

共:💬30 🌺164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有没有生物或医学专业的,对这个这么看 -- 有补充

    今天怎么也睡不着,看到一则朋友圈的“旧闻”。平时朋友圈只看熟人照片,很少挨个看大家转发的文章,应该是几天以前的了。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有哪些教训?对于上海疫情防控有何启示?

    公众号用中文解释了文章后,有和作者的问答。前面要点如下引文。注意后文提到,所有死亡儿童都有严重的其他疾病。

    香港最新一波疫情的六个教训:

    1 BA.2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与过往人们所认知的新冠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就是传染性很强而致病性很弱;

    2 疫情中大批未接种疫苗、未完成疫苗接种或者疫苗接种效果不佳的老人不幸死亡;

    3 BA.2感染儿童相对多见,但其致病性在儿童中并没有增强;

    4 快速抗原检测在发现感染者及保护工作场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香港的医疗系统在这一波疫情中受到严重冲击但并未崩溃也不应崩溃;

    6 居家抗疫在抗击第五波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论文的原文如下。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fifth wave of COVID-19 in Hong Kong in early 2022

    公众号文章后面还有另外两个链接,应该是两种相反的意见表达。我还没看,有时间的可以比较一下。岁数大了就是这样,睡不着吧,一看严肃的东西就又困了。

    还有一个对两个对立观点的评论:

    也谈上海防疫:张作风和王立铭教授未涉及的问题 |商周专栏

    希望有懂行的评论一下他们的意见,谁说的更有理。不过我的感觉,河里气氛似乎会对身在国外的人士意见本能排斥。

    通宝推:铁狮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两个主要感受 -- 补充帖

    1 香港疫情严重性,在文中提到的和媒体特别是大陆媒体报道的差距较大,回复网友也有同感。在采访中[URL= http://www.news.cn/gangao/2022-03/10/c_1128458886.htm] 每人多走一步,情况就会改善——专访香港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陞[/URL]香港官方回避了icu问题。我推测应该是情况不好。人在香港的网友可以现身说法一下。

    2 个人感觉辉瑞药物意义不大。按照文中说的,前四五天对中度有用。实际绝大多数人是无症状或轻症,按文中说的,在家就好,用了浪费。对于后来发展到中度的,应该也晚了。可以允许极富贵的拿来自费预防,最好不要花医保了。这个势头,很担心医保没钱给其他疾病。

    不管内部是采取武汉模式还是西方模式,我都相信(包括中央派员的)在上海党政领导集体的智慧,能根据上海实情把事情做好。只是希望上海万万做好和其他地区隔离,利人利己。

  • 见前补充 4727569
      • 家园 西方的说法虽然动听,但数据不会骗人

        以美国为例因新冠死亡人数推移:

        总数: 20年:35万,21年 :47万 22年前3月:18万,

        每月平均: 20年:3万,21年 :4万 22年前3月:6万,

        网友神评论:这病毒退化得确实挺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年死亡的很多是没注射疫苗且老弱病残的人,现在经过疫苗普及,死亡者却是经过病毒多轮筛选过的身体不错的人,这些还是完全不考虑患病后的后遗症问题。这些数据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所以结论是:西方鼓吹”共存“,其自身是无奈,也是想拉我们下水,是恶毒的大忽悠。国内鼓吹“O"君是”大号流感“的人不是蠢就是坏,反正不是好人。

        点看全图

        • 家园 几个微观观察

          先说自己观点

          清零也好,躺平也好,最好是坚持到底。就怕首鼠两端,先做贞妇再下海,坏了名声还没有爽到。先下海再从良,想想都没有可能性。外国躺平,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唯一选择。

          我最近两个月去过梅奥,杜克医学院,霍普金斯医学院。梅奥是二月份去,当时罗切斯特市政府要求户外戴口罩,因为去那里的基本上是病人,很多是重症病人。现在可能也改了。剩下俩据我观察病人一半一半不戴口罩,杜克不戴口罩的更多,我的观察地点是在门诊候诊厅内和门外,几百人的样子吧。这就是国情,都在医院里还是这么任性。

          死亡率和医疗资源也有关系。梅奥的数据,这一波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我想问一下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是否也降低,但他们没有这个数据。另外梅奥非常自豪,从疫情开始,他们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就远远低于全美平均水平。但也说附近几百英里的患者都往梅奥来,附近小医院的人手不足资源不足,可能是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估计全国也差不多,小地方不爱打疫苗,出事了本地医院搞不定。

          另外,去年前年还有邻居的亲属,小孩同学的亲属因为新冠去世了。今年周围人患新冠的明显多了,公司里一大半都得过了,还真没有听说那家远房亲戚死掉了。

          通宝推:七天,
          • 家园 我也说点个人观察

            要特别说明是个人观察,没有统计意义,仅供河友参考。

            我前几天有事去了芝加哥市区的西北大学医院,疫情前每年要去一两次,最近两年中断,这次去发现一些变化。

            首先是停车难,医院拥有三个巨大的多层停车场,这次居然全都满了,绕了半天在两个街区外停了个高价的。进医院以后跟几个医生护士有一些对话。

            问:咋现在停车这么难,停车场都满了,以前从来没遇到过。

            答:是啊,病人多啊,而且在医院里等待的时间也长了。好多人在抱怨,俺们也没办法。

            问:我看见医院是比过去拥挤了,咋回事,跟Covid有关么?

            答:绝对有关,有新冠病人,也有被新冠挤占资源积压的其他病人,还有好多稍微头疼脑热就怀疑自己得新冠的人。

            问:不是大伙都放开了吗?

            答:是有不少浪的,但也还有不少对Covid恐惧的。平时来医院的人假如多一两倍你们在外面社会上可能不觉得啥,俺们医院马上就感到压力了。

            问:不是有预约分诊么,别放那么多人来啊。

            答:门诊挂不上号病人就来急诊啊,你没看到急诊科,那里更糟糕,他们一直在扩容还是压力很大。

            问:我看现在预约和候诊都比过去等待时间长多了。

            答:是啊,不光病人多了,我们人手也少了,很多人离职了。

            问:因为Covid么?

            答:是啊,同事们压力很大的。

            关于口罩,有约一半病人不戴,我见到的医生都戴两层。

            通宝推:不远攸高,
          • 家园 经过2针以上的疫苗和1次以上的感染

            大部分人相当于3Xbuff防御,还真不容易重症。

          • 家园 躺平坚持到底太容易了

            清零这事怎么坚持?现在已经两年半了。

            就算不谈躺平还是清零,中国怎么迟迟不推行强制疫苗接种?

            如果要考虑躺平,分级医疗也很重要。

          • 家园 外国躺平,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唯一选择。对这句话深感认同

            卡车司机因为反对核酸检测堵了海关,小土豆动用紧急状态法抓了几个人,立马惹翻了很多人民群众。

            前阵子我太太和一个同事聊天,因为别的事吐槽了几句小土豆,那位同事的情绪立马激动起来,对小土豆抓人的事表示愤慨(我们倒觉得抓人很正常),更搞笑的是这位同事聊了几句后,立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因为他想起土豆抓人的事情后,过于愤慨,已经无法工作了😂。

            小土豆也很快认怂,4月1号全面取消核酸检测,不仅卡车司机,连我们去米国回来也不用核酸检测了😁😁

            这种国情,实行中国那样的清零根本是不可能的。

            ==========

            就怕首鼠两端,先做贞妇再下海,坏了名声还没有爽到。先下海再从良,想想都没有可能性。

            其实先做贞妇再下海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做贞妇的时候极其高调,把贞妇和下海尖锐对立起来,最后又下海。

          • 家园 感谢分享!
      • 家园 在没有可信的大陆疫情数据之前,任何反思、对比都没有意义
      • 家园 看来特效药价格贵了没有意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