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大学记忆:像狗一样的出国 -- 长子

共:💬79 🌺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然我还是中国人,拿的还是中国护照
        • 家园 您说的我们都在做

          基本上我们的钱也就是父母的钱。如果要具体统计,平均每年我们会给父母三万美元左右吧。每年我们都会资助十多个贫穷儿童的教育费用。说实话,是少了点儿。至于建议,有机会我们还是会很委婉的提一提,怕的就是像您这样的听了不高兴。

        • 家园 可以更正你一下,3年前,国内科研机关也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也一样.

          长子起码曾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并取得的一些成绩),而面对体制问题,这是他一个人可以改变的吗?

          在质问别人的时候,敢问,老大你又可曾为中国做了什么吗?或者曾经为中国现状提过几条建议?给家人寄过钱?向国内慈善事业捐过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责难别人的时候,能不能想想自己呢?

          冷静,不只是说给别人的.大家都在河里,融洽和谐一些,不好吗?

      • 家园 厚厚,研究机构都差不多啊. 给老大上花!
    • 家园 其实现在9大常委与其说是理工科出身,不如说

      是很早就变成了动笔杆子的行政领导

      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没有翻身。要翻身,赶紧改行摇笔杆子给领导当秘书去

    • 家园 论忠诚比不上狗

      成长在中国,教育在中国,工作在国外发达国家。

      既不寄钱回家,也不为中国说几句好话。

      论记忆力比不上电脑,论创造性比不上蚂蚁,论品质比不上海豚,论忠诚比不上狗。

      什么东西啊?

      • 家园 知道什么叫人心所向么?

        我认识的有适龄子女的高知家庭90%已有或将有子女出国.其中不乏当年热血归侨,尽有回国报效的早期留学生,而他们正是最强烈希望子女呆在外面不回来的.知道为什么人心如此么?

        知道什么是心碎么?一个文革前的研究生,因为不愿和某些人同流合污被打压20年学生都正研了自己还是副研低声下气求爷告奶拿基金拿到了80%要被单位拿走用剩下的20%搞出的东西拿奖了名誉还要被打压自己的人占走,知道这种人对子女说出去就别回来的心碎感觉么?

        你不知道的话,请收敛你的口舌.

        • 家园 得了吧,记住见好就收

          出国不是问题,千方百计出国、断绝和中国的联系、然后在国外畅快的骂中国,这才是问题。

          记住,我说的是骂,不是说意见和建议。

        • 家园 这个数据我支持。

          我大部分老师的孩子至少有一个在国外。我自己的同学至少一大半在国外。我还是在国内干了四年才走的。你可以说我们忘恩负义,某种程度上,是的。但那么多人走,不想想国内有什么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鞠躬尽瘁的。

          对我自己,我要求很低,不做危害国家的事而已。

          这次回去,碰到一个同学在科委,问我有没有什么项目,只要概念就行,就可以拿到扶持科研的经费,就可以雁过拔毛。。。唉,当时我想,至少我只欠祖国的养育之恩,没有反手害一把,算是不错了。

        • 家园 我父亲

          以前是东欧国家的博士,回国时算是第一批回国博士,为人特别谨慎,从来不许我批评当局,总在策划着让我以后回国进大学做研究。

          不过连他也说现在科研经费的申请和审批真不象话,申请到的钱有一半能拿到手就不错。他们那一行能申请到的钱少得多,不象分子生物学。

          但是有能耐的还真是有能耐,我就听说过复旦有些老师可以拿经费报销装修。

          所以回不回去,寄不寄钱,提不提意见,爱谁谁吧。留着一腔热血,洁身自好,也算不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